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各課習題課件(打包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各課習題課件(打包10份)

資源簡介

(共30張PPT)
第三單元
10 三 峽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積累應用
02
2星題 閱讀理解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闕.( quē )處 素湍.( tuān )
澗.( jiàn )肅 飛漱.( shù ) 疊嶂.( zhàng )
絕 ( yǎn ) 屬.( zhǔ )引
quē
tuān
jiàn
shù
zhàng
yǎn
zh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略無闕.處
(2)不見曦.月
(3)沿溯.阻絕
(4)雖乘奔.御風
(5)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6)屬.引.凄異
同“缺”,空隙、缺口 
日光,這里指太陽 
逆流而上 
這里指飛奔的馬 
茂盛  甚,很 
接連不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7)哀.轉.久絕
(8)素湍.綠潭
(9)每至晴初霜旦.
(10)林寒澗肅.
聲音悲涼婉轉 
急流 
早晨 
肅殺,凄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3. 寫出下列加點詞的古義。
(1)或.王命急宣
古義: ;今義:或許,或者。
(2)雖.乘奔御風
古義: ;今義:雖然。
有時 
即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4. 寫出下列加點詞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1)自: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自.以為大有所益
(2)絕:沿溯阻絕.
絕. 多生怪柏
哀轉久絕.
(3)清: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
于。這里是“在”的意思 
如果 
自己 
隔斷 
極(高) 
停止,消失 
清波 
清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5. [2023·合肥月考]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
是( D )
A. 春冬之.時助詞,的 何陋之.有
B. 屬引.凄異延長 下車引.之拉,牽拉
C. 不以.疾也比得上 靜以.修身
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D. 每至晴初霜旦. 旦.辭爺娘去
D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早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6. 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 )
A.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延長正確劃分為“自非/亭午
夜分,不見/曦月”
B.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C.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D.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7. 根據提示填空。
(1)《三峽》的作者 ,字 ,北魏
家。《水經注》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
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
古代全面而系統的綜合性 著作。
酈道元 
善長 

理學 
地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三峽》中直接直接總寫三峽峰巒重疊、山勢雄偉峻
拔的句子是: , 。
重巖疊嶂 
隱天蔽日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3)[2024年1月滁州期末節選]《三峽》中用夸張的修
辭手法表現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

(4)[2024·合肥月考節選]讀經典,賞美景。《三峽》中
有三峽春冬之水,既描寫了“ ,
”的清澈優美,也描寫了“ ,
”的迅疾險美,相得益彰。
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 
懸泉瀑布 
飛漱其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8.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答案:即使騎著飛奔的馬,乘著風,也沒有這么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答案: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見太陽;如果不是在
半夜,就看不見月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3)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答案: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綠的
潭水中有倒映著的各種景物的影子。
(4)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答案:高處常常有猿拉長聲音啼叫,聲音接連不斷,
顯得非常凄慘悲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5)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懸泉瀑布從山峰之間飛速地往下沖蕩。水清樹
榮,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6)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答案:空曠的山谷中傳來猿啼的回聲,聲音悲涼婉
轉,很久才消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課文研讀
  閱讀《三峽》,回答問題。
9. 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
A. 本文先總體描繪三峽的形勢,再按夏、春冬、秋的順序描繪三峽四季的不同景象。
B. 夏天發大水時三峽江水滿溢,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道有時被阻斷不能通行。
C. “林寒澗肅”營造出三峽秋天肅殺的氛圍,引用漁人歌謠突出三峽秋天的凄涼冷落。
D. 本文描繪了三峽雄奇秀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0. 【真實任務情境】班級論壇上舉行“夢回三峽 美景尋
蹤”主題活動。張岱認為:“古人記山水手,太上酈道
元。”《三峽》一文美景云集,大家各抒己見,跟帖評
論。請你補全下面評論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三峽的山連綿不絕 
正 
高峻挺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示例:動靜結合的手法。“素湍”
“回清”是動態描寫,通過寫江水湍急流
動、飛濺著浪花、回旋著清波,寫出水的明
凈輕快。“綠潭”“倒影”是靜態描寫,通
過寫潭綠水碧,倒映著各種景物,突出潭水
的沉靜優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1. 【悟其理·豐富思想】本文與鏈接材料同樣寫猿聲,其
作用有何不同?
鏈接材料: 早發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答案:《早發白帝城》用猿聲襯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喜
悅心情,《三峽》用猿聲的哀轉久絕表現峽谷幽長的特
點,渲染了秋天三峽的蕭瑟氣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2. 【取其精·學以致用】昔日酈道元筆下美麗的三峽,如
今更是因三峽工程聞名于世,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前來
觀光旅游。李老師決定帶你們全班去三峽旅游,請你聯
系課文的描述,為你的班級同學做一回小導游。請將你
構思的導游詞寫在下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答案:示例:歡迎各位同學,現在我們即將啟程前往神
奇的三峽地區。三峽,是中國歷史悠久、自然壯麗的地
方,也是古人筆下的山水仙境。我們將乘船沿長江航
行,欣賞三峽的美景。三峽以險峻著稱,我們將會看到
險峰怪石、奇峽異瀑,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水之
間,你會感受到中國古人崇尚自然、敬畏山水的智慧和
情感。在這次旅行中,希望大家不僅能欣賞到自然的美
景,也能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與現代工程的交融之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拓展閱讀
  [2024·合肥月考改編]在班級舉行的以“歌詠山水”
為主題的小老師課堂活動中,小語同學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
例,帶領大家學習。請你完成后面各題。
  【甲】見課本《三峽》。
  【乙】江水自建平至東界峽,盛弘之謂之空泠峽,峽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其間遠望勢交嶺表有五六峰參差互出,上有奇石如二人像,
攘袂①相對。俗傳兩郡督郵爭界于此,宜都督郵厥勢②小東傾,議者以為不如也。江水歷峽,東徑宜昌縣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絕岸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棲。有一火燼,插在崖間,望見可長數尺。父老傳言,昔洪水之時,人薄舟崖側,以余燼插之巖側,至今猶存,故先后相承,謂之插灶也。江水又東徑流頭灘,其水并峻激③奔暴,魚鱉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灘頭白勃④堅相持,倏忽淪沒別無期。
(選自酈道元《水經注》) 【注釋】①攘袂:撩起袖子。②厥勢:姿勢。③峻激:湍
急。④白勃:指洶涌的白色浪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3. 【中考趨勢·新題型】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A. “夏水襄陵”中的“襄”是順流而上的意思,寫出了
水勢大、水流急的特點。“襄”的意思是沖上、漫上
B. “沿溯阻絕”中的“沿”的篆文“ ”,形態像表示水順著山溝流出,可推測其意思是順流而下。
C. “東徑宜昌縣之插灶下”中的“徑”根據其偏旁是
“彳”,可推測其義與“路”相關,可引申為“經
過”。
D. “絕岸壁立數百丈”中的“絕”通過勾連“絕 多生
怪柏”中的“絕”可理解為“極(高)”。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4.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答案:在七百里的三峽之間,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全
然沒有中斷的地方。
(2)其水并峻激奔暴,魚鱉所不能游。
答案:這里的水迅疾奔騰、勢極兇猛,連魚鱉也不能
游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5. 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其 間 遠 望/勢 交 嶺 表/有 五 六 峰 參 差 互 出。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6. 兩篇選文是如何表現景物的特點的?請結合下表簡要分
析,補全表格。
句子 寫作手法 景物的特點
【甲】兩岸連山,
略無闕處 ①
體現三峽的山連綿不

【乙】絕岸壁立數
百丈,飛鳥所不能
棲 正側面描寫相
結合 ②

正面描
寫 
體現山的高峻、
挺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句子 寫作手法 景物的特點
【甲】巴東三峽巫
峽長,猿鳴三聲淚
沾裳 引用漁歌 ③

【乙】父老傳言,
昔洪水之時,人薄舟崖側……插灶也 引用傳言 ④


點明峽長,極言
秋景凄美  
凸顯山勢險要,
增添神秘性和趣味
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7. 請簡要分析兩篇選文在寫作順序方面有什么特點。
答案:【甲】文作者先描寫三峽的概貌,突出其雄偉氣
象,接著按照夏、春冬、秋的順序,具體描寫三峽四季
的景象。【乙】文中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以江水
的流動方向為順序,對其流經地的景物展開描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共34張PPT)
第三單元
11 短文二篇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積累應用
02
2星題 閱讀理解
03
1星題 積累應用
04
2星題 閱讀理解
答謝中書書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將歇.( xiē ) 欲頹.( tuí ) 沉鱗.( lín )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yù )
xiē
tuí
lín

2
3
4
5
6
7
8
9
10
1
2.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高峰入.云
(2)古來共.談
(3)五色交.輝
(4)曉霧將歇.
(5)夕日欲頹.
(6)沉.鱗.競躍
(7)實是欲.界.之仙都

聳入 
共同 
交相 
消散 
墜落 
指水中潛游的魚 
沒有擺脫世俗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的
境界,這里指人間 
2
3
4
5
6
7
8
9
10
1
3. 文學常識填空。
(1)《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 ,字通明,自
號 。
(2)“答謝中書書”中第二個“書”的意思是 。
陶弘景 
華陽隱居 
書信 
2
3
4
5
6
7
8
9
10
1
4. 名句默寫。
(1)[2024·淮北質檢]《答謝中書書》中用“
, ”形象地寫出了山間晨霧即將消散
時生機勃勃的景象。
曉霧將
歇 
猿鳥亂鳴 
2
3
4
5
6
7
8
9
10
1
(2)《答謝中書書》中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 ”;寫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 , ”。
(3)在《答謝中書書》中,作者以“ ,
”一句描寫了夕陽西下時潛游的魚兒爭先恐后跳
出水面的情景。
山川之
美 
古來共談 
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夕日欲頹 
沉鱗
競躍 
2
3
4
5
6
7
8
9
10
1
5. 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答案: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2)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答案: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能夠欣賞
這種奇麗景色的人了。
2
3
4
5
6
7
8
9
10
1
(3)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答案:青蔥的林木和翠綠的竹子,四季都有。
(4)實是欲界之仙都。
答案:這里實在是人間仙境。
2
3
4
5
6
7
8
9
10
1
拓展閱讀
  [2024·合肥月考改編]班級舉辦了“歌詠山水”專題
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回答問題。
  【甲】見課本《答謝中書書》。
【乙】康樂公謝靈運出刺①溫州,每政暇即游江心寺,
寺之境界,宛在江中,足以遠塵俗而絕囂喧也。寺之側舊有
謝公亭,相傳謝公來游必憩息于此,今千有余年,而廢興者
數矣。
2
3
4
5
6
7
8
9
10
1
  其亭十楹②,高一丈二尺,深一丈六尺,涂以丹粉,繪
以蘭蕙,周回雜植竹木怪石,中置圖書筆硯,極為幽雅。憑
欄矚目,則山林之蒼翠,煙霞之聚散,舉在望中;倚席怡
情,則潮水之生落,魚龍之出沒,咸集眼底。寧不令人心曠
神清,萬慮盡銷息乎?謝公稟性曠達,酷好山水,宜其休休
之暇嘗游于此也。
(節選自何文淵《謝公亭記》,有刪改)
2
3
4
5
6
7
8
9
10
1
6. 【中考趨勢·新題型】參考表格的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句
中的加點詞。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清流見.底 課內遷移法:不見.曦月 (1)
足以遠塵俗而
絕.囂喧也 查閱詞典法:①隔斷;
②斷絕,竭盡;③橫
渡,越過 (2) (填序
號)
看見 
① 
2
3
4
5
6
7
8
9
10
1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每政暇.即游江
心寺 詞語推斷法:閑暇. (3)
而廢興者數.矣 成語推斷法:數.見不鮮 (4)
空閑 
多次 
2
3
4
5
6
7
8
9
10
1
7. 用“/”劃出下面句子的停頓。(斷兩處)
寺 之 側/舊 有/謝 公 亭。
/
/
2
3
4
5
6
7
8
9
10
1
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答案:夕陽快要落山了,水中潛游的魚兒爭著跳躍
起來。
(2)寧不令人心曠神清,萬慮盡銷息乎?
答案:這些景象怎么不令人心胸開闊,神智清明,一切
思慮都消失停止了呢?
2
3
4
5
6
7
8
9
10
1
9. 【乙】文中與【甲】文的“高峰入云,清流見底”描寫視
角完全一致的是哪一句?請說明理由。
答案:句子:憑欄矚目,則山林之蒼翠,煙霞之聚散,舉
在望中;倚席怡情,則潮水之生落,魚龍之出沒,咸集眼
底。理由:【甲】文的“高峰入云”是仰視,“清流見
底”是俯視。【乙】文的“憑欄矚目,則山林之蒼翠,煙
霞之聚散,舉在望中”是仰視;“倚席怡情,則潮水之生
落,魚龍之出沒,咸集眼底”是俯視。其觀察描寫的角度
與【甲】文的“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完全一致。
2
3
4
5
6
7
8
9
10
1
10. 結合【甲】【乙】兩文和你的課外積累,探究歷代文人
追念謝靈運的原因。
答案:示例:謝靈運熱愛自然山水,創作了大量的山水
詩文,其才華讓后代文人仰慕;他性情曠達,淡泊名
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保持清高的氣節,其品性為后
代文人敬仰。
2
3
4
5
6
7
8
9
10
1
記承天寺夜游
2
3
4
5
6
7
8
9
10
1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遂.( suì )至 藻、荇.( xìng )
竹柏.( bǎi )
suì
xìng
bǎi
2
3
4
5
6
7
8
9
10
1
2. 解釋下列加點詞。
(1)欣.然.起行
(2)念.無與為樂者
(3)相.與.步于中庭
(4)懷民亦未寢.
(5)水中藻、荇交.橫.
(6)蓋.竹柏影也
(7)遂.至承天寺
(8)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高興的樣子 
考慮,想到 
共同,一起 
睡覺 
交錯縱橫 
大概是 
于是,就 
只是 
2
3
4
5
6
7
8
9
10
1
3. 名句默寫。
(1)《記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空靈澄
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 , 。
庭下
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
也 
2
3
4
5
6
7
8
9
10
1
(2)[2024·合肥月考]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中,“兩岸
石壁, 。青林翠竹, ”在清
爽宜人的山川畫卷上平添了絢爛輝煌的一筆;蘇軾《記
承天寺夜游》中,“ ,
, ”描繪了月光如水、枝影橫
斜的美景。
五色交輝 
四時俱備 
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2
3
4
5
6
7
8
9
10
1
4. 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答案: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于是我們)一同在院子里
散步。
(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答案: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
2
3
4
5
6
7
8
9
10
1
拓展閱讀
  [2024·合肥月考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
題。
  【甲】見課本《記承天寺夜游》。
2
3
4
5
6
7
8
9
10
1
  【乙】龐公池歲不得船,況夜船,況看月而船。自余讀
書山艇子,輒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緣城至北海
坂,往返可五里,盤旋其中。山后人家,閉門高臥,不見燈
火,悄悄冥冥,意頗凄惻。余設涼簟①,臥舟中看月,小傒
②船頭唱曲,醉夢相雜,聲聲漸遠月亦漸淡嗒然③睡去。歌
終忽寤,含糊贊之,尋④復鼾齁。小傒亦呵欠歪斜,互相枕
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⑤,促起就寢。此時胸中浩浩落落,并無芥蒂,一枕黑甜⑥,高舂⑦始起,不曉世間何物謂之憂愁。 (張岱《龐公池》)
2
3
4
5
6
7
8
9
10
1
5. 【中考趨勢·新題型】請根據表格中的方法提示,解釋下列
句中的加點詞。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月色入戶. 字源法:甲骨文: (1)
門 
2
3
4
5
6
7
8
9
10
1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相與步.于
中庭 組詞法:用現代漢語雙音詞替換 (2)

緣.城至北
海坂 查閱詞典法:①衣服的邊飾;②繞,圍繞;③攀緣,攀登;④順,沿;⑤依據,憑借 (3)
(填序號)
歌終忽寤. 語境推斷法:結合上下文得出解釋 (4)

散步,
漫步 
④ 
睡醒,
醒 
2
3
4
5
6
7
8
9
10
1
6. 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聲 聲 漸 遠/月 亦 漸 淡/嗒 然 睡 去
/
/
2
3
4
5
6
7
8
9
10
1
7. 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答案: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
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2)歌終忽寤,含糊贊之,尋復鼾齁。
答案:歌聲終結以后,我忽然睡醒了,語調不清地贊
揚歌聲,不久又響起了鼾聲。
2
3
4
5
6
7
8
9
10
1
8. 下面是梳理作者游龐公池過程的圖示,請根據【乙】文,
填寫空白處的內容。
臥船看月
2
3
4
5
6
7
8
9
10
1
9. 同樣是月夜出游,【甲】【乙】兩文所寫月夜卻不相同。
請你從景物描繪和情感寄托兩個方面對兩文進行分析。
答案:示例:從景物描繪來看,【甲】文主要描繪了庭院
中皎潔澄澈的月色及松柏投影形成的光影之美,妙趣橫
生;【乙】文則主要描繪了作者臥舟看月時寧靜的氛圍,
月夜在小歌聲的映襯下更顯得淡雅和清幽。從情感寄托來
看,【甲】文寫月夜寄托了作者欣賞月色的愉悅,也含蓄
表達了作者遭遇貶謫的苦悶,同時又表現出一種逆境中賞
月的達觀心態,各種情感復雜交織;【乙】文則表現了作
者臥舟賞月的閑適自得,洋溢著樂以忘憂的滿足感。
2
3
4
5
6
7
8
9
10
1
10. 【中考趨勢·新考法】古人常以天地萬物為友。你認為下
列哪一景物可以成為蘇軾的好友?請根據你對蘇軾生
平、個性的認識,加以闡述。
A. 清泉 B. 明月 C. 大江
2
3
4
5
6
7
8
9
10
1
答案:示例:我認為清泉可以成為蘇軾的好友。清泉無
人欣賞,依舊清澈干凈,就像蘇軾在污濁的官場中,雖
然遭到排擠,但是仍然保持高尚的氣節。
2
3
4
5
6
7
8
9
10
1(共23張PPT)
第三單元
12 與朱元思書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積累應用
02
2星題 閱讀理解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縹.( piǎo )碧 軒.( xuān )邈.( miǎo )
泠.( líng )泠 千轉.( zhuàn )不窮
鳶.( yuān )飛 經綸.( lún )
窺.( kuī )谷忘反 嚶.( yīng )嚶
piǎo
xuān
miǎo
líng
zhuàn
yuān
lún
kuī
yīng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解釋下列加點詞。
(1)風煙俱.凈
(2)自.富陽至桐廬
(3)天下獨.絕.
(4)水皆縹.碧.
(5)直視無礙.
(6)猛浪若.奔
皆,都 
從 
獨一無二 
淺青色 
阻礙,阻擋 
如同,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7)負.勢競.上
(8)泉水激.石
(9)經.綸.世務者
(10)蟬則千轉.不窮
(11)窺谷忘反.
憑借  爭著 
沖擊,撞擊 
籌劃、治理 
同“囀”,鳥鳴,這里指蟬鳴 
同“返”,返回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 解釋下列加點的多義詞。
(1)窮:蟬則千轉不窮.
悲守窮.廬
(2)絕:猿則百叫無絕.
天下獨絕.
(3)上:負勢競上.
橫柯上.蔽
(4)百:一百.許里
猿則百.叫無絕
停止 
窮困潦倒之人 
停止 
絕妙的 
方位名詞作動詞,向上 
方位名詞作狀語,在上面 
數詞,百 
表示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4. 下列詞類活用現象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C )
A. 任意東.西.(名詞作動詞,向東或向西)
B. 互相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往高處遠處伸展)
C. 橫柯上.蔽(名詞作動詞,向上)
D. 望峰息.心(使動用法,使……息,平息)
點撥:C項中,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在上面。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5. 填空。
(1)《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 ,他是 (朝代) 家,字 ,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2)文中直接描寫江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
;運用化靜為動的手法,描寫山勢高聳、挺拔的句子是: , , 。
吳均 
南朝梁
文學 
叔庠 
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 
負勢競上 
互相軒邈
爭高直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三峽》一文中的“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
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是寫水流湍急,
《與朱元思書》中的“ , ”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4)[2024年1月宣城期末節選]“水”是古人喜歡的意
象。在《望廬山瀑布》中,“ ,
”用夸張手法形容廬山瀑布的落差氣勢。在《答謝中書書》中,水在高山掩映之下是清澈、溫柔的:“ , 。”水以載情,在《與朱元思書》中,“ , ”寫出了作者追求自由,無拘無束,好不輕松愜意!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高峰入云 
清流見底
從流飄蕩 
任意東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6.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答案:江水都呈淺青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
底。
(2)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答案:蟬長久不斷地叫,猿不停地啼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見課本《與朱元思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①。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②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處;在人間,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④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選自元結《右溪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7. 【中考趨勢·新題型】根據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橫柯上蔽. 字源法: (1)
遮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鳶飛
戾.天者 查詞典法:①彎曲;②違逆,錯
亂;③暴戾,兇狠;④勁猛,迅
疾;⑤至、到達。 (2) (填
序號)
南.流數
十步 組詞法:用現代漢語雙音詞替換 (3)
不可名.狀 詞類活用法:一狼洞其中 (4)

⑤ 
向南 
說出,
描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8. 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為 溪 在 州 右/遂 命 之 曰 右 溪/刻 銘 石 上/彰 示 來 者。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9.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答案:鳶鳥飛到天上,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
了名利之心;治理國家大事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
谷,就流連忘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徘徊溪上,為之悵然。
答案:我在溪水邊走來走去,為它(景色秀麗但無人知
曉)而失意惋惜。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0. 【中考趨勢·新考法】班級擬開展“一字評賞”活動。請
你參考示例,從【甲】文中提煉一個字進行評賞。
示例:我用“動”這個字來評賞《三峽》。急流中回旋
的清波,懸泉瀑布飛漱,水姿變幻之間,寫出了三峽富
有動感的景色。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答案:示例一:我用“清”這個字來評賞《與朱元思
書》。“千丈見底”“直視無礙”寫富春江水的清澈,
清澈得可以看到江底。
示例二:我用“競”這個字來評賞《與朱元思書》。急
流比箭快,猛浪似奔馬,山巒互相競爭著向上,鳥、
蟬、猿也似乎在互相競比鳴唱,充滿生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1. 【真實任務情境】閱讀兩文后,小皖和小語進行了下面
的討論,請你根據情境補全對話內容。
小皖:文人筆下的水有相同點,【乙】文的
“(1) ”和【甲】文的“急湍甚箭”都
表現了水之湍急。
洄懸激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小語:是的,我還發現兩文的水都有(2) 的特
點,從【甲】文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和【乙】文
的“(3) ”可以讀出。
小皖:這兩篇文章都是借景寓志的美文,【甲】文作者
寄托的是(4)
;但【乙】文寄托的情感
我理解不了。
清澈 
清流觸石 
厭棄追名逐利的世俗、寄情山水(遠離污
濁的政治官場)的高潔志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小語:你可以抓住關鍵詞理解,比如“悵然”一詞可以
體會到作者對右溪(5) 之情;還
可以用知人論世的方法來理解,作者長期不受朝廷重
視,“悵然”一詞還隱藏著(6)
之情。
美景無人欣賞的惋惜 
懷才不遇的孤獨和惆
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共28張PPT)
第三單元
13 唐詩五首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積累應用
02
2星題 閱讀理解
03
3星題 綜合實踐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東皋.( gāo ) 薄.( bó )暮
徙.( xǐ )倚 驅犢.( dú )
落huī( 暉 ) 萋.( qī )萋
漢塞.( sài ) 征péng( 蓬 )
燕.( yān )然 荊.( jīng )門
gāo





sài

yān
jīng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D )
A. 東皋薄.暮望(稀薄) 接近 徙.倚.欲何依(徘徊)
B. 晴川歷.歷.漢陽樹(分明的樣子)
芳草萋.萋.鸚鵡洲(烏云密布的樣子)
D
指黃河
C. 長.河.落日圓(很長的河) 水面初.平云腳低(剛剛)
D. 來從.楚國游(往) 幾處早鶯爭暖.樹.(向陽的樹)
草木茂盛的樣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 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D )
A. 律詩通常每兩句為一聯,共八聯。律詩要求全詩通押一
個韻,通常押平聲韻。
B.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字摩詰,有“詩
圣”之稱,精通書畫。蘇軾評價他的作品是“詩中有
畫,畫中有詩”。
C. 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蛇山的黃鵠磯上。黃鶴樓與
岳陽樓、芙蓉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
D.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
義詩人,著有《白氏長慶集》,與元稹等人共同倡導新
樂府運動。他與元稹世稱“元白”。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點撥:A項,律詩共四聯;B項,王維有“詩佛”之稱,
“詩圣”為杜甫;C項,黃鶴樓與岳陽樓、滕王閣并稱
“江南三大名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 名句填空。
(1)《野望》中通過對季節的描寫,表現山景蕭瑟、靜謐
的詩句是: , 。
(2)[2024·合肥瑤海區月考]古詩中彌漫著濃濃的鄉愁。
崔顥的《黃鶴樓》中直接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
是: ? 。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王維的《使至塞上》中,用“ ,
”兩句描繪了雄奇壯觀的塞外風光,被王
國維贊為“千古壯觀”。
(4)《渡荊門送別》一詩中化靜為動,用移動的視角描寫
過荊門入楚地的壯闊景象,含喜悅開朗的心情、朝氣
蓬勃的活力的詩句是: ,

大漠孤煙直 

河落日圓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
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
, ”描繪了一幅花兒漸放、
草兒初長的初春花草圖。
亂花漸欲迷人
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6) 【跨學科·數學】觀察A、B、C、D四個坐標,請根據所給信息寫出符合要求的詩句。
A ,

(《使至塞上》)
B ,

(《渡荊門送別》)
C ,

(《野望》)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D , 。
(《黃鶴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詩歌研讀
(一)閱讀《野望》,完成問題。
5. 【中考趨勢·新角度】學校文學社舉辦了主題為“詩畫相
映”的活動,老師為此活動購買了下面這幅畫。社員們對
圖畫的配文內容有不同的意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A認為配文應為“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
望》),B認為配文應為“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劉
楨《贈從弟》(其二)]。你贊成誰的觀點?請選擇并說明
理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答案:示例:我贊成A的觀點。“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
暉”的意思是層層樹木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
著落日的光芒。圖畫遠處是落日,光芒灑在山和樹上,符
合這兩句詩的內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6. 【中考趨勢·新考法】假如唐代也有朋友圈,王績發布了一條圖文信息。請你結合頸聯,展開聯想和想象,將下面橫線處的內容補充完整。
  薄暮時分,我獨自一人登上東皋極目遠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一望無際的樹林都染上了秋日憔悴枯黃的顏色,連綿起伏的群山在夕陽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蕭瑟的暮光。我看到

放牧的人唱著山歌,歡快地趕著牛群
返回家中;獵人騎著駿馬,大聲吆喝著,帶著
獵物滿意而歸,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畫面啊! 
王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二)閱讀《黃鶴樓》,完成問題。
7. 詩歌頷聯、頸聯大膽使用疊詞寫出了景物的特點:用
“悠悠”形容① ,用“歷歷”形容漢陽樹
的清晰可數,用“萋萋”形容② 。
白云飄蕩 
草木茂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8. 【中考趨勢·新考法】兩位同學圍繞本詩展開如下討論:
甲同學:據說李白登臨黃鶴樓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題詩在上頭。由此可見李白對崔顥詩的推崇。
乙同學:本詩寫景層次分明、虛實結合。景象前后三
變:神異渺茫、明麗如畫、朦朧凄迷。
  請你從乙同學所說的“寫景層次分明、虛實結合”
中任選一點,分析本詩在寫景方面的精妙之處。
答案:示例:虛實結合:詩中既有“昔人已乘黃鶴去”的
神話傳說,又有“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等
實景描寫。景象神異渺茫、明麗如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三)閱讀《使至塞上》,完成問題。
9. 請你發揮聯想和想象,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生動地描
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展現的畫面。
答案:示例:在無邊無際的大漠上,一股狼煙直沖云霄;
在如帶的黃河上空,一輪紅彤彤的、圓盤似的太陽正孤懸
于地平線之上,徐徐下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0. 尾聯寫到“都護在燕然”,實際上都護沒有在“燕
然”,詩人為什么“撒謊”?
答案:此處“燕然”不是實指,而是化用了漢代大將
“勒石燕然”的典故,既贊美了守邊將士的奮勇殺敵、
捷報連連,暗合首聯“問邊”;又含蓄表達了自己也渴
望建功立業之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四)閱讀《渡荊門送別》,完成問題。
11. 頸聯描繪了“水中映月圖”和“天邊云霞圖”兩幅畫
面,請任選一幅進行賞析。
答案:選擇“水中映月圖”。示例一:以靜觀的視角,
描繪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寫出了江水的澄澈明凈,表現
了作者喜悅開朗的心境。
示例二: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明月映入水中,如
同飛下的明鏡,寫出了江水的澄澈明凈,抒發了詩人出
游的欣喜之情。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示例三:“飛”字狀寫詩人出蜀入楚(見到寬廣的江面上
的月色)時激動、興奮的心情,是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體
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選擇“天邊云霞圖”。示例
一:以靜觀的視角,描寫黃昏時江上云霞的變幻多姿,
令人陶醉。示例二:描繪黃昏的風景,云霞飄飛如同海市蜃樓一般變幻多姿,表現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2. “仍憐故鄉水”中“憐”是什么意思?全詩抒發了詩人
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憐:喜愛。全詩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熱愛、思念
之情。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五)閱讀《錢塘湖春行》,完成問題。
13.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 首聯點題,交代游蹤,從大處落筆,簡單勾畫出西湖
早春的輪廓。
B. 尾聯中的“行不足”,說明詩人余興未盡,陶醉在這
美好的春景之中。
C. 全詩句句寫景,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營造
的意境相同。
D. 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早春時節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
無比喜悅的感情。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4. 小張同學想將這首詩中的頷聯、頸聯的意境用短視頻的
形式表現出來,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腳本設計。
詩句 畫面內容 表現 狀態 預期表現效果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
家新燕啄春泥。 早鶯、新
燕。 動態 ①


啼鶯爭樹、
新燕啄泥的春
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詩句 畫面內容 表現 狀態 預期表現效果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
草才能沒馬蹄。 亂花、淺
草。 ②
花草欣欣向榮的
趨勢。

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023·寧波中考]學校正在開展“尋蹤美麗寧波 領略甬
城文化”研學活動,請你參與。
15. 下面是同學們研學時所說的詩句,請你補充完整。
看到東錢湖,同學們不禁說出許多與水有關的詩
句:“① ,風正一帆懸。”“山隨平野
盡,② 。”“孤山寺北賈亭西,③
。”……在歡聲笑語中,同學們開啟了
研學之旅。
潮平兩岸闊 
江入大荒流 

面初平云腳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6. 【中考趨勢·新角度】下面是同學們在東錢湖研學時發現的古詩,請你
賞析。
初至茂嶼①
[明]沈九疇
清溪窈窕覓仙蹤,臨水看云面面重。
山過雨聲侵薜荔②,風吹秋色滿芙蓉。
湖天懸孤嶼,海日東南引萬峰。
豈是桃源無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釋】①茂嶼:茂嶼山,據舊志記載,在東錢湖西南。②薜(bì)荔:一種常綠藤本植物。
(1)《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兩種讀音。本詩首聯中加點的“重”字,你會選哪個讀音?結合畫線句和頷聯加以分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我會選 ,分析:




chóng 
“重”有“層”的意思。
詩人用“面面重”描繪云層層疊疊的情形,預示風雨
將至;頷聯“雨聲侵”“風吹”可見風雨已至,這與
云“面面重”相關聯。因此,加點的“重”應該讀
chóng。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你認為詩中空缺處應填“蕭索”還是“浩渺”?結合相
關詩句加以分析。
我認為填 ,分析:



浩渺 
“浩渺”意思為水面遼
闊。頸聯描繪了東錢湖壯闊的景象:湖天一色,島嶼好
像懸在半空;水面廣闊無邊,萬座山峰仿佛隨太陽一同
升起。這與“浩渺”展現的意境一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共17張PPT)
第三單元
基礎提優
1. 根據下圖,推測“杳”字的意思,并進一步解釋詞語。
(4 分)
(1)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2)“杳無消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點撥】
讀圖可知,“旦”“東”“杲”三字按照先結構、后字義的形式進行解讀,解讀“杳”時也要如此,“杳”為日在木下,表示太陽落在樹木下,天色已昏暗。
返回
日在木下,表示昏暗。
一直得不到一點消息。
2.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3 分)
A.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B.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C.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D.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點撥】
A. “闕”同“缺”,空隙、缺口;C. “反”同“返”,返回;D. “轉”同“囀”,鳥鳴,這里指蟬鳴。
B
返回
【點撥】
A.“歇”,古義:消散;今義:休息;B.“蓋”, 古義:大概是;今義: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東西;C.“但”,古義:只是;今義:但是;D.“啄”古今同義,都是“鳥類用嘴取食物”的意思。
3. 下列加點詞不屬于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3 分)
A. 曉霧將歇 B. 蓋竹柏影也
C.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D. 誰家新燕啄春泥




D
返回
4. 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譯文: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適合寒冷環境的樹。
B.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譯文:像飄飛的蓬草一樣飄出邊塞,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入胡地。
C.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A
D.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譯文: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
【點撥】
A. “寒樹”形容樹密而綠,讓人心生寒意,并非指“適合寒冷環境的樹”。
返回
5. 下列各句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3 分)
A. 夕日/ 欲頹,沉鱗/ 競躍。
B. 自/ 非亭午夜分,不見/ 曦月。
C. 自富陽/ 至桐廬/ 一百許里。
D. 庭下/ 如積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橫。
【點撥】
B 項的朗讀節奏劃分有誤,應為:自非/ 亭午夜分,不見/ 曦月。
B
返回
6. 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 分)
A. 《水經注》是一部地理著作,作者是酈道元,全書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
B. 《答謝中書書》和《與朱元思書》兩篇文章的文體均為“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多記事陳情。這兩封書信不僅具備溝通的實用性,更兼有審美性與欣賞性。
C
C. “布衣”指平民,中國古代對平民的稱呼還有黎民、庶民、黎庶、殿下、白身、氓等。
D. “桃李”“烽煙”“嬋娟”在古詩文中依次指代“學生”“戰爭”“月亮”。
【點撥】
“殿下”是中國古代對諸侯或皇太子等的尊稱。
返回
7. 古詩文默寫。(23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
(2)《答謝中書書》中寫晨昏景物變化之美的語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巖疊嶂 隱天蔽日
曉霧將歇 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
(3)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______________。
(《記承天寺夜游》)
(4)《與朱元思書》一文中與“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蓋竹柏影也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5)《野望》中描寫秋意正濃的山野景色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黃鶴樓》中使用疊詞, 描寫了江上美景, 反襯出詩人內心清冷的思鄉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使至塞上》中最能展現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9)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寫早春西湖的花草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馨香盈懷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庭中有奇樹》)
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海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路遠莫致之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龜雖壽》)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劉楨《贈從弟》(其二)]
(13)柴門何蕭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曹植《梁甫行》)
老驥伏櫪
豈不罹凝寒
狐兔翔我宇
返回
8. [2024 江蘇南通期末]小語同學制作了一份有關《紅星照耀中國》的電子小報,其中有一幅紅軍長征路線圖。請你從下面選項中選擇恰當的內容填寫在路線圖相應的位置。(3 分)
B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A. 過草地
B. 瑞金
C. 強渡烏江
D. 強渡大渡河
E. 吳起
D
A
返回(共16張PPT)
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一、理解性默寫
1. 《庭中有奇樹》一詩中描繪主人公癡癡地手執花兒,久久地站在樹下,任花香盈袖而無可奈何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致之
2. 《庭中有奇樹》中點明全詩相思懷念這一主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此物何足貴 但感別經時
3. 曹操的《龜雖壽》中最能體現詩人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詩人年老而壯志猶存)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4. 《贈從弟》(其二)中贊美松柏經嚴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勵從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豈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5. 劉楨的《贈從弟》(其二)中以山風的猛烈反襯松枝的剛勁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6. 曹植的《梁甫行》中寫邊海人民妻子和兒女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象禽獸 行止依林阻
二、古詩鑒賞
1. 下列對《庭中有奇樹》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開頭兩句寫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樹,在滿樹綠葉的襯托下,開出了茂密的花朵, 顯得格外生氣勃勃,這是環境描寫,寫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B.三、四句是說女主人公面對這繁花似錦的景象,忍不住攀著枝條,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以花寄情。
D
C.五、六句是寫“奇樹”的花朵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芬芳,無奈相隔的路途太遙遠,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實現,著實令人惋惜。
D.七、八句轉入了對失望心態的描寫,“此物何足貴”一語中已流露出了對所思念的人離家太久的些許責備。
【點撥】
D 項中“流露出了對所思念的人離家太久的些許責備”的表述有誤,“此物何足貴”一語中有對所思念的人離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2. [2024湖北黃石月考]下列對《龜雖壽》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是一首抒發人生感慨的詠志詩。作者認為人應該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業,始終保持昂揚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
B.“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是全詩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這短暫的生命建功立業,不要虛度一生。
B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統一全國。作者認為統一全國是符合歷史需要的,決心為此奮斗終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勵志之語。
D.“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四句呼應詩的開頭,在承認壽命有限的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強調發揮人的主觀作用,反映了詩人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點撥】
B 項中“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不是全詩的核心。全詩的核心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托物起興,說明世界上的一切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觀規律。
3. [2024福建漳州期末]下列對《贈從弟》(其二)《梁甫行》這兩首詩的比較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兩首詩都寫給某個特定的讀者,但指向不相同:《贈從弟》(其二)寫給堂弟;《梁甫行》寫給最高統治者。
B.兩首詩都關注到了困境中的人或物,但抒發的情感不同:《贈從弟》(其二)表達積極進取的期望;《梁甫行》抒發感慨同情。
C
C.兩首詩中天氣描寫的作用不同:《贈從弟》(其二)側重對比突出松柏特性;《梁甫行》則為表現心情苦悶。
D.兩首詩中詩人用意不同:《贈從弟》(其二)對堂弟寄寓無限期望;《梁甫行》提醒最高統治者應關注民生。
【點撥】
C 項中“《梁甫行》則為表現心情苦悶”的表述有誤,《梁甫行》描寫天氣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氣氛,起烘托作用。(共21張PPT)
第三單元
名著導讀專練 《紅星照耀中國》
一、填空題
1. [2023 北京大興期中] 請根據名著《紅星照耀中國》,補寫作者的采訪記錄單。
埃德加·斯諾(或斯諾)
作者簡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人名),美國著名記者。他于1928 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記者、通訊員。
采訪時間、路線 1936 年6 月至10 月,從北平出發,經過西安,進入陜甘寧地區,最終回到西安。
返回
采訪對象 有共產黨領導人,如 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紅軍將領,有游擊隊隊員和紅軍戰士,還有普通民眾等。
采訪目的 了解“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訪內容 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
毛澤東/ 朱德/
周恩來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而存在
2. [2024 江西萍鄉期中]《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在井岡山,紅軍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的游擊戰術,因為紅軍部隊規模小,作戰物資有限,這種戰術是行之有效的。
敵進我退 敵阻我擾
敵疲我打 敵退我追
返回
3. [2024 山東菏澤期中]《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說:“在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大眾的遷移,是歷史上最大的武裝宣傳游歷。”文中的“這種大眾的遷移”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工農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長征)
返回
4. [2023 重慶期末]仿照王樹增《長征》序言中的畫線句,結合你本學期閱讀《紅星照耀中國》中《長征》章節的感受,完成下面的填空。
王樹增《長征》序言:“長征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最壯麗的史詩。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讀懂中國工農紅軍所進行的長征。
讀懂了長征,就會知道人類精神中的不屈與頑強是何等的偉大的,就會知道生命為什么歷經苦難與艱險依然能夠擁有快樂和自信,就會知道當一個人把個體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時,天地將會多么廣闊,生命將會何等光榮。”
讀懂了長征,就會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什么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就會知道信仰的力量為何那么強大,就會知道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緊緊綁在一起時,人生才會大有作為,生命才會如此輝煌
返回
二、選擇題
5. [2024 湖南郴州期中] 下列關于《紅星照耀中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紅星照耀中國》是作者冒著極大的風險進入蘇區真實采訪后寫成的,就語言風格而言,既有新聞記者的平實嚴謹,又帶有濃厚的個人幽默特色。
B. 作者在保安參觀紅軍大學,感受到紅軍大學許多獨一無二的地方。比如人員年輕、資源匱乏、處境危險、環境惡劣。
C
C. 在紅軍的隊伍里,有一群來自保安當地的年齡在12—17 歲之間的少年,他們是由共青團組織的紅小鬼,大家親切地稱他們為少年先鋒隊。
D. 作者離開保安時說:“我覺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離家。”紅色中國行讓斯諾對共產黨和紅軍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點撥】
C 項中說“紅小鬼”“來自保安當地”的說法有誤,閱讀原文可知,這些被稱為少年先鋒隊員的“紅小鬼”來自中國各地,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熬過了從南方出發的長征的艱苦。
返回
6. [2024 廣東惠州月考] 下列對《紅星照耀中國》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
A.“他的身體是魁梧奇偉的,像老虎一樣強悍。他雖然已是五十歲以上的人,還是非常健旺。……在未入紅軍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士兵一樣簡單。除了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句中的“他”指的是賀龍。
D
B.《紅星照耀中國》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斗爭精神,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C.“為了他的腦袋,蔣介石曾懸賞八萬元,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門前,卻只有一個衛兵。”句中的“他”指的是周恩來。
D.斯諾說:“總司令被逮這一驚人事件把中國歷史引導到了新的方向。”句中的“這一驚人事件”指的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九一八事件”。
【點撥】
D 項有誤,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所說的“總司令被逮這一驚人事件”在第十二章。“總司令被逮這一驚人事件”實際上就是說的歷史上有名的西安事變,是張學良和楊虎城于1936 年12 月12 日,在西安發動的直接軍事監禁事件,扣留了當時任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
返回
四、拓展探究(拓展型學習任務群)
9. [2023 四川廣元]2023 年是長征勝利87 周年。回望長征,那是一段光輝的革命歷程,一條綿長的精神礦脈,一面鮮艷的文化旗幟。學校舉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主題活動,請結合《紅星照耀中國》,完成問題。
(1)走近領袖,完成人物資料卡。
人物資料卡 姓名 外貌 相關情節 形象
毛澤東 他是一位瘦弱的如同林肯般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彎曲,披著一頭很長的濃厚的烏發,睜著一雙巨大而敏銳的眼睛,還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顴骨。斯諾在一剎那所得的印象,是一個非常機智的知識分子的面孔。 對父親積累資本、買進許多別人田地的行為不滿,父子經常辯論。 反抗精神
人物資料卡 姓名 外貌 相關情節 形象
毛 澤 東 他是一位瘦弱的如同林肯般的人物, 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彎曲, 披著一頭很長的濃厚的烏發, 睜著一雙巨大而敏銳的眼睛, 還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顴骨。斯諾在一剎那所得的印象, 是一個非常機智的知識分子的面孔。 覺得學校授課不好,自己到湖南省立圖書館看書自修半年。 ①
他的財產只有一條毛毯、幾件個人用品,吃的東西也同每個普通人一樣。 生活簡樸
酷愛
讀書
人物資料卡 姓名 外貌 相關情節 形象
② 他是瘦個子,中等身材,細小而堅韌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熱情,盡管有長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脫孩子氣。 為斯諾規劃采訪行程。 細心、熱情
把胳膊愛護地搭在“ 紅小鬼”肩上,走過鄉間田埂。 ③
平易近人
周恩來
【點撥】
①“覺得學校授課不好,自己到湖南省立圖書館看書自修半年”體現了毛澤東酷愛讀書的特點;②“為斯諾規劃采訪行程”的是周恩來,③“把胳膊愛護地搭在‘紅小鬼’肩上,走過鄉間田埂”體現了周恩來平易近人的特點。
(2)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請結合書中內容,談談你對“中國的脊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的脊梁”是指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的人。例如,《紅星照耀中國》中記錄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
返回(共11張PPT)
第三單元
山水游記
【中考趨勢·新題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復習課上,老師推薦了表格整理、旁批和“求同思
異”的學習方法。小徽與小皖打算運用這些方法閱讀蘇
軾的文章。
  【甲】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
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
與步于中庭。(a)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批注(a):不著“月”字,而以“     ”為喻,寫出月光
的澄澈,描繪了月色充盈庭院的空靈之景。
【乙】游白水書付過
  紹圣元年①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②游白水③佛跡院,浴
于湯池,熱甚,其源殆④可熟物。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
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
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
也。(b)至江,山月出,擊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⑤,
復與過飲酒,食余甘煮菜,顧影頹然,不復甚寐,書以付
過。東坡翁。 (有改動)
批注(b):

【注釋】①紹圣元年:公元1094年。當年蘇軾以寧遠軍節度
副使的的身份被貶惠州。②幼子過:蘇軾的第三子蘇過。③
白水:山名。④殆:大概,恐怕。⑤二鼓:二更,晚上十時
左右。
1.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們完成下表。
釋義 古詩例句 古文例句
甚:①很,非常;②A 。 / 【乙】熱甚.。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
顧:B 。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乙】顧.影頹然。
超過
 
看 
2
3
1
釋義 古詩例句 古文例句
但:C 。 此物何足貴?但.感
別經時。 【甲】D

。(填【甲】
文中的原句)
只是
 
但少閑
人如吾兩人者耳
2
3
1
釋義 古詩例句 古文例句
與:①和;②E

。 / 【乙】復與.過飲
酒。(①)
未復有能與.其奇
者。(②)
參與。
這里有“欣賞”“領
悟”的意思 
2
3
1
2. 將批注(a)補充完整,以此為參照完成批注(b)。
批注(a):不著“月”字,而以“ ”為喻,寫出月光
的澄澈,描繪了月色充盈庭院的空靈之景。
批注(b):

積水 
以“珠璧”為喻,寫出了月色的皎潔,描繪了
明月映江的美景。 
2
3
1
3. 【真實任務情境】小徽與小皖用“求同思異”法來閱讀
【甲】【乙】兩文,請將他們的對話補充完整。
小徽:這兩篇文章有許多相同之處。它們都是游記小品
文,【甲】文寫的是蘇軾與張懷民夜游承天寺,【乙】
文寫的是① 。
小皖:【甲】文中“亦未寢”的“寢”可以理解為“睡
覺”,【乙】文中的“② ”字也是此義。
小徽:我發現【甲】【乙】兩文在寫法上也有相同點,
它們都運用了景物描寫,都在寫景時運用了比喻手法,
都運用了寄情于景的方法。
蘇軾與兒子蘇過同游白水佛跡院 
寐 
2
3
1
小皖:不過,【甲】文中的“欣然起行”與【乙】文中
的“顧影頹然”所流露出的情感是不同的:“欣然起
行”流露出③ ;
“顧影頹然”流露出④ 。
蘇軾看到“月色入戶”的欣喜之情 
蘇軾被貶惠州的凄涼孤寂之
情 
2
3
1(共9張PPT)
第三單元
單元寫作 學習描寫景物
目 錄
CONTENTS
01
寫作點撥
02
例文引路
故鄉景致
故鄉的景致是美好的、明亮的。多少個日夜,她讓我魂
牽夢縈,難以忘懷。①
小時候,父親總是帶我到故鄉西邊的那片野地里去玩
兒。那是一片油菜地,夏天經常有蜻蜓、蝴蝶飛來飛去,翅間的一次次扇動帶著金黃的油菜花翩翩起舞,我的心也隨之顫動。②
旁批
①開篇點題,表達了對故鄉
景致的懷念。
②把油菜花擬人化,更突顯
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
一陣風吹過,頭頂的幾棵楊樹沙沙作響,油菜花的
點點花粉也被吹到我的鼻尖。“阿嚏——”這令人猝不及防的噴嚏,驚起了好幾只蝴蝶。故鄉的景致是美好
的、令人動情的。
油菜地的深處是一個隱蔽的湖。好大一片湖水!遠遠望去,湖邊的幾間房屋好像螞蟻一樣渺小。湖水非常清澈,水中潛游的鯽魚清晰可見。③當時故鄉最受歡迎的野味兒就是這鯽魚了。令人垂涎的魚丸燴面、鮮美的鯽
魚豆腐湯、噴香的紅燒鯽魚……各式各樣的鯽魚菜肴,是令我難忘的美食,也是故鄉的一道道景致。④故鄉的景致是美味的、滋養人的。
旁批
③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
合,描繪了湖水的清澈。
④此處列舉故鄉的美食,是
在變換角度描寫故鄉的景致。
故鄉下雨的時候還是有點兒駭人的。天上的烏云黑壓壓
的,真是“黑云壓湖湖欲摧”!不過,我們那兒大多時候下的是太陽雨。湖面上,雨點兒激起的層層漣漪被陽光映照著,真可謂“湖光向日金鱗開”。雨過天晴,經歷了雨水洗禮的花草越發青翠,仿佛一不小心被觸碰了就會碎裂,流出水來。故鄉的景致是令人敬畏的,是奇妙的,是明亮的。
隨著我的年齡增長,故鄉的變化也越來越大。企業
征地、工程建設等一系列繁雜的事務開始出現,⑤曾經的
藍天白云已變成了霧霾黑煙……這讓我更加懷念曾經的那個故鄉。
我愛我的故鄉,想念她那醉人的景致,懷念她那明媚的
風姿。⑥
旁批
⑤“繁雜”帶有對破壞故鄉美景的一系列事務的反感、無奈。
⑥篇末照應題目、呼應開頭,表達了對故鄉深深的懷念。
名師點評:作文一開頭就說“故鄉的景致是美好的、明亮
的”,“美好”“明亮”都是褒義詞,但畢竟還是抽象了
些。緊接著,作者運用生花的妙筆,帶我們走進“故鄉景
致”。這些細致的描寫,把“我”對故鄉的懷念落到了
實處。全文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條理清晰。(共26張PPT)
第三單元
閱讀提優
一[2023 山西晉中期中] 古詩文對比閱讀。(14 分)
使至塞上
王 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sài
辨別字音 1. 請給下面的加點字標注讀音。(2 分)
(1)征蓬出漢塞( )
(2)沉鱗競躍( )
明確詞義 2. 下列“見”字與“清流見底”中“見”的讀音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 分)
A.撥云見日 B.各抒己見




jìng
A
疏通文意 3. 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 分)
(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是欲界之仙都。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都有。
(這里)實在是人間仙境啊。
賞析 名句 4. 優美的句子非常講究畫面感。請你從下面句子中任選一個,根據提供的方法技巧描述其畫面。(4 分)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方法技巧: ①描繪原作中展現的景物。②根據原作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作,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我選第(1)句。廣闊無邊的大沙漠中,遠遠地升起一根直指蒼天的煙柱;萬里黃河自西向東奔騰而來,一輪渾圓的紅日正懸掛在地平線邊的河面上,何等壯觀!
示例二:我選第(2)句。猿鳥清脆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動人心魄;夕陽的余暉中,魚兒競相躍出水面,自由自在地嬉戲著,享受著美好的時光。
二 [2024 安徽淮南月考]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16 分)
【材料一】①核污染水排海的影響是一個嚴重且復雜的問題,它對環境、人類健康以及海洋生態系統都造成嚴重危害。那么,具體的危害有哪些呢?
②首先,核污染水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破壞。核污染水有大量放射性物質,其中包括銫和鍶等放射性元素。
這些放射性元素污染了海洋中的水體和底棲生物,進而影響了整個食物鏈。放射性元素被底棲生物攝取后,會隨著食物鏈的傳遞逐漸匯集,最終對高級食物鏈中的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影響,這會導致海洋生物種群的減少,甚至是滅絕,進而對漁業資源造成嚴重損害。此外,其對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也會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
③其次,核污染水的排放會對人類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威脅。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海洋食物鏈進入人類體內。人類攝入帶有放射性物質的海產品后,放射性元素會在體內積累,并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傷。這可能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癌癥、先天性缺陷和遺傳基因突變等。此外,放射性物質也可以通過海洋蒸發形成云層后隨雨水降落在陸地上,污染土壤和水源,進而進入人類生活和食品鏈,間接威脅人類健康。
④再次,核污染水排放會對海洋環境產生長期的污染。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質釋放速度超過了自然環境的處理速度,導致了放射性物質在海洋中的長期積累和持續釋放。這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系統的恢復產生了極大的障礙。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很長,有些可達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因此其毒性和影響會在很長時間內持續存在,會對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產生跨代的遺傳影響。
⑤綜上所述,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它對海洋生態系統、人類健康以及全球環境產生廣泛而長期的影響。加強監測,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減少核污染水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威脅是當務之急。同時,全球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應對核污染水排海這一嚴重挑戰。
(有改動)
【材料二】①央廣網北京2023 年8 月23 日消息 (記者黃玉玲)近日,日本政府宣布將開始核污染水排海。據日本朝日電視臺報道,東京電力(東電)公司正為24 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進行準備,但若氣象條件不合適,24 日的排海計劃可能取消。
②日本究竟為何要選擇將核污染水排放海洋?
③ 2011 年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地震,引發海嘯。大量的水沖擊到日本福島核電站,后來引發爆炸,當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為了冷卻燒毀的核反應堆,用大量的海水將核反應堆降溫,實際上在那時就有超過1 萬噸的受污染海水排放。之后,日本將受污染的海水通過儲水罐方式儲存起來。從2011 年到2023 年,12 年時間,日本建筑了超1100 個儲水罐。每個儲水罐平均能夠儲存1000 ~ 1300 噸水。
到目前為止,儲水罐容量基本上已經達到飽和,為此他們選擇將核污染水排到太平洋去。
④除了將核污染水排放大海,是否還有其他處理方式?張晏瑲介紹,比如蒸發釋放、電解排放、地下掩埋等,這些都是選項。但是,日本最終選擇通過海底管道的方式把核污染水排出去,是由于其他的方式都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經濟成本會很高。
⑤日本此次核污染水排放多久會影響到我國?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研究員余雯對此問題向央廣網記者解釋,核污染水在進入海洋環境之后,首先是通過洋流的輸運,會擴散傳播到不同的大洋。此外還會通過海洋的生態系統,例如食物鏈的傳播而不斷傳遞,并且也有可能通過公眾攝入海產品的方式進入人體內,從而對海洋生態系統或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潛在影響。
⑥余雯表示,據之前對福島核事故的監測,大部分污染物是會向東傳播,然后跨越整個太平洋。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污染物會通過西太平洋膜態水的傳播西南方向進入,大概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進入我國海域。
⑦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森林告訴記者,日本核污染水經過一圈后,與我國接觸的水域核放射量會降低很多。但放射量低,不代表影響不大。
劉森林表示,我國民眾也不需要太過恐慌,我國一直高度重視日本福島核事故導致的日本輸華食品放射性污染問題,持續開展對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風險的評估并及時應對。近日,海關總署也提到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輸華,保護中國消費者進口食品安全,中國海關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個縣(都)的食品,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
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文件,強化監管,嚴格實施100% 查驗,持續加強對放射性物質的檢測監測力度,確保日本輸華食品安全,嚴防存在風險的產品輸入。
(選自“央廣網”,有刪改)
5. 下列關于材料內容的說法無誤的一項是( )(3 分)
A. 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海洋食物鏈進入人類體內,人們只要不吃海產品,就可以有效避免核污染水排放對人體的傷害。
B. 【材料二】中的“日本究竟為何要選擇將核污染水排放海洋”這句話,表明了接下來將重點分析原因。
B
C. 日本此次向海洋中排放的核污染水,大概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才能進入我國海域,到那時核放射量會降低很多,對我國的影響不大,所以我國民眾不必恐慌。
D. 自從日本政府宣布核污染水排海后,我國就高度重視日本福島核事故導致的日本輸華食品放射性污染問題,并禁止進口任何的日本食品。
【點撥】
A 項中“人們只要不吃海產品,就可以有效避免核污染水排放對人體的傷害”的表述有誤;C 項中“對我國的影響不大”和原文說法不相符;D 項中“禁止進口任何的日本食品”的表述有誤。
6. 請根據【材料二】,寫出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原因有哪些。(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到目前為止,儲水罐容量基本上已經達到飽和;②因為其他的處理方式都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經濟成本會很高。
7. “……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文件,強化監管……”句中括號里的文字“含食用水生動物”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括號里的“含食用水生動物”幾個字起到說明和強調的作用,說明“食用水生動物”也屬于“水產品”,也要經過嚴格審核,體現出新聞語言的準確性。
8. 結合所選材料,請你就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公然把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由材料可知,核污染水對環境、人類健康及海洋生態系統都會造成嚴重危害,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竟公然把核污染水排放入海,這既損害了本國人民的利益,也會給其他國家,尤其是日本周邊的國家造成危害,甚至會威脅到全球的環境安全和人類健康,由此可見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為了一己之利,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是一種不負責、不道德和極端自私的行為,應該受到世界各國的譴責和制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阁县| 射洪县| 康平县| 华安县| 城步| 黄石市| 体育| 壤塘县| 五莲县| 阿坝| 娄底市| 二手房| 淄博市| 葵青区| 连云港市| 师宗县| 台湾省| 靖安县| 县级市| 黄梅县| 城口县| 连州市| 桓仁| 苏尼特右旗| 阿克苏市| 东乌| 通海县| 嘉善县| 建平县| 哈巴河县| 盐亭县| 昔阳县| 湘阴县| 台中市| 商丘市| 余庆县| 芮城县| 三都| 周至县| 孟连|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