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全國版高考政治一輪基礎知識練--必修4哲學與文化 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全國版高考政治一輪基礎知識練--必修4哲學與文化 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6全國版高考政治一輪
必修4 哲學與文化
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五年高考
1.(2024浙江6月選考,16,2分)《永樂大典》輯入了先秦至明初的大量珍貴文獻資料,但其正本不知所蹤,副本存世寥寥。幾代學人均認為,搜集、整理和研究這存世不足百分之四的文化瑰寶,仍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因為(  )
①《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實踐成果
②《永樂大典》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當代價值
④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湖南,9,3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是靈魂》中寫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
①“潤物細無聲”反映了文化發揮其作用的特點
②“助推器”表明經濟的發展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③“導航燈”說明了文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
④“黏合劑”彰顯優秀文化能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黑吉遼,8,3分)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三彩中的國寶級精品,其造型為一峰駱駝馱載五位胡、漢樂舞人表演的形象。該文物展現了盛唐時期國際化都城長安百姓喜愛的胡人樂舞藝術,是當時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印證。這表明 (  )
①樂舞表演構成了長安百姓社會生活的精神文化領域
②胡漢之間的文化交流推動唐代歷史發展進入新階段
③三彩駱駝載樂俑藝術地折射出長安繁榮的社會景象
④胡漢民族雜居為胡人樂舞風靡長安提供了現實條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安徽,9,3分)一個好的地名往往具有記錄歷史、傳承文脈、銘刻記憶的作用。2023年,我國開展“鄉村著名行動”,用新時代鄉村好地名展示鄉風、體現鄉韻、鑄造鄉魂;將塑造地名品牌與文旅、特色產業深度融合,帶動鄉村發展致富。由此可見,開展“鄉村著名行動”能夠(  )
①發揮鄉村好地名滋潤與凝聚人心的功能,有助于鄉風文明建設
②鞏固鄉村好地名在鄉村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③通過鄉村好地名弘揚傳統道德和人文精神,增強民眾的歸屬感
④推動鄉村好地名價值的創造性轉化利用,促進鄉村的產業振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甘肅,10,3分)在國家民委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上,展出了彝文古籍、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鼓和琴等1 500余件展品,全面展現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歷史基因、中華民族凝聚不散的歷史密碼和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豐富實踐。該展覽體現了中華文化 (  )
①歷來具有創新創造革故鼎新的傳統
②是在各民族的互鑒融通中創造的
③內蘊“天人合一”的整體自然觀
④具有“向內凝聚”的統一性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山東,9,3分)璣衡撫辰儀由十八世紀在華任職的歐洲學者主持設計,是中國古代傳統儀器制度與西方計量刻度的完美結合。2024年初,中國駐斯洛文尼亞大使館與北京天文館合作,利用3D技術制作了璣衡撫辰儀一比一復制品,并贈送給設計者的家鄉——斯洛文尼亞。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
坐落于北京天文館
古觀象臺的璣衡撫辰儀
①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璣衡撫辰儀詮釋了“和實生物”的理念
②璣衡撫辰儀及其復制品是通過實踐創造出來的客觀實在
③“中西合璧”的設計思路創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④贈送復制品傳遞著中國“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江蘇,10,3分)某博物館開發出“海絲系列·絲路咖啡”,選取《鄭和航海圖》中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與城市盛產的優質咖啡豆,精制出不同風味的咖啡,讓公眾在享用咖啡的同時可以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線,感受各國歷史文化,體驗“古今穿越”的愉悅感。這表明 (  )
A.傳統文化發展創新提高了文化服務水平   
B.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C.文化創新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養   
D.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8.(2024浙江1月選考,16,2分)工匠精神源于“工”這一古老職業,鬼斧神工、爐火純青等都是對“工”之技藝的形象表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諸多大國工匠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個工程技術奇跡。工匠精神 (  )
①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
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
④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詮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江西,9,3分)近年來,《覺醒年代》《追風者》《長津湖》等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引起廣大觀眾的共情共鳴,讓人們在了解革命歷史的同時,感悟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新時代要大力弘揚革命精神,因為革命精神(  )
①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②是中華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
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之源
④為當代中國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北京,4,3分)大象跑、蘑菇跑、小怪獸跑……這些有趣的名字其實是熱門跑步線路。在天壇公園,跑步者沿著特定線路,奔跑于古建筑之間,應用程序軌跡圖上就會逐漸出現一只吉祥的“大象”,引來眾多跑步者“打卡”。這一現象說明(  )
①體育運動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增加文化意蘊
②不同文化資源的融通可以豐富精神文化供給
③經濟對文化實踐和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④體育運動已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重慶,14,3分)酉陽擺手舞,源于古代巴人的生活,表現了巴人勞動智慧和豪放性格。隨著鄉村振興,擺手舞重煥生機,成為旅游保留節目。據調查,當地小學生結合地域文化,創編擺手律動操,讓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感受到勞動人民艱苦奮斗的精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擺手舞因歷史悠久而具有劃時代魅力
②擺手舞在鄉村振興中獲得經濟效益越大,社會效益就越大
③擺手舞律動操以物化形式發揮了文化育人、增強精神力量的作用
④創編擺手律動操體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新課標,18,4分)“歲朝圖”原是文人雅士為祈福新年而以鮮花、果蔬等為素材創作的繪畫作品。到了近代,齊白石等繪畫大師將“歲朝圖”生活化、世俗化,他的“歲朝圖”中寓意吉祥富貴的牡丹花綻放,鞭炮、紅燈籠、酒杯等“俗物”匯聚,表達新年的喜悅和祝福,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年畫”。人們喜歡齊白石“歲朝圖”,是因為該作品(  )
①充滿民俗特色,展現傳統節日的歡慶氛圍
②貼近民眾生活,承載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③反映作者理想,解構節日文化的傳統內涵
④恪守傳統風格,再現傳統文化的清雅意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湖南,10,3分)方圓之境,一眼千年。在一塊宋代銅鏡的背面浮雕上,我們有幸目睹一場“鏡上足球賽”——有人高髻笄發,作踢球狀;有人戴幞頭,著長服,半蹲膝,身稍前傾,作認真接球姿勢。伴隨了中國人數千年的銅鏡已然成為一種文化意象,映照至今。由此可知 (  )
①浮雕畫面蘊含著古代中國人民朝氣蓬勃的體育精神
②銅鏡與體育的生動融合拓寬了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③銅鏡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表現的物化形式之一
④銅鏡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特魅力的集中體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海南,12,2分)60年前,毛澤東同志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60年來,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同時代的雷鋒故事。道德模范、時代楷模、中國好人等不斷涌現,激勵越來越多的人踐行雷鋒精神,在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中提升人生境界。這表明,雷鋒精神 (  )
①為社會發展進步注入不竭精神動力
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
③引領社會風尚,推動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④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貫穿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15.(2023湖北,16,3分)古人早就觀察到藕斷絲連的現象,并從荷花莖稈中提取出絲狀纖維,搓捻成線,用于織造。當代中國設計師不僅從古代文獻中恢復了失傳的藕絲織造技藝,而且推陳出新,制作出色澤自然、觸感柔軟又抗褶皺的個性化、藝術化的織物。傳統藕絲織造技藝的當代復興表明 (  )
①古代文獻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基礎
②文化創新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要
③傳統技藝的傳承不必囿于形式
④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核心在于文化傳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新課標,39(1),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近平指出,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
大南坡村地處太行山區,曾經依靠挖煤而富,又因煤炭資源枯竭而陷入貧困。2019年成功脫貧后,該村開始探索美學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在上級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該村引進建筑、設計、美學、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對村里的建筑和環境加以美學改造和重新利用。村大隊部、大舞臺、供銷社等閑置老舊公共建筑設施,被改造成為大南坡藝術中心、書店、游樂景觀裝置等,用于開展文化活動、展銷文創產品;舉辦大南坡藝術團演出、南坡村民講堂、民謠音樂會等充滿鄉風鄉情的文化活動,給游客和村民帶來美的享受;開展“藝同生長”美育系列活動,讓美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如今,村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文化產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大南坡村入選省級文化產業特色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4年,大南坡村“留住鄉愁 傳承文脈 用‘美學經濟’引領鄉村振興”入選全國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十佳案例。
結合材料并運用文化功能的知識,說明大南坡村探索美學賦能鄉村振興的意義。(10分)
17.[2024河北,20(2),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時指出:“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開始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并互相成就的歷程。
從材料中任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個重要元素,分別說明其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全球性難題的啟示。要求:準確運用學科知識,觀點明確。(8分)
18.[2023山東,18(1),7分]中國精神 中國力量
【精神家園】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在歷史演進中各民族形成了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這里,茶馬古道、河西走廊……成為民族團結融合之路;長江、黃河,瓷器、絲綢……成為引發強烈共鳴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
鴉片戰爭以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面對劫難,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華各民族一榮俱榮、休戚相關。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各族人民洗雪恥辱、扭轉自身命運,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迎來了全體中華兒女踔厲奮發、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習近平指出,“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知識,闡述新時代我們應如何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7分)
三年模擬
1.(2025屆安徽江淮十校聯考,9)茶葉,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獨具;茶藝,彬彬有禮。飲茶品茶,陶冶性情;以茶會友,品味人生。從山間一片葉,到萬家杯中茶,茶葉的生長與旅行,講述著關于文明與生活的故事,沉淀著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理念。從“一片葉子”到“茶文化”表明 (  )
①茶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
③茶文化以葉子為載體豐富人們的生活
④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滋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山西省際名校聯考三,8)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2024年4月16日,中國科協發布的第十三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4.14%,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10.87個百分點,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個百分點,呈現提速增長趨勢。這說明 (  )
①我國科學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文化具有促進人全面發展的作用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力量
③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文化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④我國堅持創新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夯實科技人力資源基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25屆陜西安康開學考,10)2024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就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建言獻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貢獻智慧力量。某代表在博物館行業深耕30余年,建議建設“兒童友好型博物館”,更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某政協委員長年致力于弘揚川劇藝術,建議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推廣。這啟示我們要 (  )
①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高中華文明的世界認同和國際影響力
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表達,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程度
③大力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特色
④有批判地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發揮好中華傳統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屆河北滄州質測,9)2024年8月18日,“華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樹舉辦甲辰年中元節祭祖大典,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槐樹移民后裔齊聚一堂,共同祭拜先祖。此次祭祖大典以“尋根溯源老家洪洞”為主題。祭祖儀式遵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進行了“敬獻供品”“奠酒獻禮”“敬致祝文”等各項傳統儀程。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山西洪洞大槐樹是文化傳承的物化形式,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②祭祖大典增強了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一個民族傳承發展的根本
③祭祖大典不僅是對先人的緬懷和敬仰,更是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各民族文化交流對不同民族文化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屆湖北“宜荊荊恩”起點考,15)新中式將中國傳統元素和現代時尚設計相融合,不但在設計上融入盤扣、云肩等經典中式元素,而且在圖案、顏色、面料等領域進行創新。新中式備受青睞是因為它 (  )
①創造了嶄新的國風文化,符合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②將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有機融合,迎合了現代審美需求
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④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和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5屆河北大數據應用調研聯合測評I,10)太行精神是國家和民族處于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為民族解放展現的萬眾一心、敢于勝利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力弘揚太行精神 (  )
①是推動中國共產黨人前進的根本動力
②彰顯了精神標識在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③能為中華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④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傳承革命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屆河北保定期中,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直隸總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是我國現存最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級衙署,享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的美譽。保定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是依托直隸總督署建立的專題性博物館,2024年8月23日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場景一 直隸總督署博物館以全息呈現、數字孿生、多語言交互、高逼真、跨時空等新型體驗技術為手段,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游客戴上AR智能眼鏡,即可在大堂院與方觀承共同回顧“古柏群鷹”的故事,在總督書房聆聽曾國藩將經典《勸學篇》娓娓道來。
  場景二 直隸總督署博物館基于互聯網和電子技術打造現代化電子票務系統,運用智慧監控、智慧照明、智慧導覽等智慧化管理運營模式,及時提供景區內及周邊交通擁堵數據、及時處理實時投訴信息,提升智慧化監管能力和數字決策能力,提高了旅游信息的透明度和服務質量,滿足了游客對于高品質旅游體驗的需求。2023年直隸總督署博物館參觀人數突破100萬人次,帶動了保定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助力保定經濟高質量發展。
  場景三 2024年5月,華北電力大學某黨支部組織成員參觀了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清代直隸總督廉政文化》展,進一步了解“以民為本”“崇廉尚廉”的優秀傳統廉政文化,深刻領會“公生明,廉生威”的含義。支部成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教育活動為契機,樹牢規矩意識,嚴守黨的紀律,保持清正廉潔,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
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是保定文旅創新發展的成功案例。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對此加以說明。(12分)
必修4 哲學與文化
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五年高考
1.(2024浙江6月選考,16,2分)《永樂大典》輯入了先秦至明初的大量珍貴文獻資料,但其正本不知所蹤,副本存世寥寥。幾代學人均認為,搜集、整理和研究這存世不足百分之四的文化瑰寶,仍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因為(  )
①《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實踐成果
②《永樂大典》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當代價值
④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2.(2024湖南,9,3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是靈魂》中寫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
①“潤物細無聲”反映了文化發揮其作用的特點
②“助推器”表明經濟的發展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③“導航燈”說明了文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
④“黏合劑”彰顯優秀文化能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3.(2024黑吉遼,8,3分)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三彩中的國寶級精品,其造型為一峰駱駝馱載五位胡、漢樂舞人表演的形象。該文物展現了盛唐時期國際化都城長安百姓喜愛的胡人樂舞藝術,是當時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印證。這表明 (  )
①樂舞表演構成了長安百姓社會生活的精神文化領域
②胡漢之間的文化交流推動唐代歷史發展進入新階段
③三彩駱駝載樂俑藝術地折射出長安繁榮的社會景象
④胡漢民族雜居為胡人樂舞風靡長安提供了現實條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4.(2024安徽,9,3分)一個好的地名往往具有記錄歷史、傳承文脈、銘刻記憶的作用。2023年,我國開展“鄉村著名行動”,用新時代鄉村好地名展示鄉風、體現鄉韻、鑄造鄉魂;將塑造地名品牌與文旅、特色產業深度融合,帶動鄉村發展致富。由此可見,開展“鄉村著名行動”能夠(  )
①發揮鄉村好地名滋潤與凝聚人心的功能,有助于鄉風文明建設
②鞏固鄉村好地名在鄉村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③通過鄉村好地名弘揚傳統道德和人文精神,增強民眾的歸屬感
④推動鄉村好地名價值的創造性轉化利用,促進鄉村的產業振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5.(2024甘肅,10,3分)在國家民委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上,展出了彝文古籍、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鼓和琴等1 500余件展品,全面展現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歷史基因、中華民族凝聚不散的歷史密碼和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豐富實踐。該展覽體現了中華文化 (  )
①歷來具有創新創造革故鼎新的傳統
②是在各民族的互鑒融通中創造的
③內蘊“天人合一”的整體自然觀
④具有“向內凝聚”的統一性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6.(2024山東,9,3分)璣衡撫辰儀由十八世紀在華任職的歐洲學者主持設計,是中國古代傳統儀器制度與西方計量刻度的完美結合。2024年初,中國駐斯洛文尼亞大使館與北京天文館合作,利用3D技術制作了璣衡撫辰儀一比一復制品,并贈送給設計者的家鄉——斯洛文尼亞。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
坐落于北京天文館
古觀象臺的璣衡撫辰儀
①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璣衡撫辰儀詮釋了“和實生物”的理念
②璣衡撫辰儀及其復制品是通過實踐創造出來的客觀實在
③“中西合璧”的設計思路創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④贈送復制品傳遞著中國“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7.(2024江蘇,10,3分)某博物館開發出“海絲系列·絲路咖啡”,選取《鄭和航海圖》中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與城市盛產的優質咖啡豆,精制出不同風味的咖啡,讓公眾在享用咖啡的同時可以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線,感受各國歷史文化,體驗“古今穿越”的愉悅感。這表明 (  )
A.傳統文化發展創新提高了文化服務水平   
B.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C.文化創新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養   
D.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答案 A 
8.(2024浙江1月選考,16,2分)工匠精神源于“工”這一古老職業,鬼斧神工、爐火純青等都是對“工”之技藝的形象表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諸多大國工匠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個工程技術奇跡。工匠精神 (  )
①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
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
④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詮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9.(2024江西,9,3分)近年來,《覺醒年代》《追風者》《長津湖》等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引起廣大觀眾的共情共鳴,讓人們在了解革命歷史的同時,感悟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新時代要大力弘揚革命精神,因為革命精神(  )
①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②是中華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
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之源
④為當代中國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0.(2023北京,4,3分)大象跑、蘑菇跑、小怪獸跑……這些有趣的名字其實是熱門跑步線路。在天壇公園,跑步者沿著特定線路,奔跑于古建筑之間,應用程序軌跡圖上就會逐漸出現一只吉祥的“大象”,引來眾多跑步者“打卡”。這一現象說明(  )
①體育運動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增加文化意蘊
②不同文化資源的融通可以豐富精神文化供給
③經濟對文化實踐和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④體育運動已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1.(2023重慶,14,3分)酉陽擺手舞,源于古代巴人的生活,表現了巴人勞動智慧和豪放性格。隨著鄉村振興,擺手舞重煥生機,成為旅游保留節目。據調查,當地小學生結合地域文化,創編擺手律動操,讓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感受到勞動人民艱苦奮斗的精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擺手舞因歷史悠久而具有劃時代魅力
②擺手舞在鄉村振興中獲得經濟效益越大,社會效益就越大
③擺手舞律動操以物化形式發揮了文化育人、增強精神力量的作用
④創編擺手律動操體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12.(2023新課標,18,4分)“歲朝圖”原是文人雅士為祈福新年而以鮮花、果蔬等為素材創作的繪畫作品。到了近代,齊白石等繪畫大師將“歲朝圖”生活化、世俗化,他的“歲朝圖”中寓意吉祥富貴的牡丹花綻放,鞭炮、紅燈籠、酒杯等“俗物”匯聚,表達新年的喜悅和祝福,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年畫”。人們喜歡齊白石“歲朝圖”,是因為該作品(  )
①充滿民俗特色,展現傳統節日的歡慶氛圍
②貼近民眾生活,承載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③反映作者理想,解構節日文化的傳統內涵
④恪守傳統風格,再現傳統文化的清雅意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13.(2023湖南,10,3分)方圓之境,一眼千年。在一塊宋代銅鏡的背面浮雕上,我們有幸目睹一場“鏡上足球賽”——有人高髻笄發,作踢球狀;有人戴幞頭,著長服,半蹲膝,身稍前傾,作認真接球姿勢。伴隨了中國人數千年的銅鏡已然成為一種文化意象,映照至今。由此可知 (  )
①浮雕畫面蘊含著古代中國人民朝氣蓬勃的體育精神
②銅鏡與體育的生動融合拓寬了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③銅鏡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表現的物化形式之一
④銅鏡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特魅力的集中體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4.(2023海南,12,2分)60年前,毛澤東同志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60年來,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同時代的雷鋒故事。道德模范、時代楷模、中國好人等不斷涌現,激勵越來越多的人踐行雷鋒精神,在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中提升人生境界。這表明,雷鋒精神 (  )
①為社會發展進步注入不竭精神動力
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
③引領社會風尚,推動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④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貫穿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答案 A 
15.(2023湖北,16,3分)古人早就觀察到藕斷絲連的現象,并從荷花莖稈中提取出絲狀纖維,搓捻成線,用于織造。當代中國設計師不僅從古代文獻中恢復了失傳的藕絲織造技藝,而且推陳出新,制作出色澤自然、觸感柔軟又抗褶皺的個性化、藝術化的織物。傳統藕絲織造技藝的當代復興表明 (  )
①古代文獻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基礎
②文化創新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要
③傳統技藝的傳承不必囿于形式
④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核心在于文化傳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16.[2024新課標,39(1),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近平指出,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
大南坡村地處太行山區,曾經依靠挖煤而富,又因煤炭資源枯竭而陷入貧困。2019年成功脫貧后,該村開始探索美學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在上級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該村引進建筑、設計、美學、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對村里的建筑和環境加以美學改造和重新利用。村大隊部、大舞臺、供銷社等閑置老舊公共建筑設施,被改造成為大南坡藝術中心、書店、游樂景觀裝置等,用于開展文化活動、展銷文創產品;舉辦大南坡藝術團演出、南坡村民講堂、民謠音樂會等充滿鄉風鄉情的文化活動,給游客和村民帶來美的享受;開展“藝同生長”美育系列活動,讓美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如今,村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文化產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大南坡村入選省級文化產業特色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4年,大南坡村“留住鄉愁 傳承文脈 用‘美學經濟’引領鄉村振興”入選全國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十佳案例。
結合材料并運用文化功能的知識,說明大南坡村探索美學賦能鄉村振興的意義。(10分)
參考答案 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大南坡村探索美學賦能鄉村振興,促使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煥發生機活力,促進文旅產業發展,培育人的審美情趣,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增強人們熱愛家鄉的情感,提升鄉村文明水平,推動鄉村振興。
17.[2024河北,20(2),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時指出:“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開始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并互相成就的歷程。
從材料中任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個重要元素,分別說明其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全球性難題的啟示。要求:準確運用學科知識,觀點明確。(8分)
參考答案 示例
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面對氣候變化、貧富差距、地區沖突、資源短缺等全球性難題,各國需要摒棄零和博弈的思維,共同應對挑戰,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面對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等,各國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共同推動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的完善。
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在國際貿易中,各國不應只考慮自身利益,而應兼顧合作伙伴的利益。在貿易談判中,秉持義利兼顧的原則,避免貿易保護主義,通過合理的貿易規則和合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
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信任缺失、沖突不斷是全球性難題之一。“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啟示各國應該建立相互信任、和平友好的國際關系。國家之間要遵守國際條約和承諾,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化解分歧。
(任選兩個重要元素回答即可)
18.[2023山東,18(1),7分]中國精神 中國力量
【精神家園】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在歷史演進中各民族形成了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這里,茶馬古道、河西走廊……成為民族團結融合之路;長江、黃河,瓷器、絲綢……成為引發強烈共鳴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
鴉片戰爭以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面對劫難,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華各民族一榮俱榮、休戚相關。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各族人民洗雪恥辱、扭轉自身命運,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迎來了全體中華兒女踔厲奮發、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習近平指出,“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知識,闡述新時代我們應如何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7分)
參考答案 堅持黨的領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團結統一的偉大民族精神,突出共同的精神標識,形成強大精神紐帶;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得分關鍵]
①堅持黨的領導(或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分。如果只寫在黨的帶領下不得分)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分)③弘揚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突出共同精神標識(或形成強大精神根基、精神紐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2分)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分)⑤尊重文化多樣性(或加強文化交流與交融)。(1分。如只寫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不得分)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或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立足時代之基)。(1分。如只寫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立足實踐不得分)
三年模擬
1.(2025屆安徽江淮十校聯考,9)茶葉,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獨具;茶藝,彬彬有禮。飲茶品茶,陶冶性情;以茶會友,品味人生。從山間一片葉,到萬家杯中茶,茶葉的生長與旅行,講述著關于文明與生活的故事,沉淀著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理念。從“一片葉子”到“茶文化”表明 (  )
①茶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
③茶文化以葉子為載體豐富人們的生活
④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滋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2.(2024山西省際名校聯考三,8)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2024年4月16日,中國科協發布的第十三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4.14%,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10.87個百分點,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個百分點,呈現提速增長趨勢。這說明 (  )
①我國科學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文化具有促進人全面發展的作用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力量
③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文化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④我國堅持創新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夯實科技人力資源基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3.(2025屆陜西安康開學考,10)2024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就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建言獻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貢獻智慧力量。某代表在博物館行業深耕30余年,建議建設“兒童友好型博物館”,更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某政協委員長年致力于弘揚川劇藝術,建議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推廣。這啟示我們要 (  )
①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高中華文明的世界認同和國際影響力
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表達,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程度
③大力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特色
④有批判地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發揮好中華傳統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4.(2025屆河北滄州質測,9)2024年8月18日,“華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樹舉辦甲辰年中元節祭祖大典,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槐樹移民后裔齊聚一堂,共同祭拜先祖。此次祭祖大典以“尋根溯源老家洪洞”為主題。祭祖儀式遵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進行了“敬獻供品”“奠酒獻禮”“敬致祝文”等各項傳統儀程。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山西洪洞大槐樹是文化傳承的物化形式,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②祭祖大典增強了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一個民族傳承發展的根本
③祭祖大典不僅是對先人的緬懷和敬仰,更是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各民族文化交流對不同民族文化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5.(2025屆湖北“宜荊荊恩”起點考,15)新中式將中國傳統元素和現代時尚設計相融合,不但在設計上融入盤扣、云肩等經典中式元素,而且在圖案、顏色、面料等領域進行創新。新中式備受青睞是因為它 (  )
①創造了嶄新的國風文化,符合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②將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有機融合,迎合了現代審美需求
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④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和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6.(2025屆河北大數據應用調研聯合測評I,10)太行精神是國家和民族處于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為民族解放展現的萬眾一心、敢于勝利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力弘揚太行精神 (  )
①是推動中國共產黨人前進的根本動力
②彰顯了精神標識在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③能為中華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④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傳承革命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7.(2025屆河北保定期中,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直隸總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是我國現存最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級衙署,享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的美譽。保定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是依托直隸總督署建立的專題性博物館,2024年8月23日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場景一 直隸總督署博物館以全息呈現、數字孿生、多語言交互、高逼真、跨時空等新型體驗技術為手段,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游客戴上AR智能眼鏡,即可在大堂院與方觀承共同回顧“古柏群鷹”的故事,在總督書房聆聽曾國藩將經典《勸學篇》娓娓道來。
  場景二 直隸總督署博物館基于互聯網和電子技術打造現代化電子票務系統,運用智慧監控、智慧照明、智慧導覽等智慧化管理運營模式,及時提供景區內及周邊交通擁堵數據、及時處理實時投訴信息,提升智慧化監管能力和數字決策能力,提高了旅游信息的透明度和服務質量,滿足了游客對于高品質旅游體驗的需求。2023年直隸總督署博物館參觀人數突破100萬人次,帶動了保定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助力保定經濟高質量發展。
  場景三 2024年5月,華北電力大學某黨支部組織成員參觀了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清代直隸總督廉政文化》展,進一步了解“以民為本”“崇廉尚廉”的優秀傳統廉政文化,深刻領會“公生明,廉生威”的含義。支部成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教育活動為契機,樹牢規矩意識,嚴守黨的紀律,保持清正廉潔,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
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是保定文旅創新發展的成功案例。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對此加以說明。(12分)
答案 ①直隸總督署博物館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優秀傳統廉政文化中汲取中華傳統思想的精華和道德精髓,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分)
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博物館以科技賦能文旅,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3分)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博物館的創新發展帶動了保定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廉政文化展覽服務于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了政治文明建設。(3分)
④文化教育人民,優秀文化塑造人生。對博物館的參觀學習,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叙永县| 神池县| 专栏| 海林市| 陆丰市| 曲沃县| 千阳县| 九江市| 盐津县| 龙胜| 农安县| 德江县| 嘉兴市| 香格里拉县| 措美县| 遂溪县| 莒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木林县| 陇南市| 垫江县| 南岸区| 沭阳县| 金昌市| 仙居县| 新龙县| 顺平县| 夏津县| 蓬溪县| 镇原县| 大石桥市| 扎囊县| 西青区| 虞城县| 邯郸市| 广南县| 佛山市| 七台河市| 阜平县| 青神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