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新詩閱讀指導高——統編版—語文一第一單元1.初步了解中國新詩的基本特征,體會新詩的獨特 價值。2.學習借助新月詩派的“三美”主張賞讀新詩的方 法,獲得審美體驗,提高文學閱讀的鑒賞能力。3.結合新詩的閱讀,激發創作新詩的熱情,嘗試寫 作詩歌。學習目標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本詩發表于1917年的《新青年》第2卷第6號,后收入《嘗試集》)蝴蝶胡適1919年,胡適在總結自己的新詩創作“嘗 試”的經驗后發表《談新詩》 一文, “新詩” 這一文類正式誕生。但隨著胡適式的新詩嘗試 之作的不斷出現,詩質的豐富性逐漸被濫情取 代,詩歌語言的凝練性逐漸被白話的透明性取 代,詩的美學色彩越來越淡,各種流派各種嘗 試的作品,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困擾。幸好我們的現代詩壇先驅們也開始了繼續探索。新月派、象征派和現代派均做出了卓越貢獻。其中,新月派詩人聞一多提出“新格律詩”理論,即要求新詩具備“音樂的美” “繪畫的美”和“建筑的美”。本課淺析新月派主要詩人是如何實踐“三美”詩 論并使之不斷豐富而成為改造新詩創作幼稚病的一劑 良 藥 ,也讓大家對新詩的賞讀和創作有了一個可以關 照的抓手。聞一多提出“三美”詩論聞一多的文藝觀獨樹一幟,他的新詩理論涉及兩方面:一是在內容上強調詩歌對生活的把握;二是在形式上既要有內在的幻想的情感,又要有外在的“合規 律”的模式。這“合規律”的模式就是“三美”原則。詩歌的節奏美詩歌的詞藻美文字的空間感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詩歌三美原則音樂美“音樂的美”, 是新詩格律的第一個內容,主要是指詩歌的節奏美。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聞一多《死水》“繪畫的美”,是新詩格律的第二個內容,主要是指詩的詞藻美。也許銅的 要綠 成翡翠,鐵罐上銹出幾瓣桃 花;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繪畫美聞一多《死水》建筑美“建筑的美”,是新詩格律的第三個內容,主要是指使得文字在空 間感方面要做到“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詩的格律》)。死水聞一多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讓死水酵成一 溝綠酒, 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 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這是一 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三美”詩論是針對新詩的詩情泛濫和白話缺乏意味而提出的,目的是給新詩帶來 藝術價值的提升。聞一多認為, 一首成功的 新詩作品應該是“三美”熔鑄為一體,既不 能分割開來也不能偏于某一方。徐志摩注入“性靈美”徐志摩詩歌的“音樂的美”徐志摩把“性靈美”注入詩的節奏中,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聞 一多進行曲的節奏,進行曲變成了小夜曲。徐志摩在《詩刊放假》 一文中說: “ 一首詩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內含的音 節的勻稱與流動。 ……明白了詩的生 命是在它的內在的音節的道理,我們 才能領會詩的真正的趣味。 9可以說,創造性地實現了聞一多 的“音樂的美”,是徐志摩詩歌最鮮 明的特色。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徐志摩 《再別康橋》徐志摩注入“性靈美”徐志摩詩歌的“繪畫的美”徐志摩生活在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又過早地接觸了西方浪漫主 義文化,情感熱烈奔放,熱愛大自然,作品中的政治色彩和社會色彩 較淡,因而詩歌中的顏色很單純,金碧輝煌,明麗光艷,讓人賞心悅 目。康河的風光在詩人的筆 下是五顏六色的,是透明得 可以相互滲透的五顏六色, 這透明,正是詩人的性靈融 進大自然的結果,正是詩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靈動的對大自然、對康橋的 赤子之情流出筆端的結果。徐志摩注入“性靈美”徐志摩詩歌的“建筑的美”他做到了節的基本勻稱和句的基本均齊,使聞一多的摩天大樓開了許多窗子,新鮮空氣透進去了,污濁空氣散出來了,讀者的身心得《再別康橋》每句詩的字 數只是大體一致,每節四句故 意以相同的參差狀態排列。 一 方面從直觀上顯得錯落有致,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讀者體會到 詩人顧看康橋時一步三回首的 依依不舍之情。到疏導。尋 夢 撐 一 支 長 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 一 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徐志摩把性靈注入“三美”,使聞一多的新格律詩理論既關注了對新詩濫情的束縛,又沒有忽視對詩人純真情懷的青睞,從而使 新詩獲得了自然的生命力,使古典詩歌的弘 揚生命的精神內涵復活于新詩中。朱湘注入"民歌美"朱湘也是新月派詩人,被魯迅稱為“中國的濟慈”。他也看到了“三美”詩論指導聞一多個人創作中對感情的過分束縛和詩的語言模 式的呆板,并把民歌美注入“三美”中。民歌的音樂性:清新、明朗、 通俗,口語化,民歌味非常濃。●●●●●●小船呀輕飄,楊柳呀風里顛搖;荷葉呀翠蓋,荷花呀人樣嬌嬈。●●●●●●——朱湘 《采蓮曲》●●●●●●蓮蓬呀子多:兩岸呀榴樹婆娑,喜鵲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羅。溪 中 ,采 蓬 ,耳鬢邊暈著微紅。風 定 ,風 生 ,風颶蕩漾著歌聲。●●●●●●朱湘注入"民歌美"民歌美與繪畫美相結合。 蓮蓬、榴樹、喜鵲、采蓬女的 耳鬢微紅等融合成了一幅生動 的鄉間采蓮圖。●●●●●●蓮蓬呀子多:兩岸呀榴樹婆娑,喜鵲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羅。溪 中 ,采 蓬 ,耳鬢邊暈著微紅。風 定 ,風 生 ,風颶蕩漾著歌聲。●●●●●●朱湘注入“民歌美”句式的錯落和兩字一行 的夾用,從直觀上就讓人領 略到此節恰如一枝亭亭玉立 的荷花,具備了空間的美感o朱湘把民歌的美運用到詩的節奏、辭藻、氛圍、格式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聞一多的“三美”詩論, 不僅使新詩作品簡約明快,節制了情感,而且把新詩 從聞一多、徐志摩很濃的文人氣中解脫出來,拉進人 民群眾的生活中,強化了新詩的時代感,使新詩獲得 了永久的生命力。除了“新月派”以上的三位主將,新月派其他詩人如卞之琳、何其芳等也在不同側面豐富和完善了“三美”詩 論, “三美”詩論成為指導新月派全體詩人創作的理論, 并在群體的創作實踐中成熟,這一詩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了新詩濫情和白話無味的問題。新月派的探索影響了同時代的現代派詩人和象征派詩 人對新詩創作的繼續探索,不斷豐富新詩的表現手段,終 于使新詩繼續向前大步發展。我們在閱讀鑒賞新詩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所憑借了。同學們,端午快樂!大家 看了今天窗外的雨了嗎 吃了 端午的粽子和鴨蛋嗎 看了線 上云端的中國美景嗎 還是被 假期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 讓我們來一個三行詩創作 的活動吧!要求:內容是關于今年端 午的感觸,寫作符合“三美” 原 則 。課外拓展端午粽 葉 瘋長 ,艾 草 飄香,端 午 思 念 一 籮筐 !長 、 香 、筐押韻 。粽葉、艾草具有端午特征。評:直白有趣,頗具民歌味 兒。句式長短不 一,有民歌味 兒 。學生習作詩句的不規則形成建筑美。 落地窗上,一邊是霓虹高樓; 一邊是荷香角黍。評:意境很好,有對比之效,具備了一定的“三美”特征,但是 細究仍有不足。沒有押韻。詞語有色彩感,但不夠準確。學生習作端午端午落地窗上,一邊是霓虹高樓; 一邊是角黍箬香。評:簡單的詞序調整,使之更有韻 律 , “荷香”改為“箬香”更 符合端午粽葉的特點。使之押韻。具備傳統氣質的 應景之詞,體現 了繪畫美。學生習作祭屈原悲愴立于汨羅江邊 與我一樣形影孤單 同我一般孤單形影評:立意深刻,用詞較好。但“三美”特征體現不明顯。互動修改富有情感的詞 祭屈原 語,與自然共情。 汨羅江上的鳥兒評:立意深刻,用詞較好。有了 回環和押韻的音樂美,用富有情 感的詞語營造了一幅我與自然共 情的繪畫美,參差不齊的句式也 具有了活潑的建筑美。悲愴如我一般也如他一般形影孤單參差的句式也 具有了活潑的 建筑美。押韻愿同學們能用心感受生活,激發創作的靈感,用詩歌來提升我們生活的質量!感謝觀看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