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遂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政治試卷一、單選題1.曹某與A居委會依法簽訂協議,約定由A居委會“結對子”關心照顧曹某的生活起居及身故安葬等事宜;曹某現有的動產和不動產的產權在曹某壽終后,移交A居委會。協議簽訂后,A居委會就依照約定派專人照料曹某的日常生活。曹某去世后,曹某的四名子女得知父親名下的財產將交由居委會處置,對此表示反對,要求繼承父親的遺產。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曹某與A居委會簽訂的協議是遺贈扶養協議②曹某的四個子女喪失了對曹某遺產的繼承權③A居委會履行了約定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④曹某的四個子女可以通過申請仲裁解決糾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李某在某電子商城促銷活動期間,用手機支付3088元購買了一臺平板電腦。后李某因平板無故黑屏與該商家發生糾紛,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該商家店面圖片,并配文“黑心商家”,給該商家帶來了不利影響。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某的行為侵犯了該商家的名譽權②若李某提起訴訟,可將消費記錄作為電子數據提交法院③若李某和商家經人民調解達成協議,該協議具有強制執行力④若李某提起訴訟,該商家不提交答辯狀,會影響法院審理案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戴某生育龐小某。戴某因病長期臥床需要人照顧,遂求助龐小某,但龐小某僅每月支付200元扶養費,對戴某的請求不顧不理。后戴某與侄子蔡某簽訂協議,由蔡某扶養戴某,戴某去世后其所有的一套房屋歸蔡某所有。蔡某依約履行義務至戴某離世,但在依據協議書主張權利時,龐小某拒絕協助蔡某辦理房屋變更登記。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①戴某與蔡某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②龐小某未全面履行贍養義務,喪失對戴某遺產的法定繼承權③蔡某不是戴某的法定繼承人,不能通過繼承方式獲得戴某其他遺產④若龐小某對遺產分配有爭議,可通過訴訟或仲裁方式解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杜某系A公司員工,入職時由于個人原因與公司疏忽,并未簽署勞動合同。工作期間,其五險一金均足時繳納,基本工資遵照協議發放。杜某在工作一年后離職,工作期間盡職盡責。后先向當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再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主張A公司賠償其雙倍工資差額及高溫補貼等合計9萬余元。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A公司由于自身疏忽導致勞動合同擱置,應賠償杜某雙倍工資差額②杜某索要高溫補貼屬于勞動者維護自身享有的享受勞動保護的權利,應予支持③由于杜某已向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故法院不應受理④杜某行為違反民法基本原則,法院不應支持其非法主張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外賣員小張與某外賣平臺簽訂為期1年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沒有基本工資,不為小張購買社會保險,按照所送外賣數量計算提成。工作6個月后,該平臺以“未達送遞效率”為由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且拒絕支付經濟補償。根據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購買社會保險是法定義務,不為小張購買社會保險的約定違法②平臺與小張簽訂的勞動合同違法,勞動關系不成立③平臺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違法,小張可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或經濟賠償④平臺因小張送遞效率低而解除勞動合同屬于合法解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對于用工單位拖欠薪酬、勞動侵權等行為,受依法維權成本相對較高、搜集證據難度較大等因素影響,部分勞動者心存畏難情緒,難以依法合理維權。這要求勞動者①依照法律程序收集證據,為依法維權提供依據②完善工會組織協調機制,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③加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降低依法維權成本④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簽訂勞動合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眾合公司是從事女裝銷售的經營者,在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而合眾公司與其是同行,兩家市場競爭激烈。合眾公司在其網站上使用與眾合公司商標相近的標識,使用與眾合公司相同的宣傳語及網站圖片,以吸引客戶。對此,眾合公司將合眾公司訴至法院。該案件中的合眾公司( )①屬于非法營銷行為,構成侵權②其行為構成虛假宣傳,是不正當競爭行為③侵犯了眾合公司的專利權,應賠償其損失④應承擔停止侵害并恢復原狀的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王某與李某是一對夫妻,雙方名下有房屋1套(市場價200萬元)、存款80萬元。2025年,李某在懷孕期間因時常遭到王某及其母劉老太的貶低,于是雙方在約定將房屋折現并平分財產后達成協議離婚。在離婚冷靜期內,王某因車禍意外去世,獲死亡賠償金10萬元,生前未立遺囑。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老太應得到75萬元 ②王某留有價值140萬元的遺產③李某可以多分王某的遺產 ④因李某懷孕,雙方協議離婚無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12歲的安安趁爸爸不注意,用爸爸的手機玩游戲,并輸入爸爸以前告知的支付密碼進行充值,5天時間共花掉了18828.14元,收款方為某網絡公司。7日后,安安的父母偶然發現該情況,于是聯系平臺客服,要求退款。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安安具有法律賦予的民事權利,網絡公司無需退款②爸爸因管理不當,應對損失承擔一定責任③安安進行網絡游戲充值未經父母追認,充值行為無效④安安與網絡公司的交易遵循了平等自愿原則,交易有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某電視臺民生新聞欄目組接到群眾反映,某小區業主周某將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筑垃圾長期堆放在公共過道上,擋住了消防栓,造成了安全隱患。隨后該欄目記者趕到現場,拍攝了樓道現狀及周圍群眾對該事件的看法,并對周某進行了拍攝采訪。視頻如實播出后,周某認為視頻播放時未對其本人肖像和聲音作特殊處理,給其造成了負面影響。據材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周某因長期占用公共過道,侵害了鄰居的合法權益②視頻播出給周某造成負面影響,侵害了周某的名譽權③周某的肖像權被侵害,電視臺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④電視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而影響周某名譽,無需承擔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近日,某市Y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甲藥業連鎖公司分公司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銷售的“SD透骨貼”,產品外包裝標注有專利號,經查,該專利實際是乙藥業公司于2021年10月9日申請并于2022年3月2日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專利產品。以下對本案判斷正確的是( )①甲公司假冒了乙公司的該專利產品的外觀設計,要承擔法律責任②若甲于2021年10月9日前使用相同技術生產該產品,則對乙構成侵權③2022年3月2日始,他人獨立研發出相同技術未經乙藥業公司許可也不得實施④2041年10月9日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乙藥業公司的該專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央視直播杭州亞運會跳水決賽,我國選手全紅嬋以完美表現贏得冠軍,引得各類媒體紛紛轉載。短視頻博主小楊將全紅嬋的跳水片段剪輯成短視頻發布在網絡平臺上,收獲了不少點贊和評論。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楊未經許可剪輯制作短視頻,侵犯了全紅嬋的著作權B.小楊剪輯跳水片段短視頻并發布,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C.各類媒體轉載不構成侵權,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使用費D.央視直播為新聞報道需要,未侵犯全紅嬋等選手肖像權13.張女士在注冊一款詞典軟件時發現,該軟件無需用戶點擊,系統會自動勾選“已閱讀并同意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選項。《隱私政策》中顯示,一旦注冊完成,軟件將會自動收集用戶的設備信息、地理位置、用戶行為等信息。若用戶取消勾選,就無法完成注冊,也無法使用該軟件。使用一段時間后,張女士想停用該軟件,但該軟件并未提供撤回同意的途徑。張女士遂將該軟件的運營公司告上了法庭。下列對此案件理解正確的是( )①系統自動勾選“同意”,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②軟件未提供撤回同意的途徑,侵犯了用戶的名譽權③運營公司應承擔刪除用戶信息、賠禮道歉等侵權責任 ④如果未經仲裁,人民法院不會受理張女士的訴訟請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小何入職某網絡科技公司,從事外賣配送工作,雙方簽訂了承攬配送協議,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該公司對外賣員工配備統一的服裝并記錄考勤。后小何在取餐途中不慎摔倒受傷,造成左臂骨折。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雙方基于意思自治簽訂了承攬配送協議,應確認為承攬合同關系B.公司對小何有勞動管理,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系C.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無法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D.外賣配送等新就業形態突破了勞動關系范疇,應由平臺經濟法調整15.甲、乙兩公司分別是自動駕駛領域知名品牌“蘿卜快跑”的運營者及商標權人。丙公司未經允許將“蘿卜快跑”注冊為企業名稱并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甲、乙兩公司將其訴至法院。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丙公司屬“搭便車”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需承擔違約的民事責任B.丙公司行為妨害健康的市場秩序,本案事實清楚,甲、乙公司無需承擔舉證責任C.因為丙公司企業名稱是經工商部門核準注冊,其行為無侵權惡意,法院應不予受理D.法院應以司法裁判樹立清晰法律邊界,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16.陳某、謝某夫妻二人在某社會調解服務中心共同訂立遺囑,載明“夫妻二人名下房產由兒子陳甲繼承,另將存款50萬元送給孫女小麗”。遺囑由陳某書寫,夫妻二人均簽字捺印,服務中心兩名工作人員簽字見證并加蓋公章。兩年后陳某去世。據此可以推斷( )A.陳甲如果繼承房產則需要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B.小麗不是法定繼承人但仍可通過遺贈獲得50萬元C.遺囑只有兩名工作人員見證而缺乏相應的法律效力D.謝某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可自然獲得房產的所有權17.李某在某農業機械公司購買的一臺收割機自燃。消防部門勘測調查認定“起火原因系電氣線路故障引燃周圍可燃物”。因超過保修期,李某與農業機械公司協商無果,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農業機械公司賠償損失。法院經審理支持原告訴求。上述案例中( )A.李某如因缺乏法律知識可委托辯護人協助進行訴訟活動B.消防部門的調查認定書可以作為書證證實產品存在缺陷C.農業機械公司可因收割機已超保修期免除損害賠償責任D.人民法院以司法手段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堅持了程序公正18.加強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有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下列行為合法的是( )①美術學院張老師用非遺傳承人的刻葫蘆作品講解刻法,并將其復制出來②某中華老字號產品為防止配方泄密,未申請專利,以商業秘密加以保護③趙醫生認為已故某中醫專家的著作有誤,直接改編并以原作者名義出版④劉經理對漢簡感興趣,購買了簡牘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復制并在網上售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品牌的信譽和產品的質量是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然而,近日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鋪子”卷入產品配料表造假的輿論風波,這一事件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還令大眾對食品安全問題重新審視。以下有關治理食品安全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消費者應理性表達訴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②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③企業以食品安全為中心,提高產品質量,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④建設法治國家,既需要有完備的法律體系,更需要法律的嚴格實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某網絡主播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從事直播取得收入,通過虛假申報手段偷逃個人所得稅及少繳其他稅費,數額較大。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該網絡主播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該案例說明( )①依法納稅是公民的法定義務②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③社會治理需要法律發揮作用④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要遵循誠信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觀題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趙某與錢某是上下樓鄰居,趙某愛熱鬧,隔三差五呼朋喚友來家聚會,異味,噪音等對樓下的錢某正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錢某多次與趙某溝通未果,遂購買“震樓器”,徹夜制造噪音影響趙某,并在小區住戶群辱罵趙某。二者爭吵多次,訴至法院。錢某要求趙某停止聚會活動并賠償精神損失;趙某認為聚會正常,要求錢某拆除“震樓器”,并在小區住戶群恢復名譽。當地人民法院組成調解團隊,充分運用傳統文化資源,利用“六尺巷調解法”,引導雙方選擇訴前調解。調節團隊運用“聽、辯、勸、借、讓、和”六步法,通過現場查勘和勸說,雙方當事人達成共識并簽訂和解協議,恢復正常生活。(1)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對趙某與錢某的請求加以評析(2)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分析當地人民法院巧用“六尺巷調解法“化解鄰里糾紛對我們的啟示。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電商直播迅速嶄露頭角,成為推動消費增長、促進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可電商直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的挑戰。2024年中秋節前夕,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間宣傳售賣“香港高端月餅”。后被曝產地在廣東,且并未在香港售賣。不少消費者向直播平臺申請退貨卻遭到拒絕。據調查,因部分電商平臺一味追求低價,致使大量產業被迫陷入了產品質量下降、知識產權違規、技術創新乏力的境地,破壞了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阻礙了品牌的創新發展。2024年9月,《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正式實施。這一規定旨在規范電商行業競爭秩序,防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從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分析該材料對電商經營者的啟示。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A D A B A C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B B D B B A D B21.(1)①該糾紛適用民法典中關于不動產相鄰關系的處理規則。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趙某對錢某正常生活事實上造成了較大干擾,應當要整改。例如適當停止聚會或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異味、噪音等干擾產生。錢某應撤除“震樓器”,減少噪音。②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任何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錢某應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2)① 調解優先,化解矛盾更高效,調解能減少訴訟對抗性,降低維權成本,符合《民事訴訟法》鼓勵調解的原則。② 傳統智慧與法治結合,借助“六尺巷”禮讓精神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既遵循法律又弘揚和諧價值觀。③ 兼顧情理法,維護鄰里關系,調解通過實地查勘、勸說等方式平衡雙方利益,避免“一刀切”判決破壞鄰里和諧,體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 調解是法治社會的重要補充手段,傳統文化資源可為現代糾紛解決提供價值引導,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原卷無答案,僅供參考)22.①企業經營者應當遵守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堅持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②企業經營者應當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和知情權。③企業經營者應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提高創新能力和品牌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