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二輪復習】 高考古詩鑒賞之教考銜接題型專題訓練你讀過最有意境的一句詩詞是?最明麗的春光圖,是碧翠、瑩白、緋紅,一字一色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最夢幻的禪意,是山中無雨,山色浸濕了衣衫: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最浪漫的感受,是起風了,你不知,衣袖知: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賀鑄《南歌子》你讀過最有意境的一句詩詞是?最細膩的時間覺察,是瞥見“花影前移”: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施耐庵《水滸傳》最青澀的悸動,是眼神未觸,心底已泛起漣漪: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最旖旎的夢境,是自在放舟,蕩于星河: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壹考情分析:古代詩歌閱讀高考命題在教考銜接上一般體現在題干或選項關聯教材,尤其是進行比較鑒賞。比較鑒賞題一般從“求同”“求異”兩個方面設計問題,可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容、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提升考生詩歌鑒賞能力考情分析:對詩歌的考查往往涉及多個考點,如分析思想感情時,需要學生從審題、答題兩方面入手,審題要弄清是分析還是概括、是整體還是局部;答題要微觀與宏觀結合,在鑒賞表達技巧時,要明確技巧范圍,掌握答題思維步驟,把握答案特點。總體而言,高考古詩鑒賞在二輪復習階段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強調教考銜接,通過多種題型全面考查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理解、分析和鑒賞能力。復 習 建 議1、知識鞏固與深化① 強化基礎積累:回顧詩歌常見意象、典故及其內涵,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例如,看到“大雁”就聯想到游子思鄉、書信傳遞;提到“采薇”便知其有隱居不仕之意。梳理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官職、稱謂、節日、風俗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背景和內容。②深化技巧理解:系統復習詩歌的各種表達技巧,不僅要記住概念,更要深入理解每種技巧在不同詩歌中的具體運用效果。通過典型例題分析,如分析李白《蜀道難》中夸張、想象手法的運用及其對表現蜀道艱險的作用,學會準確判斷并闡述表達技巧。復 習 建 議2、題型專項突破①選擇題突破:總結選擇題常見的設錯類型,如內容理解偏差、情感分析錯誤、技巧判斷失誤等。進行針對性練習,引導學生仔細研讀選項,將選項與詩歌原文逐一比對,找出錯誤點。例如,對于選項中對詩句含義的曲解,要能結合上下文準確辨析。②簡答題突破:針對不同類型的簡答題,如思想感情分析題、表達技巧賞析題、形象特點概括題等,總結答題模板和思路。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簡答題練習,要求學生規范答題,做到要點清晰、分析深入。以思想感情分析題為例,從詩歌的意象、意境、關鍵語句等方面入手,分點闡述情感。復 習 建 議3、教考銜接強化①回歸教材:引導學生回顧教材中的經典詩歌,將教材詩歌與高考真題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相似的考點和命題思路。例如,分析教材中王維《山居秋暝》與高考中同類山水田園詩在描寫手法、情感表達上的異同,讓學生明白教材是高考的重要依據。②拓展關聯:除教材外,拓展閱讀與高考詩歌風格、題材相似的古代詩歌,進行關聯訓練。通過拓展閱讀,加深對不同題材、風格詩歌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貳【2024屆高三第二次T8聯考】閱讀下面的清詩,完成 15~16 題。夜坐(其二) 龔自珍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參考譯文:心中的沉重愁苦思緒飄向四方,環顧海內竟覺得人才匱乏,一片空茫。到了壯年才得以參與編修國史的工作,可惜年少時沾染了晉代名士那種放達不羈的風氣。建立大功高位,出將入相或者羽化成仙,這都并非我的追求;才華用盡,只能在回腸蕩氣的憂思中徘徊。萬一能突破那參禪的難關徹悟真諦,(那時)美人似美玉般溫潤,寶劍如長虹般奪目。【2024屆高三第二次T8聯考】閱讀下面的清詩,完成 15~16 題。夜坐(其二) 龔自珍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壯歲始參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墮晉賢風。功高拜將成仙③外,才盡回腸蕩氣中。萬一禪關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注】①周史:原謂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處詩人以賢者在下位的老子自況。②髫(tiáo)年:幼童時期。③拜將成仙:拜將,這里指韓信得到登壇拜將的殊榮;成仙,這里暗指張良在功成名就后,轉而追求神仙修煉之術。④禪關: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嚴苛思想統治和束縛人才的種種清規戒律。【2024屆高三第二次T8聯考】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一睨人材海內空”與詩人的《已亥雜詩》中“萬馬齊喑究可哀”異曲同工,都表現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B.“壯歲”“髫年”兩句先言壯年再言幼年,顛倒時序,強調自己之所以身居類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晉風骨。C.頸聯巧借典故,表達自己雖有超出韓信居功拜將、張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負,此刻只能將才華寄托在詩文之中。D.本詩抒情兼以議事,剛柔并濟,兼融壯懷與哀怨;語言精練又意蘊豐富,如“惜”“外”“萬一”等詞就值得反復咀嚼。B【解析】理解錯誤,此聯用典意在表現詩人自幼即養成像晉代名士那樣狂放、倨傲的性格,“壯歲”卻不得不茍且偷生,擔任“高位”理解有偏差。【2024屆高三第二次T8聯考】16.這首詩和莊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這一象聲詞,但在文中的作用卻有很大不同,請結合兩個文本簡要分析。(6分)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騎,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教材回顧:踩替,給 分割倚靠抵住 嘩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 進 嚯,擬聲詞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經首》之會。譯:名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分割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抵住的地方,砉砉作響,進刀時發出騞的聲音,(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教材回顧:目見全牛目無全牛游刃有余始解之時解牛縱向對比依乎天理三年之后方今之時對比說理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歲更刀,折也見其難為怵然為戒養刀橫向對比庖丁刀解千牛,若新發于硎【2024屆高三第二次T8聯考】16.這首詩和莊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這一象聲詞,但在文中的作用卻有很大不同,請結合兩個文本簡要分析。(6分)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騎,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參考答案:①莊子用“砉然”描述庖丁解牛之初,牛的皮肉筋骨輕快分離的聲音,以合乎音樂的美妙節奏來表現庖丁技藝的純熟。②本詩用“砉然”描述突破束縛的聲音,表現渴望打破社會束縛、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強烈愿望。③本詩中“砉然”在結構上照應首聯“沉沉心事”,引出下文“美人如玉劍如虹”。(每點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叁滿江紅 赤壁懷古戴復古①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②,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注]①戴復古,南宋詞人。其時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抗金少有勝利。②曹瞞:曹操小名阿瞞。滿江紅 赤壁懷古戴復古①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②,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注]①戴復古,南宋詞人。其時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抗金少有勝利。②曹瞞:曹操小名阿瞞。同:兩首詩引用周郎故事,即用典 ,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同時都運用了襯托手法,來表達詩人情感。異:蘇詞是要用周郎的年少有為來反襯自己的老大無功,戴詞是用周郎破曹軍時的軍事力量之強、功業之偉來 反襯如今南宋朝廷的軍事不振、國事衰頹。琴 歌①李頎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②。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③。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④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⑤從此始。[注]①琴歌:聽琴有感而歌。歌是詩體名。②廣陵客:廣陵在今江蘇揚州,唐淮南道治所。古琴曲有《廣陵散》,魏嵇康臨刑奏之。“廣陵客”指琴師。③淥水、楚妃:都是古琴曲。④清淮:淮水。時李頎即將赴任新鄉尉,新鄉臨近淮水,故稱清淮。⑤云山:高聳入云的山嶺,此代指歸隱。古人描摹音樂頗有心得,請比較本詩中“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與《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在表達上的異同。(6分)琴 歌①李頎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②。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③。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④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⑤從此始。古人描摹音樂頗有心得,請比較本詩中“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與《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在表達上的異同。(6分)同:以側面烘托手法,突出音樂勾魂奪魄的藝術魅力,烘托出演奏者高超演奏技巧。(2分)異:①本詩此兩句從“一聲”到“星欲稀”,突出演奏過程之長。詩人陶醉在琴歌中,時光過得很快,照應首句的“歡”,為下文抒發渴望歸隱之情埋下伏筆。②“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為演奏結束時的情景,以環境的寂靜深化詩境,給讀者留下回味的廣闊空間, 為作者抒發貶謫之苦造勢。賀新郎· 送陳子華赴真州①宋· 劉克莊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②。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③。談笑里,定齊魯。兩河④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⑤去后,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注]①公元1227年,劉克莊送陳子華知真州,對陳子華在真州組織義軍寄予厚望。②靖康之變后在河北、山西等地結集的抗金義軍,其中有不少歸附東京留守宗澤。③郭子儀曾僅率數十騎入回紇大營,回紇首領舍兵下馬而拜,說:“真吾父也。”④指河北東路、西路,當時為金統治區。⑤祖生,祖逖。賀新郎· 送陳子華赴真州①宋· 劉克莊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②。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③。談笑里,定齊魯。兩河④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⑤去后,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本詞作者劉克莊是辛派的重要代表詞人,請結合你學過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分析兩詞有什么共同特點。(6分)①情感相同。兩首詞都體現了深沉的家國情懷。②手法相同。兩首詞都運用了典故。本詞用到宗澤駕馭義軍、郭子儀使回紇拜服、祖逖北伐等典故。《永遇樂》則用了孫權建都、劉裕北伐、劉義隆草率北伐、廉頗老矣等諸多典故。③風格相同。兩首詞都具有豪放風格,意境開闊,情感豪邁。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①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②,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注]①天寶元年,四十二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并寫下這首詩。②買臣,指朱買臣,會稽人,早年以賣柴為生,他的妻子嫌他貧賤,離開了他。后來朱買臣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做了會稽太守。結尾“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所傳達的情感有何異同?(6分)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①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②,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結尾“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所傳達的情感有何異同?(6分)同:都表現詩人的自信與狂放不羈。異:①“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表現了 詩人對仕途的躊躇滿志;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苦悶。謝謝欣賞,微瑕可自行修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