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靜海一中2024-2025第二學期高二政治等級(3月)學生學業能力調研試卷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Ⅰ卷基礎題(78分)和第Ⅱ卷提高題(19分)兩部分,共97分。3分卷面分,滿分100分。知 識 與 技 能 學習能力內容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課 第五課 規律總結 關鍵環節 學法習慣分數 20 19 19 20 19 8 10 9第Ⅰ卷 基礎題(共78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共24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72分。1.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記,并將日記中有關王某個人疾病的內容在公司員工中傳播。王某對此非常生氣,向公安機關寫信誣陷李某盜竊公司的財物。本案例中( )①李某散布的信息影響了王某的聲譽,侵犯了王某的榮譽權②李某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③王某誣陷李某,以誹謗方式侵犯了李某的名譽權④王某盜用了李某的姓名,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小明(7周歲)向其表哥阿強(16周歲)借錢用于上網打賞,先后向表哥借了3000多元,保證過年用壓歲錢償還并寫了張借條給表哥。小明的父母知道此事后,找到阿強,稱其不會為小明償還債務且過年會減少小明的壓歲錢。下列對材料信息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小明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欠錢可不還 ②小明的父母應承擔償還小明債務的責任③阿強借錢給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無效 ④材料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個人財產權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李某的兩個私人微信賬號在同一時間被騰訊公司官方以侵權為由封號8天,導致他微信里7000余元零錢暫時無法使用。這一事件主要涉及( )①自然人間的人身關系 ②法人與自然人間的人身關系③法人與自然人間的財產關系 ④民事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AI換臉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把別人的臉換成自己的臉。這段時間很多人都被換臉的視頻刷屏了。但也有網絡主播運用人工智能軟件進行換臉直播,網絡平臺上出現了多位“知名演員”,相應主播因此人氣大漲,直播帶貨銷量大增,也引起了大量糾紛。從民法典的角度講,換臉直播( )①侵犯他人的肖像權,因為未經允許使用他人肖像②換臉直播糾紛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侵權行為③侵犯他人的人格權,因為使用電子技術編輯他人肖像④侵犯他人的榮譽權,因為造成知名演員社會聲譽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全某因做化妝品生意向張某借款16,000.00元,張某以微信轉賬方式分兩筆向其轉款,全某向張某出具欠條一張,承諾半年內全額歸還,并把名牌手表一塊、純金耳環兩個交付給張某用作擔保。后因生意虧損原因,全某逾期仍未還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債務人全某逾期仍未還款的行為違背了誠信原則B.手表、耳環交付張某后,其所有權立即發生轉移C.因全某逾期仍未還款,張某可行使抵押權并優先受償D.因全某逾期仍未還款,張某可將手表、耳環占為己有用于抵債6.孫某向錢某借款100萬元用于資金周轉,約定年利息2.5萬元,并用其2020年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作質押擔保,該專利權質押合同經相關部門批準登記生效。兩年后孫某未在約定期限內還款付息,錢某便與孫某通過協議將該實用新型專利變賣,變賣專利的價款為120萬元。除此之外,孫某尚欠劉某20萬元。本案例中( )①錢某是債權人,有權以變賣該專利的價款優先受償②孫某是債務人,有權要求錢某返還額外獲利的15萬元③劉某作為孫某的債權人,可以從變賣該專利的價款中收回孫某20萬元欠款④孫某未轉移財產占有,該實用新型專利權仍歸其所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創業者張某在墨子科創園區創辦了一家機床配件企業。該企業投入大量資金,組織技術人員完成了一項最新技術產品發明。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于該項發明的保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項發明如果申請專利,可自專利授權日起獲得10年保護②該項發明如果申請專利,是以公開發明內容為條件的③該項發明如果不申請專利,他人生產該發明產品均不會侵權④該項發明如果不申請專利,可選擇以商業秘密方式保護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沖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2023年7月19日,一曲《羅剎海市》開始風靡神州大地,甚至漂洋過海被用不同國家的語言翻唱引發世人對美與丑的深深思考。有人認為,刀郎的這首歌曲源自清代蒲松齡的同名小說,涉嫌侵權。下列關于著作權說法正確的是( )①他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就構成侵權②原作者可以將自己作品的著作權部分或全部轉讓給他人行使③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永久受到法律保護④保護著作權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有利于推進我國的創新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甲到一大型綜合體商場買衣服,意外在試衣間撿到一全新的價值6千多元的品牌手機,見四周無人注意,便拿起匆忙走出商場。恰好路過該品牌手機經營店,看到店里生意冷清,店員乙正無聊地刷手機看視頻,便過去跟乙搭訕,將新手機拿出問乙是否收。乙聞之心動,便問價格,隨即雙方以4800元價格成交。隨后顧客丙到店選購手機,乙極力將此手機以市場價推銷給了丙。后失主通過報警查看商場監控幾經周折終于真相大白。本案中( )①失主可以找丙贖回手機,所付贖金找甲、乙追償②失主可以無條件地找丙要回自己的手機③因手機為遺失物,丙的行為不適用善意取得而獲得手機所有權④丙屬于善意取得,手機所有權歸丙所有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10.小李與某家具公司簽訂了一份購買沙發的合同,合同約定小李支付定金5000元,家具公司應在2024年6月1日前交付沙發。然而,因突發地震引起倉庫墻體坍塌將貨物損毀,家具公司無法按時交貨,導致合同暫無法履行。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突發地震屬于不可抗力,家具公司可以免除合同義務②家具公司因地震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應雙倍返還定金③根據民法的公平原則,家具公司應返還定金④家具公司因地震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屬于違約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甲欲出售房屋,乙有購買意愿,雙方通過微信商定好全部合同條款,乙支付了定金10萬元。雙方約定,先由乙在商定好的確認書上簽名,通過快遞郵寄給甲,甲簽完名再回郵。但甲在收到快遞前反悔,通過微信告知乙不愿再出售房屋,并拒絕在確認書上簽名。在本案中( )A.雙方通過微信商定好全部合同條款時合同成立B.乙支付了定金10萬元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C.在甲簽收確認書郵件時,該房屋買賣合同即成立D.雖房屋買賣合同未成立,但甲仍需承擔賠償責任12.李某貪圖便宜,以2.5萬元的低價從某二手車公司購買了一輛九成新的二手汽車。支付1萬元定金后,李某開車去權威檢測機構檢測時發現該二手車是泡水車,而購車合同上備注其為非泡水車。李某找到該二手車公司要求退款,二手車公司表示自己并不知情,雙方多次協商未果,李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雙方簽訂的二手車買賣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②李某有權要求該二手車公司雙倍返還其定金③某二手車公司不知該車為泡水車,可減輕責任④李某未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應當承擔主要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甲公司發郵件告知乙公司:有高品質葡萄10噸,每千克10元,其他條款如舊例,請于3日內答復我方。乙公司當日即發出信函:完全同意你方提出的條件。后甲公司不履行義務。則( )A.甲公司有權不履行,因合同未成立B.乙公司發函為新要約C.乙公司承諾已生效,合同成立D.甲公司有權不履行,因甲公司的郵件為要約邀請,合同不成立14.甲向社會發出拍賣公告,準備拍賣一件家傳清代瓷器,乙、丙、丁得知后按時參加了拍賣會。經過多輪舉牌競價,最終乙以300萬元的價格競價,其他競價者均不再舉牌競價,拍賣師最后落槌,乙拍得該瓷器。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發出的拍賣公告屬于要約②拍賣師的落槌代表著甲的承諾③乙、丙、丁的競價屬于要約④乙、丙、丁的競價屬于新要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吉祥物(見下圖)“濱濱”和“妮妮”寓意“哈爾濱歡迎您”。某校正在學習知識產權知識的高二五班學生對使用亞冬會吉祥物是否構成侵權展開討論:甲:某商家把吉祥物圖案印在衣服上進行售賣是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乙:美術課上,美術老師教我們畫“濱濱”和“妮妮”不構成侵權丙:某蛋糕店售賣“濱濱”和“妮妮”形象生日蛋糕,不構成侵權丁:新聞報道向公眾介紹“濱濱”和“妮妮”是作品的合理使用四位同學中觀點正確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丁 D.甲和丁16.小楊購買了一輛甲公司生產的電動自行車。當天晚上,小楊將電瓶放在自家客廳充電,次日凌晨3點,電瓶爆燃,導致小楊燒傷、房屋及屋內物品毀損。甲公司就鋰電池在乙保險公司投保了產品責任險,因此,小楊將甲公司及乙保險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賠償其人身及財產損失共計20余萬元。在本案中( )①甲公司應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②甲公司應承擔電瓶爆燃的所有責任③小楊可以向甲公司請求賠償 ④乙保險公司應依保險合同進行理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小張一家住在二樓,一樓是他家的門面房,租給了王某。王某將一樓裝修成了棋牌室,供小區的居民娛樂。但是棋牌室過于吵鬧,尤其是晚上11點以后不打烊,影響了樓上小張一家的休息,還引發了小張與王某之間的沖突。在當地人民法院與社區居委會的共同努力下,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并簽訂了調解協議。這一案例中( )①二人間的沖突屬于相鄰關系糾紛②二人間的矛盾屬于用益物權糾紛③二人間的矛盾屬于房屋所有權糾紛④王某應盡量避免對小張家產生不利影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8.公民甲使用開源軟件StableDiffusion,通過輸入提示詞的方式生成了圖片C后發布在小紅書上,乙在自己的社交賬號發布文章配圖中使用了圖片C且截去甲的署名水印,使得相關用戶誤認為乙為該作品的作者。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AI文生圖”屬于公共產品,大家可以免費使用②公民乙侵犯了甲的署名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③涉案圖片具備“智力成果”和“獨創性”的要件④公民甲可以要求乙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未成年人小明購買了某滑冰機構的花樣滑冰教學套餐,課后自主練習時不慎摔倒,造成脛骨骨折,遂訴至法院,要求滑冰機構賠償醫療費、營養費、護理費等損失共計17萬余元。滑冰機構辯稱,小明系在下課后的自主滑行階段不慎摔倒,無第三人碰撞;機構為小明佩戴了防護器具,課上講解了防護知識,在冰場外亦配有安全巡視員進行巡視。機構已經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不應承擔責任。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①此案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②滑冰機構應全額賠償醫療費、營養費、護理費等各項費用③小明父母是監護人,沒有在事實上履行對小明的監護責任④事發前小明和滑冰機構的合同關系結束,滑冰機構不應承擔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老王與其子小王曾公開聲明斷絕父子關系,長期互不來往,老王一直由侄子小田照顧。后來、老王病重住院,在親友的勸說下,小王多次探望老王。住院期間,在三位護士的見證下,老王口頭鄭重表示死后自己的房屋由侄子小田繼承。老王去世后,小王和小田就遺產問題發生糾紛。下列對此說法正確的有是( )①小王仍然有權繼承老王的房屋②老王的遺產應山侄子小田繼承③小田可以遺贈扶養協議為由主張權利④小王可主張老王的口頭協議無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李先生有一套房產和少量存款,和妻子離婚后,其獨子長期在國外生活。李先生與侄女小李達成了成年意定監護協議。據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被監護人去世后,意定監護人通過法定繼承獲得被監護人的遺產B.若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李先生口頭確定小李為自己的監護人,協議有效C.小李在李先生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對李先生的監護職責D.只能選擇無利害關系的人擔任成年意定監護人,故小李無權擔任22.劉某生前親筆寫下一份遺囑,將汽車留給兒子小光,將字畫留給女兒小麗。劉某去世后,其遺產除了汽車和字畫外,還有存款若干,同時其欠他人的債務30萬元尚未償還。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光應當對劉某的債務承擔無條件的清償責任②小光如果放棄繼承,則汽車成為無主財產③小麗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劉某的債務④劉某的存款應當適用法定繼承,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下列關于遺產繼承的說法正確的是( )A.個人的所有財產都可通過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實現代際傳承B.要遵循按責任大小進行分配,兼顧公平的原則C.未立遺囑或者遺囑無效時,首先由配偶、子女、父母進行法定繼承D.不屬于法定繼承范圍的人無權繼承或接受遺產24.民法典規定,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由此可見( )①子女應尊重體貼父母,尊重父母的婚姻自由②子女只要在經濟上供養父母就可以了③我國法律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④父母對子女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25.關鍵環節試題:(6分)甲公司設計并生產的一款藤椅,其外觀形象線條交織猶如碗狀,高度模仿了乙公司設計并建造的名為“巢”的知名建筑作品。同時,為了提高該藤椅的市場銷量,甲公司在產品標簽上注明設計者為國內著名設計師林某,而林某對此卻毫不知情。(1)運用“權利保障 于法有據 ”的知識,說明本案中的甲公司侵犯了當事人的哪些權利。(2)若林某通過民事訴訟維權,可提出哪些訴訟請求?第Ⅱ卷 提高題(共19分)26.規律總結試題(6分)案例一:郝某將自己的三層樓房出租給包某居住。第二年3月,溫某從該樓房底下路過,被三層掉下的窗戶玻璃砸傷,醫療費等花費1萬元,溫某要求郝某和包某賠償醫療等費用。包某承認當時自己開了窗戶,但認為窗戶掉落是質量問題。郝某認為窗戶質量沒有問題,是包某使用不當,此外,溫某受傷是在該樓房院子內,作為路人的溫某不應未經樓房主人或使用權人同意擅自進入院子里。起訴后法院對案件作出了判決,由郝某與包某共同承擔溫某損失的賠償責任。案例二:王同學花5000元從某商城的買了一塊手表,因表盤有劃痕,便通過A快遞公司將手表部寄至上海廠家更換。快遞員要求王同學填寫了姓名、地址,電話信息。廠家簽收快遞時發現包裹內并無手表,與快遞公司核實后,確認手表系在郵寄過程中丟失。王同學要求A快遞公司照價賠償損失未果,便將A快遞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到A公司全款賠償損失5000元。A快遞公司辯稱,王同學填寫快遞單時未選擇保價,只能根據運單的定價,按照實際支付的快遞費的10倍進行賠償。王同學稱快遞員并未提示注意運單背面的合同條款中有關保價的內容,也未簽字確認。案例三:小齊發明的智能插座技術含量高,2021年成功獲得發明專利證書。后小齊與A電器公司簽訂合同,把專利轉讓給A公司,A公司付給小齊專利轉讓費100萬元。2023年1月,A電器公司發現由萬某生產的插座也在使用該項技術,這些插座已經在市場上銷售。A電器公司指出萬某的行為構成侵權,但萬某辯稱該項技術是自己獨立發明的,不構成侵權。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上述案件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27.學法題(6分)華為不僅在智能手機領域遙遙領先, 同時強勢進軍智能汽車業務。問界新M7 新能源汽車上市僅25日,成交量超5萬臺成績斐然。甲某夫妻二人也以35萬的價格購買了一臺 M7。在新車落地 25 天后,甲某由于經營困境急需資金周轉,在其妻子出差外市期間擅自將M7 以30萬價格轉賣給朋友乙,甲乙雙方簽訂汽車買賣合同并完成過戶手續。甲妻子回家后得知情況后向朋友乙要回汽車,但是乙不同意。甲妻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汽車為夫妻共同財產, 甲無權變賣為由主張乙將車輛返還。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請判斷法院是否會支持甲妻子的訴求并說明理由。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夏某與盧某系鄰居,盧某養了一只黑貓。某天,夏某抱著孩子(6歲)看見盧某飼養的黑貓在自家門口停留,便放下孩子讓其同貓玩耍,小孩有腳踢動作,貓受驚嚇后將夏某的小孩抓傷,盧某便帶著孩子去醫院打了五針狂犬疫苗。夏某表示孩子注射狂犬疫苗后因副作用出現發燒、嘔吐、消化不良等身體不適,產生對貓狗的恐懼,于是夏某將盧某起訴至法院,認為被告作為飼養人對動物負有管理職責,應當對其損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要求盧某賠償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7569元。被告人對此不予認同,認為原告作為監護人沒有盡到看護義務,且在玩耍過程中對貓有腳踢動作,造成貓受驚嚇侵害孩子,雖然貓咬了孩子,但是原告完全可以謹慎看護孩子,孩子身體不適的原因主要是原告自身未盡到看護義務。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對原告夏某和被告盧某的主張分別加以評析。靜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學期高二政治等級(3月)學生學業能力調研試卷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C D B A A D D B D D A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C B B D C C A B C D C B25(6分)(1)甲公司擅自盜用林某的姓名,侵犯了林某的姓名權;(2分)甲公司的藤椅外觀形象高度模仿乙公司的建筑作品“巢”,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權。(2分)(2)若林某通過民事訴訟維權,可提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訴訟請求。(2分)26.(6分)①從網頁截圖來看,遭泄露的信息包含學號、姓名、學院、籍貫、生日、照片等。其中,未經肖像權人同意,公開、使用肖像權人肖像的行為已經侵犯被盜信息者的肖像權。(2分)②法律保護個人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1分)泄露他人學號、籍貫、生日等信息則屬于侵犯個人信息的范疇,若包含私密信息的,則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1分)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1分)馬某某存在對部分學生的顏值進行打分、排名的行為,并含有侮辱、誹謗內容,則有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譽權。(1分)27(6分)案例一: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1分)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本案件中的客體是溫某的健康權。(1分)案例二:所有權關系的客體是物,即本案中的手表;(1分)債權關系的客體是行為,A快遞公司作為承運人需將手表安全運輸至約定地點。(1分)案例三:知識產權關系的客體是智力成果,(1分)小齊與A電器公司的專利轉讓合同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小齊的智力成果即智能插座技術專利。(1分)28(7分)不支持。(1分)理由:①甲乙雙方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1分)甲乙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2分)②對于動產,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1分)涉案汽車作為動產,交易價格合理,已經交付并且辦理了過戶登記,且乙對于甲某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不知情,故乙合法取得了汽車的所有權,(1分)因此法院不會支持甲妻子的訴求。(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