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詩歌導入猜猜他是誰?1.他自稱“酒中仙”,別人稱他為“詩仙”。2.他豪放不羈,喜歡喝酒作詩,喝酒之后經常詩興大發,寫下許多著名的詩篇。3.他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4.他是唐代的“旅游達人”,足跡遍布祖國的名山大川。5.他十分自信,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6.相傳,他曾讓貴妃捧硯力士脫靴。李白詩歌導入猜猜他是誰?1.他寫過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他被稱為“詩家夫子”,他寫的七絕,無人能敵,因此又被譽為“七絕圣手”。3.他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岑參都是他的好友。王昌齡他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吧!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大李杜”。有《李太白集》傳世。其詩風格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代表作品有《靜夜思》《行路難》《將進酒》《蜀道難》等。詩鬼:李賀 詩囚:孟郊詩佛:王維 詩僧:齊己詩圣:杜甫 詩魂:杜牧詩奴:賈島 詩杰:王勃詩豪:劉禹錫 詩魔:白居易 詩骨:陳子昂 詩狂:賀知章作者簡介1歲出生于富商人家42歲56歲43歲44歲10歲62歲27歲15歲24歲29歲31歲攻讀諸子百家(少年天才)隱居大明寺學書習見劍,好神仙縱橫之術去蜀遠游在安陸被許梓芝員外相中,入贅許門多次請求裴長史舉薦,終為所拒。(自暴自棄,開荒種田)窮困潦倒與長安因解金龜換酒為樂,復推薦于朝廷,得玄宗優遇命為翰林院供奉(完美逆轉)厭煩官場齷齪,玄宗對李白漸疏遠(縱酒失寵)自知不為朝廷所用,上書離長安而去安祿山反,玄宗逃亡。李白攜妻南奔避難。(流放夜郎)或飲酒而亡,或因病去世。王昌齡(698—757),字少伯,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詩歌人物創作背景《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代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據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中國古代官職升降1.左遷:貶謫,降低官職。古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2.謫:因罪貶謫流放,出任外官。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3.逐:貶官。例: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4.陟:提拔、晉升。例:陟罰臧否。(《出師表》)5.舉:選拔、任用。例: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6.表示辭官的詞語:告老、解官、請老、乞骸骨(使骸骨歸葬故鄉)、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中國古代官職升降體裁:七言絕句。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講求格律押韻,屬于近體詩。每首四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讀清節奏理解詩義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柳絮布谷鳥,又稱杜鵑本詩指王昌齡柳絮已經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鳴,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過五條溪流。譯 文今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五條溪流的合稱。寫 景敘 事理解詩義譯 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讓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邊。給地名,湖南懷化境內抒情課文探究說說本詩是如何凸顯“愁心”二字的?詩句“楊花落盡子規啼”體現出“愁心”因為楊花是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寓意“漂泊無定”;“子規”叫聲凄慘,好像有一種“不如歸去”的意思,營造了一種悲涼、傷感的氛圍。課文探究詩句“聞道龍標過五溪”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傳達出怎樣的情感?表達作者惜友之情,友人已經走了,并且受了貶謫而走。“過五溪”可見遷至荒涼,道路艱難,不寫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已顯現,流露出作者被貶友人的深切懷念,為后兩句的抒情作鋪墊。記敘課文探究詩人為什么滿懷愁思呢?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王昌齡貶官前為江寧丞,去龍標是由江寧溯江而上的(見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遠在揚州、行止不定的詩人自然無法與老友當面話別,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給千里明月,向老友遙致思念之憂了。詩歌小結詩人通過奇特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把月亮人格化,“愁心”追隨月兒伴“君”直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課文探究楊花:漂泊無定(友人的現狀)子規啼:離愁別恨(詩人的心情)聞道:震驚,痛惜過五溪:偏遠,艱難愁心:同情,牽掛,關切明月:千里可共(客觀事物人格化)隨君:時刻相伴直:不停留——急切夜郎西:更加偏遠之地關心慰問同情抒情寫景敘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課堂練習1、這首詩開頭一句寫景除了點明時令外還有什么作用 2、首句有哪些意象 3、最后兩句運用了 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 。4、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王昌齡被貶之地偏遠 渲染凄清的氣氛,襯托離情別緒。楊花;子歸鳥想象 / 擬人同情關切 / 思念關懷聞道龍標過五溪 隨君直到夜郎西課堂練習5、賞析(1)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 起句用筆奇巧,寫景中暗喻節令,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飄落,子規啼叫,詩人擷取這兩種景物加以描寫,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2)以擬人化的手法寫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特征,李白內心的悲愁無可排遣,無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詩人只好把滿腔悲愁和深深的思念托付給明月,帶給遠隔千里的天涯淪落人,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同情和關切。課堂練習“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 《古朗月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靜夜》“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6、你還記得哪些明月的古詩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