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同學們,愛國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從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到魯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一代代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愛國之情總是和憂慮國家的命運相聯系。朦朧派詩人舒婷,面對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祖國,懷著拳拳的女兒之心,用詩歌唱出了對祖國的無限深情。今天,讓我們走進舒婷的詩歌,去聆聽她的心聲。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2.學習象征手法,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3.體會詩歌蘊含的深沉真摯的情感,激發愛國熱情。舒婷,原名龔佩瑜,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詩集《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優秀詩集獎)《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散文集《心煙》。她的詩被譯成多國文字,介紹到德國、法國、美國、荷蘭、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國家。這首詩創作于1979年4月。從十年浩劫中生活過來,有著太多的坎坷經歷的青年詩人舒婷,面對凝聚著深重災難和獲得新生的祖國,很自然地產生一種為個人的不幸而哀傷、為祖國的不幸而憂慮的情感。同時對個人與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與歷史責任感。注音干癟( ) 蝸行( )迷惘( ) 勒進( )纖繩( ) 噴薄( )記一記詞義 簇新: 迷惘: 緋紅: 噴薄: 極新;全新。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鮮紅。形容水涌起或太陽上升的樣子。biěwōwǎnɡlēiqiànpēn bó“朦朧詩”,是備受生活的冷落與嘲弄的青年詩人創作的詩歌。他們多強調主體的真實,強調內在的思維,追求象征和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將生活扭曲變形,蘊含著傷感情調。代表詩人:北島、舒婷、顧城。今天學習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就是舒婷“朦朧詩”的代表作之一。 聽朗讀示范,把握朗讀節奏,自主誦讀2-3遍,思考:1.詩歌的四個小節分別寫了哪些內容?2.詩歌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怎樣的感情?是通過哪些事物來表現的?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祖國啊!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喂養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1.第一節:回溯祖國數百年的貧困和落后歷史。第二節:寫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第三節:描繪處于歷史轉折時期的祖國形象。第四節:強調“我”與祖國不可分割的關系。2.詩人抒發了與祖國血肉聯系、榮辱與共的感情,表達了強烈的 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詩人通過一些具體事物來表現這種情感,如“老水車”“稻穗”“路基”“駁船”等。交流點撥1.第一節中,詩人創造了幾個意象?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詩人創造了“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意象。這些意象象征了祖國落后的經濟、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難,同時也展現了在災難中艱難掙扎、緩慢前行的祖國形象。一、合作探究2.第二節中所表現的情感是單一的嗎? 第二節既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寫出了人民的希望。“飛天”是宗教傳說中的能在天空飛舞的神,在民間備受尊崇,寄托著純樸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祈愿。3.第三節中的感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詩人是用哪些意象來表達這種感情的? 第三節中的感彩由悲哀、愁苦變為欣喜、亢奮。詩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這顯示出祖國擺脫束縛、蒸蒸日上的狀態。4.第四節中,詩人抒發的感情與第三節有何異同?第四節中抒發的感情緊承上節,但程度有所加強,詩歌的感情達到了高潮。詩人將抑制不住的強烈感情化作對祖國母親的壯麗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取得她的“富饒”“榮光”和“自由”,去實現她的偉大理想。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獻身精神,使詩歌的思想得到了升華。示例:“破舊的老水車”:“破舊”表現歷史之久,寫出了農業生產方式原始落后。“數百年來”轉個不停,所以“破舊”“疲憊”。雖“破舊”“疲憊”,卻“紡”個不停,如此才感人至深。“疲憊的歌”,用“紡”而不用“唱”,極言單調、重復的動作,象征祖國發展沉重、緩慢。二、品析鑒賞1.大量生動的意象賦予詩歌極強的表現力,請舉例賞析。(1)“熏黑的礦燈”:“熏黑”言其使用時間之久,“我”與祖國在歷史隧洞里長期“蝸行摸索”。但是“蝸行”而不是“蝸居”,雖前程黑暗,步履艱難,但依然摸索前行。(2)“淤灘上的駁船”:“駁船”因沒有動力裝置,需靠拉拖前進,才不致掉隊。又陷于“淤灘”,“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一個受苦受難、但又頑強不屈的祖國母親的形象躍然紙上。極力表現了祖國對兒女的珍惜,兒女對祖國的痛惜。(3)“神話的蛛網”:比喻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落后思想的束縛。(4)“雪被下古蓮的胚芽”:“蓮”圣潔美好,“古蓮”歷經磨難,吐出新綠,這便是千古以來民富國強的美好理想。在春意萌動、萬物復蘇時,這偉大的理想沖破了千年封建專制的冰封雪蓋,露出生命的萌芽。1.大量生動的意象賦予詩歌極強的表現力,請舉例賞析。(5)“掛著眼淚的笑渦”:噩夢剛過,偉大的祖國否極泰來,雖然以前傷心的淚水還掛在臉上。然而赤誠的女兒怎能不喜極而笑?(6)“雪白的起跑線”:為了正前方的理想而開展一場跟時間比速度的賽跑,祖國就要奮力拼搏了。(7)“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漫漫長夜到盡頭,曙光已在涌動,“正在噴薄”,照亮了東方的天宇,其勢不可阻擋,象征祖國的明天必將更美好。2.“老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的前面,都有或長或短的修飾語,這些修飾語可以去掉嗎?不可以,“破舊”“熏黑”“干癟”“失修”“淤灘上”等,顯示出它們所受的苦難,給人以貧困、落后的感覺。如果去掉,則不能給人這種感覺。3.詩歌運用了對比和重復的寫作方法,請結合具體詩節賞析它的表達效果。對比手法主要表現在第 1、 2 節和第3節。以祖國的落后、衰敗、保守和愚昧,貧困、悲哀和希望渺茫,與祖國現在蓬勃向上的騰飛進行新舊對比,表現出詩人對祖國充滿了深情和希望。重復手法主要表現在兩處:一是由“我是……”領起的句式;二是體現在每節詩的末尾,前三節詩歌的最后都會重復一句“——祖國啊”,最后一節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回環往復,氣勢貫通,強調對祖國熾烈的熱愛之情。4.詩歌以第一人稱來寫的,怎樣理解詩中的“我”?詩中是以第一人稱寫的,詩中將“我”與“你”(即祖國)兩者緊緊聯系在一起。“我”和祖國是生死相依、血肉相連的,“我”代表了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承擔起重任的一代人,他們和祖國一起從苦難中走過,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擔起了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我”的形象熔鑄在祖國的大形象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血肉相連 熱愛祖國“祖國”“我”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無悔青春,無憾人生,挺起國之脊梁。作為追夢的青年一代,請寫一句富有詩意的座右銘,激勵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自由抒寫,展示交流。《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采用第一人稱,以“我”向“你”(祖國)的傾訴,將個體的“我”融入祖國的大形象里,并承擔起為祖國取得“富饒”“榮光”“自由”的重任,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熱愛祖國、歌頌祖國,不僅是文學永恒的主題,更是民族振興的精彩傳唱。我們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響、更亮。1.用適當的語速、節奏、語氣朗讀并背誦這首詩。2.本詩意象較多,發揮想象,試著仿寫“我是你簇新的理想”這節詩歌。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個是基本前提。如果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沒有感情,就很難成就一番事業。有了感情,才會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獻一份愛心,這樣你才會有欣慰感。——袁隆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