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如何閱讀自然科學論著年 級:高三 學 科:語文(統(tǒng)編版)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1.回顧本單元所學的課文:回憶《自然選擇的證明》《宇宙的邊疆》《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這三篇選文的主要內容,瀏覽教材中的導讀、學習提示和單元研習任務,然后完成表格。單元篇目 主要內容 體式(文體)特點 共性★《自然選擇的證明》節(jié)選自《物種起源》,作者觀察、概括生物界的變異和遺傳現象,由此展開分析和推論,證明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屬于學術論著。★《宇宙的邊疆》則是一篇當代科普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宇宙的全景。★《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回顧了我國古代關于宇宙結構模式的論爭,指出中國古代天文學有重視校驗的傳統(tǒng),是一篇科學史文章。三篇文章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人類探索自然、反思自我的成果。行文中都常常使用科學術語和概念,綜合應用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等邏輯思維方式,體現了理性、嚴謹的科學精神。2.梳理自己在本單元學習中的閱讀經驗:我是怎樣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的?我是怎樣從文中找到關鍵概念的?我是怎樣去梳理關鍵概念間的關系的?我是怎樣區(qū)分事實與觀點的?我是怎樣理解或反思文章的論證邏輯的?寫下自己的經驗。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閱讀自然科學論著(1)如何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可以通過篩選關鍵概念,抓關鍵概念之間的關聯,去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閱讀自然科學論著(1)如何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可以通過篩選關鍵概念,抓關鍵概念之間的關聯,去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如《自然選擇的證明》,文章有變異、變種、遺傳、特創(chuàng)論、自然選擇學說等關鍵概念。找出它們然后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由此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閱讀自然科學論著(1)如何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可以通過篩選關鍵概念,抓關鍵概念之間的關聯,去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如《宇宙的邊疆》,文章由大到小、從遠到近排列了以下概念:星云、本星系群、M31星系、我們的星系、我們星系的行星。明確了這些概念,我們也就基本把握了宇宙的空間結構。閱讀自然科學論著(1)如何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可以通過篩選關鍵概念,抓關鍵概念之間的關聯,去梳理文章整體的論述思路。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如《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文章先列出那些著名的爭論,有“天圓地方說”“宣夜說”“水晶天說”“蓋天說”“渾天說”等。全文的主要思路就是介紹這些學說的主要觀點,然后對這些觀點進行評議。閱讀自然科學論著(2)如何尋找關鍵概念?★文中出現頻率較高、文中有具體闡釋、與文章標題或者論題直接相關,這些可以作為我們尋找關鍵概念的參考。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閱讀自然科學論著(3)如何梳理關鍵概念間的關系?★首先,要理解概念的內涵,從文章中尋找對這一概念進行界定或解釋的語句。對一些我們有所了解的概念,我們還需要關注這個概念在文章具體語境下是否具有獨特內涵。然后,要從文中尋找指出關鍵概念間關系的語句。最后,可以借助圖示法讓關鍵概念間的關系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閱讀自然科學論著(4)如何區(qū)分事實與觀點?★事實是實際發(fā)生或已知存在的,可以是事件或信息。觀點是一個人對某事或某人的看法或感受。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閱讀自然科學論著(5)如何理解或反思文章具體的論證邏輯?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閱讀自然科學論著(5)如何理解或反思文章具體的論證邏輯?學習任務一:回顧單元課文,梳理總結閱讀經驗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選修教材《學術論著專題研討》第四單元是對本單元自然科學論著研習任務的進一步延伸,其中《指印》這篇選文,聚焦于數學這一具有較強抽象性的學科,論述人類文明起步時“數”的概念的形成。遷移應用本單元學習中梳理文章整體論述思路時所采用的閱讀策略,理清《指印》的整體論述思路。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1.閱讀《指印》,圈畫出文章中的關鍵概念,然后借助這些關鍵概念逐層概述文章的基本觀點,完成表格。部分 關鍵概念 基本觀點第1—6自然段 數覺、計數 人和某些動物具有數覺第7—10自然段 數覺、數覺范圍 人和動物的數覺范圍都有限第11—14自然段 計數、數概念 計數對數概念的重要意義第15—20自然段 匹配法、模范集合 對比匹配產生模范集合第21—23自然段 基數、序數 基數和序數的微妙區(qū)別第24—27自然段 計數 人類借助手指完成計數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部分 關鍵概念 基本觀點第1—6自然段 數覺、計數 人和某些動物具有數覺第7—10自然段 數覺、數覺范圍 人和動物的數覺范圍都有限第11—14自然段 計數、數概念 計數對數概念的重要意義第15—20自然段 匹配法、模范集合 對比匹配產生模范集合第21—23自然段 基數、序數 基數和序數的微妙區(qū)別第24—27自然段 計數 人類借助手指完成計數1.閱讀《指印》,圈畫出文章中的關鍵概念,然后借助這些關鍵概念逐層概述文章的基本觀點,完成表格。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部分 關鍵概念 基本觀點 事實第1—6自然段 數覺、計數 人和某些動物具有數覺 鳥類、蜂類、烏鴉第7—10自然段 數覺、數覺范圍 人和動物的數覺范圍都有限 幾種昆蟲、鳥類有數覺、人辨別數目的技能第11—14自然段 計數、數概念 計數對數概念的重要意義 原始語言、英文第15—20自然段 匹配法、模范集合 對比匹配產生模范集合 會堂、原始民族的技術、英文詞源、原始人類身邊的模范集合第21—23自然段 基數、序數 基數和序數的微妙區(qū)別第24—27自然段 計數 人類借助手指完成計數 原始的文化和語言、進化了的語言2.借助以下表格,進一步梳理文章:文章在逐層論述這些基本觀點時,主要列舉了哪些方面的事實?再次閱讀《指印》,補充填寫表格。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部分 關鍵概念 基本觀點 事實第1—6自然段 數覺、計數 人和某些動物具有數覺 鳥類,蜂類,烏鴉第7—10自然段 數覺、數覺范圍 人和動物的數覺范圍都有限 幾種昆蟲、鳥類有數覺,人辨別數目的技能第11—14自然段 計數、數概念 計數對數概念的重要意義 原始語言,英文第15—20自然段 匹配法、模范集合 對比匹配產生模范集合 會堂,原始民族的技術,英文詞源,原始人類身邊的模范集合第21—23自然段 基數、序數 基數和序數的微妙區(qū)別第24—27自然段 計數 人類借助手指完成計數 原始的文化和語言,進化了的語言2.借助以下表格,進一步梳理文章:文章在逐層論述這些基本觀點時,主要列舉了哪些方面的事實?再次閱讀《指印》,補充填寫表格。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語言和數學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作者在這篇介紹數學科學的論著中,為什么要列舉這么多語言的例子?部分 關鍵概念 基本觀點 事實第1—6自然段 數覺、計數 人和某些動物具有數覺 鳥類,蜂類,烏鴉第7—10自然段 數覺、數覺范圍 人和動物的數覺范圍都有限 幾種昆蟲、鳥類有數覺,人辨別數目的技能第11—14自然段 計數、數概念 計數對數概念的重要意義 原始語言,英文第15—20自然段 匹配法、模范集合 對比匹配產生模范集合 會堂,原始民族的技術,英文詞源,原始人類身邊的模范集合第21—23自然段 基數、序數 基數和序數的微妙區(qū)別第24—27自然段 計數 人類借助手指完成計數 原始的文化和語言,進化了的語言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語言和數學是兩種語言體系,而且在早期還具有同源關系。★作者在論述中列舉了大量的原始語言現象,是為了說明原始人類的數覺或表現數的方式,來闡述人類數學能力的發(fā)展歷程。如對不列顛哥倫比亞的辛姆珊族語言的分析,論證了原始時代的數字經過了由多元具體系統(tǒng)到一元抽象系統(tǒng)的轉變過程。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3.文章從第2段開始就反復申明“數覺和計數不能混為一談”,然后又詳細辨析了“基數和序數的微妙區(qū)別”。“數覺”和“計數”有何區(qū)別?“基數”和“序數”有何區(qū)別?作者對這兩對概念的辨析是否有必要?聯系全文寫下自己的思考。學習任務二:遷移閱讀經驗,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關鍵概念辨析★數覺是人與動物都有的一種對于數的直覺,而且就這種能力來說,人也不比某些鳥類或昆蟲高明多少;計數是人類所獨有的。★基數來自“對應原則”,不能創(chuàng)造計數方法;序數是在基數中加入序列的概念,由基數轉進而來。作者立論:人類借助手指從基數轉進到序數,借助手指得以計數,這是數學發(fā)展的基礎。課堂總結抓住關鍵概念之間的聯系梳理事實與觀點之間的聯系邏輯思維工具把握整體的論述思路理解具體的論證邏輯課后作業(yè)選修教材《學術論著專題研討》第四單元是對本單元自然科學論著研習任務的進一步延伸。自主研習選修教材《學術論著專題研討》第四單元,圍繞“如何閱讀自然科學論著”,撰寫一篇讀書心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