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丶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2026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全程測試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的關系就是同一個異己的對象關系……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由此可以推斷( )①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在根本利益上是對立的②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必將隨生產社會化得以調和③資本家對廣大雇傭工人的剝削具有極大隱蔽性④工人的貧困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總根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泱泱大國,巍巍中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從歷史和現實成就看,我們自信的理由是( )①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②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命力③中國共產黨把實現中國夢作為黨的最高理想④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中論述道,“我們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恰相反,它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 )①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共產主義社會的重要階段②不需要通過鎮壓資產階級的反抗來實現無產階級專政③全面展示了人類理想社會的經濟政治形態和生產生活方式④主要依據勞動進行分配,充分調動勞動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羅伯特·歐文曾在其著作中寫道:“只要通過教育讓人們認識到合作與理性的價值,建立模范公社,展示新社會的優越性,舊制度的擁護者自然會被感化,社會變革便能和平實現。”另一位空想社會主義者則主張:“資本家與工人的利益本無沖突,只需設計更公平的分配制度,便能消除貧困與剝削。”材料說明,空想社會主義者( )A.主張締結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國家聯盟B.忽視無產階級政黨對革命運動的領導作用C.否定階級斗爭的客觀規律,依賴道德說教與制度設計D.未能科學揭示資本主義私有制與生產社會化矛盾的必然性5.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關于共產主義的部分觀點有:★“歷史的全部運動,既是這種共產主義的現實的產生活動……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認識到的生成運動……” ★“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 ★“對私有財產的揚棄,是人的一切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根據材料可知,共產主義( )①揚棄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實現了人人平等②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石③實現過程是一種客觀的歷史運動④以實現人的徹底解放為目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關于國家的起源,歷史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國家神權說認為,國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創造的,是神或上帝為了保護人類而創造的:契約論認為,國家的產生是人們相互之間或人民同統治者之間訂立契約的結果,即國家是共同協議的產物。上述學說的共同點是( )①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②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③看到了國家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④看到了國家對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德國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魏特林認為,私有財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建立在財產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病態”的社會和“破舊的爛攤子”。在他設想的未來理想社會中,沒有政府、法律和刑罰,沒有私有財產、金錢和商業,人人平等。上述觀點( )①并沒有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各類矛盾和沖突的根源②發現了社會發展規律,為人類社會指明了前進方向③具有一定的時代進步性,體現了對和諧社會的構想④肯定了社會制度設計對進行社會變革的重要作用快逸理解題中觀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矗立起一座馬克思主義精神豐碑。之所以稱其為“精神豐碑”是因為它( )①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②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并進行批判③科學論證了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④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17世紀初,康帕內拉結合意大利勞動者勞動強度大、地位低、收入少的實際,在《太陽城》中寫道,“公社制度使大家都成為富人,同時又都是窮人;他們都是富人,因為大家共同占有一切;他們都是窮人,因為每個人都沒有任何私有財產”。這表明,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 )①科學地預見了未來社會的某些特征②表達了改變不公平分配的強烈愿望③看到了無產階級解放人類的歷史主動性④對未來社會的設計是基于對現實的批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原始社會:石器 奴隸社會:青銅器封建社會:鐵器 資本主義社會:蒸汽機10.上面四幅圖的主題可以歸納為( )①生產工具的更新和改進,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②生產力的提高是推動社會形態更替的根本動力③生產工具是社會存在的基礎、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年9月13日,“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位于河南南陽方城縣的八里橋遺址發現有大型夯土基址,冶銅、祭祀坑等重要遺存,其文化面貌與夏代晚期都城二里頭遺址高度一致,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彰顯出八里橋遺址較高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地位。這些考古新進展印證了( )①當時的生產資料由氏族部落成員共同擁有②當時的奴隸主能組織一定規模的生產協作③生產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邁入文明時代④社會生產力發展得益于平均分配勞動產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指出:“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據此可知,剩余價值理論的價值在于( )①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②批判繼承了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③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邏輯④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馬克思從本質視角分析了資本主義的貧困問題,貧困深刻地體現為結構性的分配不平等,資本家利用剩余價值剝削了工人的勞動成果,結果是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就越貧窮,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導致相對貧困現象的出現②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矛盾實質是分配差異問題③相對貧困是更為隱秘但危害更深的貧困形式④兩極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產資料的私有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馬克思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一論斷說明,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 )①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②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③生產關系總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④生產力的發展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高漲。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參加工人運動的基礎上,周密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據此,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①科學社會主義找到了消滅資本主義社會的強大力量②資本主義發展為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提供了思想來源③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在深入實踐的基礎上創立的④揭露資本主義矛盾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仿佛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曾經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就自身無法解決的矛盾③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及其革命的途徑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不可調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當地時間2024年11月5日,美國波音公司罷工工人以59%的投票結果接受了新的薪資協議并結束了長達7周的罷工。新的薪資協議內容包括在今后4年間漲薪38%和一筆1.2萬美元的簽約獎金等。據悉,本次罷工緣于波音公司勞資雙方漲薪談判的破裂,波音員工9月中旬投票否決了資方提出的薪資方案,隨后約3.3萬名員工開始罷工。(1)有學者認為,以漲薪結束罷工不能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勞資矛盾升級的命運。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分析其合理性。(8分)(2)《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它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2024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6周年,請你從青年人角度,為學習《共產黨宣言》撰寫兩條宣傳標語。要求緊扣主題,每條字數不超過20字。(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中學高一(1)班政治學習小組開展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歷程”的研究性學習,小明在互聯網上搜集到了下列圖片:請根據圖片提供的信息,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知識,闡述科學社會主義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馬克思指出:“資本家經常力圖把工資降低到生理上所能容許的最高限度。”資本家還通過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進行更殘酷的剝削。女工同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而她們的工資只能是一般工人的三分之二或者一半。童工工資則更低,往往只是女工工資的一半。有的資本家只給童工一點粗劣的伙食,根本就不付工資。材料二:在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期間,在美國密西西比河畔,農場主們把一車車的大肥豬倒進河中,僅1933年一年,就有640萬頭豬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萬多畝棉花被點火燒光。同樣,在英國、在法國、在丹麥、在荷蘭,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魚、整袋的咖啡豆被倒進大海,無數的奶牛、小羊被殺死……當時的美國,30萬兒童失學,許多州的礦區營養不良的兒童有時達到90%以上,因為他們在挨餓。歐美各國大批的工廠礦山企業倒閉,300多萬工人失業;還有剛從學校畢業就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人、兩手空空的農民以及退伍的老兵。材料三:2023年9月,美國汽車工人發起了該國汽車工業史上最強勢的聯合罷工。過去四年間美國三大車企高管平均漲薪40%,僅今年上半年車企就實現了高達百億美元的巨額利潤,為此工人要求未來四年內漲薪40%,以匹配他們的工作量和貢獻,并應對日益惡化的通脹。車企予以強硬拒絕并大規模解雇罷工工人,一些罷工工人甚至被警察押走。罷工持續6周后,車企最終同意漲薪25%并安排工人重返工作崗位。(1)結合材料一,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2分)(2)一方面勞動者缺吃少穿、挨餓受凍,另一方面資本家卻把大量的糧食衣物等毀掉。這是一種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6分)(3)以漲薪結束罷工無法改變資本主義終將滅亡的命運。結合材料三,請運用資本主義社會的有關知識予以說明。(6分)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真理之光,穿越歷史,照亮今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主義橫空出世,如同一道閃電,劃過暗夜的長空。170年后,新的思想開啟新的時代。作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引領中華民族向著偉大復興的目標奮進,書寫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跡。材料二 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又通過大規模工業化快速崛起為世界超級大國,鼎盛時期二分天下有其一;70多年后,即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龐大的“紅色帝國”土崩瓦解。(1)《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對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有何指導意義?(6分)(2)從十月革命到“蘇聯解體”是否意味著社會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有何啟示?(6分)答案以及解析一、選擇題1.答案:A解析: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推斷出資本家對廣大雇傭工人的剝削具有極大隱蔽性,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在根本利益上總是對立的,①③符合題意。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生產雖然在社會化,但不改變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的關系,因此不能調和,②說法錯誤。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總根源,④錯誤。故選A。2.答案:A解析:①: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始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①正確。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成果。中國在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科技創新等領域的顯著成就,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強大生命力,②正確。③: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的奮斗目標,二者不可混淆,③排除。④:我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是客觀現實,但這一表述并非直接體現“自信的理由”,而是強調現階段的發展定位,④排除。故選A。3.答案:B解析: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恰相反,它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的體現,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是共產主義社會的重要階段,①入選。無產階級要通過革命手段,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來實現無產階級的專政,②不選。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這樣的共產主義展示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形態和生產方式,而不是全面展示了共產主義的經濟政治形態和生產生活方式,③不選。樣的共產主義社會指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該階段主要依據勞動進行分配,充分調動勞動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④入選。故選B。4.答案:C解析:材料強調的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希望通過制度設計實現社會和平變革,沒有體現締結國家聯盟,A不選。材料不涉及無產階級政黨的作用,空想社會主義者看不到無產階級政黨的作用,B排除。材料強調的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希望通過制度設計實現社會和平變革,沒有看到階級斗爭的重要作用,說明空想社會主義者否定階級斗爭的客觀規律,依賴道德說教與制度設計,C入選。材料沒有體現資本主義私有制與生產社會化矛盾,D不選。故選C。5.答案:D解析:③④: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關于共產主義的部分觀點有:“歷史的全部運動,既是這種共產主義的現實的產生活動……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認識到的生成運動”,這說明共產主義實現過程是一種客觀的歷史運動;“對私有財產的揚棄,是人的一切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這說明共產主義以實現人的徹底解放為目標,③④符合題意。①:材料強調共產主義以實現人的徹底解放為目標,沒有體現共產主義揚棄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實現了人人平等,①與題意不符。②:材料強調共產主義以實現人的徹底解放為目標,沒有體現共產主義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石,②與題意不符。故選D。6.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國家的起源。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起源的理論認為,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神權說、契約論都否認了這一觀點,①②符合題意。國家神權說、契約論都沒有看到國家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沒有看到國家對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作用,③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7.答案:B解析:建立在財產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病態”的社會和“破舊的爛攤子”,這說明魏特林意識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但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才是資本主義社會各類矛盾和沖突的根源,魏特林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①正確。沒有政府、法律和刑罰,沒有私有財產、金錢和商業,人人平等,說明魏特林設想的未來理想社會是和諧自由的社會,具有一定的時代進步性,③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魏特林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和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擘畫,但帶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和理論缺陷,并沒有指明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方向,②錯誤。材料并沒有涉及魏特林對未來理想社會的制度設計,④不選。故選B。8.答案:B解析:《共產黨宣言》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以及對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的闡述,不僅提供了對社會主義的理論支持,還為人們指明了一個光明的方向,從而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斗志和信心,這是其“精神豐碑”所應有的特質,①③符合題意。設問中“精神豐碑”側重《共產黨宣言》對人們精神世界、前進方向的影響和指引,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并進行批判并未體現這一點,且空想社會主義者也揭露并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弊端,②不構成稱其為“精神豐碑”的原因,②不符合題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④錯誤。故選B。9.答案:C解析:②④:康帕內拉結合意大利勞動者勞動強度大、地位低、收入少的實際,在《太陽城》中寫道,“公社制度使大家都成為富人,同時又都是窮人:他們都是富人,因為大家共同占有一切他們都是窮人,因為每個人都沒有任何私有財產”。這表明,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表達了改變不公平分配的強烈愿望,對未來社會的設計是基于對現實的批判,②④符合題意。①: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社會的預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并沒有科學地預見未來社會的某些特征,①錯誤。③: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看到了無產階級解放人類的歷史主動性,但并沒有找到解放人類社會的正確途徑,③錯誤。故選C。10.答案:A解析:四幅圖顯示了生產工具的發展以及社會形態的更替,說明生產工具的更新和改進,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進而推動社會形態的更替,①②符合題意。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的基礎、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③錯誤;四幅圖片強調了生產力的發展進步,沒有體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④不選。故選A。11.答案:C解析:位于河南南陽方城縣的八里橋遺址發現有大型夯土基址,冶銅、祭祀坑等重要遺存,其文化面貌與夏代晚期都城二里頭遺址高度一致,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遺址的發現彰顯出八里橋遺址較高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地位,說明當時的奴隸主能組織一定規模的生產協作,也說明這一時期金屬工具廣泛使用,生產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邁入文明時代,②③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夏王朝,屬于奴隸社會時期,①④屬于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12.答案:D解析:唯物史觀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①排除。設問落腳在剩余價值理論的價值,而非剩余價值學說如何產生,②不符合題意。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邏輯,③正確。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④正確。故選D。13.答案:D14.答案:B解析:①②④符合題意,依據題意,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一論斷說明,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的發展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③錯誤,“總是”說法錯誤,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阻礙生產力發展。故選B。15.答案:B解析:①③:“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參加工人運動的基礎上,周密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說明了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在深入實踐的基礎上創立的,并且由此看到了無產階級的力量,找到了消滅資本主義社會的強大力量,①③正確。②: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提供了歷史前提,空想社會主義為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提供了思想來源,②錯誤。④: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④錯誤。故選B。16.答案:A解析:①:《共產黨宣言》中的這句話表明,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曾經極大地推動了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發展,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歷史上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①正確。②:這句話還表明,資產階級社會雖然創造了龐大的生產力,但最終卻無法控制這些生產力,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存在著無法解決的矛盾,②正確。③:《共產黨宣言》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及其革命的途徑,但材料中并沒有體現這一點,③排除。④:材料中沒有體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根本對立,④排除。故選A。二、非選擇題17.答案:(1)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勞資矛盾升級的總根源。②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罷工是階級關系對立的表現。③通過漲薪,會在一定程度上暫時緩和階級矛盾,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④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以漲薪結束罷工不能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勞資矛盾升級的命運。(2)答案示例:①走近《共產黨宣言》,點燃青春信仰。②學習《共產黨宣言》,做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解析:(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本題要求結合材料,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角度談談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第二步,審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鏈接教材知識。有效信息①:工人為了更多的工資努力生產,資本家榨取了許多剩余價值→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有效信息②:資本家榨取的剩余價值遠遠大于普通工人的工資→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即利潤扣除工人的工資和其他成本之后的差額,但資本榨取的剩余價值遠遠大于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要求與材料信息、課本知識的結合。(2)本題具有開放性。可結合《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從永葆共產黨人本色、實現共產主義等角度回答即可。18.答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社會主義思想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列寧領導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二戰后,一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科學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走向多國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會主義一度遭遇曲折,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總趨勢并未改變。19.答案:(1)①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②資本家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而且對他們進行更殘酷的剝削,這體現了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③女工同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而她們的工資只能是一般工人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童工工資更低甚至不給工資,這一現象說明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無償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2)農場主把大量肥豬倒進河里,許多物資倒進大海,這是生產過剩的表現。(或者答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資本家為追求利潤,一方面加緊進行生產,另一方面加強剝削,廣大勞動者被剝削得身無分文,無錢來購買足夠的食物和日用品;政府缺乏有效的產業引導,企業生產的盲目性,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由此出現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從而形成了生產“過剩”的現象。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3)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②罷工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的表現。漲薪只是暫時緩和了階級矛盾,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③資本主義越發展,其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資本主義終究要滅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0.答案:(1)①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與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主張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為工人運動提供理論指導。③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本質。(2)這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道路走不通。理由如下:①從十月革命到“蘇聯解體”只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的嚴重曲折,但并不意味著失敗。②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可逆轉的。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啟示:我們要堅定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念,積極推動科學社會主義與具體國情、實際結合。在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走符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