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十六年前的回憶作者:李星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件5C ON情境導入初讀感知上TENTS新知探究拓展延伸03040102走進作者1911年11月21日,李星華出生于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1920年夏,隨全家到北京定居。輟學在 家照顧母親和妹妹。是李大釗的女兒。1927年4月6日, 奉系軍閥張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釗,李星華娘兒仁一同被捕,其兄李葆華當時不 在家,逃過一劫。1931年,李星華復學。1937年在 中法大學畢業,1940年與妹妹一起赴延安市。1979年11月27日逝世于協 和醫 院。主要作品有《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 《白族民間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憶》,其中《回 憶我的父親李大釗》在她去世后 不久就出版,為讀者們留下了珍 貴的精神財富。趙紉蘭,李大釗妻子,一位有高尚道德和偉大品行的女性,為中國革命 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共河北省委于1936年6月追認她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相關人物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 學政治本科學習。李大釗同志是中 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 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 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 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 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 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閻振三是我黨北方革命指揮機關的交通聯絡員,是李大釗的工友,也是創建共產黨的人之一。于1927年4月4日上街買菜時被捕,被捕后,被 人用盡酷刑,始終沒有招出來一個字。 28日和李大釗等20多人一起被執行絞 刑。他忠于組織,不泄漏黨的秘密,不出賣革命同志。×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習課文前后呼應的寫法,體會其表達效 果 。× 3.從人物神態、語言等細節描寫探尋人物 內心世界,通過朗讀感受人物形象。學習目標十六年前,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課前導入社會動蕩,軍閥混亂軍閥在逮捕大學生1927年,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率兵進關,占領河北、山東等地,以武力威脅 國民革命軍,還下令通緝在北京堅持革命斗爭 的共產黨領導人李大釗同志。但李大釗同志毫 不畏懼,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仍然留在北京從 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李大釗被張作霖逮 捕,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繼續領 導黨的工作,4月28日被絞死。李大釗就義等二十人行 死 刑 矣張作霖天劍 執…;幼 稚 避 免 嚴峻 啪 瞪眼 僻靜瞅 皮靴 魔鬼 苦刑 哼 綁 架啃 窩窩頭 棉袍 執 行學習字詞1.自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 一件什么事 2.你能按照時間順序,說說寫了哪幾 件事情嗎 試劃分段落,并用小標題概括。初讀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篇回憶錄,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同志在1943年寫的,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周年,所以題目為《十六年前的回憶》,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 。(2~7段) 被捕前從容工作(8~18段)被捕時處變不驚(19~29段)法庭上沉著鎮定(30~33段)遇難后全家悲痛精讀感悟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覺得文章在對父親李大釗的細節描寫中,哪些描寫最為 精彩,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內心世界 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 “不要 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親”在那段時間對子女的態度有 什么變化 為什么有這種變化 父親希望他這樣危險的工作不要讓我們 知道,以免給家人帶來危險。從這段文字中,你從李大釗的身上品味到什 么 帶著這樣的理解,朗讀課文2~5自然段。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 “不是常對你 說嗎 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 道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離開呢 ”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這幾個問號說明了什么 能改成陳述句嗎 為什么 不能,反問句加強了語氣,說明李大釗的態度非常堅決。在嚴重的局勢下,雖然朋友和親人都勸 父親離開北京,但他堅決不肯。當時父親是 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 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勢的險惡、處境 的危險,但絕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 現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父親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緊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暫時躲在一間僻靜的小屋里。不慌不忙:不慌張,不忙亂,形容態度鎮定,或辦事穩重、踏實。“不慌不忙”寫出了父親面對險境時的從容不迫,非常鎮定。一會兒,外面傳來一陣沉重的皮 鞋聲。我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用恐 懼的眼光瞅了瞅父親。寫出了“我”當時緊張、恐懼的心情。我:緊張、恐懼 父親:沉著、平和對比,更加襯托出父親的大無畏精神。小練筆我和父親在一起,我抬起頭,在我眼中父親是什么樣的呢 我 當時又會怎么想呢 發揮你的想 象,寫一寫。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 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 對敵人的蔑視,無道理可講。從兩處神態描寫,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樣的李大釗 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 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 平靜而慈祥的臉。從兩處外貌描寫,你看到了一位什 么樣的李大釗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李大釗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 “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敵人對父親施了重刑, “平靜”說明父親經歷殘酷的 折磨后依舊堅強, “慈祥”充分體現了李 大釗對親人的愛。李大釗從被捕到就義,在獄中共22天。 為了逼迫李大釗招供,敵人對他施用了多 種酷刑,百般折磨。電椅、老虎凳、用竹 簽插手指……最后竟殘忍地拔去了他雙手 的指甲。李大釗就義的絞刑架李大釗在獄中的生活李大釗《獄中自述》 李大釗就義前遺照看完這些,你們心里一定有很多感觸。 此時此刻的你,想對李大釗說些什么 不幸的日子還是來了,李大釗為了共產主義從容就義。在得知消息之后,全家人是如何度過的 作者為什么開頭寫父親的被難日,結尾也寫到呢 首尾呼應,更突出我對父親的 難以忘懷。其實,在文章中這樣前后呼應的 句子還有很多,請你從文中找出來, 讀一讀。學習了這一篇回憶的文章,你發 現回憶類的文章有什么特點 有條理、細節清魯迅《朝花夕拾》散文集。這部散文集都是回憶類的文章,我們也來讀一讀,體會 這類文章的寫作特點。推薦閱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