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太空一日楊利偉課前導入時間 航天器名稱 航天員 主要任務或意義神舟五號 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2005年 10月12日 中國第一次將兩名航天員同時送上太空。2008年 9月25日 航天員出艙活動,實現了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神舟八號 無 與 ,標志著中國已經初步掌握了自動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查找資料,填寫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展歷程表。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神舟六號費俊龍、聶海勝神舟七號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2011年11月1日天宮一號課前導入時間 航天器名稱 航天員 主要任務或意義2012年 6月16日 景海鵬、劉洋(女)、劉旺神舟十號 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在太空中飛行,標志著中國已經基本掌握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神舟十一號 駐留時間首次長達30天,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九號中國首位女航天員進入太空。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女)2016年10月17日景海鵬、陳東課前導入時間 航天器名稱 航天員 主要任務或意義2021年 6月17日 神舟十二號 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2021年 10月16日 神舟十三號 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最后一次飛行任務。2022年 6月5日 神舟十四號 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并在軌駐留6個月。2022年 11月29日 神舟十五號 中國空間站將形成“三艙三船”構型。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陳東、劉洋、蔡旭哲費俊龍、鄧清明、張陸素養目標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識記重點字詞。2.通過瀏覽課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培養快速篩選、提取信息的能力。3.體會我國航天員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英雄氣概。寫作背景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楊利偉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從位于戈壁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開始了這次預定環繞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10月16日6時許,他按預定計劃于內蒙古中部一處草原著陸。之后,“航天英雄”楊利偉耗時兩年親自撰寫了個人傳記《天地九重》。該書是中國第一本真實記錄太空航天員生活的著作。這本書由20萬字和150張珍貴圖片組成。本文就是節選自這本書。寫作背景2003年2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時,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得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寫作背景2003年5月4日俄羅斯“聯盟TMA-1”號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受命返回地面時偏離地點400多公里。寫作背景2003年8月22日巴西第三枚VLS型運載火箭在阿爾坎塔拉航天基地接受最后檢測時突然發生爆炸,導致現場21人被炸死,另有20多人身受重傷。 作者簡介楊利偉 1965年生于遼寧綏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他被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并頒獲“航天功勛”獎章。字詞積累嚴謹稠密遨游俯瞰燒灼弧熾熱輪廓模擬概率嚴謹稠密遨游燒灼概率弧熾熱輪廓俯瞰模擬húkuòkànnǐjǐnchóulǜchìáozhuókuòkànnǐchì驚心動魄五臟六腑千鈞重負zànɡjūnpò詞語釋義( ):形容疑慮、嫌隙等消釋而心中平靜。(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顛倒了。(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不用憂慮。釋然本末倒置驚心動魄無虞課文研讀快速瀏覽課文,概述每部分的主要內容,并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課前導入太空一日1.起飛時的生死考驗2.太空中的真實所見3.飛船上的聲音探究4.返回途中的驚險際遇課文研讀1.太空一日,充滿緊張和意外。快速瀏覽課文,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狀況?他相應地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或舉動?26秒的共振以為要犧牲了,頑強忍受。本末倒置靠意志克服,最終得以適應。神秘敲擊聲很緊張,邊聽邊看,冷靜觀察。舷窗出現裂紋緊張擔心,通過觀察判斷應該沒事。拋傘開傘震動很大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緊張,重視這個過程。課文研讀2.楊利偉最終克服了身體及心理上的不適,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飛行的任務,從中你看到了楊利偉怎樣的精神品質?沉著穩重堅毅拼搏一絲不茍不怕犧牲課文研讀3.楊利偉在文中說“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試著在文中找一些例子,體會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度。課文研讀①那種共振持續26秒鐘后,慢慢減輕。——用準確的數字記錄自己當時痛苦的感受。②從載人航天飛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現球狀,而只是一道弧。——眼見為實。課文研讀③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認為也許是灰塵,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純凈,會有一些雜質,也可能是太空垃圾。——當不能確定看到的是什么的時候連用三個表示推測的詞語,體現了楊利偉表達時語言的嚴謹性。④我幾次努力尋找長城,但都沒有結果。——如果說在太空能夠看到地球上唯一的建筑物長城,那將更令中國人驕傲,但是楊利偉卻實事求是。課文研讀4.大聲朗讀下面的句子,看看該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聯系上下文體會句中蘊含的情感。①就這一下,指揮大廳有人大聲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著!”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了所有人為楊利偉挺過了艱難的共振過程而高興。課文研讀③過了幾分鐘,我隱約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手電的光束從舷窗上模糊地透進來。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邊來人了!心理描寫,表達了“我”順利完成第一次太空飛行任務并成功著陸后的激動心情,平安著陸,回到祖國,喜不自禁。②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那里有我的戰友和親人。通過景色描寫,表達了“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及對戰友和親人的想念之情。整體感知這是一種科學求實精神的體現,也是作為一名航天員為國家科技進步負責任的態度的體現。他在航天過程中的每一個體驗,每一份感受,每一份資料都是極為珍貴的,對航天事業的進步也是極為可貴的,可以讓研究員和航天員少走許多彎路。1.為什么楊利偉不但記錄了航天過程,而且把不同階段的感受告訴了研究員和航天員?整體感知“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和勝利返回,標志著我國成為俄、美兩國之后第三個進入太空的國家。這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及綜合國力強大的象征,是我們偉大祖國日益強大的標志,是中國人民對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我國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努力的強大基礎。2.你認為“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及返回對我國有什么重大意義?整體感知3.是否只有為國捐軀才能稱為英雄?并非如此,凡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奉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應該給予英雄的榮譽。本課中諸多突發事件、危急情況不時出現,如果沒有大無畏的精神,沒有為國家、民族作貢獻的意識,是不可能坦然面對這一切的。主旨歸納本文通過記敘“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在天空一日的所歷所感,表現了以楊利偉為代表的我國航天員敢于探索、不怕犧牲的品質和實事求是、細致嚴謹的科學精神,文章洋溢著作者對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自豪之情。內容框架太空一日愛國不懼困難敢于挑戰嚴謹科學起飛:心情緊張,出現共振——危險途中俯瞰祖國地貌——激動沒有看到長城——遺憾失重產生倒懸錯覺——難受遭遇敲擊聲——探索歸途舷窗出現裂紋——緊張、恐慌拋傘——動作劇烈、沖擊身體課后小練熾熱( ) 負荷( ) 五臟六腑( )輪廓( ) 俯瞰( ) 屏息凝神( )稠密( ) 嚴謹( ) 驚心動魄(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chìhèfǔkuòkànbǐnɡchóujǐnpò課后小練A. 嚴謹 釋然 視野 驚心動魄B. 輪廓 模擬 晃悠 五臟六俯C. 瞬間 稠密 黑障區 應付自如D. 熾熱 概率 折磨 千鈞重負二、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有誤的一項( )。B課后小練A. 本文講述了作者進入太空的所經、所歷、所見、所感,起飛階段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驚險和意外。B. 從本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楊利偉堅毅果敢的品質、嚴謹科學的態度和不怕犧牲的無畏精神。C. 全文運用四個小標題,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全過程,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D. 本文語言準確,科學性與人文性巧妙結合,敘事的同時,又用準確嚴謹的語言向讀者普及了航天知識。三、下列有關課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太空一日楊利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