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6全國版高考政治一輪必修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課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五年高考1.(2024浙江6月選考,4,2分)“紅色根脈”厚植浙江,“八八戰略”引領浙江,共同富裕領航浙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浙江人民接續奮斗,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共富道路越走越寬,之江大地發生了精彩蝶變。浙江發生“蝶變”是因為 ( )①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進行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③解決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④浙江人民勇于追夢、勤于圓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廣東,2,3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2023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強調要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奉獻青春和智慧。作出這一舉措是因為 ( )①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②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③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決定性因素④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江西,1,3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我國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表明,中國式現代化( )①體現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②創造了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現代化經驗③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④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廣西,1,3分)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發揮自身優勢,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由此可見( )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②廣西應發揮區位、平臺、政策、資源等優勢推進壯美廣西建設③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進壯美廣西建設④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是壯美廣西建設的目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3廣東,1,3分)1956年,黨的八大提出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22年,黨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這一探索歷程可見( )①實現現代化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②實現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不懈奮斗的最高理想③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有其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④中國式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3遼寧,1,3分)習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這印證了 ( )①中國的現代化成就是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指導下取得的②中國式現代化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④中國的現代化既遵循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又符合中國實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新課標,13,4分)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六個必須堅持”( )①是新時代繼續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③是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系統回答④是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把握的基本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廣東,2,3分)黨的二十大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發展寫入黨章,以更好反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這一修改( )①全面具體地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偉大成就②為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據③更加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④適應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有利于更好發揮黨章的規范和指導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重慶,1,3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既不能離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民族復興的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就諱言甚至丟掉遠大理想。”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 )A.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B.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實現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C.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沒有必要談共產主義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現實性,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缺乏現實基礎10.(2023湖南,3,3分)從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刻昭示 ( )①第三新文明的設想為推動人類文明繁榮發展貢獻了最佳道路②各國歷史的多樣性是由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反映出來的③中國共產黨是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核心力量④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福建,20(3),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者,治之端也。”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材料一 新時代的中國,躍上新起點,面對新挑戰——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在這關鍵的歷史時段,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論、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突破、重大創新、重大發展,對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重大原創性貢獻,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創造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提供了有力保障。材料二 截至2024年3月初,十四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貫徹落實憲法規定,制定或修改涉經濟、生態環境等領域的法律14件,審議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1件,有效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以決議的形式對備案審查制度作出專門規定,審查了報送備案的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等1 300余件;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檢查法律實施情況5項,聽取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22個,開展專題詢問2項,專題調研7次。人大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提升到了新水平。從下圖中選取兩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關鍵詞,并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寫一則簡評。(4分)(要求:不得抄襲給定材料;字數不少于80字。)12.(2023山東,20,10分)察勢者智,馭勢者贏。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堅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正確認識和處理同世界的關系,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落后時代、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顯著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以“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10分)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50字左右。三年模擬 1.(2025屆北京師大二附中統練一,5)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同時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重點總結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在新時代的革命鍛造中,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更加堅強有力②在新時代的偉大奮斗中,中國人民創立、發展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消除了社會的基本矛盾,實現發展大跨越④在新時代偉大進程中,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安徽信息押題卷,1)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這么大一個黨,有著光榮的歷史、偉大的成就,一些人很容易在執政業績光環的照耀下出現忽略自身不足、忽略自身問題的現象,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這段論述告訴人們 ( )①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②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④必須以偉大社會革命引領偉大自我革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5屆陜西西安高新一中月考三,2,改編)“雄偉是山的夢,寬闊是海的夢/蔚藍是天的夢,幸福是百姓夢/鮮花是春天的夢,翱翔是雄鷹的夢/遠航是帆的夢,強盛是中國夢/滿懷豪情領略浩蕩的風,踏平坎坷我們榮辱與共/實現夢想擁抱天邊彩虹,我們昂首再啟程……”從歌曲《共筑中國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①共筑中國夢不能有自己的個人理想②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要依靠人民來實現③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世界共同繁榮④中國夢是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重慶巴蜀中學模擬,1)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理”,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從何而來”“有何特色”“向何處去”“堅持什么樣的價值取向”等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系統解答。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5屆河北衡水9月聯考,2,改編)2024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下列措施能助力實現這一目標的是( )①全面從嚴治黨,落實管黨責任,以偉大社會革命引領偉大自我革命②堅持理論指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遵循③抓住歷史機遇,通過堅定道路自信在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中贏得主動④立足國家需要,廣大青年將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5屆河北部分學校聯考,5)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的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六個堅持” ( )①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梁八柱”②堅持問題導向,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③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④為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5屆山東青島期中,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牢牢把握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動真碰硬,突破堅冰。截至2022年,推動了1.4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鄉二元結構一步步打破,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穩步推進。曾經,一紙戶籍劃出一道城鄉“鴻溝”。“小時候我就想,如果能進城,在廠里上班,這輩子也值了。”浙江云和縣農民回憶說。但進城談何容易。云和農民要變為市民,當時主要有兩道坎:一是就業,二是買房。沒有穩定營生,進了城也留不住,而縣城里沒有自己的小窩,最后也只能回農村。為破除這兩大困境,云和縣一方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另一方面,實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通過資金補助安置等方式,讓農民集聚到縣城居住。為提升農民搬遷到縣城居住的積極性,當地還創造條件讓新市民保留原有權益。“農村衣服不脫掉,城里的衣服都穿上”,下山農民保留原有的土地(山林)承包經營權、集體經濟股權收益及相關涉農政策和待遇;而在子女入學、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就業培訓等方面,則享受同城同待遇。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分析云和縣的戶籍制度改革對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示范作用。(9分)必修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課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五年高考1.(2024浙江6月選考,4,2分)“紅色根脈”厚植浙江,“八八戰略”引領浙江,共同富裕領航浙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浙江人民接續奮斗,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共富道路越走越寬,之江大地發生了精彩蝶變。浙江發生“蝶變”是因為 ( )①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進行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③解決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④浙江人民勇于追夢、勤于圓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 2.(2024廣東,2,3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2023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強調要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奉獻青春和智慧。作出這一舉措是因為 ( )①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②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③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決定性因素④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 3.(2024江西,1,3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我國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表明,中國式現代化( )①體現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②創造了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現代化經驗③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④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 4.(2024廣西,1,3分)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發揮自身優勢,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由此可見( )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②廣西應發揮區位、平臺、政策、資源等優勢推進壯美廣西建設③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進壯美廣西建設④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是壯美廣西建設的目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 5.(2023廣東,1,3分)1956年,黨的八大提出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22年,黨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這一探索歷程可見( )①實現現代化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②實現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不懈奮斗的最高理想③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有其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④中國式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 6.(2023遼寧,1,3分)習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這印證了 ( )①中國的現代化成就是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指導下取得的②中國式現代化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④中國的現代化既遵循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又符合中國實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 7.(2023新課標,13,4分)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六個必須堅持”( )①是新時代繼續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③是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系統回答④是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把握的基本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 8.(2023廣東,2,3分)黨的二十大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發展寫入黨章,以更好反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這一修改( )①全面具體地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偉大成就②為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據③更加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④適應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有利于更好發揮黨章的規范和指導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 9.(2023重慶,1,3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既不能離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民族復興的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就諱言甚至丟掉遠大理想。”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 )A.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B.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實現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C.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沒有必要談共產主義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現實性,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缺乏現實基礎答案 A 10.(2023湖南,3,3分)從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刻昭示 ( )①第三新文明的設想為推動人類文明繁榮發展貢獻了最佳道路②各國歷史的多樣性是由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反映出來的③中國共產黨是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核心力量④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 11.[2024福建,20(3),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者,治之端也。”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材料一 新時代的中國,躍上新起點,面對新挑戰——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在這關鍵的歷史時段,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論、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突破、重大創新、重大發展,對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重大原創性貢獻,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創造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提供了有力保障。材料二 截至2024年3月初,十四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貫徹落實憲法規定,制定或修改涉經濟、生態環境等領域的法律14件,審議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1件,有效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以決議的形式對備案審查制度作出專門規定,審查了報送備案的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等1 300余件;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檢查法律實施情況5項,聽取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22個,開展專題詢問2項,專題調研7次。人大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提升到了新水平。從下圖中選取兩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關鍵詞,并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寫一則簡評。(4分)(要求:不得抄襲給定材料;字數不少于80字。)參考答案 選擇:理論創新和強國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個系統工程,這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堅實法治保障。12.(2023山東,20,10分)察勢者智,馭勢者贏。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堅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正確認識和處理同世界的關系,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落后時代、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顯著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以“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10分)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50字左右。參考答案 略。示例 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這個歷史,是融匯各國各民族歷史支流于一體的世界歷史和人類歷史;這個前進的邏輯、發展的潮流,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圍繞主題,闡述觀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創立和發展、完善,都是正確認識、把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這一規律和趨勢的必然結果。(遵循歷史邏輯,中華民族取得的成就)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加速調整演變。中國將同世界深度互動,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世界和平的維護者,為世界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遵循歷史邏輯,中國為世界發展作貢獻) [得分關鍵]歷史的邏輯 世界角度: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格局變化,兩個大局,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中國角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兩個大局,人民中心,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發展的邏輯 中國自己如何發展,中國如何促進世界發展。三年模擬 1.(2025屆北京師大二附中統練一,5)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同時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重點總結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在新時代的革命鍛造中,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更加堅強有力②在新時代的偉大奮斗中,中國人民創立、發展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消除了社會的基本矛盾,實現發展大跨越④在新時代偉大進程中,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 2.(2024安徽信息押題卷,1)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這么大一個黨,有著光榮的歷史、偉大的成就,一些人很容易在執政業績光環的照耀下出現忽略自身不足、忽略自身問題的現象,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這段論述告訴人們 ( )①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②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④必須以偉大社會革命引領偉大自我革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 3.(2025屆陜西西安高新一中月考三,2,改編)“雄偉是山的夢,寬闊是海的夢/蔚藍是天的夢,幸福是百姓夢/鮮花是春天的夢,翱翔是雄鷹的夢/遠航是帆的夢,強盛是中國夢/滿懷豪情領略浩蕩的風,踏平坎坷我們榮辱與共/實現夢想擁抱天邊彩虹,我們昂首再啟程……”從歌曲《共筑中國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①共筑中國夢不能有自己的個人理想②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要依靠人民來實現③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世界共同繁榮④中國夢是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 4.(2024重慶巴蜀中學模擬,1)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理”,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從何而來”“有何特色”“向何處去”“堅持什么樣的價值取向”等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系統解答。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 5.(2025屆河北衡水9月聯考,2,改編)2024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下列措施能助力實現這一目標的是( )①全面從嚴治黨,落實管黨責任,以偉大社會革命引領偉大自我革命②堅持理論指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遵循③抓住歷史機遇,通過堅定道路自信在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中贏得主動④立足國家需要,廣大青年將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 6.(2025屆河北部分學校聯考,5)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的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六個堅持” ( )①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梁八柱”②堅持問題導向,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③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④為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 7.(2025屆山東青島期中,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牢牢把握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動真碰硬,突破堅冰。截至2022年,推動了1.4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鄉二元結構一步步打破,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穩步推進。曾經,一紙戶籍劃出一道城鄉“鴻溝”。“小時候我就想,如果能進城,在廠里上班,這輩子也值了。”浙江云和縣農民回憶說。但進城談何容易。云和農民要變為市民,當時主要有兩道坎:一是就業,二是買房。沒有穩定營生,進了城也留不住,而縣城里沒有自己的小窩,最后也只能回農村。為破除這兩大困境,云和縣一方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另一方面,實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通過資金補助安置等方式,讓農民集聚到縣城居住。為提升農民搬遷到縣城居住的積極性,當地還創造條件讓新市民保留原有權益。“農村衣服不脫掉,城里的衣服都穿上”,下山農民保留原有的土地(山林)承包經營權、集體經濟股權收益及相關涉農政策和待遇;而在子女入學、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就業培訓等方面,則享受同城同待遇。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分析云和縣的戶籍制度改革對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示范作用。(9分)答案 ①云和縣戶籍制度改革關注農民的實際需求,通過解決就業和住房問題,讓農民能夠順利落戶城鎮,有利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于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3分)②云和縣戶籍制度改革打破了城鄉二元結構,實現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3分)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動真碰硬,突破堅冰,有利于堅持全面深化改革。(3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