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和平發展 強化練 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備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和平發展 強化練 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備考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和平發展 強化練
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備考
一、單選題
1. “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第三期正式啟動。中國將向糧農組織捐贈5000萬美元,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表明中國( )
①同國際社會一道推進全球發展事業
②為應對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方案
③與聯合國主要機構合作完善糧農治理
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自2023年10月7日爆發的巴以新一輪沖突持續升級,已經導致大規模平民傷亡和人道危機,其外溢效應也在沖擊地區和平穩定。中方鄭重呼吁沖突方停止一切敵對行動,遵守國際人道法,實現人道休戰。材料表明( )
①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②世界多極化發展是建立在和平與發展基礎上的
③遵守國際法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④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2月第六十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會前發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報告》提出。“在地緣政治形勢日益緊張、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許多國家的政府不再關注全球合作的絕對收益,而是越來越擔心自己的收益低于其他國家。將絕對收益放在首位很可能會導致雙輸的態勢——危及合作,破壞全球伙伴關系。”由此可見( )
①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讓許多國家選擇談判與對話手段解決沖突
②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許多國家政府間的利益差別
③相關國家只有不把維護本國利益放在首位才能避免雙輸的態勢
④為追求全球合作的絕對收益需要兼顧各方的安全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氣候變化是人類實現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面臨的最大挑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和大國競爭的焦點。中國既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也和其他締約方一道積極對話磋商,最終推動被稱為近年來“最困難”的氣候會議取得成功。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閉幕全體會議現場,中方呼吁取得廣泛共識,多方代表明確表示“我們認同中國”。這表明( )
①中國應對全球氣候的主張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
②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國際關系的重要內容
③作為傳統安全威脅,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挑戰
④各國存在共同利益,推動氣候變化合作與協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近日,哈爾濱731罪證陳列館講解員的一番話讓每一個中國人動容:“我們講述這段歷史,并不是為了睚眥必報,而是想真實還原歷史的真相,我們也希望大家在參觀完此次731陳列館之后,能夠深刻銘記這段歷史,緬懷先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講解員的話主要表達了( )
①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的核心
②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③歷史的真實是殘酷的,和平是短暫的
④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勇氣和力量,堅定未來的信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24年2月,美國國防部再次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將一些中國的芯片、人工智能公司列入其劃設的歧視性清單,并威脅對這些實體采取進一步措施。美方打著所謂“國家安全”的幌子,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美國政客嘴上談的是公平競爭,骨子里信奉的是“美國優先”,手上揮舞的是“制裁大棒”。材料表明( )
①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科技的較量
②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③競爭與沖突是當今世界的潮流趨勢
④霸權主義仍是世界發展的主要障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核電是減碳降污的重要貢獻者。中國政府提出,到2025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法國總統宣布重振核電計劃后,國民議會通過了《加速核能發展法案》。2023年12月,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發布了和平發展核能的聯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電規模突破11億千瓦。材料表明( )
①氣候變化大會以多邊主義推動防擴散領域共同安全
②法國國民議會執行總統令以立法保障核電計劃實施
③各國在能源戰略中擁有自主選擇清潔能源的權利
④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從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到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從金磚國家領導人約翰內斯堡會晤到舊金山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國主張和中國理念廣得人心,中國建設性大國作用更為凸顯,元首外交體現出中國在變亂交織的世界中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這說明中國( )
①是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的積極力量
②以積極作為引領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
③憑強大綜合國力保障世界和平與發展
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話語權不斷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對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問題表示擔憂并第11次正式列入機構會議議程。澳將借助美英力量擁有至少8艘核潛艇,8艘核潛艇總共需要1.6噸至2噸武器級高濃鈾,可用來制造多達64枚到80枚核武器。美英澳核潛艇合作( )
①說明美英澳有著相同的國體和政體,具備合作基礎
②存在嚴重的核擴散風險,威脅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全
③說明主權國家有自衛權,應通過合作提升防衛能力
④應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之下展開,遵守國際公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年1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汪文斌表示,中方對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發生嚴重恐怖襲擊事件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表示深切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同時強調:“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強烈譴責恐怖襲擊行為,堅定支持伊朗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的努力。”由此可見( )
①恐怖主義仍然是阻礙世界和平和發展的主要障礙
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面臨嚴峻挑戰
③傳統安全威脅在當今社會依然存在并呈現新特點
④中國始終站在世界和平一方,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小圈子的多邊主義”是集團政治,“本國優先的多邊主義”是單邊思維,“有選擇的多邊主義”是雙重標準。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國際場合倡議,人類社會必須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真正的多邊主義( )
①符合人類共同價值追求,已成為世界大國的外交共識
②順應了世界政治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歷史潮流
③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他國國家利益
④要用團結的精神和共贏思維去應對復雜交織的國際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從雙邊經貿合作表現亮眼,到科技創新合作持續升溫;從綠色產業蓬勃發展,到開放合作機遇共享……近年來,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中法務實合作成果不斷涌現,為雙邊關系發展注入新動力,為共同發展開拓新空間,為兩國人民帶來新福祉。中法關系在正確軌道上行穩致遠( )
①開辟了交流合作消除國家間利益分歧的新路徑②體現了中法具有高度戰略契合和廣泛共同利益
③推動了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國際新秩序的形成④可以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4年5月5日至7日,習近平主席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一致同意鞏固雙邊戰略穩定,挖掘互利合作廣闊潛力,加快人文交流“雙向奔赴”,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識。這表明( )
①兩國以相同利益為基礎凝聚共識 ②兩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③中法合作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④中法相知相親有共通的價值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中國一直是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推進全球人權事業發展進步,必須( )
①合作中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堅持共贏思維,積極地應對安全挑戰
②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零和博弈,推進全球治理的變革
③反對以人權借口干涉內政堅持共同發展,建立全球人權標準化
④堅持主權高于人權的方針堅持平等協商,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從所謂中國威脅論到中國沖擊論,再到產能過剩論,某些西方大國不斷變換中國威脅的敘事,實則為其破壞公平競爭原則找借口,為保護主義經濟政策尋辯護。由此可見( )
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盛行
②影響我國安全的因素更加復雜
③單極與多極的矛盾將長期存在
④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不容忽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美兩國最高外交官向世界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多輸不是理性的選擇,共贏才是人類的未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聲稱,“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能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
②構建國際新秩序順應時代主題,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
③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是中美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④構建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任重道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觀題
17.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里莊園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習近平強調,這一年來發生了不少事情。世界走出了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但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還在。世界經濟開始復蘇,但動力不足,產業鏈供應鏈受到干擾,保護主義抬頭。這些問題十分突出。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關系要放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這個大背景下來思考和謀劃,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為人類進步展現擔當。
習近平指出,50多年來,中美關系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總是在曲折中向前發展。這么兩個大國,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沖突對抗的后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我還是那個看法,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解決不了中美兩國和世界面臨的問題。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我們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中美兩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這是客觀現實。但是,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我堅信,中美關系的前途是光明的。
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以“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為題寫一篇時事評論。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50個左右。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10年來,雙方合作取得了諸多成效。但是,受美國遏華政策的影響,歐洲甚至德國內部都有所謂“中國發展威脅論”的噪音;一些輿論炒作,德國應該“減少對華經濟依賴”……
2024年4月,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期間,兩國領導人就中德關系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一致同意繼續加強戰略溝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動中歐關系穩定健康發展,反對“脫鉤斷鏈”,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攜手為世界注入更多的穩定性和確定性。兩國達成多項合作共識:一是對話機制層面,雙方同意啟動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將于6月舉行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二是務實合作層面,雙方將共同落實《中德農業合作行動計劃(2024-2028)》,中方同意解除對德國牛肉、蘋果輸華限制;三是人文交流層面,雙方將加強旅游、青年交流合作,一致同意擴大中德客運、貨運航權安排。
中德合作對雙方有利,對世界有利。世界越是動蕩,中德越要提升兩國關系的韌性和活力。中德彼此成就,將為中歐合作貢獻更大力量,也會有力消解那些破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噪音”。
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相關知識,分析說明為什么中德共識有助于消解那些破壞世界和平與發展“噪音”。
參考答案:
1.B
①④:中國將向糧農組織實施捐贈并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加快落實聯合國推進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議程。這表明中國同國際社會一道推進全球發展事業 ;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①④正確。
②:材料強調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全球發展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而不是貢獻中國方案,②不選。
③:聯合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下有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六大主要機構,還有許多個專門機構。糧農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③表述有誤。
2.A
①: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合作、競爭、沖突,①符合題意。
②: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和平與發展基礎上的,②說法錯誤。
③:巴以沖突導致大規模平民傷亡和人道危機,其外溢效應也在沖擊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呼吁沖突方停止一切敵對行動,遵守國際人道法,這說明遵守國際法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③符合題意。
④: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④說法錯誤。
3.C
①:材料反映的是各國更加關注自己的收益,沒有涉及選擇談判與對話手段解決沖突,①不符合題意。
②:在地緣政治形勢日益緊張、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許多國家的政府越來越擔心自己的收益低于其他國家,這表明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許多國家政府間的利益差別,②符合題意。
③:各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且此說法過于絕對,③排除。
④:將絕對收益放在首位很可能會導致雙輸的態勢——危及合作,破壞全球伙伴關系,這表明為追求全球合作的絕對收益需要兼顧各方的安全利益,④符合題意。
4.D
①:中方呼吁取得廣泛共識,多方代表明確表示“我們認同中國”,說明中國的主張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并非所有國家的認同,①說法錯誤。
②:國際關系的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國際關系在生態領域的體現,②說法正確。
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傳統安全威脅,經濟動蕩、金融風險、生態環境惡化、網絡攻擊、資源危機、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等屬于非傳統安全。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挑戰,但氣候變化是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是傳統安全威脅,③說法錯誤。
④:中國既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也和其他締約方一道積極推動對話磋商,提供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說明各國存在共同利益,推動氣候變化合作與協商,④符合題意。
5.B
①: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①錯誤。
②④:“我們講述這段歷史,并不是為了睚眥必報,而是想真實還原歷史的真相。我們也希望大家在參觀完此次731陳列館之后,能夠深刻銘記這段歷史,緬懷先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講解員的話主要表達了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說明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勇氣和力量,堅定未來的信心,②④正確。
③: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和平并不是短暫的,③錯誤。
6.D
①: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①錯誤。
②:2024年2月,美國國防部再次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將一些中國的芯片、人工智能公司列入其劃設的歧視性清單,并威脅對這些實體采取進一步措施。美國政客嘴上談的是公平競爭,骨子里信奉的是“美國優先”,手上揮舞的是“制裁大棒”。這表明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②正確。
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③錯誤。
④:美國政客嘴上談的是公平競爭,骨子里信奉的是“美國優先”,手上揮舞的是“制裁大棒”,這表明霸權主義仍是世界發展的主要障礙,④符合題意。
7.D
①:材料不涉及多邊主義的問題,不能說明氣候變化大會以多邊主義推動防擴散領域共同安全,①與題意不符。
②:法國實行三權分立原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不同機關掌握,各自獨立行使、相互制約制衡,議會擁有的只是監督和限制法國總統的權力,因此“法國議會執行總統令立法”的說法錯誤,②錯誤。
③:材料反映的是中法等國家在核電利用上都有各自的方案,這說明各國在能源戰略中擁有自主選擇清潔能源的權利,故③正確。
④:核電是減碳降污的重要貢獻者,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發布了和平發展核能的聯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電規模突破11億千瓦,這說明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④正確。
8.B
①:“元首外交體現出中國在變亂交織的世界中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體現了中國是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的積極力量,①符合題意。
②:中國與廣大愛好和平與發展的國家一起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而不是中國引領世界發展潮流,②說法錯誤。
③:材料沒有反映中國綜合國力的狀況,且憑強大綜合國力保障世界和平與發展不符合實際,③說法錯誤。
④:“中國主張和中國理念廣得人心,中國建設性大國作用更為凸顯”體現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話語權在不斷提高,④符合題意。
9.C
①:美英澳的政體不同,且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際合作的基礎,①說法錯誤。
②: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對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問題表示擔憂并第11次正式列入機構會議議程。說明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存在嚴重的核擴散風險,威脅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全,②符合題意。
③:自衛權是指主權國家擁有保衛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材料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對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問題表示擔憂并第11次正式列入機構會議議程,強調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存在風險,沒有強調自衛權,③不符合題意。
④: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對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問題表示擔憂并第11次正式列入機構會議議程。澳將借助美英力量擁有至少8艘核潛艇,8艘核潛艇總共需要1.6噸至2噸武器級高濃鈾,可用來制造多達64枚到80枚核武器。說明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應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之下展開,遵守國際公約,④符合題意。
10.C
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阻礙世界和平和發展的主要障礙,恐怖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①錯誤。
②:中方對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發生嚴重恐怖襲擊事件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表示深切哀悼,說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面臨嚴峻挑戰,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②正確。
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作為傳統安全威脅在當今社會依然存在并呈現新特點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③不符合題意。
④: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強烈譴責恐怖襲擊行為,堅定支持伊朗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的努力。由此可見中國始終站在世界和平一方,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④正確。
11.C
①:真正的多邊主義符合人類共同價值追求,但是還未成為世界大國的外交共識,①排除。
③:真正的多邊主義不是僅維護他國國家利益,即使是他國利益也是合理需求,還要維護各國的共同利益,③排除。
②④:人類社會必須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真正的多邊主義順應了世界政治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歷史潮流,要用團結的精神和共贏思維去應對復雜交織的國際問題,②④正確。
12.D
①:國家間利益分歧是客觀存在的,“消除國家間利益分歧”表述錯誤,①排除。
②: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中法雙邊經貿合作表現亮眼,說明中法具有高度戰略契合和廣泛共同利益,②符合題意。
③:當前國際新秩序正在構建,還未形成,③排除。
④:為共同發展開拓新空間,為兩國人民帶來新福祉,體現中法合作可以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④符合題意。
13.C
①:共同的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共同利益不等于相同利益,①錯誤。
②:中法兩國深化各方面合作,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識,表明能以中法合作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②符合題意。
③: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中法合作只是該國際關系基本形式的一種表現,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③錯誤。
④:兩國元首一致同意鞏固雙邊戰略穩定,挖掘互利合作廣闊潛力,加快人文交流“雙向奔赴”,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識。這表明表明中法相知相親有共同的價值理念,④符合題意。
14.A
①③: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推進全球人權事業發展進步,這就必須安全守護人權,在合作中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堅持共贏思維,積極地應對安全挑戰;必須反對以人權為借口干涉內政,堅持共同發展,建立全球人權標準化,①③正確。
②:“零和博弈”反對合作,不適合全世界發展潮流,堅持零和博弈說法錯誤,②不選。
④:題干強調的是推進人權事業的發展,而不是強調主權的重要性,④不選。
15.A
①②:從所謂“中國威脅論”到“中國沖擊論”,再到“產能過剩論”,西方不斷構建“中國威脅敘事”的變體,企圖借此歪曲抹黑中國與世界的經濟關系,維護其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壟斷地位。這表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盛行,影響我國安全的因素更加復雜,①②正確。
③:材料強調一些西方國家惡意抹黑中國,并沒有涉及單極與多極的矛盾,③不符合題意。
④: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屬于傳統安全威脅,材料并未涉及非傳統安全威脅,④不符合題意。
16.B
①:“多輸不是理性的選擇,共贏才是人類的未來”體現了中國推動建設合作共贏新型國家關系的主張,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能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①正確。
②:構建國際新秩序順應時代主題,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但材料強調中美兩國主張的差異,不體現共同利益,②排除。
③:“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體現了美國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才可能實現中美兩國關系健康發展,③正確。
④: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④排除。
17.①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中美兩國因為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難免存在競爭和沖突。②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美沖突對抗的后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中美加強合作,健康發展才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外部環境的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更需要中美加強合作而不是競爭。中美都是大國,也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承擔共同責任。中美加強合作,有利于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有利于兩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8.①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是對外交往的決定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中德達成多項合作共識是基于兩國的共同利益需求,有助于兩國互惠互利、穩定發展。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中德共識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有助于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③中德共識體現了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有利于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石市| 潼南县| 石景山区| 安仁县| 吉木乃县| 泰安市| 广饶县| 南靖县| 元朗区| 丽江市| 通江县| 台州市| 温泉县| 武陟县| 白山市| 奉节县| 宝山区| 新田县| 隆林| 康定县| 突泉县| 阳新县| 保靖县| 萨嘎县| 延庆县| 乌鲁木齐县| 拉孜县| 青龙| 航空| 吴堡县| 田阳县| 林口县| 中超| 怀化市| 大宁县| 蕉岭县| 汉中市| 贵德县| 紫阳县| 丰原市|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