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七單元 人物品質第 22 課 古詩三首第 22 課 古詩三首作家 作品 王昌齡,唐代詩人,主要作品有《采蓮曲》《從軍行》《出塞》等。盧綸,唐代詩人,主要作品有《塞下曲》《送李端》等。王冕,元代畫家、詩人、篆刻家,著有《竹齋集》。第 22 課 古詩三首會 認字會寫 字續表第 22 課 古詩三首多音字形近字chán(單于)dān(單位)Shàn(姓單)單hǎo(好看)hào(愛好)好續表洛(luò):洛陽路(lù):道路雁(yàn):大雁鷹(yīng):老鷹第 22 課 古詩三首佳句品味 1.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解讀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迷蒙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渺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只的楚山。以“連”和“入”兩個動詞來寫“寒雨”的綿綿不斷和無聲無息,渲染出離別時的氣氛。續表第 22 課 古詩三首佳句品味 2.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解讀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詩由寫景開始,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單于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竄。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對我軍必勝的信念。續表第 22 課 古詩三首背誦 段落 背誦課文:《芙蓉樓送辛漸》通過離別時對友人的囑托與寬慰,表達了對浮名的不屑,以及堅守高潔、清白的品格。《塞下曲》通過寫邊塞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表現了將士們面對敵人時的大無畏精神。《墨梅》通過對洗硯池邊梅樹的描寫和贊美,借物抒懷,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續表第 22 課 古詩三首文章結構 《芙蓉樓送辛漸》前兩句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后兩句表明自己堅守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塞下曲》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迎戰的場面。《墨梅》前兩句直接描寫墨梅,后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續表第 22 課 古詩三首中心主旨 《芙蓉樓送辛漸》通過送別友人時的表白,表明了詩人藐視庸俗的功名利祿,不向排擠、陷害自己的惡勢力屈服,永葆自己高潔品質的崇高氣節。《塞下曲》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以雪的寒冷襯托出將士們殺敵的熱情,氣概豪邁。《墨梅》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續表第 23 課 黃 繼 光會認字會寫字第 23 課 黃 繼 光第 23 課 黃 繼 光多音字形近字 榮(róng):光榮 英(yīng):英雄xiǎn(朝鮮)xiān(鮮艷)鮮續表yūn(暈倒)yùn(暈染)暈第 23 課 黃 繼 光詞語 積累 戰場 持續 命令 占領 射擊 突擊 槍彈 憤怒 注視 光榮 艱巨 消息 炮彈 爆炸 烈火 子彈 不料 規定 驚天動地 消滅詞語 辨析 近義詞:憤怒———氣憤 光榮———榮耀消滅———殲滅反義詞:持續———中斷 堅定———猶豫光榮———恥辱續表第 23 課 黃 繼 光詞語 辨析 相似詞釋義:艱巨———困難而繁重。多形容任務、工程等。例句 張連長請求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他們連。艱難———困難。 多形容生活、行動等。例句 他們靠微薄的工資養育這幾個孩子,日子過得很艱難。續表第 23 課 黃 繼 光佳句品味 黃繼光憤怒地注視著敵人的火力點,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營參謀長說:“參謀長,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解讀 從“憤怒地注視”可以體會到黃繼光對敵人的滿腔仇恨;從“堅定”和他說的話可以體會到他完成任務的決心。續表第 23 課 黃 繼 光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2):寫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到奪下高地的命令。第二部分(3~6):寫進攻受阻,緊急關頭黃繼光向營參謀長請戰。第三部分(7~11):敘述黃繼光頑強戰斗、壯烈犧牲的經過。第四部分(12):寫在黃繼光大無畏精神的鼓舞下,戰士們一鼓作氣占領了 597.9 高地。續表第 23 課 黃 繼 光中心主旨 本文記敘了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戰士黃繼光為了戰斗的勝利舍身堵槍口的事跡,表現了黃繼光英勇頑強、視死如歸、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作家 作品 維克多·雨果,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會認字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會寫字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多音字形近字zài(滿載)zǎi(記載)載續表mò(沉沒)méi(沒有)沒倫(lún):英倫輪(lún):車輪維(wéi):維持唯(wéi):唯一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詞語 積累 行駛 凌晨 窟窿 混亂 維持 秩序崗位 主宰 調遣 踐行詞語 辨析 近義詞:震蕩———震動 酣睡———熟睡嘈雜———雜亂反義詞:震蕩———平穩 嘈雜———安靜違抗———服從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詞語 辨析 相似詞釋義:凝視———聚精會神地看。多指較長時間集中精神地看著,包括人或物。例句 他端坐一旁凝視著那幅畫。凝望———目不轉睛地看;注目遠望。多指往遠處看。例句 我凝望著遠方,萬千思緒涌上心頭。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佳句品味 1. 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一座山峰。解讀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黑點”比作“幽靈”和“山峰”,突出了危險性。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佳句品味 2.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解讀 “屹立”指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常用來形容堅定不可動搖,“巍然屹立”說明船長的形象非常高大。這句話描寫哈爾威船長的動作,表現了哈爾威船長指揮有力,調度有方。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5):寫哈爾威船長駕駛“諾曼底號”安全航行并介紹了當時的環境狀況。第二部分(6~9):寫“瑪麗號”猝然而至,與“諾曼底號”相撞。 這是故事的起因。第三部分(10~39):寫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遇難時鎮定自若地指揮人們脫險。 這是故事的經過。第四部分(40~42):寫哈爾威船長與“諾曼底號”一起沉沒。 這是故事的結果。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文章結構 第五部分(43~45):對哈爾威船長的救人壯舉作出高度評價。續表第 24 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中心主旨 本文記敘了兩船相撞后,哈爾威船長鎮定地使混亂的人們恢復秩序,沉著地指揮船員實施營救,最后自己以身殉職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在危急關頭堅守崗位,舍己救人,把生的機會讓給別人的崇高品質。續表第 25 課 挑 山 工作家 作品 馮驥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集《俗世奇人》等。會 認 字第 25 課 挑 山 工第 25 課 挑 山 工多音字續表dàn(重擔)dān(擔負)擔xíng(行走)háng(行列)行第 25 課 挑 山 工詞語 積累 光溜溜 沉甸甸 不聲不響 大吃一驚黑黝黝 心悅誠服 意味深長詞語 辨析 近義詞:大約———大概 喧鬧———喧囂樸素———樸實反義詞:曲折———筆直 輕快———沉重隨便———拘束續表第 25 課 挑 山 工詞語 辨析 相似詞釋義:曲折———彎曲;(事情發展、故事情節)復雜,變化多。不僅可以用于山路等的不平、不直,還可以用于抽象事物,如故事情節、人生經歷等。例句 《西游記》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很曲折。崎嶇———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處境艱難。一般用于山路等。例句 這條山路很崎嶇,給人們的出行帶來很多不便。續表第 25 課 挑 山 工詞語 辨析 詞語歸類:ABB 式詞語:光溜溜 沉甸甸 黑黝黝 慢吞吞ABAC式詞語:不聲不響 一心一意 可歌可泣詞語搭配:(光溜溜)的扁擔 (沉甸甸)的貨物 (喧鬧)的溪流 (鮮紅)的背心(姿態奇特)的古松 (黑黝黝)的肌肉續表第 25 課 挑 山 工佳句品味 等到爬上半山的五松亭,我們看見有個人在那株姿態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他把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現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解讀 “把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是對下文設的伏筆,說明挑山工沒有什么近道,他也是一步一步、費了力氣才登上來的;“肌肉”表明挑山工長得很健壯,他的工作很需要力氣。 對挑山工外貌的描寫表現出其平凡、樸實的特點。續表第 25 課 挑 山 工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2):寫在泰山上有許多挑山工,他們挑著重擔,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們的速度卻并不比游人慢,“我”對此感到很奇怪。第二部分(3~6):寫“我”在登泰山時,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經過和他攀談“, 我”解開了心中之謎,弄清楚了他們登山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原因。第三部分(7):寫“我”從泰山回來,畫了一幅關于挑山工的畫,以此來激勵自己。續表第 25 課 挑 山 工中心主旨 本文介紹了泰山上挑山工登山的特點,他們雖然肩擔重物、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無論做什么事,只要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最終達到目標。續表第七單元語文要素[要素] 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點撥] 閱讀時可以邊讀邊畫出描寫語言、動作的關鍵語句,進行批注。[識字加油站]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日積月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