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6.3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鞏固訓練一、單選題1.(24-25高二上·云南大理·期末)河南鄧州市推出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按照“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的程序進行,實現“事前商量好、事后不折騰”。該工作法( )①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②創新了基層自治組織形式,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③開展民主協商,把握了人民民主的真諦,促進了鄉村治理④能縮短干部與群眾間的距離,提高行政辦事效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通過一系列民主程序,讓群眾參與到基層事務決策等過程中,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基層的生動體現,能提升群眾參與感、幸福感,①正確。②:基層自治組織形式依然是村委會和居委會,并沒有創新,②不選。③:按照相應程序開展民主協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把握了人民民主真諦,有助于促進鄉村治理,③正確。④:材料體現的是“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農村推行,不涉及行政問題,沒有體現提高行政效率,④不選。故本題選A。2.(24-25高一下·全國·課后作業)北京市通州區某社區成立了居民議事廳。遇到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時,社區會組織居民到議事廳協商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由社區牽頭并提供平臺,大部分議事過程由居民完成,有效地提高了溝通效率和群眾滿意度。材料表明( )①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項的決策權 ②成立居民議事廳有效推進了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③擴大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深刻實踐 ④成立居民議事廳是發展基層民主的有益嘗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在我國,公民能參與民主決策,但沒有決策權,①說法錯誤。②④:遇到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時,社區會組織居民到議事廳協商解決問題,大部分議事過程由居民完成,有效地提高了溝通效率和群眾滿意度,這表明成立居民議事廳可以發展基層民主,有利于推進社區居民自我管理,②④符合題意。③: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且公民的民主權利不能隨意擴大,③排除。故本題選C。3.(24-25高三上·廣東深圳·期末)近年來,安徽桐城從“六尺巷”文化中汲取智慧,從實踐中總結出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黨建領事、禮讓和事、村民說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這一工作法( )①意在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價值②豐富了基層自治組織形式,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③為基層治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提供了新范式④踐行了人民民主理念,保障了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主要是為了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解決基層問題,雖然發揮了優秀傳統文化價值,但不是意在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①排除。②:基層自治組織形式是指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并沒有豐富基層自治組織形式,②排除。③:安徽桐城從“六尺巷”文化中汲取智慧,從實踐中總結出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為基層治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提供了新的范式,③正確。④:該工作法強調黨建引領、村民說事、多元解事等,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踐行了人民民主理念,保障了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④正確。故本題選D。4.(2025·遼寧沈陽·一模)某社區按照《遼寧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工作清單管理規定》開展工作,會議無事不開、表格一采多用、手機工作群清退整合,“指尖”清風帶來工作新風,社區工作人員不再是坐在辦公室的“表格員”,而是真正走近群眾的“網格員”。這有利于( )①創新協商民主形式,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②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彰顯民主集中制優勢,保障居民的民主決定權④減輕基層自治組織的負擔,提高社區治理效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材料主要強調社區工作方式的轉變,減少不必要的會議、表格和工作群,讓社區工作人員成為“網格員”走近群眾,沒有涉及創新協商民主形式,①排除。②:社區按照規定開展工作,改變工作方式,工作人員從忙于表格等事務轉變為深入群眾的“網格員”,這有利于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正確。③:材料未體現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主要體現在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方面,這里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工作方式變化,也沒有涉及居民的民主決定權,主要是提升治理,③排除。④:會議無事不開、表格一采多用、手機工作群清退整合等措施,明顯減輕了基層自治組織的負擔,使社區工作人員能真正走近群眾,從而提高社區治理效能,④正確。故本題選C。5.(24-25高三上·遼寧·期末)近年來,遼寧省政協探索政協協商和社會治理相結合,創建全省三級政協共用的“遼事好商量,聊事為人民”協商平臺,推動各級政協聚焦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展開協商。這一做法( )①可以增強政協委員的履職意識、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②創新民主協商渠道,推動政協更好履行社會管理職能③提高協商實效,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④堅守人民立場,保障人民群眾直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遼寧省政協探索政協協商和社會治理相結合,創建全省三級政協共用的“遼事好商量,聊事為人民”協商平臺,可以增強政協委員的履職意識、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提高協商實效,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①③正確。 ②: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履行社會管理職能,②排除。 ④:“遼事好商量,聊事為人民”協商平臺,推動各級政協聚焦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展開協商,有利于堅守人民立場,但與人民群眾直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無關,④排除。故本題選B。6.(24-25高一上·江蘇南通·期末)2024年江蘇省民政工作會議要求,健全村(居)民自治機制,推進基層減負賦能,推進基層治理多維創新,持續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效能。該要求( )A.促進了基層政府簡政放權 B.創新了基層自治組織形式C.保障了群眾基層民主權利 D.彰顯了我國民主的廣泛性【答案】C【詳解】A:村委會、居委會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不是政府機關,材料與基層政府簡政放權無關,故A排除。B:基層自治組織還是村委會、居委會,沒有創新和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C:健全村(居)民自治機制,推進基層治理多維創新,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效能,有利于保障和實現群眾基層民主權利,故C符合題意。D:推進基層減負和治理創新與民主廣泛性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7.(24-25高一上·江蘇鎮江·期末)某縣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探索微網格管理模式,發揮基層組織、職能部門和社會力量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收集債權債務、瑣事口角等突出矛盾糾紛,做到接案必訪、正向引導、巧妙調解、穩控到位,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矛盾調解格局。這一做法( )A.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提升政府治理效率 B.通過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提高基層治理效能C.創新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 D.有利于推動我國基層政權機關權力的行使【答案】B【詳解】A:材料并未提及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A排除。B:該縣通過探索微網格管理模式,發揮基層組織、職能部門和社會力量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收集矛盾糾紛,形成有效的矛盾調解格局。這一做法正是通過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提高了基層治理效能,B正確。C: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是村委會和居委會,并沒有創新,C排除。D:材料中沒有涉及基層政權機關的權力行使,D排除。故本題選B。8.(24-25高一下·全國·單元測試)近年來,青海西寧大力建設石榴籽家園,解決各民族群眾的民生訴求。舉辦各類特色活動,促進不同民族群眾的相互交流與了解;通過設立民族事務服務窗口、在小區向陽處加裝座椅等貼心服務,讓群眾生活更便利;開辦技能培訓班,幫助居民找到務工機會,實現高質量就業……這一系列舉措有利于( )①建立和完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②調動人民群眾進行自我管理的積極性③引導各民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鏟除了階級壓迫的根源,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①錯誤。②:材料體現了是加強各民族的交流與團結,未涉及人民群眾進行自我管理,②排除。③④:建設石榴籽家園,解決各民族群眾的民生訴求促進不同民族群眾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引導各民族人 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9.(24-25高二上·云南·階段練習)針對基層治理中存在的體系不夠健全,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強等問題,常德市堅持和加強基層黨委、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領導,以體系化建設著力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同時,充分發揮先進模范、鄉土(返鄉)人才、“五老”人員、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群眾性活動骨干等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該地的做法( )①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②完善了基層治理體系和基層治理格局③是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④說明共建共治共享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A【詳解】①:常德市堅持和加強基層黨委、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領導,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①正確。②:常德市以體系化建設著力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發揮不同主體在治理中的作用,完善了基層治理體系和基層治理格局,②正確。③:基層群眾自治是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體現,本題是基層治理,不等于基層群眾自治,材料沒有涉及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故③不正確。④: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④錯誤。故本題選A。10.(24-25高三上·河北邢臺·階段練習)近年來,某區在社區搭建“小院議事廳”,讓社區近距離及時了解居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依托“小院議事廳”,社區建立理事清單,集聚理事資源,發揮社區“點單、派單、接單”服務機制優勢,明確辦理人員、辦理標準和辦理時限,實時跟蹤辦理進度,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小院議事廳”( )①讓居民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推動者和享有者②搭建議事平臺,暢通了社區居民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③完善民主協商內容與形式,彰顯了基層民主獨特優勢④調動社區居民參與治理積極性,鞏固了國家基層政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該社區依托“小院議事廳”,社區建立理事清單,集聚理事資源,發揮社區“點單、派單、接單”服務機制優勢,明確辦理人員、辦理標準和辦理時限,實時跟蹤辦理進度,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由此可知,“小院議事廳”搭建議事平臺,暢通了社區居民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也讓居民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推動者和享有者,①②應選。③:“小院議事廳”完善了民主協商的形式,而不是內容,③不選。④:“小院議事廳”反映的是基層群眾自治,而我國的基層政權是鄉鎮政權,④不選。故本題選A。11.(23-24高一下·全國·課堂例題)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問題,Y社區黨委發揮“社區黨委—小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微網格(鄰里)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體系優勢,把社區干部、網格黨支部書記和在職黨員等力量統籌起來,分頭落實政策宣傳、工程監督、問題協調等任務,把工作做到居民家中、做進群眾心里。該體系的優勢在于( )①優化社區黨組織設置,亮起特色黨建品牌②提升基層政權配置,凝聚基層治理力量③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④彰顯黨員先鋒模范價值,夯實基層民主自治的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材料中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問題,Y社區黨委發揮“社區黨委—小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微網格(鄰里)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體系優勢,體現了該體系優勢在于優化社區黨組織設置,黨建品牌亮起來,①符合題意。②:材料體現社區黨委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未涉及基層政權,②不符合題意。③:材料中Y社區黨委凝聚各方力量,把工作做到居民家中、做進群眾心里,說明該體系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③符合題意。④:自己選舉當家人是夯實基層民主自治的基礎,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2.(2024高二上·河南信陽·學業考試)某市在轄區內各村打造“民生議事堂”平臺,通過村民、干部、鄉賢等多方面代表現場協商,將民意轉化為對策建議和服務項目,全面推進基層工作,著力提升農村基層民主水平。打造“民生議事堂”平臺,有利于( )①村民直接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管理②擴大民主渠道,讓村民有序政治參與③各方代表更好地決定本村的公共事務④村民對關系公共利益的事項行使決策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打造“民生議事堂”平臺,通過村民、干部、鄉賢等多方面代表現場協商,將民意轉化為對策建議和服務項目,有利于擴大民主渠道,讓村民直接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管理,著力提升農村基層民主水平,①②符合題意。③:凡是涉及本村的重大民生事項都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并非由各方代表決定本村的公共事務,③說法錯誤。④:村民可以參與民主決策,但是沒有決策權,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3.(2024高二上·江蘇揚州·學業考試)在我國農村和城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層民主實踐活動。下列基層民主實踐活動中,屬于民主監督的是( )①某社區居民對社區物業管理不到位提出批評建議②某社區通過召開居民會議討論維修小區道路事宜③某村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選舉村委會主任④某社區設立“社區公開欄”讓居民了解社區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根據民主監督要求,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某社區居民對社區物業管理不到位提出批評建議和某社區設立“社區公開欄”讓居民了解社區工作為民主監督的內容,①④應選。②:這是社區居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體現,②不符合題意。③:這是村民參與民主選舉的體現,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4.(24-25高二上·浙江杭州·階段練習)某地針對新就業群體流動范圍廣、分散性高、靈活性大等特點,深入推進“找黨員、建組織”行動,通過構建黨群便民服務聯盟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各種暖心服務,并聘請一批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擔任兼職網格員。新就業群體在感受溫暖、承擔責任的過程中真正融入了社區。該地的做法( )①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②擴大了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管理的民主權利③推動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設④提升了群眾參與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的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③:該地針對當地存在的問題,深入推進“找黨員、建組織”行動,通過構建黨群便民服務聯盟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各種暖心服務,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并聘請一批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擔任兼職網格員,推動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設,①③入選。②:材料中的做法并沒有擴大新就業群體的民主權利,且人民的權利是由憲法和法律賦予的,不得隨意擴大,②不選。④: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基層治理的效能,但未涉及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④不選。故本題選A。15.(2024·浙江嘉興·一模)為化解停車難問題,某社區居委會組織召開居民會議,討論形成“泊車管家”方案。居民把備用車鑰匙交由物業統一管理和挪車,物業定期公布泊車協調數據,居民搶車位的煩惱沒了,鄰里關系更和諧了。由此可見( )①社區公共事務由居委會統一決策和管理②數據公開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③居民有序參與利于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④完善基層社會治理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居民會議進行,而不是由居委會統一決策,①錯誤。②: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②錯誤。③④:某社區居委會組織召開居民會議,討論形成“泊車管家”方案,化解停車難問題。可見居民有序參與利于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完善基層社會治理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二、材料分析題16.(24-25高一上·浙江湖州·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進入新時代,地處我國北部的向陽村開始探索集體林權改革,鼓勵村民以市場為導向,用土地使用權入股,打造大中型“木蘭松”、“迎客松”苗木基地,經過數年的發展,向陽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苗木之鄉,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新答卷”。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向陽村堅持村民自治,群策群力促發展:村級自治組織在村民共同投票后,斥巨資采購智能監測系統,實現水肥一體化電腦監控。村民議事促和諧:村里大事小情,林間地頭,村民都可對村級事項暢所欲言,交流意見。建章立制解難題:制定剛柔并濟的獎懲制度和紅白喜事簡辦細則,引導本村青年多進修學技術,改變了全村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運用“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識,說明該村村民是如何通過基層自治實現當家作主的【答案】①對于采購智能監測系統等重大事項,通過村民大會少數服從多數投票決定,村民對于與自身利益直接相關的決策由村民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作出決定,參與民主決策。②進行民主協商,村里的大事小情,由村民進行民主協商,村民可以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③進行民主管理,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的方式,如通過獎懲制度,引導本村青年進修學技術,通過紅白喜事簡版細則,改變本村鋪張浪費陋習等,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分析】背景素材:向陽村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新答卷”考點考查: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等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可把握知識指向通過材料中的關鍵詞進行定位。注意知識限定不要用錯,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村級自治組織在村民共同投票后,斥巨資采購智能監測系統,實現水肥一體化電腦監控→可聯系教材知識通過村民大會少數服從多數投票決定,村民參與民主決策;關鍵詞②:村里大事小情,林間地頭,村民都可對村級事項暢所欲言,交流意見→可聯系教材知識進行民主協商;關鍵詞③:制定剛柔并濟的獎懲制度和紅白喜事簡辦細則,引導本村青年多進修學技術,改變了全村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可聯系教材知識進行民主管理,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的方式,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7.(23-24高一下·青海·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來,某區大力實施“融入式黨建”創新工程,為鄉村治理打造了強勁的“紅色引擎”,有力、有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該區堅持將黨建融入發展,以黨建保障發展,探索推進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民主決策的制度)決策機制,推進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標準化建設;堅持將黨建融入基礎民生建設,真正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奮斗目標,打造善治鄉村標桿示范,打響鄉風文明德育品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堅持讓黨員走進群眾,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把提升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作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說明該區的探索實踐對鄉村治理的啟示。【答案】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創新基層治理機制,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高鄉村治理效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群眾行使民主權利(或“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切實維護人民利益,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堅持自治與德治相結合,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考生如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分析】背景素材:某區實施“融入式黨建”創新工程考點考查:黨的領導、基層群眾自治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啟示類主觀題,要求考生說明該區的探索實踐對鄉村治理的啟示。根據設問可知需要調用基層群眾自治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做法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該區堅持將黨建融入發展,以黨建保障發展→可聯系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關鍵詞②:探索推進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民主決策的制度)決策機制,推進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標準化建設→可聯系創新基層治理機制,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高鄉村治理效能。關鍵詞③:堅持讓黨員走進群眾,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把提升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作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聯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群眾行使民主權利切實維護人民利益,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關鍵詞④:打造善治鄉村標桿示范,打響鄉風文明德育品牌→可聯系堅持自治與德治相結合,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6.3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鞏固訓練一、單選題1.(24-25高二上·云南大理·期末)河南鄧州市推出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按照“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的程序進行,實現“事前商量好、事后不折騰”。該工作法( )①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②創新了基層自治組織形式,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③開展民主協商,把握了人民民主的真諦,促進了鄉村治理④能縮短干部與群眾間的距離,提高行政辦事效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4-25高一下·全國·課后作業)北京市通州區某社區成立了居民議事廳。遇到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時,社區會組織居民到議事廳協商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由社區牽頭并提供平臺,大部分議事過程由居民完成,有效地提高了溝通效率和群眾滿意度。材料表明( )①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項的決策權 ②成立居民議事廳有效推進了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③擴大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深刻實踐 ④成立居民議事廳是發展基層民主的有益嘗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4-25高三上·廣東深圳·期末)近年來,安徽桐城從“六尺巷”文化中汲取智慧,從實踐中總結出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黨建領事、禮讓和事、村民說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這一工作法( )①意在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價值②豐富了基層自治組織形式,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③為基層治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提供了新范式④踐行了人民民主理念,保障了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遼寧沈陽·一模)某社區按照《遼寧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工作清單管理規定》開展工作,會議無事不開、表格一采多用、手機工作群清退整合,“指尖”清風帶來工作新風,社區工作人員不再是坐在辦公室的“表格員”,而是真正走近群眾的“網格員”。這有利于( )①創新協商民主形式,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②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彰顯民主集中制優勢,保障居民的民主決定權④減輕基層自治組織的負擔,提高社區治理效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4-25高三上·遼寧·期末)近年來,遼寧省政協探索政協協商和社會治理相結合,創建全省三級政協共用的“遼事好商量,聊事為人民”協商平臺,推動各級政協聚焦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展開協商。這一做法( )①可以增強政協委員的履職意識、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②創新民主協商渠道,推動政協更好履行社會管理職能③提高協商實效,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④堅守人民立場,保障人民群眾直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4-25高一上·江蘇南通·期末)2024年江蘇省民政工作會議要求,健全村(居)民自治機制,推進基層減負賦能,推進基層治理多維創新,持續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效能。該要求( )A.促進了基層政府簡政放權 B.創新了基層自治組織形式C.保障了群眾基層民主權利 D.彰顯了我國民主的廣泛性7.(24-25高一上·江蘇鎮江·期末)某縣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探索微網格管理模式,發揮基層組織、職能部門和社會力量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收集債權債務、瑣事口角等突出矛盾糾紛,做到接案必訪、正向引導、巧妙調解、穩控到位,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矛盾調解格局。這一做法( )A.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提升政府治理效率 B.通過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提高基層治理效能C.創新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 D.有利于推動我國基層政權機關權力的行使8.(24-25高一下·全國·單元測試)近年來,青海西寧大力建設石榴籽家園,解決各民族群眾的民生訴求。舉辦各類特色活動,促進不同民族群眾的相互交流與了解;通過設立民族事務服務窗口、在小區向陽處加裝座椅等貼心服務,讓群眾生活更便利;開辦技能培訓班,幫助居民找到務工機會,實現高質量就業……這一系列舉措有利于( )①建立和完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②調動人民群眾進行自我管理的積極性③引導各民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4-25高二上·云南·階段練習)針對基層治理中存在的體系不夠健全,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強等問題,常德市堅持和加強基層黨委、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領導,以體系化建設著力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同時,充分發揮先進模范、鄉土(返鄉)人才、“五老”人員、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群眾性活動骨干等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該地的做法( )①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②完善了基層治理體系和基層治理格局③是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④說明共建共治共享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24-25高三上·河北邢臺·階段練習)近年來,某區在社區搭建“小院議事廳”,讓社區近距離及時了解居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依托“小院議事廳”,社區建立理事清單,集聚理事資源,發揮社區“點單、派單、接單”服務機制優勢,明確辦理人員、辦理標準和辦理時限,實時跟蹤辦理進度,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小院議事廳”( )①讓居民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推動者和享有者②搭建議事平臺,暢通了社區居民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③完善民主協商內容與形式,彰顯了基層民主獨特優勢④調動社區居民參與治理積極性,鞏固了國家基層政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3-24高一下·全國·課堂例題)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問題,Y社區黨委發揮“社區黨委—小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微網格(鄰里)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體系優勢,把社區干部、網格黨支部書記和在職黨員等力量統籌起來,分頭落實政策宣傳、工程監督、問題協調等任務,把工作做到居民家中、做進群眾心里。該體系的優勢在于( )①優化社區黨組織設置,亮起特色黨建品牌②提升基層政權配置,凝聚基層治理力量③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④彰顯黨員先鋒模范價值,夯實基層民主自治的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4高二上·河南信陽·學業考試)某市在轄區內各村打造“民生議事堂”平臺,通過村民、干部、鄉賢等多方面代表現場協商,將民意轉化為對策建議和服務項目,全面推進基層工作,著力提升農村基層民主水平。打造“民生議事堂”平臺,有利于( )①村民直接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管理②擴大民主渠道,讓村民有序政治參與③各方代表更好地決定本村的公共事務④村民對關系公共利益的事項行使決策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4高二上·江蘇揚州·學業考試)在我國農村和城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層民主實踐活動。下列基層民主實踐活動中,屬于民主監督的是( )①某社區居民對社區物業管理不到位提出批評建議②某社區通過召開居民會議討論維修小區道路事宜③某村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選舉村委會主任④某社區設立“社區公開欄”讓居民了解社區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4-25高二上·浙江杭州·階段練習)某地針對新就業群體流動范圍廣、分散性高、靈活性大等特點,深入推進“找黨員、建組織”行動,通過構建黨群便民服務聯盟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各種暖心服務,并聘請一批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擔任兼職網格員。新就業群體在感受溫暖、承擔責任的過程中真正融入了社區。該地的做法( )①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②擴大了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管理的民主權利③推動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設④提升了群眾參與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的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浙江嘉興·一模)為化解停車難問題,某社區居委會組織召開居民會議,討論形成“泊車管家”方案。居民把備用車鑰匙交由物業統一管理和挪車,物業定期公布泊車協調數據,居民搶車位的煩惱沒了,鄰里關系更和諧了。由此可見( )①社區公共事務由居委會統一決策和管理②數據公開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③居民有序參與利于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④完善基層社會治理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6.(24-25高一上·浙江湖州·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進入新時代,地處我國北部的向陽村開始探索集體林權改革,鼓勵村民以市場為導向,用土地使用權入股,打造大中型“木蘭松”、“迎客松”苗木基地,經過數年的發展,向陽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苗木之鄉,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新答卷”。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向陽村堅持村民自治,群策群力促發展:村級自治組織在村民共同投票后,斥巨資采購智能監測系統,實現水肥一體化電腦監控。村民議事促和諧:村里大事小情,林間地頭,村民都可對村級事項暢所欲言,交流意見。建章立制解難題:制定剛柔并濟的獎懲制度和紅白喜事簡辦細則,引導本村青年多進修學技術,改變了全村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運用“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識,說明該村村民是如何通過基層自治實現當家作主的17.(23-24高一下·青海·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來,某區大力實施“融入式黨建”創新工程,為鄉村治理打造了強勁的“紅色引擎”,有力、有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該區堅持將黨建融入發展,以黨建保障發展,探索推進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民主決策的制度)決策機制,推進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標準化建設;堅持將黨建融入基礎民生建設,真正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奮斗目標,打造善治鄉村標桿示范,打響鄉風文明德育品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堅持讓黨員走進群眾,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把提升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作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說明該區的探索實踐對鄉村治理的啟示。(1)(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3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鞏固訓練】(學生版)-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docx 6.3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鞏固訓練】(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