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專題訓練★★ 文本解讀類三、(2024·孝感市孝南區二模)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古人如何制食鹽①食鹽,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被稱為“百味之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鹽,小篆為鹽(yán),屬于象形字:“臣”代表大臣,“人”代表制鹽工人,“鹵”代表制鹽鹵水,“皿”代表制鹽的器皿。這個字的意思是,在大臣的監督下,工人在器皿中燒鹵水制鹽,這表明制鹽過程是政府行為。②我國的制鹽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時代。傳說黃帝手下一個叫夙沙氏的部落通過把海水煎煮成鹵水再制成鹽,發明了制鹽之法,夙沙氏也因此被稱為“鹽圣”。③我國從神農時代開始種植谷物。之前古人的飲食以獸類、禽類為主,動物體內的鹽分已經足夠補充人體所需,但主要飲食來源變成谷物后,就需要攝入鹽分,制鹽的方法也應運而生。從制鹽方法來看,鹽可分為海鹽、池鹽(湖鹽)、井鹽、巖鹽等。④海鹽就是直接煮制海水成鹽。唐宋之后,海鹽制作逐步發展到在海濱開辟灘場,引海水澆灑,經日曬得到鹵,然后煎煮得鹽,這種方法稱為淋鹵煎鹽。宋元之際實行淋鹵曬鹽,即將淋出的濃鹵放入淺池中,日曬結晶成鹽。⑤池鹽是中國最早發現并利用的自然鹽,通過鹽池鹵水蒸發結晶而成鹽?!妒酚洝酚涊d,黃帝曾戰炎帝于阪泉,敗蚩尤于涿鹿,而“炎黃血戰,實為食鹽而起”,為控制鹽這一重要物資。后來的堯舜禹三帝先后在平陽(今山西臨汾)、蒲坂(今山西永濟)、安邑(今山西運城北)建城,側面印證了這件事。⑥湖鹽,也叫池鹽。史料記載,茶卡鹽湖是中國最早開發的鹽湖之一,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當地的鹽已在西北、中原地區享有盛譽。察爾汗鹽湖是國內最大的鹽湖,蘊含足夠全球人口吃1 000年的食鹽礦藏。在30多個擁有湖鹽資源的國家中,中國居首位,蘊藏量占世界總量一半以上。⑦井鹽,即通過鑿井抽取地下鹵水蒸發獲得固體食鹽。漢代四川即有井鹽生產,自貢鹽業在東漢章帝時期有所發展。北宋慶歷年間,四川鹽業在技術上有了新的發展,發明了沖擊式頓鉆鑿井技術,鑿出了一種新型的小口徑鹽井——卓筒井。這種鹽井,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鉆頭、竹制套管,并安裝了單向閥門裝置的汲鹵筒。明清時期,四川井鹽生產工藝突飛猛進,清道光十五年,世界第一口1 001.42米的深井——燊海井鑿成,目前它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⑧巖鹽是地殼運動過程中沉積的鹽,一般都是湖或海干涸之后形成的,也叫石鹽、礦鹽。因地層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各異,從而出現赤、紫、青、黑、白等不同顏色,用類似采煤的技術,從地下或地面直接采出石鹽。《史記·西域法》中記載高昌(今吐魯番)出產味道非常鮮美的赤鹽以及白鹽,是巖鹽的最早記載。⑨鹽的用途,遠遠不止食用一種,它還可以用來殺菌消毒、護齒、美容、清潔皮膚、去污、醫療等。鹽鹵中的鉀是重要的化肥原料,可保障糧食與作物生長;鹽鹵中的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玻璃、儀器等離不開它。鹽鹵中還有多種微量元素,如新能源汽車中的核心部件——鋰電池,一部分原料出自鹽田;手機里的電池原料,也來自生產鹽的副產品。1.(2分)【文意理解辨析】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大意的一項是( )A.食鹽被稱為“百味之王”,它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B.高昌出產的赤鹽和白鹽之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是因為微量元素不同。C.唐宋之后,實行淋鹵曬鹽,在海濱開辟灘場,引海水澆灑,經日曬得到鹵后,煎煮得鹽。D.四川的卓筒井,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鉆頭、竹制套管,并安裝了單向閥門裝置的汲鹵筒。【解析】C.根據第④段可知,唐宋之后實行的是淋鹵煎鹽,宋元時期實行的是淋鹵曬鹽。C2.(3分)【信息提取概括】小文閱讀完本文后,根據鹽的分類對制鹽方法進行了整理歸納,并制作了學習卡片,請你幫助她補充完整。制鹽方法海鹽:① .池鹽(湖鹽):通過鹽池鹵水蒸發結晶而成鹽。井鹽:② .巖鹽:③ .直接煮制海水成鹽。通過鑿井抽取地下鹵水蒸發獲得固體食鹽。用類似采煤的技術,從地下或地面直接采出石鹽。3.(2分)【標題作用】小語認為本文不僅講了“古人如何制食鹽”,還講了食鹽的一些用途,因此將題目改為“食鹽的制作與用途”更合適,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說明理由。示例:不同意(1分)。本文雖然提及了食鹽的食用、殺毒消菌、護齒等用途,但都是簡要概括,所占篇幅很少,本文的主要內容是講述“古人如何制食鹽”,所以不能將題目改為“食鹽的制作與用途”(1分)。四、(2024·襄陽市樊城區模擬)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身體不舒服真的是地磁暴惹的禍?①中國氣象局地磁監測數據顯示,3月24日23時到25日23時,地球出現了3小時特大地磁暴,且地磁活動一直持續到26日。其間,地磁暴相關話題多次登上熱搜。很多網友表示自己這幾天“渾身不舒服”,懷疑是受到了地磁暴的影響。還有人“恍然大悟”稱:還以為是上班上的,原來是地磁暴的“鍋”!②到底什么是地磁暴?它真的會危害人體健康嗎?③“簡單地說,地磁暴就是太陽活動引起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現象?!敝袊l星氣象領域科學傳播專家曹靜介紹,作為最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一次日冕物質拋射過程,能將數以億噸計的太陽物質高速拋離太陽表面。強大的動能量和太陽磁場能量一旦沖向地球,就會引發地球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地磁暴。這種現象通常在太陽活動高峰期頻繁發生,根據強度和持續時間,可分為小地磁暴、中等地磁暴、大地磁暴、特大地磁暴和超大地磁暴。據統計,平均每年有54天都會發生小地磁暴,但本次地磁暴因強度較大而引起公眾關注。④關于網友們自述的頭痛、嗜睡、失眠、焦慮等癥狀,曹靜說:“這應該和地磁暴無關。按目前研究看,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幾乎沒有影響。”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推廣部部長陳衛榮則表示,雖然普通人不需要對地磁暴做特殊的防護措施,但對于太空飛行員和定居在高緯度地區的居民等特殊人群來說,需要關注地磁暴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⑤那么,地磁暴會對人類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干擾嗎?曹靜介紹:“對空間天氣最敏感的是航天器。太陽活動劇烈時,高能粒子對人造衛星、空間站等航天飛行器可能造成損害?!彪S著地磁暴活動的加強,地球高層大氣被太陽能量不斷加熱,低軌道值班的航天器飛行時就會遇到額外的阻力。這種阻力會產生類似拖拽的減速作用,降低運行軌道的高度,威脅航天器安全。⑥此外,地磁暴還會對通訊導航產生影響,比如干擾無線電通信、影響飛機輪船等的導航系統,甚至我們的手機信號。電力傳輸系統也可能受到地磁暴的影響,嚴重時可能導致變壓器或電網設施損壞,引起電力中斷。⑦雖然人類幾乎感覺不到地磁暴的發生,但一些依賴地球磁場飛行的生物就不一樣了。例如,地磁方向和大小的改變會令鴿子“找不到北”,回不了家。成都信鴿協會秘書長陳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提到:“在25日早上7點的一場短距離比賽中,有近6 000只信鴿剛放飛時估計受到地磁暴的短暫影響,導致整體速度變慢?!?br/>⑧地磁暴為地球帶來的并不全是麻煩,也有一份浪漫的“禮物”,那就是美麗的極光。去年12月,黑龍江、內蒙古、北京等多地出現極光,就是受地磁暴活動影響。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工程師韓大洋解釋,這是因為太陽會不停地產生大量被稱為“太陽風”的高能帶電粒子,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這些粒子都圍繞地球聚集起來。當儲存的能量飽和時,太陽風就會沿著磁力線碰撞地球的大氣層,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獲得能量并釋放,這就形成了讓我們大飽眼福的極光。因此,最近極光愛好者可以密切留意空間天氣預報,擇機擇地觀測極光。(選自《科普時報》,2024 年3月29 日)1.(2分)下列說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地磁暴是太陽活動引起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現象,只在太陽活動高峰期頻繁發生。B.地磁暴對人類的身體健康沒有影響,人們不需要對地磁暴做特殊的防護措施。C.地磁暴為地球帶來的并不全是麻煩,也會在多地形成美麗的極光,讓人大飽眼福。D.地磁暴會對人造衛星、空間站等航天飛行器造成損害。【解析】A.結合第③段內容可知,選項“只在太陽活動高峰期頻繁發生”過于絕對化,表述有誤;B.根據第④段內容可知,選項表述過于絕對化,對于特殊人群來說,需要關注地磁暴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D.根據第⑤段內容可知,選項偷換概念,表述有誤。C2.(2分)【句段作用】小航在讀第①段時,覺得說明文這樣寫很有意思。請談談文章第①段這樣寫的好處。①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吸引讀者往下讀;②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地磁暴。(一點1分)3.(3分)小航覺得本文第⑦段的內容是多余的,你覺得能否刪掉?請簡要說明理由。不能刪去(1分)。第⑦段補充說明了地磁暴對一些依賴地球磁場飛行的生物的影響,使說明內容更全面、周密,且列舉了具體例子,使說明更有說服力(2分)。五、(2024·襄陽市襄州區模擬)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警惕AI成為學習中的“代筆者”①隨著ChatGPT等大模型的不斷迭代,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引發廣泛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AI已經被廣泛用于輔助學習、撰寫論文和完成作業。②或許,AI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卻可能對學生的探索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產生負面影響。長期依賴AI,學生可能會逐漸喪失自主學習和深入思考的能力。③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對此問題表達了擔憂:“它可能幫助偷懶的學生取得好成績,但在沒有大模型幫助的時候,學生的口述能力、寫作能力一覽無余。這些能力不是簡單的考試所能決定的,真正推動世界發展的是這些具備了基礎能力的學生,這些學生的能力訓練、基礎訓練,以及科學方法論、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和AI沒那么大關系?!?br/>④施院士的警告并非空穴來風。學習從來就是一個需要持續思考、探索和實踐的過程。AI的介入雖然能簡化學習任務,但在為學生輕松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可能導致他們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若學生依賴AI進行作業抄襲或論文寫作,不僅學術誠信受損,還可能培養出錯誤的價值觀,影響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和人生軌跡。⑤ 2023年,牛津、劍橋等8所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其決策背后的考量不言自明。⑥ AI之于學習,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帶來不少便利,但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終究是自己的事情,AI或許能在某些學習場景中成為“助手”,但絕對不能成為學生寫作業、寫論文的“代筆者”。畢竟,考試時沒有AI的加持,學生的真實水平很快就會“原形畢露”。⑦ AI之于學習,趨利避害的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正確合理地使用它。AI技術本身并沒有原罪,科學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AI使用觀念,而不是躺在AI上“坐享其成”。(選自《科普時報》,2024年4月26日,胡利娟)91.(2分)下面對文章理解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科技的發展,AI已經被廣泛用于輔助學習、撰寫論文和完成作業。B.AI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卻可能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C.AI的介入能簡化學習任務,在為學生輕松解決問題的同時,必然會導致他們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D.我們要建立正確的AI使用觀念,把學習當做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躺在AI上“坐享其成”。【解析】C.由第④段“AI的介入雖然能簡化學習任務,但在為學生輕松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可能導致他們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可知,選項說法太絕對。C2.(3分)畫橫線句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打比方(1分),將AI比作學習的“助手”“代筆者”,生動形象地說明了AI的作用以及不能濫用AI,使說理更淺顯易懂(2分)。3.(2分)【跨學科】【拓展探究】小文畫了一個平面直角坐標圖來表達他閱讀本文后的感悟,請你解讀其內涵。對AI的依賴程度越高,越不利于思維深度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