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盤水市紐紳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政治試卷考生注意:1.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本卷命題范圍:選擇性必修2第一至六課。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是第21886212號注冊商標“vvo”的專用權人。某日,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在某手機維修部內公證購買了“ivo原裝數據線”一件,經鑒定,該“vⅵvo原裝數據線”非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生產,也未經許可或授權使用注冊商標“vⅵvo”,遂請求法院判令該手機維修部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本案中①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智力成果②注冊商標“vivo”的有效期是20年③注冊商標“vivo”可以被依法續展④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不能合并使用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黃某與王某簽訂合同,約定黃某購買王某所有的一套房屋,并約定該房屋未發生過影響房屋價值和購房意愿的事件,若賣方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買方有權解除合同,賣方還需支付違約金。房屋交付后,黃某無意中發現房屋曾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因合同解除與賠償問題與王某發生爭執。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房屋所有權在完成交付時即轉移②王某未全面履行合同,構成違約③王某侵犯了黃某對房屋的用益物權④即使協商不一致,黃某也有權解除購房合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小李去買水果,問:“香蕉多少錢?”老板回答:“8元一斤。”小李又問:“6元一斤可以嗎?”老板說:“可以。”從訂立合同的角度看,下列對該情景解讀正確的是①小李去買水果,問:“香蕉多少錢?”一要約②老板回答:“8元一斤。”—要約邀請③小李又問:“6元一斤可以嗎?”—新要約④老板說:“可以。”—承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高二(下)第-次月考·政治卷第1頁(共6頁)】5346B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APP4.王某應劉某的要求到劉某的責任田里打機井。在打機井時;王某意外地從地下挖出一壇銀元。劉某認為銀元是在自己的責任田里挖出來的,應該歸自己所有。王某則認為銀元是他發現的,應該歸他所有。二人因此產生糾紛。最后劉某把王某告上了法庭。在這個案件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A.銀元B.王某和劉某C.王某和劉某的行為D.王某和劉某的人格利益5.游客M在某面館點了一碗標價為20元的牛肉刀削面。在就餐過程中,他發現同樣的面,有顧客只付了15元/碗。面館老板解釋稱,15元/碗是給面館常客的價格。游客M將上述遭遇以短視頻的方式發至網絡平臺,引起網友熱議。本案中①面館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做到明碼標價②面館的行為違反民法典確立的平等原則③游客M和面館訂立的買賣合同效力待定④游客M發布視頻的行為侵害面館的名譽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農民甲翻修房屋,多蓋了兩間,占用了鄰居乙的宅基地,乙訴請法院保護。甲的行為侵犯了乙的A.擔保物權B.所有權C.土地承包經營權D.用益物權7.林某在一次聚會中,發現黃某戴的手表是他一個月前丟失的。事實是,該手表是張某在公園撿到后賣給黃某的,交易時黃某不知情。據此,我們判定A.黃某之所得屬于善意取得,手表已經屬于他了B.黃某屬于善意第三人,已經取得了該手表的所有權C.林某是手表所有權人,可請求黃某歸還手表D.黃某應該歸還手表,但是林某須支付黃某購表費用8.某電商平臺商家未經消費者同意,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某明星的肖像和姓名合成到自家產品廣告中,導致公眾誤認為該明星代言該商品,引發法律糾紛。從民法典角度,該商家的行為①侵犯明星的肖像權,因未經許可使用其肖像進行營利活動②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商家與明星之間的侵權責任關系③侵犯明星的姓名權,因盜用他人姓名進行虛假商業宣傳④侵犯明星的隱私權,因非法獲取其肖像和姓名信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政治卷第2頁(共6頁)】5346B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