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 課件(共34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 課件(共34張PPT)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
所以各位靚崽——
但表達技巧的知識點多到你想掛東南枝
年份 卷別 題干 角度 命題特點
2024 新Ⅰ 詩中以對比的方式,對泉聲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6分) 修辭手法 ①考法相對靈活,與詩歌的情、景、人等綜合考查,不聚焦于某一技巧。
②涉及技巧主要是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描寫手法與結構技巧,而且重在賞析其效果。
2023 全甲 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6分) 技巧
全乙 這首詞是如何表現詞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表達方式
2022 新Ⅱ 本詩是如何表現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表達方式
2019 全Ⅱ 詩歌的頸聯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技巧作用
2017 全Ⅰ 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技巧
2016 全甲 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6分) 結構技巧
古詩表達技巧考情
表達技巧
修辭手法
表達方式
表現手法
技巧構思
多側重句子渲染
多側重整體渲染
描寫/抒情/敘述/議論/說明
多側重篇章結構
古詩表達技巧考查角度
1.修辭手法
2.表達方式
3.表現手法
4.技巧構思
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重現、疊字、互文、設問、反問、雙關、頂真/頂針/聯珠、通感、用典(事典、語典)、對比、映襯/襯托、回環/回文、呼告、列錦、反語
描寫(人物/環境/場面/細節):渲染、工筆、白描、細節、動作、心理、外貌、動靜、虛實、點面、正側、時空順序、多角度
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托物、借古、因事/用典)
敘述(順序、倒敘、插敘)、議論(夾敘夾議/寓理于情)、說明
開門見山、承上啟下、層層深入、重章疊句、前后照應、畫龍點睛、卒章顯志、以景結情、伏筆鋪墊、抑揚結合、線索、伏筆、呼應、懸念
對比、烘托、襯托(正襯/反襯)、點染/渲染、鋪排/鋪陳(賦)、起興(興)、象征、聯想、對寫(對筆)、曲筆
一、古詩修辭手法
請一人說一個修辭手法,并解釋說明它的內涵和作用!
說不出要抄《赤壁賦》哦
概念 說明 作用
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寫叫擬人,把人(物)當作物來寫叫擬物。 化物為人,親切自然;生動活潑,使描寫對象形象生動具體。
比喻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 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態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設問 自問自答 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明知故問) 加強語氣,加重語勢;激發感情,加深印象
反復 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群 突出內容,強化感情,增強感染力
夸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突出、鮮明地表達事物。
借代 借相關的事物代替要表達的事物。 部分代表全體,用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 生動活潑,使事物形象鮮明,利于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對偶 用結構、字數、詞性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結構對稱,形式整齊;節奏鮮明,音節和諧;高度概括,富有表現力
用典 借用歷史故事或引用前人詩句。 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言有盡而意無窮。
互文 指詩文相鄰的句子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 渲染詩歌的氣氛,使詩句整齊、對稱。
雙關 包括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兩種形式。 表達委婉含蓄的情感。
通感 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 突破語言的局限,增強表情達意效果。
疊詞 字詞的疊用 突出強調,增強韻律感,富有音韻美。
練一練:請指出以下詩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6.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7.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9.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0.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11.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12.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1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流。
反問
通感
比擬
借代、對比
反復
設問
互文
對偶、比喻、比擬
設問、借代
比擬
互文
借代
對偶
【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①頷聯以“溪當戶”與“屋是船”的錯覺對比,突出了泉聲乍聽與久聽的不同:乍聽泉聲時,感覺是一條溪水從門前流過;久聽后感覺水聲逐漸彌漫于四周,使人有身處舟中之感,表現泉水的動聽與多變。②頸聯以壯偉“怒聲”與清圓“細點”的強弱不同,突出了激流聲與涓滴聲的不同:泉流時而洶涌,聽來壯闊雄偉;時而滴瀝,聽來清亮圓潤,進一步展現了泉聲的豐富性和層次感。③這種對比手法的運用,使得詩人對泉聲的描寫更加生動形象,讓讀者彷佛身臨其境,感受到泉聲的美妙與魅力。
詩中以對比的方式,對泉聲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6分)
答題:指出手法+分析效果
宿千歲庵聽泉
劉克莊
因愛庵前一脈泉,襥衾來此借房眠。驟聞將謂溪當戶,久聽翻疑屋是船。
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君看昔日蘭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廣東省2025屆高三年級9月百校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①比喻。把雨中西湖比作一樽將溢的金盞,寫出了湖水滿溢的樣子。把雨打山林的聲音比作羯鼓之聲,鏗鏘有力。②夸張。在詩人俯瞰中,偌大的西湖,仿佛只是天地間一只酒杯,將大的事物極盡縮小。把雨打山林的聲音寫作羯鼓之聲,屬于將小的事物夸大。夸張的運用使得詩句極具浪漫主義特色。
本詩頸聯采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寫暴雨既壯麗又震撼,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有美堂暴雨①
蘇軾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②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③瀉瓊瑰④。
【注】①熙寧六年蘇軾任杭州通判時作此詩。有美堂:在杭州西湖東南面的吳山上,可左眺錢江,右瞰西湖。②浙東:古代以錢塘江為浙江,浙東指的是錢塘江以東的地區。③鮫室:傳說中人魚的宮室。④瓊瑰:本指玉,這里形容海水。
【2023·儋州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①擬人。雖然重門緊閉,但是它鎖不住相思夢,相思夢可以隨意到天涯海角,這是典型的擬人手法。②抒發了主人公孤棲相思,百無聊賴,苦悶壓抑的情懷。
此詞結尾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詞作分析。
烏夜啼·春思
趙令畤
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
【2013·安徽卷】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題目。
答案:①韋詩:比喻,以燭喻月。山月皎潔,宛如夜燭相伴,照人無眠。
②趙詩:借代,借“暈”代月。“暈”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暈”又預示天氣變化,引出下句。
【注】 ①韋蘇州:即韋應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
秋齋獨宿
(唐)韋應物
山月皎如燭,霜風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和韋蘇州①《秋齋獨宿》
(金)趙秉文
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
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
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并加以賞析。
二、古詩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是一種語句組織方式,
從廣義上來講,
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
對比、烘托、襯托(正襯/反襯)、點染/渲染、鋪排/鋪陳(賦)、
起興(興)、象征、聯想、對寫(對筆)、曲筆
與修辭手法有交叉,問題不大,考到了如果分不清就都寫下來唄!
概念 解析 作用
對比
襯托
烘托
渲染
點染
鋪陳
比興
聯想
想象
對筆
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進行對照比較
形成反差,給人以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
表達作者的某種感情
背景、陪襯。分為正襯、反襯。正襯,就是用次要內容從正面襯托主要內容,也叫“旁襯”。反襯,就是用次要內容從反面烘托主要內容。
使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
對比、襯托的區別?
對比,兩者分量相當,強調反差。襯托,有主次,其中之一為背景、陪襯。
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鮮明。
突出形象,營造意境,增強藝術感染力。
使所陪襯的事物鮮明突出
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描寫和形容
烘托、渲染的區別?
烘托,多從側面著意描寫,多用作烘托心情。渲染,多正面鋪敘,著重渲染氣氛。
點,點明情感的內涵;染,用景物來渲染烘托情感。
情景相生
直書其事,反復敘說。
描寫更細膩,情感蓄力推進更自然。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興”是托物寓情,是寄托,也是聯想。
托物引喻,婉轉曲折,明朗淺顯,耐人尋味。
由一事物聯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
創造意境,形象鮮明,拓展內容,深化主旨
從對方的角度入手,進行懸想揣測
曲折有致、情韻悠長
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賦予抽象的事物以形體,使平凡的事物顯得奇特
1.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2.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
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6.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8.千古風流人物,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9.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10.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11.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2.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1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1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練一練:請指出以下詩句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對筆
襯托
15.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16.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17.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18.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19.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20.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烘托
對比
比興
渲染
鋪陳
聯想
想象
點染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答案:①用今昔對比的反襯手法來寫景抒情。寫昔日的繁華,正是為了表現今日之蕭條。②上片用昔日的“名都”來反襯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風十里揚州路”來反襯今日的一片荒涼景象——“盡薺麥青青”。 ③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賞”、“豆蔻詞工”、“青樓夢好”等風流繁華,來反襯今日的風流云散、對景難排和深情難賦。以昔時“二十四橋明月夜”的樂景,反襯今日“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哀景。以“波心蕩”的動映襯“冷月無聲”的靜等。
簡要分析此詞是如何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來寫景抒情的。
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答案:①側面烘托。本詩尾聯通過對吳地百姓夜不閉戶、安心睡眠的情景描寫,側面烘托了章參政治理有方的能臣形象。“遙想”三句通過“小喬初嫁了”一事,側面烘托了周瑜“雄姿英發”的英雄形象。該手法的運用,使人物形象更為鮮明突出。②想象(虛寫)。本詩尾聯與“遙想”三句均為作者想象中的情景,為虛寫。虛實結合豐富了詩歌的內容,拓展了詩歌的意境,更好地刻畫了人物的形象。
本詩尾聯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三句在藝術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壽章參政
陳耆卿
聲名早已壓人寰,手握樞機鬢未斑。嘉會①宛如魚在水,遠猷直放馬歸山。
風生帷幄深沉處,春在邊陲廣莫②間。聞說吳兒眠正熟,月明夜戶不曾關。
【注】①嘉會:昌盛的際會。②廣莫:遼闊空曠。
【2018年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2個小題。
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點出了傷別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夢里金陵城”十句,層層鋪寫暮景,滿篇幽淡惆悵,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離情。③結尾“嘆息此離別”再次點明別離之情,“悠悠江海行”表達對朋友孤身遠去的不舍。
這首詩與柳永《雨霖鈴》詞都運用了點染手法,試賞析本詩的點染手法。
送王昌齡
李頎
漕水東去遠,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數千里,中無蒲稗生。夕陽滿舟楫,但愛微波清。
舉酒林月上,解衣沙鳥鳴。夜來蓮花界①,夢里金陵城。
嘆息此離別,悠悠江海行。
【注】①蓮花界:佛寺,詩中指洛陽白馬寺。
【2025屆10月新高考八省聯考、江蘇省百校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答案:①首句以一個“緊”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邊寒風漸冷漸急,接著以關河、夕陽之冷落,展現驟雨沖洗后蒼茫浩闊、清寂高遠的江天景象。②這三句由遠而近地描繪了雨后深秋的暮景,點染了游子的孤獨、凄涼的滿懷愁緒,情景交融,③其氣象宏闊,境界高遠雄渾,筆力蒼勁,可與唐詩媲美,在柳詞中不多見。
上片“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筆墨平淡,卻極有表現力,連一向鄙視柳永的蘇軾也稱贊“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請簡要賞析。(6分)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邀,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①,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②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注】①“颙望”即仰望;②“爭”同“怎”。
三、古詩表達方式
1.描寫(人物/環境/場面/細節):
渲染、工筆、白描、細節、動作、心理、外貌、動靜、虛實、點面、正側、時空順序、多角度
2.抒情 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托物、借古、因事/用典)
3.敘述:順序、倒敘、插敘
4.議論:夾敘夾議、寓理于情
5.說明
描寫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白描: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
修飾與渲染烘托。(注意與“工筆”的區別)
細節描寫:就是抓住景、物、人的某一細微特點
進行描繪刻畫的技巧。
襯托(正襯和反襯)、烘托、渲染
描寫景物的技巧:點面結合、高低結合、遠近結合、感官結合、
動靜結合、聲色結合、明暗結合、虛實結合、俯仰結合
描寫景物的感覺角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
描寫景物的觀察角度:定點觀察、移步換景
描寫人物的方法: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等
表達方式——重點關注描寫和抒情!!
抒情
(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結情);樂景寫樂情、哀景寫哀情、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
(2)物情關系:借物喻理(抒懷)、托物言志
(3)事情關系:借古諷(傷)今、用典、即事抒懷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
使感情表達酣暢淋漓,往往在全詩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作用:使情感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深切動人。
使個人抽象的“志”,表達得更巧妙、更含蓄、更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作用:深沉蘊藉,發人深思
練一練:請指出以下詩句所運用的表達方式。
1.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5.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6.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7.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8.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9.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0.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11.石壕吏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1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1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記敘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描寫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用典抒情
借物抒情
神態描寫
議論
外貌描寫
議論
描寫(動靜結合)
細節描寫
【2023·全國乙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①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現方法。②開篇即言志,表明自己看輕塵世浮名。③在描寫登山、穿林等生活場景時,也直白地表達出感受。
這首詞是如何表現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答題:明確考查角度+點出手法+聯文本分析
破陣子
陸游
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
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
【2022·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①寓情于景:詩人送別友人,遇蘆花颯颯作響,離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詩人與友人分別的依依不舍的離情。②以景結情:詩人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長江之景作結,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
本詩是如何表現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送別
李白[唐代]
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2015·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①上片從樂曲方面來描寫,第一句“愛當壚年少,將雅調,寄幽情”是寫樂曲的演奏者,第二句“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是寫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末句“天然律呂”是寫樂曲聲律的高雅。側重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②下片從聽者方面來描寫,“洗耳為渠聽”是從聽者方面來描寫琵琶演奏,“天氣暖猶輕”“軒窗靜來偏好”是通過氣氛感受,“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是通過典故聯想,“語溪乍雨初晴”是通過景色渲染來描寫。側重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6分)
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
[元]張伯淳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①,掃空眼底蓁②箏。 
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相見今朝何處 語溪③乍雨初晴。
[注] ①律呂,此指樂律或音律。②蓁,一種弦樂器,如箏。③語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
【2023·石家莊二模】閱讀下面這組元代套曲,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
①正面描寫。【青杏子】從視覺、觸覺寫雪,渲染風大雪猛,寒冷逼人的雪景。
②側面描寫。【歸塞北】通過寫屋里的人卷簾賞雪,感嘆雪景畫圖難描,歌詩難詠,從側面突出雪景之美。
③對比(反襯)。【好觀音】與【幺篇】兩支曲子,通過渲染屋內歌舞宴飲,歡聲笑語,畫燭紅爐,反襯屋外雪景的無聲、冷寂。④想象。【結音】通過一縷幽香的想象,虛寫屋外梅花映雪畫面的冷艷、孤絕。
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白樸這組套曲是怎樣“詠雪”的。(6分)
詠 雪
白 樸
【大石調】【青杏子】空外六花翻,被大風灑落千山。窮冬節物偏宜晚。凍凝沼沚,寒侵帳幕,冷濕闌干。
【歸塞北】貂裘客,嘉慶卷簾看。好景畫圖收不盡,好題詩句詠尤難。疑在玉壺間。
【好觀音】富貴人家應須慣,紅爐暖不畏初寒。開宴邀賓列翠鬟,拼酡顏,暢飲休辭憚。
【幺篇】勸酒佳人擎金盞,當歌者款撒香檀。歌罷喧喧笑語繁,夜將闌,畫燭銀光燦。
【結音】似覺筵間香風散,香風散非麝非蘭;醉眼朦騰問小蠻,多管是南軒蠟梅綻。
【2017·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9—20題。
【答案】敘述:①以采地黃者的口吻敘述,雖無一字怨語,讀來卻愈覺辛酸。
②以時間順序來敘述事情發展過程,層層深入,脈絡分明,給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從頭到尾都是客觀敘述。詩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動聲色卻滲透自己的愛憎之情。
對比:①朱門與農家、白面郎與采地黃者、肥馬食地黃與采地黃者饑腸無食等對比,揭露了貧富差距。
②著重突出“人不如馬”,加強了對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鋒芒更加犀利。
這首詩的敘述與對比手法特色鮮明,試作賞析。(6分)
采地黃者
白居易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①。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糇糧。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注】地黃:玄參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藥。②插:通“鍤”。鐵鍬。
開頭
中間
結尾
整體結構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比興、統領全詩、伏筆鋪墊、重章疊句、對比、抑揚、照應、開門見山、伏筆等
伏筆鋪墊、承上啟下等
以景結情、卒章顯志、以小見大、畫龍點睛、抑揚、照應、對比等
以小見大、抑揚、照應、對比等。
四、古詩技巧構思
概念 解析 作用
開門見山 詩歌開頭就進入正題,揭示主題或全篇的主要內容 直截了當,揭示主題或全篇主要內容。
以景結情 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結束詩篇。 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產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卒章顯志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深化詩歌內容,升華主題思想;總結全詩,使結構完整;有水到渠成之感,有突出強調之效。
抑揚 要褒揚的人或物先寫其不足,對要貶損的人或物先寫其長處。分為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 避免詩情的直白呆板,變直抒其情為波瀾起伏;運用抑揚手法可以蓄勢,有意從反面著筆,然后陡然一轉,顯示作者的真意所在,產生了一種激發情感的力量。
鋪墊 鋪墊是指為主要人物的出場或主要事件的發生創造條件而著重描述渲染。 能增加情節張力,制造懸念,使情節具有合理性
以小見大 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 小中見大,物小蘊大,意趣無窮,意境深遠,令人浮想聯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練一練:請指出以下詩歌所用的技巧構思。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
開門見山
以景結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卒章顯志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欲揚先抑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閨怨》)
欲抑先揚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桃夭》)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
以景結情
重章疊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卒章顯志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無衣》)
重章疊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陸游《訴衷情 》)
重章疊句
解析:此詩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滄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于構成對照,抒發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
照應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
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春怨 》)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
解析:
用“妃子笑”入詩暴露唐玄宗楊貴妃的腐化生活。
以小小的燕子反映江山更替,朝代興衰,人事滄桑。
通過寫少婦懷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承受深重痛苦的大主題。
以小見大。
【2017·天津卷】閱讀下面的宋詩,按要求作答。
答案:①虛寫。“夜深同徙倚,秋風斜月釣舟歸”是詩人想象的情景,這樣寫呈現了清幽閑逸的意境。②以景結情。描繪“夜深同徙倚,秋風斜月釣舟歸”的畫面,寄托了詩人的閑適之情,使全詩韻味悠長。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閑適之情與“夜深同徙倚,秋風斜月釣舟歸”之景交融,使情感表達含蓄深長。(任選一種)
尾聯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任選一種加以簡析。(3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檻臨溪上綠陰圍,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斷橋人獨立,水涵幽樹鳥相依。
清游始覺心無累,靜處誰知世有機。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風斜月釣舟歸。
【注】徙倚:徘徊,流連不去。
【2016·全國卷Ⅱ】閱讀下面的古詩,按要求作答。
答案:①詩人先說眾畫工對唐玄宗的御馬玉花驄都都描摹過,但各各不同,無一肖似逼真;②又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③再用來烘托畫師的“真龍”,著意描摹曹霸畫馬的神妙,可謂層層鋪墊。
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6分)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①(節選)
杜甫
先帝天馬玉花驄②,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③,迥立閭闔生長風④。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⑤,一洗萬古凡馬空。
【注】①曹將軍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武衛將軍。②玉花驄:唐玄宗御馬名。③赤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④閭闔: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⑤斯須:一會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盐池县| 兴隆县| 云霄县| 惠水县| 阳城县| 定结县| 秦皇岛市| 巩义市| 新野县| 天镇县| 铜梁县| 洞头县| 罗定市| 四平市| 河南省| 周至县| 建平县| 县级市| 衡南县| 贵南县| 武乡县| 青州市| 台山市| 乐业县| 垫江县| 增城市| 武平县| 金华市| 岢岚县| 贡嘎县| 郧西县| 普兰店市| 收藏| 云浮市| 明星| 南召县| 万州区| 沙坪坝区| 花莲市|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