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宗璞紫藤蘿瀑布學習目標1.朗讀課文,學會并掌握課文中生字詞。2.尋找喜歡段落,準確、熟練、有感情地朗讀。3.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宗璞,當代女作家,原名馮鐘璞,生在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短篇小說代表作:《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等。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癥,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于是寫成此文。初讀課文,準確把握生字詞初讀課文,圈畫課文中不認識或者是讀不準的字詞。理解并掌握文中生字詞。瀑(pù)布(bù) 迸(bèng)濺(jiàn)挑(tiǎo)逗(dòu) 凝(níng)望(wàng) 繁(fán)密(mì) 籠(lǒng)罩(zhào)枯(kū)槐(huái) 遺(yí)憾(hàn)忍(rěn)俊(jùn)不(bù)禁(jīn)仙(xiān)露(lù)瓊(qióng)漿(jiāng) 細讀課文,合作交流1、圍繞“紫藤蘿花”,作者寫了哪些情節?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紫藤蘿花的?3、本文作者從花色、花形、花味三個方面描寫藤羅花,分別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4、面對盛開的紫藤蘿花,作者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5、面對紫藤蘿瀑布,作者感悟到了什么?請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并說說你的理解。6、概述本文的中心思想。1、圍繞“紫藤蘿花”,作者寫了哪些情節?(1)圍繞“紫藤蘿花”,作者寫了哪些情節:第一部分:觀(賞)花(1—6)第二部分:憶花(7—9)第三部分:悟花(10—11) 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紫藤蘿花的? 順序:整體到局部。先寫花瀑,再寫花穗,最后寫的是花朵。3、本文作者從花色、花形、花味三個方面描寫藤羅花,分別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描寫花色擬人: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比喻: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3、本文作者從花色、花形、花味三個方面描寫藤羅花,分別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描寫花形比喻: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擬人: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3、本文作者從花色、花形、花味三個方面描寫藤羅花,分別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描寫花味:通感: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分析:“淡淡的芳香”是嗅覺感受,“淺紫色”是視覺感受。用視覺感受來寫嗅覺感受。調動溝通讀者的各種感覺,更真切、更完整、更具體的把作者的感受傳達給讀者。使文章具有深意。。4、面對盛開的紫藤蘿花,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悲痛、焦慮 →精神的寧靜、生的喜悅→ 振奮精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因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絕癥等原因,多年來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面對生機勃勃的紫藤蘿花,作者深受啟發和鼓舞,產生了精神上寧靜和生的喜悅,進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振奮了精神。5、面對紫藤蘿瀑布,作者感悟到了什么?請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并說說你的理解。“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個體生命是有止境的,人類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就是說,我們要正視生命中的挫折與不幸,不斷地堅持前行,對自己負責,對生命負責。寫作方法——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的文章就是將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體的淺顯的常見的物中。因為它具體,可使讀者感知,因為它淺顯,最易為讀者了解。如:本文明寫紫藤蘿的生機勃勃,實為歌頌生命。本課作者抓住紫藤蘿的盛開這么一件小事,將它和十年動亂那一特定的歷史時期聯系起來,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回曲折而終將前進的感慨。主題思想本文通過對盛開紫藤蘿花的描述以及對過去遭遇的回憶,告訴我們: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懼,要堅定信念,勇敢前行。拓展延伸 花草樹木,能夠討人喜歡的,除了它們本身的氣質和神韻之外,更多的是他們寄寓了人的某種情感,賦予了某種象征意義。你能說出一些吟詠花木的古詩文句么?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菊: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教師寄語: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我們無法左右自己的過去,但是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唯有努力與付出,我們的生命將會變得更加精彩!達標檢測1. 根據意思填寫詞語。(1)忍不住笑( )(2)遺恨,不稱心( )(3)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4)形容孤獨沒有依靠。 ( )(5)光輝燦爛,也用來形容有顯著成績。( )忍俊不禁籠罩伶仃輝煌遺憾2. 依次填寫詞語恰當的是( )①香氣似乎是淡紫色,夢幻一般輕輕( )著我。②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 ),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③顏色便上淺下濃,好像那紫色(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A.籠罩 移動 堆積 B.圍繞 流動 堆積 C.籠罩 流動 沉淀 D.圍繞 移動 沉淀C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作者因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寫成此文。B.文章中多處使用了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生動。C.本文描寫紫藤蘿花的勃勃生機,實際上是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機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B不是修辭手法4.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在全文中分別有什么作用?第一段的作用:(1)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2)引領全文,為下文觀賞、回憶、感悟紫藤蘿做鋪墊。(3)從側面襯托紫藤蘿開得繁茂。結尾段的作用:(1)照應開頭,結構嚴謹。(2)總結全文。(3)深化文章主旨: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面對一時的不幸,我們應該堅信生活的美好,勇往直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