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6全國版高考政治一輪必修4 哲學與文化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五年高考1.(2024浙江6月選考,13,2分,有改動)名物學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稱的學問。名與物的關系十分復雜,其背后甚至隱藏著特定的時風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時有古今,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弄清名物關系很困難,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誤讀文獻。由此可知( )①不同時代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不同②名物學研究無法回避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③研究名物關系直接目的是實現思維與存在的一致④物質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甘肅,8,3分)法國哲學家拉美特利明確把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他把唯物主義比作“牢固堅實的橡樹”,把唯心主義比作“脆弱的蘆葦”。下列選項中,前后兩端分別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的是( )①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存在即是被感知②人類歷史是理念的展開——思維的發展是歷史的動力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④人是一種聰明的機器——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年是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的關鍵之年。90后天體物理學博士劉某決定用記錄中國空間站成長與變化的影像作為獻禮,讓更多人透過他的望遠鏡看清中國人的“太空家園”。據此回答下題。3.(2023福建,11,3分)在開發軟件與拍攝過程中,劉博士從一次次失敗中發現“空間站不根據我算出的軌跡走”,進而改變策略,采用“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的“光學識別追蹤”拍攝法。“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與下列選項所蘊含的哲理相通的是( )①未有此氣,已有此理②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海南,9,2分)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 ( )①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了具體方案②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③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④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2浙江1月選考,28,2分)人(或動物)硬組織的化學組成與其食物中的化學組成密切相關,當食物來源不同時,其硬組織中的碳(C)、氮(N)穩定同位素組成就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同位素分析,科學家可揭示其生前10年左右的食物結構、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環境。由此可見(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B.意識只能追溯過去不能推測未來C.知識水平越高認識越深刻D.具體科學的進步促進哲學的發展三年模擬1.(跨模塊:哲學+邏輯)(2025屆重慶八中開學考,14,改編)東周時期,李耳(老子)拜師商容時,商容拿出一盆水擺在李耳面前,問:“你看到了什么 ”李耳俯身看去,水中映著自己,答道:“水。”商容接著說:“退后一點,你看到了什么 ”李耳答:“瓦盆。”商容說:“再退后一點,你看到了什么 ”李耳退到桌后答:“盛滿水的瓦盆,置于案幾之上。”商容問:“你悟到了什么 ”李耳答:“站得越遠,看到的東西就越多,想要看清所有的東西,要先往后退。”這啟示我們 ( )①只要在反復實踐中進行科學歸納,就可以推出必然結論②哲學智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還可以指導生活③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人,能更好地認識和改造世界④與事物的距離越遠,越能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天津和平三模,6)以“人工智能時代:構建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為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舉辦。此次尼山對話的舉辦,旨在以儒家思想中蘊藏的深邃智慧照鑒數字文明的未來,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開辟新道路。這說明( )A.儒家思想作為科學世界觀影響著世界B.具體科學的發展為哲學提供基礎C.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發展提供指導D.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2024湘豫名校聯考,7)在2024年全國兩會調查中,“鄉村振興”位居熱詞榜前三。話題的高熱度既是網友們對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肯定,也寄托著網友對描繪新時代“富春山居圖”的美好期待。這說明 (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富春山居圖”是人們對美好生活期待的寫照②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能夠直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③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人們基于鄉村建設現實,描繪鄉村振興未來④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陜西咸陽模擬,9)下列觀點能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的是 ( )①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②天地之變,陰陽之化——風幡不動,仁者心動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萬物成于“四大”(地水風火)④上帝與神創造一切——人是萬物的尺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屆河北衡水二調,1)2024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關于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鄧小平同志曾說:◎“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現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這啟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要 ( )①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造福②揭示并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立足本國實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④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回應新的課題挑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必修4 哲學與文化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五年高考1.(2024浙江6月選考,13,2分,有改動)名物學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稱的學問。名與物的關系十分復雜,其背后甚至隱藏著特定的時風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時有古今,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弄清名物關系很困難,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誤讀文獻。由此可知( )①不同時代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不同②名物學研究無法回避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③研究名物關系直接目的是實現思維與存在的一致④物質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 2.(2024甘肅,8,3分)法國哲學家拉美特利明確把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他把唯物主義比作“牢固堅實的橡樹”,把唯心主義比作“脆弱的蘆葦”。下列選項中,前后兩端分別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的是( )①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存在即是被感知②人類歷史是理念的展開——思維的發展是歷史的動力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④人是一種聰明的機器——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 2022年是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的關鍵之年。90后天體物理學博士劉某決定用記錄中國空間站成長與變化的影像作為獻禮,讓更多人透過他的望遠鏡看清中國人的“太空家園”。據此回答下題。3.(2023福建,11,3分)在開發軟件與拍攝過程中,劉博士從一次次失敗中發現“空間站不根據我算出的軌跡走”,進而改變策略,采用“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的“光學識別追蹤”拍攝法。“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與下列選項所蘊含的哲理相通的是( )①未有此氣,已有此理②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 4.(2023海南,9,2分)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 ( )①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了具體方案②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③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④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 5.(2022浙江1月選考,28,2分)人(或動物)硬組織的化學組成與其食物中的化學組成密切相關,當食物來源不同時,其硬組織中的碳(C)、氮(N)穩定同位素組成就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同位素分析,科學家可揭示其生前10年左右的食物結構、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環境。由此可見(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B.意識只能追溯過去不能推測未來C.知識水平越高認識越深刻D.具體科學的進步促進哲學的發展答案 A 三年模擬1.(跨模塊:哲學+邏輯)(2025屆重慶八中開學考,14,改編)東周時期,李耳(老子)拜師商容時,商容拿出一盆水擺在李耳面前,問:“你看到了什么 ”李耳俯身看去,水中映著自己,答道:“水。”商容接著說:“退后一點,你看到了什么 ”李耳答:“瓦盆。”商容說:“再退后一點,你看到了什么 ”李耳退到桌后答:“盛滿水的瓦盆,置于案幾之上。”商容問:“你悟到了什么 ”李耳答:“站得越遠,看到的東西就越多,想要看清所有的東西,要先往后退。”這啟示我們 ( )①只要在反復實踐中進行科學歸納,就可以推出必然結論②哲學智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還可以指導生活③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人,能更好地認識和改造世界④與事物的距離越遠,越能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 2.(2024天津和平三模,6)以“人工智能時代:構建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為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舉辦。此次尼山對話的舉辦,旨在以儒家思想中蘊藏的深邃智慧照鑒數字文明的未來,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開辟新道路。這說明( )A.儒家思想作為科學世界觀影響著世界B.具體科學的發展為哲學提供基礎C.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發展提供指導D.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 C 3.(2024湘豫名校聯考,7)在2024年全國兩會調查中,“鄉村振興”位居熱詞榜前三。話題的高熱度既是網友們對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肯定,也寄托著網友對描繪新時代“富春山居圖”的美好期待。這說明 (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富春山居圖”是人們對美好生活期待的寫照②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能夠直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③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人們基于鄉村建設現實,描繪鄉村振興未來④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 4.(2024陜西咸陽模擬,9)下列觀點能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的是 ( )①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②天地之變,陰陽之化——風幡不動,仁者心動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萬物成于“四大”(地水風火)④上帝與神創造一切——人是萬物的尺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 5.(2025屆河北衡水二調,1)2024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關于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鄧小平同志曾說:◎“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現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這啟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要 ( )①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造福②揭示并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立足本國實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④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回應新的課題挑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