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 遨游漢字王國 我愛你,漢字隸書形成于戰國晚期,通行于兩漢。它將篆書圓轉的線條改為直筆或方筆,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筆畫簡化,書寫方便,漢字的點、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已經形成,成為漢字發展史上的分水嶺。隸 書成果展示書法作品賞析麥猜一猜小篆是從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發展而來的,秦統一全國后得到推行,成為我國最早的統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結構穩定,線條圓轉,粗細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顯。今天的書法作品,特別是印章中仍然較多地使用這種字體。小 篆zhuàn中國漢字兩河流域的楔形字尼羅河流域的圣書字新知講解這次綜合性學習雖然結束了,但對漢字的探究并沒有結束。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繼續探究漢字的相關問題,可以參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學習。漢字的演變漢字演變組:朱志澤、陳梓濠、董政潔、蘭黃霖、曾梓炫 林釔涵、許恩昕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漢字真有趣”小組展示互評表項目 評價標準 小組評價質量 主題突出,內容豐富 ☆☆☆形式 形式多樣,富有創意 ☆☆☆表達 語言流暢,聲音洪亮 ☆☆☆自信心 態度大方,充滿自信 ☆☆☆參與度 積極參與,相互合作 ☆☆☆組名:__________顏真卿《多寶塔》魏晉時期有了楷書。“楷”是規矩、楷模的意思。楷書字形方正,筆畫規整平直,比隸書更加便于書寫和認讀。進入南北朝之后,楷書成為占主導地位的字體,一直通行至今。楷 書你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嗎?新知講解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必要性該法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漢語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它的制定有利于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到了商朝的中期,逐漸出現了一種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新知講解3.整理資料把搜集到的資料整理出來,可以通過表格的形式羅列出來,做到一目了然。統一了六國統一度量衡統一了文字金文周文小篆新知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你知道為什么制定該法嗎?漢字字形演變的總趨勢是從繁到簡:1、象形性逐漸減弱,從圖形化演變為線條化、平直化。2、筆畫由多到少,結構由復雜到簡單。更快捷,更規范。……中國漢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橫豎撇捺的組合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富有魅力的生命……新知講解4.研究結論這是研究報告的精華部分。文字要簡練、嚴謹。主要內容:1、研究解決了什么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2、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是否實現了原來的假設;3、指出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18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這些龜甲、獸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國子監主管官員王懿榮的注意。王懿榮平時酷愛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學。經過仔細研究,他認為這些龍骨上的刻痕是一種比篆書更早的文字。后來,人們把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國學術領域由此又多了一門新學科,叫“甲骨學”。yì原因探討調查研究錯別字其他原因:1寫字人文化水平較低,對漢字的使用隨意。2有關部門監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新知講解研究報告分為哪些步驟呢?4.研究結論2.研究方法1.問題的提出3.整理資料中國漢字__________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氣勢、神采、章法等。方法探究欣賞書法的方法1.整體感知例如:用筆、用墨,字的點畫、結構、線條。2.細微觀察新知講解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寫清楚。新知講解1.問題的提出包括:1、提出研究的問題;2、介紹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闡明研究的假設;5、說明研究的意義。……同音字產生混淆原因探討調查研究錯別字1如:再 在;以 已舉 例原 因形近字產生混淆2如:概 慨;已 己字義分析錯誤3如:和 合;象 像多筆少畫4如:酒 灑;候 侯整理發現提出建議1成立“凈化街頭語言文字小衛士”志愿者活動小組,定期走上街頭,宣傳街頭錯別字的危害,清除一些不規范用字情況。2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范的廣告牌。3建議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出臺整治措施。合理建議:新知講解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經歷或某一問題, 通過在實踐中對其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而進行的分析研究。它為了占卜記事,在龜甲獸骨上鐫刻的文字甲骨文……倡 議呼吁規范用字制定宣傳標語或口號。1寫規范字,從我做起。2樹立規范用字意識,構建和諧校園環境。3規范漢字書寫,弘揚中華文明。請講普通話,請寫規范字。行書是楷書的快寫體,介于草、楷之間,既不像草書潦草,也不像楷書工整,筆畫連綿呼應,字字獨立,寫得快,認得清。行書拓展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書新知講解作業:做一個關于街頭錯別字的研究報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