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課件(共60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課件(共60張PPT)

資源簡介

(共60張PPT)
2024屆高考一輪總復習
語言運用: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分為點號與標號
點號主要是表示語言中的停頓和語氣。
名稱 頓號 逗號 分號 句號 問號 嘆號 冒號
形式 、 , ; 。 ? ! :
名稱 破折號 括號 書名號 引號 省略號 著重號 間隔號 連接號 專名號
形式 —— () 《》 “” …… . · — __
備注 占兩格 右左上角 占兩格 字下 字間 字間 字下
標號主要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
一、考點解讀:
1、考試頻率最高的知識點有:
①問號的使用。
②引號與相關點號的位置關系。
③用句號、冒號、分號、逗號、頓號顯示文章的層次。
2、考點的命題形式:單項選擇題。主觀題?
3、能力層級:D級。分值為3分。

,
;
:


!
一定要緊跟上它們左邊的字詞寫(不能寫在一行的頭格)

,
;
:


!




























處理技巧
可提到上一行的末格后
一些標點符號不能放在一行第一格或一行最后一格




















(
)
(
)







……
950


——
……













(


)




95

0




——
……
它們一定要帶上字行走
處理技巧
不能斷開轉行寫
一些標點符號不能放在一行第一格或一行最后一格
1986
19
86
正確
錯誤
阿拉伯數字,一般兩個數字占一格。
一行末尾只有一格或兩格時,標點的技巧



一行末尾只有一格或兩格時,標點的技巧











——
文章標題的寫法
左右空格黃金分割
要能真正學會標點符號的用法,最好的方法是:選2—3篇經典課文,認真在文中研究每一處的標點符號的作用和意義。
點號的作用在于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是針對句子內部結構層次的。對于點號,要明確點號表示停頓的時間長短關系:
頓號<逗號<分號<冒號<三個句末點號(句號、問號、嘆號)。
一、點號的基本用法
(一)句號
句號是表示一句話完了之后的停頓。一般停頓較長。用于陳述句以及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
例:春天,沙棗樹伸展著粗糙的樹枝。上面覆蓋著一片片短小的葉子。葉子上一層細沙一樣的東西晶瑩發亮。
前兩個句號改為逗號。
【解析】這其實是一句話,結尾用一個句號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個句號,前兩個句號中斷了句子內部的聯系。
(二)嘆號
用不用嘆號要看句子有沒有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沒有提出什么命令、請求等,如果沒有,就可以不用。
例:到馬陵山旅游的人都說三仙洞是圣地!
(嘆號可以改為句號。)
(1)倒裝嘆,全句末尾用嘆。
(主謂倒裝的句子,感嘆號放在句末。)
例:多美呀 ,祖國的春天!
(2)語氣很重,很強烈的祈使句、反問句也用嘆號。
例1:小王,快來!快來!
例2:怎么會講的這么糟呢!
(三)問號
(1)第一注意無疑問,陳述語氣不用問。
有些句子的局部雖然帶上疑問詞(句),但整個句子的語氣是陳述語氣,疑問詞(句)僅僅作為這個陳述句的某個成分,這樣的句子就不能打問號。
例:a.誰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后,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座立交橋將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樹木將怎么辦。
⑵第二注意選擇問,全句末尾才問。
選擇性的問句,中間的停頓用逗號,只在全句末尾打一個問號。
例:你打算到西安去呢,還是到廣州去呢?
⑶第三注意倒裝問,全句末尾也用問。
倒裝性的問句,中間用逗號,問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們?
⑷第三連續發問,每句末尾都用問。
連續發問的問句,每個問句的末尾都要打上問號。
例:除了他能去,還有誰呢?你嗎?你能去嗎?我看你不能去吧?
⑸第五注意引文有問號,問號打在引號內。
一般不是完整引用,句子末尾的點號應放在引號外面,但如果是問號,應放在引號內。注:感嘆號同理。
例: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書,卻爭辯“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
課堂練習
1.川劇的變臉被譽為“中國一絕,世界一絕”,但它到底是什么時期出現?誰是最先的發明者?已經無法考證,更沒有具體的文獻記載。
兩個問號改為逗號。這兩個問句只能做“無法考證”“沒有具體的文獻記載”的主語,本身是一個陳述句,所以不應使用問號。
2.網絡技術對藝術傳統的沖擊不容忽視,對新藝術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們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發展將導致藝術的沉淪?還是會迎來新時代的文藝復興?
選擇問句中,中間用逗號,只在全句末尾打一個問號。
3.茫茫宇宙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運主宰?這一切都引起人們深深地思考。
連續發問,將前兩個逗號改為問號。
作用:表示句子內部并列詞語之間很小的停頓。
誤用頓號的兩種情況:
1.濫用,不該用而用;
2.誤用,造成層級不清,表意混亂。
(1)概數約數不確切,中間不要帶上頓。(概數即約數,是不確切的數目)
例:A、看上去十七、八歲,一副瘦骨伶仃的樣子。
B、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
正:A、看上去十七八歲,一副瘦骨伶仃的樣子。
B、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
(四)頓號
(2)相鄰數字頓號隔,不表約數表確定。
例:A、退居二、三線
B、在一、二分句之間
C、詩歌的三、四聯
(3)集合詞語連得緊,中間不要插進頓。
(集合詞語是緊密的結構,不能用頓號分隔開來。如“師生員工”,其間就不能用頓號。)
例:A、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和公安干警家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B、這個縣有30多所中小學。
(4)頓號不與連詞用,并后有氣不用頓。
A、連詞(和、及、跟、與)與頓號不并存
例:各級政府、人民團體、和社會個方面都要按要求開展工作。
(各級政府、人民團體和社會個方面都要按要求開展工作。)
B、并列詞語中帶“啊”“哇”“呀”等語氣助詞,不用頓號,用逗號。
例:農貿市場的水果品種極其豐富,如西瓜呀,蘋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謂應有盡有啊! (頓號改為逗號)
C、多個引號書名號并用,中間不用頓號。
(若有解釋在其中,宜用頓號來相隔)
例:a、“大宅子”“魚翅”“鴉片”“煙燈和煙槍”分別比喻什么
b、《客至》《旅夜書懷》《登岳陽樓》都是杜甫后期的代表作品。
B、后置并列定語用逗號。
(5)并列定狀用頓號,介賓狀語看情況。
A、并列的定語、狀語一般用頓號。
例:A、年僅三十歲、無兒無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個老紅軍。
B、他也跟著大搖大擺、若無其事地走進會場。
例:她的籃子里放著一個碗,空的,破的。
例:在風里,在雨里,我們一起走過。
C、并列介賓短語作狀語,一般用逗號。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單個詞語或成語則用頓號。
例:我們應堅決、徹底、干凈、全部消滅大國主義。
(6)并列謂補不打頓,并列主賓看長短。
A、并列性的謂語之間和并列性的補語之間打逗號,而不打頓號。
例:a.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b.這個故事講得真實,動人。
例:情況的了解,任務的確定,兵力的部署,軍事和政治教育的實施,給養的籌劃,武裝的整理等等,要包括在領導的工作之中。
【注意】并列成分做謂語時,若共帶一個賓語,并列詞間用頓號。
例: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兩款新車。
B、并列的詞組比較長、停頓較大的用逗號而不用頓號。
(7)大并套小并,大并分,中并逗,小并頓,祖孫三代要搞清
(并列分句內部有并列結構,并列結構內部又包含并列詞語,為區分層次,大的并列分句之間用分號,并列結構間用逗號,小的并列詞語之間用頓號。注意:復句內部用分號的前提是前后已有逗號出現。)
例:a.過去、現在、未來,上下、左右,中國、外國,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
b.這個經濟協作區,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較強的工業基礎,巨大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市場,較豐富的動植物、礦產、海洋、旅游等資源。
補充:序次語和標點
用“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后面用逗號。
用“一”“二”“三”等,后面用頓號。
用阿拉伯數字時,后面用小圓點。
1.這瓷器看上去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
2.國家有關法律文件對非法制造、販賣、運輸、持有毒品、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植物、引誘、教唆他人吸食和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應的處罰規定。
3.觀眾長時間地等待,只為一睹她的風采、或簽上一個名。
4.“陸資入臺”可以使兩岸在更廣泛的領域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式下,更需要兩岸攜手、共渡難關。
5.我國科學、文化、藝術、衛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有了很多的發展。
6.這次受到沙塵暴襲擊的共三省、五十六個縣。
7.男、女、老、少都很喜歡收看湖南衛視。
概數中間不用頓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頓
連詞前不用頓
“需要攜手”和“共渡難關”是兩個句子,故將頓號改成逗號
連詞前不帶頓
集合詞語不用頓
集合詞語不用頓
課堂練習
作用:用于復句內部分句之間、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前后兩部分并列之間、分項例舉的各部分之間的停頓。
1.簡單分句不用分號用逗號
例:“畫人畫鬼”,指《聊齋志異》的題材內容;它借狐鬼故事來達到“刺貪刺虐”的目的。
(簡單分句,分句間用逗號,不用分號。將分號改成逗號。)
(五)分號
補充:并不是所有復句中的分句之間都能用分號,只有在兩分句是并列關系時,或兩分句雖不是并列關系但前后之間有表示強調的意味時才能用分號,否則有誤。
例:a.我們過苦日子時,他來了;我們過好日子時,他卻走了。
(表并列)
b.幻網里也許織著誘惑;我的依戀便是個老大的證據。
(表強調,強調后句之“證據”)
2.非并列的單重復句的分句之間不能用分號
例1:南廣河沒有金沙江那樣磅礴的氣勢;但是金沙江也難得有南廣河如此安逸的情懷。
(轉折復句,非并列的單重復句,其中的分號要改為逗號。)
例2: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非并列關系的多重復句,如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等,第一層的前后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非并列的多重復句可以用分號。)
3.并列分句內有逗才能分。
例:一方面是旅游路線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經濟承受能力不同:這是我國開放旅游面臨的兩大難題。
(句中沒有逗號卻直接用了分號,沒有遵循從小到大的標點使用規律。)
4.分項列舉的各項之間用分號
例:農民對一個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辦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飽,三、有經濟頭腦。
(分項列舉的各項之間用分號,將兩個逗號改成分號。)
【注意2】分項列舉里余指代詞“等等”前也要用分號
例:中國謎語具有許多特點:一是結構固定,形式靈活;二是趣味性強,引人入勝;三是文學性強,形象生動。等等。
(分項列舉的句子里有余指代詞“等等”,代表未說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邊也要用分號。將句號改成分號。)
【注意1】列舉的各項有一項或多項包含句號時,各項末尾不能再使用分號。
例:一、學習貴在自覺。要有笨鳥先飛的精神,自我加壓;二、學習貴在刻苦。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用了句號,表明整個句子已經結束,再用分號,會使層次不清。將句號都改為逗號,或將分號改為句號。)
1.詐騙犯有一種特長,講究“適銷對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為餌,你迷信權力,他就以權力相誘。
2.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列;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3.這幾年,我們學校在行政領導方面;在教堂工作方面;在校園建設方面,都有很大成績。
4.中國農大博士劉紅霞在青海省人才招聘會上留下了簡歷。他說,他是甘肅人,喜歡西部,還認為只要擺脫掉“大城市、高薪水、舒適崗位”等想法的局限,就業空間還是很大的。
已滿足無逗不分的條件,并列分句內的停頓用分號。
分說與總說的句子間不能用分號,最后一個分句是總說,分號改為冒號。
并列介賓短語做狀語,它們之間用逗號而不用分號。
復句中的表并列分句之間用分號,“喜歡西部”后面的逗號改成分號。
課堂練習
頓號vs逗號vs分號
(1)停頓的時間:頓號最短促,逗號其次,分號最長。
(2)頓號表示詞和詞之間的并列;分號表示分句與分句之間的并列;而逗號表示連貫,沒有并列的意思。
例: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斷増加,“城市垃圾處理”己成為環境保護的一大難題。
(3)并列的詞或短語在句中作不同成分時,并列的詞或短語應使用不同的點號。
①并列的詞或短語作定語時,并列的詞或短語之間要用頓號。
例:東面、西面、南面的城門都圍著雜草。
②并列的詞或短語作謂語、補語表強調時,并列的詞或短語間要用逗號。
例:東面、西面、南面城門的雜草長得高,密,壯。


作用:起提示下文或總括上文的作用;提醒讀者對下文的注意,有時表示下邊是說明。
(1)同一句話不重復使用冒號(冒號不能連用)
例:晚上開大會,張書記宣布:廠里要實行兩項改革措施:一是持證上崗,二是脫產培訓。
(句中雖然有“宣布”“注意”“證明”等引起下文的詞語,但一個句子中不重復使用冒號。兩個冒號中應有一個改為逗號。)
(2)冒號不與“即”“也就是”同時使用。
例:我們要有兩種“力”:即毅力、努力。
(“即”與冒號具有相同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時使用,須刪掉其中一個。)
(六)冒號
(3)分說項與總括項之間用冒號。
無論分說項在前還是在后,分說項與總括項之間都用冒號。
例:a、好一派萬紫千紅的燦爛春光:桃花開了,紅得像火;梨花開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開了,黃色、紫色交相輝映。(先總括后分說)
b、晴空萬里,陽光普照,微風和煦:真是難得的好天氣。(先分說后總括)
(4)冒號作提示,管到句末。
冒號的提示范圍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間。
例:整個推介會由三大亮點:奧運商機信息、項目招商信息和招標信息組成。 (冒號改成破折號)
(5)“某某說” “某某叫嚷”“某某想”“切切地說”“斥責我”等詞后面視情況定符號。
“某某說”在句首用冒號,在句中用逗號,在句末用句號
簡要公式
某某說: “XXXX。” (句首)
“XXXX,”某某說,“XXXX。”(句中)
“XXXX。”某某說。(句末)
例:a、老師說:“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中學課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詩。”
b、“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老師說,“中學課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詩。”
c、“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中學課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詩。”老師說。
(6)轉述他人的話語,即使有提示性的詞語,后面也不用冒號。
例:學校領導及時提出 :“辦精品名校”的思路。
(轉述領導說的話,不用冒號。冒號刪去)
(7)引文不獨立成句,不用冒號
例:同學們唱著:“團結就是力量”走向軍訓場地。
(引文“團結就是力量”不獨立成句而只是整個句子的一部分,它前面不用冒號。)
提示下文用冒號,總結上文要帶冒。一般管到句號處,兩邊內容要平衡。
一句內部不兩冒,非冒不可另起段。直接引用冒號來,轉述他人冒號去。
小處停頓不用冒,不與“即”“就是”套用。
某某說,前面說,用冒號;中間說,用逗號;最后說,用句號。
【補充】冒號“提示下文”可細化為以下作用
1.用在稱呼語后表提示下文。
同學們:我們開始上課了。
2.用在“說”“想”“證明”“宣布”“例如”等詞后面,表提示下文。
校長指出:今年的高考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創造了輝煌。
3.用在總結性話語的后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4.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后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
我的座右銘:不求最好,但求最親。
5.用在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以總結上文。
想不通,九條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說就直往前沖:他就是這樣一個直性子。
1.參加國慶獻禮的優秀影片:《建國大業》《青春之歌》《林則徐》等,也將在各大城市放映。
2.老師說了一聲:“下課”就走了。
3.開班會時,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學宣布:學校這次征文比賽確立了兩個主題:一是支持奧運;二是抗震救災。
4.一方面是旅游路線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經濟承受能力不同,這是我國開放旅游面臨的兩大難題。
5.省教育廳在給孫旗屯村建造的紀念碑上刻著:“辦學功績,永垂青史”八個大字。
6.語段下面的題目大意是這樣的:從文中畫線的句子看,魯迅對高僧的態度是怎樣的?“逃走”表現了魯迅的什么精神?
管到句號!
小停頓不冒!
一句不兩冒
總結上文用冒號
轉述類不用冒號
問號的特殊性
課堂練習
標號的作用在于標明,主要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
二、標號的基本用法
⑴表示突出強調。
例: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⑵表示特定稱謂
例:“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子里的稀飯燒滾。
⑶具有特殊含義(別稱、簡稱)
⑷引中有引,外雙里單。
例:老師教導我們:“你們要學習魯迅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一)引號
例:她(海倫 凱勒)用動人的筆調描繪出她心中“看”到的世界;海倫很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5)轉述不用引號,把別人的話的大意說出,不照原樣引述,不用引號。
例:他說過,沒人的時候關好門。
(6)直引(獨立引)——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里面。如果引號前用冒號,句末點號放在引號內。
例: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重要。”
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7)夾引——引用之語不獨立,引文作為原句的句子成分,點號放在引號之外或不用點號。
a.引文結束前不需停頓,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點號。  
b.引文結束時剛好需要停頓,那么點號應在引號后。
例:唐代大詩人杜甫,寫下了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反映了當時嚴酷的社會現實。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行動寫照。
黑格爾曾指出過,錯誤本身乃是“達到其理的一個必然的環節”,這是很有見解的。
(8)引文末了是問號、感嘆號的,無論直引、夾引均放在引號內。
例:我們的口號是“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他看她臉上淚浸浸的便說:“你哭了?”
(10)節日、紀念數字日。
(9)表諷刺、否定。
例:“兩會”聚焦民生問題。
例: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他們難得的佳肴。
1.郭沫若在劇本里寫嬋娟罵宋玉:“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上演時他自己在臺下聽,嫌這話不夠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為“這”,“你這沒骨氣的文人” !就夠味。
2.德國聯邦司法部長表示:“連接德國與中國的不僅是經濟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們也在不斷靠近。“德中法制對話”活動有助于達到這一目的。”
3.小王的手機響了兩下,是小丁發來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灘。他立即回復“現在沒空,明天下午再說。”
4.老師說過:“讓我們組下課后把教室打掃干凈,把門窗關好。”
引中有引,外雙里單
課堂練習
問號嘆號有特權,永遠站在引號里
正確
引用之語是轉述,有“說”也不用引號
試一試,指出下列例句中引號的作用:
1.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
2.沙利文在海倫的另一只手上拼寫了“水”這個單詞。
3.他曾獲得“中國十大杰出民警”“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模范”等多種榮譽稱號。
4.父親的話讓我意識到,要打破我們父子之間這層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難了。
5.在反對他人意見時,駁斥他人觀點時,故意說“太好了”“太妙了”。
表示直接引用的話
表示著重論述的對象
表示具有特殊含義
表示否定或諷刺
表示特定稱謂
區別特定稱謂和特殊含義:
“特定稱謂”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指某一事物或人,具有某些特點的名稱、簡稱等。
如:港澳臺同胞都積極為“希望工程”捐款。
“特殊含義”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具有另外的意思,或產生了新的意思。
如: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這樣的“傻子”。
括號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括號的注釋是比較寬泛的沒有具體限制,一般不需要讀出來。
⑴解釋局部緊挨著,解釋整體隔開著。
例:a、如果想對中國古代史的史料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可以參閱《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鉛印本,此目錄包括經、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將焉(哪里)附。(《左傳》)
(二)括號
⑵不是注釋說明內容,不用括號。
例: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社科新書訂單上體現郵購者:務必在匯款單上寫清姓名及詳細地址(匯款單附言內注明所購的書名、冊數 )。
(該句話是整個大句不可缺的一部分,不是注釋說明性文字,不用括號。將括號刪去,在“地址”后加逗號。)
⑶句內括號,解釋完畢無點號;句外括號,解釋完畢可有點號;問號嘆號很特殊,句內句外都要用。
例:A、在1987年聯合國召開的維也納科學技術促進發展會議上,能源被列為人類面臨的四大問題(能源、糧食、人口、環境)之一。
B、果戈里作《按察使》,使演員直接對著客人道:“你們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國的譯本,卻將這極要緊的一句刪去了。)
C、她先是寄希望于X女士的丈夫(那個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那個大塊頭!)。
⑷括號讀時可省去,破折號讀時不可缺。
例:有關專家指出,白開水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天然飲料”。它既潔凈,又能使硬度更大的水變得適中——(因為過多的礦物質煮沸后會沉淀),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括號注釋說明與破折號注釋說明的區別,括號注釋說明讀時可省去,不影響句子意思的完整性,但破折號注釋說明不可缺。應將破折號刪除。)
1.有些作物的葉子(如水稻、小麥)是直立的。
2.出版社除了《讀書知識》和《認識》兩種雜志(均因抗戰爆發而停刊。后一種好像只出了兩期,現已少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還出了若干譯著。
3.研究資料表明,“人類智力受遺傳影響的程度在70%—80%,某些具體的智力行為可能特別依賴于遺傳素質”。(《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第412頁)。
解釋局部緊挨著。
句內括號不用句末標點,除問號和嘆號。
句外括號,解釋完畢可有點號,點號要在括號內。
課堂練習
1.引出總括性的說明
2.表示突然轉變話題
3.突出語意轉折
4.表示聲音延長
5.表示解釋說明
6.引出對事情原因的解釋
7.表示補充說明
8.表示遞進
9.表示說話的中斷或間隔
10.表示事項的列舉分承
11.連接歇后語,標明文章副標題和詞、詩、文的作者和出處等。
(三)破折號
1.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已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
2.你畫得真好。——你為什么這樣勇敢,不怕他?
3.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永遠地睡著了。
4.“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
5.李時珍花了二十多年時間,才編成這部藥學經典——《本草綱目》。
6.魯大海,你現在沒有資格跟我說話——礦上已經把你開除了。
7.朦朧之中似乎胎孕著一個如花的笑——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
8.你怎么會姓趙!——你那里配姓趙!
9.“班長他犧——”小馬話沒說完就嚎啕大哭起來。
10.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
【注意事項】
1.破折號之前可以有點號(問號或感嘆號),破折號之后不能有點號。
例1: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鋒式的人物——心中只想著他人的好人。
例2: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
2.提示性標志“即”“就是”“是”“有”等詞語或括號都表示解釋說明,它們和破折號不能并用。
例1:據說這是稀世之寶——即一種難得的婦科良藥。
例2:世上有兩種人——(品格高尚的君子和品格低劣的小人),照理說,君子應受人尊敬,小人應遭到唾棄,但偏偏有人怕招麻煩,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3.破折號中表示注釋的用法和冒號中總說與分說的用法,可從兩個角度區別:
一是分說部分是總說部分的分項敘述,應用冒號;分說部分是對總說部分的注釋,則應用破折號。二是凡用破折號表示注釋的,可以把注釋刪去,句子的內容與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號表示總說分說的句子則不能把分說部分刪去,否則句子表意不完整。
例1:今天晚上會有如下節目:舞蹈、獨唱、二重唱、相聲和雜技。
例2:我國的四大發明——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偉大貢獻。
4.解釋或補充說明的語句插在一個句子當中,前后兩處都要用破折號。
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運營里程將達到15萬千米左右,基本覆蓋2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其中高鐵3萬千米左右,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下列各句中的括號和文中第一段中的括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A.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字逸少,瑯玡臨沂(今屬山東)人。
B.每月最多三百錢,每年則僅有三千六百錢,須(需)要八年,方有二萬九千錢。
C.被雪浪拍擊的山峰,或被吞沒,或露頂巔,沉浮其中。(徐遲《黃山記》)
D.他們使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去討伐他們,誰能和您對抗呢?
E.“的(de)”這個字在現代漢語中經常使用。
1.表補充說明
2.表示補加的文字
3.表示引語出處
4.解釋說明
5.表訂正的文字
A
標示補充說明
標示補充說明
標示訂正的文字
標示引語的出處
標示補加的文字
標示漢語拼音注音
(四)書名號
書名號是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出現的各種作品的名稱。在掌握書名號的用法時,準確理解和定位“各種作品”是關鍵。在新版的《標點符號用法》中,書名、卷名、篇名、刊物名、報紙名、文件名、電影名、電視劇名、歌曲名、詩詞名、雕塑名、電視節目名、光盤名等均可使用書名號。
書名號表示出版物(書籍、篇章、報刊等)的名稱;
也可以表示法律、法規、方案的名稱;
還可以表示文化產品的名稱(電影名、電視劇名、歌曲名、樂曲名、舞蹈名、雕塑名、畫名、書法名、戲曲名、曲藝名、雜技名、刺繡名、特種郵票名、剪紙名等。)
1.對于《雅思IELTS考試》人們已耳熟能詳,如今一個全新的同樣來自英國的職業外語水平考試——《博思BULATS考試》,也已由國家人事部考試中心推出。
2.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為主題的中央電視臺2004年“3·15”電視宣傳活動將由央視經濟頻道的11個欄目共同組織完成。
3.近日,《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和重慶電臺共同推出的“保持共產黨先進性教育”欄目——《不朽的紅巖》,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4.《布老虎叢書》是受到《人民日報社》廣泛推廣的一部叢書。
5.《教師口語》一書的《序言》說:“《教師口語》是為了強化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而新增的專業課程。”
課堂練習
考試名稱不用書名號
活動主題不用書名號
“叢刊”“文庫”“系列”“書系”等作為系列著作的選題名,宜用引號標引
單位不用書名號
專業課程不用書名號
(1)表內容省略。
①表引文的省略。
例:我們一齊高聲朗誦:“······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②表重復部分的省略。
例:你對著大山高喊:“我愛你!”大山由遠及近地回答說:“我愛你!我愛你!”······
③表列舉的省略,一般列舉三項后才使用省略號。
例:歸隱是舊時文人理想中的一種閑散生活——躬耕、沽酒、題詩、作畫、對弈……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古往今來很少有人情愿過這種生活。
(2)表語意未盡。
例: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里,假如看到一縷炊煙······多少有些意外。
(五)省略號
(3)表說話斷斷續續。
例:他說:“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4)表說話中斷。
例:穿長袍的問:“這位是……”“我的兄弟。”戴禮帽的回答。
(5)表示靜默或思考
例:我問:“你去嗎?”
歐陽平:……
(6)注意省略號前后標點的使用。
①在省略號的前面,如果句子的意思已經表達完了,說明這個句子已經是個完整的句子,那么應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點號。
“真是人民的法庭啊!……”她感動地說。
②如果省略號前面的句子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原則上不加標點。
老漢抓起扁擔,提起水桶,走上臺階……
使用省略號應注意四點:
1.省略號的作用相當于“等”“等等”“之類”,因此,省略號后面不能再用“等”“等等”“之類”。
2.并列的詞語三個以上才能用省略號。
3.狀語內部或定語中心詞之間不能用省略號。
4.省略號可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或說話斷斷續續、沉默不語。(與破折號的近似用法相區分)
1.聽筒里傳來十分響亮而焦灼的聲音:“時間來不及了,請馬上設法空運……空運!”
2.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臉色,很象懇求掌柜,不要再提。
3.(場長)介紹給我們看董昆他們打的野物皮子:水獺、狐貍、貉子、獾、野貓……種類實在不少。
4.何為:不行!梅伯母的身體已經經不起路上的顛簸了!
歐陽平:……
5.他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
6.“我并沒有闊哩,我須賣了這些,再去……”“啊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大轎,還說不闊?嚇,什么都瞞不過我。”
7.這么多年他老人家沒有來得及聽我一次匯報,總理呀總理,現在我到哪里去向您匯報呢?……
試一試,指出下列例句中省略號的作用:
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話里有所省略。
表示重復詞語的省略。
表示列舉同類事物的省略。
表示靜默或思考。
表說話斷續
表示語言的中斷。
簡化修飾語,保留中心詞
方法點撥
1.理解內容語意。標點的使用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文章內容,因此,在判斷標點使用正誤時,要充分考慮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是否得當,要注意分析文章內容對標點使用的限制。例:①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擔任隊長職務。②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扮演隊長角色。析:同一個詞,例①必須用引號,例②必須用書名號,主要原因是語境不同。
2.分析句子結構。句子的結構影響著標點的使用,因此要注意分析句子的結構成分,不能讓標點符號影響句子結構的完整而形成語病,或層次不清影響句意的表達。如單句內部結構不能用句號、問號,復句的分句之間不能用頓號。
例: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為了民族利益,兩岸應盡快攜起手來。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在句中作謂語,中間應用逗號,而不能用頓號。
3.揣摩句子語氣。注意分清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區別句號、問號和嘆號所表示的不同語氣,從而掌握這三種句末點號的正確用法。
4.區分易混用法。如頓號與逗號、括號與破折號、冒號與破折號等易混用法平時要注意區分。
當堂演練
1.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囚徒困境”的特定假設是把參與者結構化假設“利己”、“理性”代表了一種標準彭化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以尋求最短刑期為唯一的利己目的。
B.制度和那些復雜的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需要結合行為當事人的情況具體分析,很難給出單一、明確的答案。
C.在中國的歷史上,儒家重視“禮樂”。一方面建立如“禮”這樣的制度,另一方面也采取像“樂”這樣的措施來教化人心。
D.12月,《讀書》編輯部與何香凝美術館當代藝術中心共同舉辦了《視覺遺產:政治學還是藝術史?》為主題的座談會。
【解析】A項,“利己”與“理性”之間的頓號應去掉。
B項,“制度和那些復雜的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不是設問句,只作“需要結合行為當事人……”的主語,故問號應去掉,或改為逗號。
D項,書名號應改為引號。
2.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國慶節將至,一座“天安門模型”擺在廣場上。“天安門”前花團錦簇,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行人紛紛駐足觀看,爭相與“天安門”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個人思想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處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歲那年,上書建議朝廷重修了白鹿洞書院,并親自制訂學規,提出:“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治學方法。
D.藝術節期間,這個縣將舉辦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活動、科技下鄉活動、內容獨特的文物、風情、美術、攝影展覽,以及大規模的經貿活動。
A項,第一個引號只引“天安門”。
C項,去掉冒號。
D項,把前兩個頓號改為逗號。
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秦少游《踏莎行》曰:“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一個迷字便攝住了
月光的精髓。
B.很懷疑人類對這個物質世界的認識真有窮盡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對
性推導,是否還存在一種與物質相對的反物質?
C.我們班有個“班媽媽”,說話霸道而幽默。“班媽媽”這個外號是她
自封的,理由實在讓人無語:“我的地盤我作主,你們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說別的,就是光聽聽這些課程的名稱——《公正》《幸福》《聆聽音樂》——你就有聽下去的沖動。
A項,“一個迷字”中的“迷”應加引號,以表示強調。
B項,第一個問號應為句號。
D項,先在書名號之間加頓號,然后去掉所有書名號,因為課程名稱不能用書名號。
4.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荔灣漁唱”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婉轉悠揚的疍歌,曾經是廣州古城一道獨特的景觀,“荔灣漁唱”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想那清波之上,漁舟晚歸,蕩漾著清麗之疍歌,是何等迷人的一幅嶺南水鄉美景:“琵琶洲頭洲水清,琵琶洲尾洲水平;一聲欸乃一聲槳,共唱漁歌對月明。”
A.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B.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C.“希望工程”是由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于1989年發起的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目的一項公益事業。
D.船上人聽到水面的喊聲,在隱約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
文中“荔灣漁唱”的引號表示特定稱謂,與C項引號作用相同。
A項,表示引用。B項,表示諷刺,是反語。D項,表示引用。
5.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有助于實現他的野心”后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月球已不是美國、俄羅斯博弈的戰場,而是中國、日本、印度等國與歐洲一些國家陸續加入的、互相交流探測技術、一起邁出探月步伐的“月球俱樂部”。比如,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上,著陸器的月表中子和輻射劑量探測儀由德國研制,巡視器的中性原子探測儀由瑞典研制。除了“國家隊”,民間團體也加入探月的隊伍。兩個月前,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公布了一款新型的“藍月亮”月球著陸器,可以將3.6噸貨物運送到月球表面。這有助于實現他的野心——把重工業都搬到太空上去,讓地球成為一個無工業的宜居星球。
A.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地呼喚:“周——總——理——”
B.他納悶了——究竟是計算方法失誤,還是運用不到家?
C.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D.一個矮小而結實的日本中年人——內山老板走了進來。
D項和文中“有助于實現他的野心”后的破折號作用相同,表示解釋說明。
A項表示聲音的延長。B項表示引出下文。C項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
6.下列句子中破折號的作用,與例句中破折號的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這正是自然的方法。
A. “小林——我來了!”他大喊著。
B.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C. 帶工的老板或者打雜的拿著一疊疊的“打印子簿子”,懶散地站在正門出口——-好像火車站軋票處一般的木柵子的前面。
D. 想贏的不能贏,不怕輸的反而輸——這是競賽的辯證法。
【解析】A.表示聲音的延長。
B.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或轉折。 C.表示解釋說明。 D.和例句相同,表示總結上文。
7.下列各句中的省略號,和例句中省略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例:以適當方式了解陳獨秀、黃鎮、鄧先……這些家鄉人物,撰寫一篇《家鄉人物志》。
A. 他聽到這里,突然站住腳,呆了一會兒,說:“那!……那我們送回去吧!”(《百合花》)
B. 他返回試驗田對那些出現分離的稻株進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遲熟……一一做了詳盡記錄。(《喜看稻菽千重浪》)
C. “我急著趕火車,再有半小時就開了,可我又想買點首都的糖……”老張立即征得前面的同意,很快給他稱完糖。 (《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
D. 在生命的高度和廣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邊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鐘揚》)
【解析】A.表示語意的延宕,說話者遲疑不決。
B.例句一樣,都表示列舉的省略。 C.表示話沒有說完。 D.表示內容的省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荥阳市| 富平县| 麻城市| 萝北县| 东台市| 阿拉善盟| 内乡县| 鹿邑县| 阳高县| 乌海市| 天津市| 名山县| 商都县| 河南省| 张掖市| 泰州市| 苍梧县| 固安县| 加查县| 滕州市| 新龙县| 东莞市| 越西县| 大理市| 宁远县| 固镇县| 图木舒克市| 广元市| 安吉县| 北辰区| 增城市| 射阳县| 伽师县| 普兰店市| 潼关县| 隆昌县| 沂水县| 扬州市| 黔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