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法律與生活》 綜合檢測題(二) 班級 小組 姓名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題號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王某不慎將一部存有重要文件的手機丟失,便張貼尋物啟事,表示拾得手機并歸還者將給1000元酬勞。初中生張某撿到手機,交還給王某,但王某以張某是未成年人為由不愿支付酬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雙方因酬勞引發債權關系的客體是手機B.支付1000元酬勞是王某應盡的民事義務C.王某發布的懸賞尋物啟事不具有法律效力D.張某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接受1000元酬勞2.某網絡公司將其付費會員稱為“雷鋒會員”,其微信公眾號稱為“雷鋒哥”,并以“雷鋒社群”名義多次舉辦各種商業活動,收取客戶費用共計30多萬元。該公司的行為( ) ①侵犯了英雄烈士的身份權,屬于違法行為②應依法予以制止,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③并未詆毀雷鋒同志名譽,無需承擔侵權責任④損害了人民群眾的特定感情,侵害社會公共利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電影《封神》熱映后,片中質子團角色因健壯身材引發關注,有商家擅自將電影演員的劇作照印制在鼠標墊上,個別商家為博人眼球,對劇照進行了夸張甚至于丑化處理,并在網上銷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企業經營要遵循誠信守法、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則②商家的行為侵犯了影視劇作品著作權人的改編權③電影公映后,商家做法是對作品合理使用不需承擔侵權責任④商家行為侵害演員的肖像權和作品著作權人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為擴大鯽魚養殖規模,徐某將名下轎車抵押給張某,借款5萬元,期限2年,并辦理了抵押登記。徐某用這筆錢又從村里承包了20畝魚塘并配置了育苗設備。期間,徐某又將該車賣給知情人李某并交付。民法典 第四百零六條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據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20畝魚塘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屬于用益物權②車輛賣給李某前,徐某仍可使用該轎車③李某購買該車時并非善意,購車合同無效④車輛轉讓給李某,張某就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10周歲的小A趁父母外出之際,在某網站注冊會員并購買了2000多元與游戲相關的道具和服務。小A父母得知后及時和該網站客服溝通,要求該網站退還小A充值的資金,但遭到拒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交易行為是交易主體真實的意思表示,理應受到國家的法律保護②小A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該交易行為要得到其監護人的認可③該交易行為因交易主體小A不適格而無效,該網站應退還其充值的資金④小A屬于未成年人,其所有的交易行為都應該在父母的監護下完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甲曾因酒駕犯罪而受到刑事處罰,出獄后居住于某小區。乙因瑣事與甲鬧僵,在小區微信群中說:“A棟601室的甲曾是罪犯”。甲看到后非常氣憤,把乙告到法院。本案中( )①乙侵犯了甲的名譽權②乙侵犯了甲的隱私權③乙應當承擔違約責任④乙應當承擔侵權責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黃某在查看菜園時發現王某正在偷采其種植的蔬菜,遂發聲制止。王某聽到聲音后立即逃跑,黃某隨手找到一根木棍開始追趕,過程中王某意外摔倒受傷。事后,王某被鑒定為十級傷殘。王某認為黃某持棍對其追打,致其摔倒受傷,遂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黃某賠償各項損失共計8萬元。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該案中( )①王某認為是黃某的追打致其受傷,這里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行為②民事主體應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故王某的行為是道德與法律均不寬容的行為③黃某持棍對王某追打,致其摔倒受傷,應當對王某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④王某的行為侵害了黃某的財產權,黃某的追趕行為屬于合理范圍內的自助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Z某在其個人媒體上發布一首改編版“因為愛情飯煲版”,宣傳自家的電飯煲。《因為愛情》的詞曲作者據此提出索賠500萬元。Z某自知理虧遂向詞曲作者致歉,承諾愿意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由此可見( )①民事權利的實現得益于人們的實際行動②作為精神產品的詞曲不宜用于商業用途③音樂著作權只能夠由著作權人自己行使④音樂作品的改編權、表演權受法律保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2016年1月,王某與趙某舉行婚禮并在2個月后進行了結婚登記。2月,王某買了一套公寓并登記在自己名下。6月趙某的父母贈送給他們一套別墅,王某以公寓入股和朋友開設一合伙企業,次年企業盈利28萬元。2020年兩人合法收養一子王小某。2022年初,王某與趙某感情破裂準備離婚。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①王某所購的公寓、趙某獲父母所贈的房產均為夫妻共同財產②王某與朋友合開的企業為合伙企業,應該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③若兩人因財產分割產生嚴重分歧,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離婚④辦理離婚后,兩人均需要對王小某承擔撫養教育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一生未婚育的老人高女士曾受到鄰居曹某照料,并與曹某簽訂意定監護協議,后因二人產生矛盾,高女士按協議約定辦理了解除意定監護人的手續。之后,高女士聘薛某為保姆并與其簽訂了遺贈扶養協議。高女士去世后,曹某訴至法院,稱自己是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依法應繼承老人部分遺產。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對被繼承人盡主要扶養義務主張分得遺產是法定繼承的規定,不適用于其他情況②高女士與薛某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體現了高女士生前的真實意愿,受到法律保護③意定監護協議明確了曹某與高女士的監護與被監護關系,高女士沒有自主決定權④遺贈扶養協議體現了平等、無償的民事法律關系,能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2年張某與李某舉辦婚禮后(但沒有登記結婚)即開始共同生活,還繼承了張某父親的一套樓房。2023年7月,兩人生育一子李甲。共同生活期間,雙方經常因家庭瑣事吵鬧不斷,打算離婚,但對孩子的撫養權及財產的分配問題爭執不下。對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二人可以采取法院裁判離婚的方式解除夫妻關系②張某、李某、李甲三人享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③如無約定,樓房屬于張某繼承獲得的個人財產④對李甲的撫養教育義務不因張某、李某的關系變化而改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甲與乙結婚,女兒丙三歲時,甲因醫療事故死亡,獲得60萬元賠償金。甲生前留有遺囑,載明其死亡后的全部財產由其母丁繼承。經查,甲與乙婚后除共同購買了一套價值180萬元的住房外,另有40萬元存款。下列有關甲的遺產說法正確的有( )①60萬元賠償金屬于遺產,由其母丁繼承②住房和存款的一半歸乙所有③丙有權從甲的遺產中獲取相應撫養費④乙可以和丙、丁共同繼承甲的遺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趙某在不斷奔波后,求職迎來轉機,受聘擔任甲公司銷售主管。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甲公司要求附加簽訂一份“業績挑戰書”,約定半年營業額目標,達標則有獎金和休假,未達標則趙某需離職。到約定期限后,因未達標,甲公司解雇了趙某。在這一案例中( )①在就業困難的情況下,甲公司有乘人之危與趙某簽訂勞動合同的嫌疑②趙某不具備所需能力,導致所簽訂的勞動合同因主體不合格而無效③甲公司采取欺詐的方式誤導趙某簽訂勞動合同,其解雇趙某是必須的④“不達標即離職”的約定如果違法,則勞動合同從開始就是無效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下列對某公司的“加班公告”,認識正確的是( )關于嚴格執行加班制度的公告×××辦公室所有同仁:此前下發的《加班公告》未得到大家積極響應,特發此公告重申加班制度。時間:2022年9月1日-12月31日事件:必須達到加班30小時/月獎勵:每晚加班至20:30,實報實銷20元餐補樂捐:加班未達到30小時/月,崗位績效樂捐300元/月××××××有限公司 人事行政部(蓋章)①勞動者有休息休假的權利,用人單位無權要求職工加班②用人單位變相強迫職工加班,侵犯了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③用人單位若支付加班報酬,勞動者就應當遵守加班規定④未明確加班報酬的內容,涉嫌侵犯勞動者獲取報酬的權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甲公司專注地漏、下水管等產品研發、生產,依法取得“Submarine潛水艇”等注冊商標,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甲公司調查發現,乙公司生產的地漏商品包裝上突出使用的潛水艇圖形、“亞蘭潛艇”等標識,與甲公司的注冊商標近似,容易造成混淆。甲公司遂將乙公司起訴至法院。本案中( )①乙公司應承擔舉證責任,證明沒有侵權 ②乙公司的行為是“搭便車”,屬于不正當競爭③只是與注冊商標近似,乙公司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④乙公司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6月5日,市民陳女士收到了618促銷的預售包裹,里面有一張紅色小卡片:“曬圖征集:10字以上心得+曬圖5張,掃碼加微信截圖領補貼”。值得注意的是,基本上所有的“好評返現”小卡片上都強調,“曬圖拍照時請勿拍到此卡片”。可見,索要好評的商家幾乎都知道不應該誘導好評。對于商家“好評返現”做法,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A.旨在做商品促銷,是正當的產品推廣手段B.屬于不正當競爭,會影響消費者安全消費C.商家“好評返現”的行為,侵犯消費者知情權D.屬于混淆行為,損害了他人的商業信譽17.陳某經營一家服裝公司。2023年春節后,中間人曾某找陳某商談,提出讓公司代加工沖鋒衣,給付加工費43元/件,陳某表示同意。2023年6月,陳某公司代加工了200件無牌無標識的沖鋒衣后,曾某認為效果不行,稱上面的老板要求在衣服上繡上“始某鳥”商標(未獲得“始某鳥”授權)。此時,陳某想都沒想就欣然接受,并趁機提出增加加工費2元/件,雙方一拍即合。9月,該批假冒沖鋒衣被市場監管局查處。下列關于本案,說法正確的是( )①加工費43元/件和增加加工費2元/件均屬于要約邀請②當陳某對43元/件的報價同意時,合同成立并生效③該批沖鋒衣只損害消費者利益,不損害商標持有人信譽④即使陳某對市場監管局處罰不服,也不能提出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在長期法律實踐中,人們逐漸形成了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糾紛解決方式,這些方式各有側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無證駕駛的甲在市政維修部門未設置明顯警示裝置的路上受傷,將其訴至法院——這屬于“民告官”的行政訴訟,由市政維修部門舉證②乙與其所在公司因產假問題發生糾紛——若乙不愿與公司協商,可以直接提起勞動爭議仲裁③丙與丁因承包地邊界劃分問題產生糾紛——可以申請行政調解,雙方應按調解結果履行④戊與己離婚過程中因孩子撫養權歸屬發生糾紛——雙方可以通過仲裁便捷地解決糾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5歲的何某在10歲哥哥的帶領下,在A市獨山子區荷花湖公園玩耍時,從湖邊護欄缺口處鉆入,不慎落水溺亡。事發后,何某的父母將A市獨山子區城市管理局和負責公園安保工作的物業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其承擔全部責任,賠償92萬元。經了解,荷花湖內設有觀景平臺和木棧道,且有木質護欄和警示標識,還有安保人員巡湖,但事發時,木質護欄已有多處損壞。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被告未全面履行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何某溺亡,應承擔相應責任②被告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幫助自己進行訴訟,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③何某父母安排哥哥看護,已盡到家庭監護職責,無需再承擔責任④被告疏于防范與何某權益受損存在因果關系,法院應支持原告全部訴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原告李某有一個長相甜美可愛的10歲女兒,他經常在視頻號發布女兒的生活古風漢服照片和視頻。某幼兒服裝公司未經李某授權,從2024年4月開始,用“AI換臉”技術將產品廣告視頻模特換成其女兒的頭像。李某一紙訴狀將該公司告上法庭。對本案認識正確的是( )①該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李某女兒,客體是照片和視頻②服裝公司侵犯了李某女兒的肖像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③李某女兒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李某可作為法定監護人來提起訴訟④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負有舉證責任,服裝公司不用舉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觀題(4小題,共4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3年時空跨越,3次亞運東道主花落中國。隨著亞運熱度的持續高漲,出現了一些涉及亞運元素的“搭便車”、“蹭熱度”行為。某校邀請法官進校園開展“以案釋法”活動,對亞運會期間出現的一些違法行為進行解讀。案例一 10月3日晚進行的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最后一棒的陳佳鵬“生吃”日本隊員奪冠的場景,成為本屆亞運會最振奮人心的時刻,陳佳鵬一戰成名!甲公司看到陳佳鵬背后所具備的高熱度和高流量,未經同意在公司產品中使用“陳佳鵬”商標。以案釋法案例二 乙是一名網紅博主,擁有近百萬粉絲。亞運期間,他將龍舟等體育賽事節目中的直播片段剪輯成短視頻,并在某平臺播出,獲得粉絲打賞。以案釋法 案例三 依據亞組委授權協議,丙公司應生產亞運會會徽聯名款T恤衫1000件。但丙公司未經亞組委授權超額生產聯名T恤衫500件并在市場售賣。以案釋法 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對上述案例進行簡要解讀。(10分)22.(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7月,陳某某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出自己年事已高,渴望親人的守護,并且身患疾病,雖有一點補貼收入,但入不敷出,三個女兒作為贍養人,應當履行對其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的義務。訴求長女和次女每月探望不少于一次,并給付贍養費,三個女兒共同負擔醫療費用。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陳某某的長女和次女認為父親有退休收入,又有小女兒在其身邊,所以就不用給贍養費并回家照顧。該人民法院最終審理判決如下:長女和次女給付贍養費并肩負起照顧老人的義務。 材料二 張某苗某夫婦二人育有一個女兒苗苗。苗苗6歲那年,張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張某在彌留之際,留下了一句話:“我的全部財產歸女兒苗苗”。繼承開始時,苗苗的爺爺奶奶怕兒媳苗某帶著孫女改嫁,到時候人財兩空,對兒子遺囑的真實性提出質疑,雙方產生糾紛,苗苗的爺爺奶奶將兒媳苗某告上法庭,要求按法定繼承分割兒子張某的遺產。法庭查明:張某苗某婚后購買70萬房產一套、家用轎車一輛、存款60萬元;參與搶救的5名醫護小組成員中有一人是張某的高中同學;苗苗的爺爺奶奶只有張某一個兒子,年老體弱,沒有生活來源。 (1)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對材料中贍養和照顧老人的案例進行評析。(6分) (2)如果你是法官,你認為張某的遺產應如何處理并說明理由。(8分)23.(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某校組織小李等同學開展“送法進社區”活動,不少居民前來咨詢。 【百姓困惑】困惑一 孫某:我上個月找了份工作,現在還在勞動合同試用期內。昨天公司通知要辭退我,理由是我才17歲,還是未成年人,而且這個崗位需要去外地出差,到時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困惑二 王某:不久前,我在義賣活動中從張某手中購得一幅畫,后來有一位畫家找到了我,要求取回該畫。經了解,該畫是畫家送給張某的,兩人還約定了該畫只能用于收藏,不得轉讓。【糾紛解決】若你是小李,請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并簡要說明理由。(1)公司辭退孫某的行為是否合法?(4分)(2)畫家是否有權從王某處取回此畫?(3分)24.(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為保護消費者權益、遏制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營造良好消費的法治環境,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涉產品質量糾紛案件典型案例。【案情回顧】2024年8月,甲公司銷售人員在養生講座中宣傳其生產的保健粉,聲稱該保健品為64味中草藥秘方產品,可治療和預防心臟病、神經衰弱等幾十種疾病。在銷售人員的宣傳下,68歲的王先生購買了四盒價值2000元的保健粉。數日后,王先生因服用該保健粉身體出現不適,住院治療共花費1500元。經查證,該保健粉并未有“國食健字”的批準文號,王先生要求甲公司賠償,溝通無果后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條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條 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備案的內容相一致,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應當與標簽、說明書相一致。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完成下列任務:(1)從律師的角度為王先生提起訴訟提供專業指導。(4分)(2)分析甲公司涉嫌的違法行為及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5分)《法律與生活》 綜合檢測題(二)參考答案1.B[王某手機丟失后,發出有獎尋回手機的要約,在張某歸還其手機后,支付1000元酬勞是王某應盡的民事義務,B正確。初中生張某撿到手機,交還給王某,但王某以張某是未成年人為由不愿支付酬勞,雙方因酬勞引發債權關系的客體是行為,不是手機,A錯誤。王某不慎將手機丟失,便張貼尋物啟事,表示拾得手機并歸還者將給1000元酬勞,這屬于要約行為,因此王某發布的懸賞尋物啟事具有法律效力,張某可以接受該酬勞,CD錯誤。]2.B[身份權是指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為或基于相互之間關系所發生的一種人身權利。該公司將雷鋒姓名用于商業廣告和營利宣傳,侵犯了英雄烈士的姓名權和名譽權,屬于侵犯人格權而非身份權,侵權就應該承擔侵權責任,①③錯誤。將雷鋒姓名用于商業途徑,違背公序良俗,損害人民群眾特定感情,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應依法予以制止,《民法典》規定,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應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②④正確。]3.B[個別商家為博人眼球,對劇照進行了夸張甚至于丑化處理,并在網上銷售。企業經營要遵循誠信守法、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則,①正確。材料不涉及侵犯影視劇作品著作權人的改編權,②錯誤。電影公映后,商家未取得授權,擅自將電影演員的劇作照印制在鼠標墊上用于銷售,商家做法是違法行為,不是對作品合理使用,③錯誤。本案中,商家未取得授權,擅自將電影演員的劇作照印制在鼠標墊上用于銷售,同時侵害演員的肖像權和影視劇作品著作權人的利益,④正確。]4.D[題干中徐某從村里承包的是20畝魚塘,涉及的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而不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兩者都屬于用益物權,但此處不是建設用地使用權,①錯誤。在抵押期間,抵押物的所有權仍然屬于抵押人,徐某將轎車抵押給張某后,在車輛賣給李某前,徐某作為抵押人仍可使用該轎車,②正確。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本案中李某知道該車已抵押,所以購車合同是有效的,③錯誤。所以車輛轉讓給李某后,張某的抵押權仍然存在,就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④正確。]5.C[小A年僅10周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有一定限制的,并非所有的意思表示都受到法律保護,①排除。小A10周歲,購買2000多元的游戲道具和服務,超出了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范圍,屬于主體不適格,該交易行為需要得到其監護人的認可,該交易行為無效,網站應退還其充值的資金,②③正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④排除。]6.D[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乙在小區微信群中說:“A棟601室的甲曾是罪犯”,侵犯了甲的隱私權,乙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②④符合題意。名譽一般指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乙在小區微信群中說:“A棟601室的甲曾是罪犯”,侵犯了甲的隱私權,而不是名譽權,①不符合題意。乙侵犯了甲的隱私權,乙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不是違約責任,③排除。]7.C[王某認為是黃某的追打致其受傷,這里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而不是行為,①錯誤。民事主體應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故王某的行為偷菜,是道德與法律均不寬容的行為,②正確。黃某采取的喊叫、追趕、抓住等行為未超出一般人的合理預見范圍,這些行為與王某骨折的后果沒有必然的關系,構不成侵權行為,不用承擔損害賠償的侵權責任,③錯誤。黃某發現王某在偷菜,王某的行為侵害了黃某的財產權,黃某發聲制止并追趕,該行為未超過合理限度,并不屬于違法行為,黃某的追趕行為屬于合理范圍內的自助行為,④正確。]8.C[該詞曲的作者通過法律途徑要求Z某賠償,因此Z某最終承諾愿意承擔相關法律責任,這說明民事權利的實現得益于人們的實際行動,而且作品的改編權和表演權受到法律保護,不得隨意侵犯,①④符合題意。精神產品的詞曲是可以用作商業用途的,②錯誤。音樂著作權可以合法轉讓給他人或經濟組織使用,③錯誤。]9.D[王某的公寓是在二人結婚登記前所購并記在自己名下,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①錯誤。合伙企業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②錯誤。若兩人因財產分割產生嚴重分歧,無法達成一致,無法協議離婚,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離婚,③正確。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因此,辦理離婚后,王某與趙某兩人均需要對王小某承擔撫養教育義務,④正確。]10.A[對被繼承人盡主要扶養義務主張分得遺產是法定繼承的規定,不適用于其他情況,①正確。本案中高女士與薛某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體現了高女士生前的真實意愿,受到法律保護,②符合題意。高女士意定監護協議的自主決定權并未喪失,③錯誤。遺贈扶養協議體現了平等、有償的民事法律關系,④錯誤。]11.D[結婚登記是確立婚姻關系、明確夫妻雙方權利義務必經的法定程序,2022年二人沒有登記結婚,法院不會受理二人認為的離婚訴求,①排除。張某、李某不是夫妻,沒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②排除。張某與李某不是夫妻關系,因此如無約定,樓房屬于張某繼承獲得的個人財產,③正確。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對李甲的撫養教育義務不因張某、李某的關系變化而改變,④正確。]12.C[死亡賠償金是指被侵權人因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而死亡,侵權人應當支付給被侵權人近親屬的金錢賠償,可見,案例中的60萬元賠償金并非甲的遺產,不能由其母丁繼承,①錯誤。甲與乙婚后除共同購買了一套價值180萬元的住房外,另有40萬元存款,可見,住房和存款系甲乙夫妻共同財產,一半歸乙所有,②正確。民法典規定,對生活有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甲的遺囑未預留起女兒的份額,部分無效,丙有權從甲的遺產中獲取相應撫養費,③正確。遺囑繼承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繼承,乙無權繼承甲的遺產,④錯誤。]13.B[趙某在不斷奔波后獲得甲公司的職位,甲公司要求勞動合同附加“業績挑戰書”,在趙某就業困難的情況下,甲公司有乘人之危與趙某簽訂勞動合同的嫌疑,①正確。能力達不到要求,不屬于勞動合同因主體不合格而無效的因素,②排除。甲公司已經告知趙某要在勞動合同中簽訂附加的“業績挑戰書”,因此甲公司并非采取欺詐的方式誤導趙某,③排除。雖然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約定“不達標即離職”,但如果這一約定本身就是違法的,則勞動合同從開始就是無效的,④正確。]14.D[保證勞動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著一律不能加班加點,①錯誤。用人單位變相強迫職工加班,侵犯了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明確加班報酬的內容,涉嫌侵犯勞動者獲取報酬的權利,②④說法正確。勞動是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但加班不是義務,勞動者不是應當遵守加班規定,③錯誤。]15.C[乙公司生產的地漏產品上突出使用的潛水艇圖形、“亞蘭潛艇”等標識,容易誤導消費者,是“搭便車”,屬于不正當競爭,②正確。乙公司生產的地漏產品上突出使用的潛水艇圖形、“亞蘭潛艇”等標識,與甲公司的注冊商標近似,容易造成混淆,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標權。乙公司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④正確。本案不屬于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應由甲公司舉證,①錯誤。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構成侵權,③錯誤。]16.C[商家“好評返現”實質是虛假宣傳,而不是正當的產品推廣手段,A排除。商家“好評返現”的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屬于不正當的競爭,但與“消費者安全消費”并無直接關聯,B排除。商家利用“好評返現”等方式誘導消費者給出好評,這種好評不一定真實、合法,會對其他消費者造成誤導,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C正確。商家“好評返現”是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不是屬于混淆行為,D排除。]17.C[加工費43元/件和增加加工費2元/件均屬于要約,當陳某對43元/件的報價同意時,意味著做出承諾,合同成立并生效, ①錯誤,②正確。該批沖鋒衣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又損害商標持有人的信譽,③錯誤。 市場監管局的處罰屬于行政處罰,不適合仲裁,④正確。]18.C[①案件中甲和市政維修部門是平等的民事主體,該案屬于民事訴訟,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舉證責任應該由甲承擔,錯誤。對勞動仲裁,如果當事人不愿意協商,可以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仲裁申請,由仲裁委員會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裁決,②正確。丙與丁因承包地邊界劃分問題產生糾紛,可以申請行政調解,③正確。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④錯誤。]19.A[本案中,被告作為荷花湖公園的管理人,未能及時修復荷花湖周圍護欄缺口,存在疏忽,屬于未全面履行安全保障義務,應承擔相應責任,①符合題意。本案屬于民事訴訟,被告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幫助自己進行訴訟,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②符合題意。被告疏于防范與何某權益受損存在因果關系,但該案受害人何某年僅5歲,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缺乏對危險的識別和防范能力。其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放任兩個孩子在湖邊玩耍,未盡到監護責任,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應承擔主要責任,③④說法錯誤。]20.C[在民事訴訟中, 原告和被告都是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 因此李某女兒、某幼兒服裝公司都是該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服裝公司侵犯了李某女兒的肖像權,而肖像權屬于人身權利,所以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不是照片和視頻,①錯誤。本案中,某幼兒服裝公司侵害謝某女兒肖像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②符合題意。李某女兒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能力受限,他們不能獨立進行訴訟活動。因此,在訴訟過程中,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訴訟權利,李某可作為法定監護人來提起訴訟,③正確。“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并不意味著被告沒有舉證責任,被告服裝公司也需要提供證據來反駁原告的主張,④錯誤。]21.案例一:甲公司侵犯了陳佳鵬的姓名權。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甲公司未經同意使用“陳佳鵬”商標,屬于盜用和假冒行為,侵犯了陳佳鵬的姓名權。 (4分) 案例二:乙侵犯了著作權。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 廣泛的權利,他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可能構成侵權。乙未經授權剪輯直播片段并播出,侵犯了著作權人的著作權。 (3分)案例三:丙公司侵犯了亞組委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作品、發明創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標、地理標志等工商業標記享有的專有性權利。丙公司未經授權超額生產聯名T恤衫并在市場售賣,侵犯了亞組委的知識產權。(3分)22.(1)①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贍養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2分)材料中的長女和次女都是成年子女,沒有履行經濟贍養和精神贍養父親的義務和責任,使老人晚年生活受到影響。法院的判決保護了陳某某的合法權益,強化了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4分)(2)①先按法定繼承保留苗苗的爺爺奶奶的繼承份額,后按口頭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繼承。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過遺囑處分個人合法財產的意愿,同時遺囑人必須給缺乏勞動能力且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預留必要的份額,苗苗的爺爺奶奶年老體弱,又沒有生活來源,張某立遺囑時沒有考慮父母的實際情況,違反了法律規定。(4分)②張某苗某婚后購買70萬房產一套、家用轎車一輛、存款60萬元,為張某苗某的夫妻共同財產,根據法律規定,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需要將張某的個人合法財產從夫妻共同財產中析出,上述夫妻共同財產的50%為張某的遺產,按法定繼承保留苗苗的爺爺奶奶的繼承份額,余下的遺產再按遺囑由苗苗一人繼承。(4分)23.(1)該公司行為不合法。該公司違反了平等、誠信原則,歧視未成年人,侵犯孫某的合法權益,我國法定就業年齡為16周歲,而孫某17歲,已達到法定就業年齡且公司未能證明孫某不勝任此工作,故公司不得隨意變更勞動合同,辭退孫某。(4分)(2)畫家無權從王某處取回此畫。王某從張某處購買該畫并完成交付,是善意取得的,畫的所有權歸王某。王某依法享有此畫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畫家與張某的約定不適用于王某。(3分)24.(1)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收集購物小票、醫院病歷等證據;撰寫民事起訴狀,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對一審判決不服,可在規定期限內提起上訴。(4分)(2)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甲公司虛假宣傳保健粉的性能、功能,違背誠信原則,侵犯了王先生的知情權、健康權、安全消費的權利,應承擔退貨、退款、賠償損害等責任;甲公司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應立即停止銷售該產品,面臨罰款等行政處罰。(5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