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八校聯盟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質量監測(一)高一政治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題卷上無效。4.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近代史專家胡繩認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幾代中國人為實現現代化作過些什么努力,經歷過怎樣的過程,遇到過什么艱難,有過什么分歧、什么爭論,這些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題目。”關于中國近代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②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③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統治集團提出的近代建國方案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④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順勢而為的表現正確的是A.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B.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決策,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C.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D.把握近代中國基本國情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3.《中國青年》是共青團中央機關刊,以“服務青年成長,推動社會前行”為辦刊宗旨。下表是《中國青年》的幾個大事件1923年10月一1927年10月1939年4月1984年第5期2023年10月從第一期“政治太黑暗了”的《中國青年》在延安時任正定縣委為紀念創刊100周年,《中國浩嘆到最后一期“唯有暴動的復刊,在宣傳黨的書記的習近平背年》推出系列專題雙中國式爭斗才真正是民眾的爭斗”的抗日主張、動員青在《中國青年》現代化:挺膺擔當的中國青呼威,《中國青年》以驚世駭俗年參加抗戰、推動發表文章《知之年爭當主角,敢挑大梁:科的戰斗激情度過了燦爛的中國青年運動等方深愛之切》。技創新青年為先》等。四年。面起了積極作用。【高一第二學期教學質量監測(一)政治卷第1頁(共6頁)】5340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