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新課導入一把琴、一片竹、一輪月這些獨立的意象在一個人的筆下變成了一幅畫卷,這個人就是王維。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他的《竹里館》,一起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歌特色,一同體會屬于王維的獨處!部編版·語文·七下·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竹里館》王維學習目標1.通過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了解詩歌內容;2.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3.培養朗誦、賞析詩歌的能力;作家作品王維,字摩詰,唐代杰出的詩人、畫家。開元年間進士,后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外號“詩佛”。其詩與孟浩然齊名,世稱“王孟”。王維代表作:《終南別業》《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最擅長的也是田園詩,他也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寫作背景《竹里館》當作于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期。王維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后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因而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整體感知自由朗讀詩歌,采取各種形式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奏。竹 里 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huángxiào譯文:獨自一人坐在幽深寂靜的竹林里,一邊彈著琴一邊清脆地發出長嘯的聲音。在這片幽深的竹林里,沒有人知道(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來(與我)相伴。幽是深的意思,篁指竹林。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人)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指“幽篁”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獨坐幽篁,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整體感知再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1、詩人獨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獨坐 彈琴 長嘯2.詩歌后兩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象?寫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深入探究——賞析詩詞“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這兩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靜的環境,表現了詩人安閑自得的生活雅致。深入探究——賞析詩詞“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兩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天上的明月當作心心相印的知己來寫,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高雅志趣。深入探究全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找出能體現詩人思想感情的詞語。“獨坐”“彈琴”“長嘯”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悅的心境。詩中描述了詩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著安寧與自在的生活,時而獨坐冥想,時而彈彈琴,時而長嘯,無人來擾。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現出如詩如畫的美景,表現了詩人淡泊的生活態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竹里館王維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傳達出寧靜、淡泊的心境課堂練習1.王維《竹里館》中,表現詩人安閑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2.王維《竹里館》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表現詩人淡泊情懷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3.王維《竹里館》中,寫月夜竹林的幽靜,以“彈琴復長嘯”來反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