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B卷能力提升)—高二政治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單元測試AB卷考試時間:10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1.杭州第19屆亞運會獎牌“湖山”用線條勾勒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杭城畫卷,其在設計上融入西湖、大運河、良渚元素,并首次采用“方圓相融”的造型,表達了杭州的城市氣質,展現了勇攀高峰的體育精神。杭州第19屆亞運會獎牌的設計( )①把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揭示本質和規律②具有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③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了反向思考④進行了有意想象,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洗衣機的發明過程如下:首先圍繞“洗”這個關鍵問題,研發人員列出各種各樣的洗滌方法,如用洗衣板搓洗、用刷子刷洗、用棒槌敲打、在河中漂洗、用腳踩洗等;其次充分吸收各種方法的優點,結合現有的技術條件,形成設計方案初稿,再經過不斷完善和改進,最終取得成功。這一過程( )①表明聚合思維可以填補經驗知識空白,找出不同對象之間的關聯②運用了發散思維,從“洗”出發列舉各種各樣的洗滌方法③通過“聚合—發散—聚合—發散”解決發明洗衣機這一復雜問題④運用了聚合思維,綜合各種洗滌方式的優點得出最佳方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年春晚創意節目《當“神獸”遇見神獸》以《山海經》《抱樸子》《史記》等中國古典典籍中的吉祥神獸為原型,結合VR技術、國潮繪畫,設計出麒麟、鳳凰等中國神獸形象,讓觀眾從“神獸”身上汲取善良仁義、自強自信的精神力量。該節目( )①運用形象思維,生動直觀地展現吉祥神獸的形象特征②樹立辯證思維,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關系③運用逆向思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④借助抽象思維,以概念為基本單元揭示神獸的本質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的會徽“超越”正式亮相,圖案融合短道速滑運動員奮力沖刺的姿態、哈爾濱市花丁香花和亞奧理事會太陽圖標等元素,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元素結合,傳遞新時代中國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不懈努力向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發起挑戰,為亞洲冰雪運動作出新貢獻的美好追求。這一設計( )①是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認識對象,觸及本質和規律②從思維的特征看,體現了思維的概括性和能動性,凸顯對冰雪運動的美好追求③會徽以感性形象為基本單元,揭示冰雪運動的本質和規律④通過推導性的運行方式揭示了奮力拼搏、不斷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莫高精神”是跨越時空的精神積淀。常書鴻放棄優越生活,來到黃沙漫天的莫高窟;樊錦詩“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為敦煌石窟建立數字檔案,實現“永久保存、永續利用”……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無怨無悔、默默耕耘,踐行“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讓敦煌文化綻放出絢麗的時代光彩。這表明( )①思維能夠憑借已有知識和經驗,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②思維具有概括性,通過直接感知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③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④思維在實踐中產生,正確的思維能夠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建國之初,周恩來總理召開記者招待會,當一個外國記者挑釁地問新中國有多少個廁所時,周總理答道:2個。在記者驚異的目光中,總理繼續說道: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嘛!頓時笑聲四起,緊張的局面輕松下來。從思維上看周總理的這一回答( )①將概念“數量”和概念“種類”視為全同關系②巧用“偷換概念”化解了外國記者的有意刁難③把概念“量”的規定性和“質”的規定性相結合④從邏輯上看違反了“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下表反映了細胞學說的兩位主要建立者的研究過程與研究結論:時間 科學家 研究過程 研究結論1838年 施萊登 通過對花粉、胚珠和柱頭組織的觀察,發現這些組織都是由細胞構成,且細胞中都有細胞核。 提出植物細胞學說,即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植物體的基本單位。1839年 施旺 通過對脊髓細胞和軟骨細胞的觀察發現了細胞核,進而研究了許多其他種類的動物細胞,證明在眾多動物的組織形態中都有細胞核的身影。 提出細胞是構成動物的基本單位,動物和植物一樣,也是由細胞組成的;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含有細胞膜、細胞內含物和細胞核。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施萊登和施旺的研究都運用了歸納推理的思維方法②兩者的研究結論具有一致性,是遵循同一律的體現③兩者研究中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都不具有保真性④對細胞的認識經歷了從思維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年6月1日,美國防長在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演講,在涉及臺灣議題上,一方面,他稱美致力于“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他宣稱美會協助臺灣保持自衛能力。下列情境中與美方所犯邏輯錯誤相一致的是:( )①甲:“作為網絡空間一員的我們,理性上網要從我做起。”乙:“從‘你’做起,跟我有什么關系?”②臨近開學,小明對媽媽說:“不能說我的寒假作業寫完了,也不能說我的寒假作業沒寫完。”③阿姨質問鄰居:“同樣是孩子吵,別人家的孩子是缺乏管教,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性率真 ”④理發師:“我給所有不給自己理發的人理發。”顧客問:“你給不給自己理發?”理發師頓時無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七國集團峰會發表的公報聲稱以“團結”“決心”應對全球挑戰,提到“維護臺灣海峽兩岸和平與穩定對國際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但卻絕口不提反對“臺獨”,這實質是對“臺獨”勢力的縱容支持,其結果只會對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沖擊。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七國集團對“團結”“決心”的認識違反同一律的要求B.七國集團對反對“臺獨”問題的思維犯有“偷換概念”的錯誤C.七國集團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D.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反映,七國集團違反“兩不可”的錯誤10.《人民日報》刊文指出要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貫通相契合的內在邏輯。下列語句中與刊文中的“邏輯”含義相同的是( )①這篇文章前后自相矛盾,毫無邏輯可言②烏云密布就是快下雨了,這是自然邏輯③要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④邏輯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包括數據分析、金融、法律等多個領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魚缸和魚缸上的蔬菜種植管道,構成了魚菜共生的平臺。這項循環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把水產養殖和生態種植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了科學的協同共生,使“養魚不用換水,種菜不用施肥”成為一種現實。這一技術說明科學思維( )①助力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②能突破所有條件限制,創造新的聯系③可以擺脫規律的制約,創造新的事物④有利于我們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12.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一條是“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觀念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一種復雜性思維。堅持系統觀念是因為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 )A.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正確認識和把握事物B.駕馭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支配社會發展C.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真理的責任D.掌握科學思維方法,解決一切問題13.近年來,河北省統籌全流域“一盤棋”的治理思路,按照“補水、治污、防洪”一體化推進、系統化治理白洋淀生態環境。淀區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逐步提升,已連續三年穩定保持在Ⅲ類。從思維和邏輯的角度,河北省的做法( )①運用了科學思維,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②立足于事物不同部分,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③運用辯證思維,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及發展趨勢④保持事物特定的質,把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科學思維,也叫科學邏輯,即形成并運用于科學認識活動、對感性認識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方式與途徑的理論體系;它是真理在認識的統一過程中,對各種科學的思維方法的有機整合,它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我們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 )①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的階段性特征,提升政治覺悟②有助于我們在實踐中檢驗思維的結果③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④有利于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年一季度,而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恢復進程中的困難挑戰,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靠前發力實施宏觀政策,固本培元增強內生動能,國民經濟呈現增長較快、結構趨優、質效向好的特點。從發展前景看,經濟運行有基礎有條件向好發展、行穩致遠。上述對我國經濟形勢的研判啟示我們,科學思維( )①總是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②揭示事物的規律,指導人們直接實現預期目的③在實踐中產生并不斷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④能對事物發展趨勢、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掛在墻上的電池石英鐘在電池耗盡時,秒針經常停在表盤上“9”的位置,這是為什么呢?某校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和分析研究發現,秒針轉動受重力阻力和電池驅動力雙重作用,在“9”位置時支點到重力方向的距離最大,產生的重力矩最大,當電池即將耗盡時驅動扭矩無法抵抗秒針的反向重扭矩,秒針就停在這里。由此可見,科學思維( )①具有認識的客觀性和結果的可檢驗性②就是運用邏輯思維來思考和認識事物③利于解決新問題,有所發明有所創造④能幫助我們正確把握事物本質和規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本題共4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議題“邏輯與思維”中的“思維有哪些特征?情境分析材料一 對于同一棵古樹的美,植物學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長習性,把古樹頑強的生命力看作美;木材商考慮的是它的木質、樹圍,把古樹的使用價值看作美;畫家則驚嘆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樹的形態看作美。美的日常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于滿足生理需要時的感嘆和對滿足生理需要的對象的肯定性評價。如將食物、酒稱之為“美食”“美酒”,吃飽喝足之后情不自禁地發出“美極了”的贊語,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美”的漢宇詞源含義之一是羊大為美。日常生活中對美的用法,顯然是對其古代含義的一種沿襲,即把美等同于甘,指的是感官的快適。二是用于倫理評價,對人的行為、思想、言論符合規范的一種贊同,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體現了我國文化中“美與善同義”的傳統觀念。材料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思維碰撞結合材料一,從思維的角度上講,對于同一棵古樹的美,植物學家、木材商、畫家“各美其美”說明了什么?人們對“美的日常含義”的思考,是怎樣體現思維的共同特征的?(8分)結合材料二,說明思維與實踐的關系。(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同學上課遲到,被老師罰站15分鐘。對此,班上的同學討論起來。甲同學認為,這是“變相體罰”。乙同學認為:“學生應該遵守校規,我不贊成不罰他;但是罰站很丟人,我也不贊成懲罰他。”同學丙立即反駁:“犯錯了不用受罰,遲到等于沒遲到,那要校規何用?”注:《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規定,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對違規違紀情節較為輕微的學生,可以實施包括“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等懲戒措施。運用“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相關知識,對三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以德樹人,培養孩子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勞動習慣成為中國教育的一個大問題。中國的孩子很多在家是小皇帝,在外以自我為中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家庭、學校、社會都在改進教育方式,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培養。某小學堅持以德樹人和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學會生活,學會關心”為主題,家庭、學校、社會緊密配合,制定勞動教育和感恩教育方案。按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提出要求,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小學一年級拒絕別人喂飯,二年級拒絕別人穿衣,自己洗襪子,每天做15分鐘以上家務;針對高年級,學校開設烹飪、整理收納、使用家電、種菜養禽等課程。每個同學需要記住父母的生日,并在其生日時,能主動表達感恩之情。養成節約糧食、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該校通過多年來的教育實踐活動,學生的思想面貌和行為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結合材料,運用科學思維的特征的有關知識,分析該小學開展學生勞動教育和感恩教育的科學性。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時期,根據我雙方的形勢,創造性地提出了“持久戰”的著名論斷,發表了《論持久戰》,闡述抗日戰爭的三個戰略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御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戰略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該論斷有力地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論調。強調如能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中國將在此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根據地人民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創造性地開展了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根據上述材料,從科學思維特征的角度談談毛主席論抗日戰爭論斷的正確性。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把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揭示本質和規律,這屬于抽象思維,但該獎牌在設計上運用的是形象思維,①排除。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屬于逆向思維,但材料中運用的是形象思維,③排除。故選D。2.答案:D解析:“圍繞‘洗’這個關鍵問題,研發人員列出各種各樣的洗滌方法,如用洗衣板搓洗……用腳踩洗等”運用了發散思維,從中心問題出發,向不同方向發散以尋求解決“洗”這一問題的多樣性答案,②符合題意。“充分吸收各種方法的優點,結合現有的技術條件,形成設計方案初稿”運用了聚合思維,將眾多洗滌方法關聯起來,綜合其優點解決洗滌問題,④符合題意。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補經驗知識的空白,幫助人們找出不同對象之間可能具有的關聯,①說法錯誤。在解決復雜問題時人們的思維常結合實際情況,反復地“發散—聚合—發散—聚合”,③說法錯誤。故選D。3.答案:A解析:創意節目《當“神獸”遇見神獸》結合VR技術、國潮繪畫,運用了形象思維,生動直觀地展現了麒麟、鳳凰等上古神獸的形象,①符合題意。讓上古神獸“走出”文獻古籍,觀眾從“神獸”身上汲取善良仁義、自強自信的精神力量,運用了辯證思維,正確處理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關系,②符合題意。逆向思維是打破常規,對司空見慣的、已成定論的事物、現象或觀點,進行反過來思考并獲得有效結果的一種思維方式。材料沒有體現這一思維方式,③不符合題意。結合VR技術、國潮繪畫,設計出麒麟、鳳凰等中國神獸形象,主要運用的是形象思維,而不是運用抽象思維,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4.答案:A解析:會徽“超越”融合短道速滑運動員奮力沖刺的姿態、哈爾濱市花丁香花和亞奧理事會太陽圖標等元素,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元素結合,傳遞新時代中國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等美好追求,說明這一設計運用的是形象思維,即以感性形象為基本單元,是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認識對象,觸及本質和規律,故①符合題意。會徽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元素結合,傳遞美好追求,這一設計體現了思維的概括性和能動性,故②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運用形象思維進行會徽設計,以感性形象為基本單元,并未揭示冰雪運動的本質和規律,故③不符合題意。推導性的運行方式是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而這一設計是運用形象思維反映亞冬會運動員的形象,故④表述錯誤。故選A。5.答案:D解析:材料強調一代代文物工作者踐行“莫高精神”豐富了敦煌文化,體現了思維的能動性;而思維能夠憑借已有知識和經驗,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強調思維具有間接性,能夠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①排除。思維具有概括性,能夠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②排除。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無怨無悔、默默耕耘,踐行“莫高精神”,讓敦煌文化綻放出絢麗的時代光彩,表明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③正確。“莫高精神”是跨越時空的精神積淀,“莫高精神”讓敦煌文化綻放出絢麗的時代光彩,這表明思維在實踐中產生,正確的思維能夠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④正確。故選D。6.答案:D解析:外國記者新中國有多少個廁所的問題與周總理男女兩個廁所的回答,從邏輯上看違反了“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但面對外國記者的挑釁提問,周總理的兩個廁所的回答是巧用“偷換概念”有效化解了外國記者的有意刁難,②④應選;周總理的這一回答并沒有將概念“數量”和概念“種類”視為全同關系,將概念“量”的規定性和“質”的規定性相結合,①③不選,故選D。7.答案:A解析:施萊登對植物中的通過對花粉、胚珠和柱頭組織的觀察,發現這些組織都是由細胞構成,提出植物細胞學說,即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施旺通過對脊髓細胞和軟骨細胞的觀察,證明在眾多動物的組織形態中都有細胞核的身影,提出細胞是構成動物的基本單位,二者都是運用了歸納推理的思維方法,都是不完全歸納,前提與結論之間都不具有保真性,①③入選。施萊登和施旺兩者分別的是對植物和動物進行研究不是同一事物,并沒有涉及同一律,②不選。思維具體是認識的最后一個環節,正確的過程應該是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到思維具體,④不選。故選A。8.答案:D解析:題干中在涉及臺灣議題上,美方一方面稱美致力于“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稱美會協助臺灣保持自衛能力,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違背了矛盾律。①:乙用“你”偷換了甲說的“我們”,違背了同一律,與題意不符,①不選。“不能說我的寒假作業寫完了,也不能說我的寒假作業沒寫完”,犯了“兩不可”的錯誤,違背了排中律,與題意不符,②不選。“同樣是孩子吵,別人家的孩子是缺乏管教,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性率真”,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違背了矛盾律,③符合題意。理發師既給所有不給自己理發的理發,又不給自己理發,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違背了矛盾律,④符合題意。故選D。9.答案:C解析:本題以七國集團峰會發表的公報為背景,考查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知識。本題通過對國際上言論的認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科學精神的核心素養。七國集團一方面強調臺灣海峽兩岸和平與穩定,一方面又對“臺獨”勢力縱容和支持,對臺灣問題上,七國集團認為“A”和“非A”可以同真,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而不是“偷換概念”,B排除,C符合題意。同一律要求“A是七國集團對“團結”“決心”的認識沒有違反同一律,A排除。“A”和“非A”必有一真,七國集團對臺灣的態度與“兩不可”無關,D排除。故選C。10.答案:C解析:《人民日報》刊文指出要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貫通相契合的內在邏輯中的“邏輯”一詞指客觀規律。烏云密布就是快下雨了,這是自然邏輯,要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這兩句話中的“邏輯”指客觀規律,②③符合題意。這篇文章前后自相矛盾,毫無邏輯可言中的“邏輯”指思維規則,不符合題意,排除①。邏輯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包括數據分析、金融、法律等多個領域中的“邏輯”指的是“邏輯學”這門學問,④不合題意。故選C。11.答案:A解析:“突破所有條件限制”“擺脫規律的制約”說法錯誤,發揮主觀能動性應該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故②③錯誤。水產養殖和生態種植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了科學的協同共生,這一技術成果是人們發揮科學思維作用的結果,故①④入選。故選A。12.答案:A解析:系統觀念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一種復雜性思維,堅持系統觀念有利于我們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正確認識和把握事物,故A入選。人們應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不能駕馭本質和規律,不能支配社會發展,故B錯誤。材料沒有強調擔當起維護真理的責任,故C不選。學習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思維方法,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故D錯誤。故選A。13.答案:B解析:河北省統籌全流域“一盤棋”的治理思路,按照“補水、治污、防洪”一體化推進、系統化治理白洋淀生態環境。淀區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逐步提升,已連續三年穩定保持在Ⅲ類,這說明河北省從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及發展趨勢,運用了辯證思維,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①③符合題意。整體處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要立足整體而不是立足部分,②說法錯誤。材料并不涉及“度”的問題,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14.答案:D解析:根據教材可知,學習科學思維提升政治覺悟是對于我們政治素養的提升,故①不選。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科學思維也要與時俱進,故②不選。根據教材可知,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幫助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故③④正確。故選D。15.答案:C16.答案:B解析:材料中“某校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和分析研究發現,秒針轉動受重力阻力和電池驅動力雙重作用,在“9”位置時支點到重力方向的距離最大,產生的重力矩最大,當電池即將耗盡時驅動扭矩無法抵抗秒針的反向重扭矩,秒針就停在這里。”說明科學思維具有認識的客觀性和結果的可檢驗性,能幫助我們正確把握事物本質和規律,①④符合題意。科學思維是對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②說法錯誤。材料不體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③不選。故選B。17.答案:(1)材料一說明了人人都會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不同風格的思維在速度、方式、質量乃至結果上有很大的差異。但不論哪一種風格的思維,都包含著思維的共同特征,都具有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2分)①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能夠憑借所獲得的美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美的現象,揭示事物美的本質,實現對“美的日常含義”的認識。(2分)②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能夠從多種美的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美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美的事物的共同本質,揭示出“美的日常含義”。(2分)③思維具有能動性。思維能夠提煉加工美的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對客觀實際的“美的日常含義”的認識,并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對美的追求。(2分)(2)①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重大時代課題的系統和科學的回答,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4分)②思維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4分)解析:(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分成兩小問,設問的主體分別是“各美其美”和“美的日常含義”;是體現說明類主觀題;需要調動思維的特征的知識;考生在回答本題時,要結合教材相關知識,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說明問題。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對于同一棵古樹的美,植物學家、木材商、畫家“各美其美”——可聯系人人都會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有效信息②:美的日常含義包括兩個方面,體現了對美的本質的揭示——可聯系思維的間接性特征。有效信息③:一是用于滿足生理需要時的感嘆和對滿足生理需要的對象的肯定性評價——這體現了思維具有概括性。有效信息④二是用于倫理評價,對人的行為、思想、言論符合規范的一種贊同,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體現了我國文化中“美與善同義”的傳統觀念——可聯系思維具有能動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人人都會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不同風格的思維在速度、方式、質量乃至結果上有很大的差異。得分點②: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能夠憑借所獲得的美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美的現象,揭示事物美的本質。得分點③: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能夠從多種美的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美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得分點④:思維具有能動性+思維能夠提煉加工美的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對客觀實際的“美的日常含義”的認識,并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對美的追求。(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結合材料二,說明思維與實踐的關系。是說明類主觀題;需要調動思維的特征的知識,回答本題時,重點是聯系教材知識,說明二者關系。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體現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有效信息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體現思維反作用于實踐。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重大時代課題的系統和科學的回答,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得分點②:思維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18.答案:①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同學甲將“罰站15分鐘”等同于“變相體罰”,根據《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規定,二者并非同一懲戒措施,不符合思維確定性的要求,違背了同一律。(4分)②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他們都不成立,否則犯“兩不可”的錯誤。同學乙既否定了不罰同學甲,也否定了懲罰甲,不符合思維明確性的要求,違背了排中律的要求。(4分)③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他們都成立,否則犯“自相矛盾”的錯誤。同學丙否定了“犯錯不用受罰、遲到等于沒遲到”的觀點,符合思維一致性的要求,沒有違背矛盾律的要求。(4分)19.答案:①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針對培養孩子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勞動習慣,該校堅持從我國社會現實出發,按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提出勞動教育要求并開展活動。(4分)②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勞動和感恩教育管理方案把握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循序漸進,各方協同配合,提供了方向指引。(4分)③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自開展活動以來,學生的思想面貌和行為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證明了管理方案經得起實踐的檢驗。(4分)20.答案:①毛澤東同志的根據中國抗戰之初積貧積弱,連年內戰的實際,《論持久戰》追求認識的客觀性。從實際出發,不盲目崇拜權威,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觀規律。駁斥了“速勝論”和“亡國論”。(4分)②通過對戰爭的發展從“防御——相持——反攻”的科學判斷,總結中國抗戰勝利的規律性認識,做出合乎邏輯的判斷,增強全民族抗戰的信心,說明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預見性。(4分)③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論持久戰》思想的正確性經過抗戰實踐的檢驗,說明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4分)解析: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科學思維特征的知識,從措施角度談談毛主席論抗日戰爭論斷的正確性。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我方實力弱小,連年內戰→可聯系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關鍵詞②:防御——相持——反攻→可聯系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預見性;關鍵詞③: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可聯系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