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學年高二政治上學期期中綜合試題一、單選題1.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適用性,只有同各國實際相結合才能顯示出強大的真理力量。”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時代化,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面貌。由此可知( )①革命的理論產生于革命的實踐,哲學源于人的實踐活動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③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強大作用④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成功之道在于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堅定的文化自覺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溯源歷史、尋脈中華,關心推動考古事業向前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引前進方向。通過考古探源中華文明( )①說明了世界是可知的,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表明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正確地改造客觀世界③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能動創造性④說明意識活動是科學家對客觀實在的能動反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雖只描述了紅軍的一次戰斗,卻是對紅軍長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真實折射。下列對該詞及創作過程的哲學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該詞的創作源于作者對婁山關戰斗的內心感悟②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詞中蘊含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樂觀自信精神③意識是對存在的復制,此詞真實折射了紅軍長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④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此詞至今仍能激勵中國人民走好今天的長征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下圖漫畫《那些你沒看到的》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遵循適度原則,防止過猶不及那些你沒看到的…②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③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近年來,福建茶產業主動求變,在生產方式、產品創新等方面與新式茶飲在雙向奔赴中實現深度互動,催生出一批新式茶飲原料供應基地與供應鏈企業,為處于產能過剩困局中的傳統茶產業帶來了全新增長點。這啟示我們要( )①積極創造條件,改變規律培育新式茶飲②堅持辯證否定,推動茶產品的更新換代③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具體聯系推動產品創新④立足創新意識,創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星辰與大海都是人類探索的夢想。我國自主設計實施的海上第一深井垂直深度不到2000米,但在海底地下的水平方向鉆進長度達到8689米,日產原油超過700噸。近年來,我國深海科技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如“深海勇士”號潛水器、“雪龍2”號破冰船等,深海科技正帶領我們逐步探索海底世界豐富的資源和無數未解之謎。深海科技的發展表明( )①科學知識可以把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②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實驗承載著人類的目的性③深海技術的應用能提高人們探索世界的能力④深海探索的根本任務是揭示海洋運動的規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年5月,蘿卜快跑在武漢一次性投放1000輛無人駕駛出租車,1個月就產生了60萬個訂單。伴隨未來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各地大批量投入,將直接影響全國700萬出租車、網約車司機的飯碗,預示著人工智能應用與人類生存之間的矛盾將日益突出。2024年7月,武漢大量出租車司機對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投放發起了強烈抗議。相關認識正確的是( )①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類通過勞動創造和實現價值的歷史將逐步成為歷史②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人類必須學會與之共處③人工智能通過發展必將全面超越和取代人類勞動,并為人類提供優質的服務④國家應加強相關立法,對人工智能的研發及應用投放進行必要的約束和規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年4月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聚焦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組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黨作出這一舉措的理論出發點是( )A.社會意識要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B.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C.實踐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D.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充滿著復雜的各種形式的矛盾9.2024年4月30日,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勞動群眾致以誠摯慰問并指出,廣大勞動群眾與黨同心、跟黨奮斗,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用智慧和汗水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正確選擇具有積極的影響②勞動和奉獻是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7月27日,第四十六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9項。北京中軸線自元大都始建、形成、完善于明清兩代,歷經750余年,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古代都城嚴謹對稱格局的核心,代表著東方文明古都規劃建設的最高成就。申遺成功是保護文化遺產新的起點,這有利于( )①延續中軸線的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②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固守傳統文化③促進古都文化煥發生機,引領時代潮流④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守護文化瑰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顯示:2023年是全球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我國平均氣溫倒下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新高。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我國極端高溫事件將呈現出增多趨勢,未來30年,中國區域平均高溫熱浪天數將增加7~15天。這反映了( )①意識對世界的反映不是被動的、盲目的 ②人們改造客觀世界不能離開意識的指導③意識支配著人類在想象中創造現實世界 ④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新年伊始,山東省X鎮一派繁忙。不到一周,X鎮就已經和國內外客商簽下了2000多單的定制商用廚具。“小城鎮做強大產業”,是山東民營企業穩中有進、活力迸發的生動注腳,更是民營企業守土擴疆、健康發展的最佳詮釋。對“小城鎮做強大產業”的成功得益于( )A.堅持辯證否定,持續推動技術和管理創新B.立足關鍵部分,助力當地農民拓寬致富路C.充分重視外因,作為推動發展的決定力量D.承認矛盾普遍性,培育特色鮮明的地方產業13.下列與下圖漫畫蘊含的哲理完全一致的是( )等-朵花開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①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②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③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大山深處被廢棄的學校,經過設計師改造后成為五星級民宿“云上院子”,游客絡繹不絕;對于漫山遍野的冰菊,設計師經過美學設計打造出一座冰菊小鎮,成千上萬的游客蜂擁而至,原來按斤賣的冰菊如今按朵賣;破舊不堪的村部,經過美學設計后,成為網紅打卡地;年輕人排隊舉行婚禮……這一系列的變化佐證了( )①觀念創新有利于促進事物價值的創造性轉化和利用②對事物價值的判斷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③人有什么樣的價值觀,事物就具有什么樣的價值④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4年8月16日,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鄧宏魁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亞棟院士獲“物質科學獎”,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孫斌勇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這表明( )①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 ②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全面提高個人的素質③實現自我價值是人生價值的前提和基礎 ④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也是價值的享受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觀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下簡稱“兩個結合”),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更好指導中國實踐。材料二 《辭郎洲》是潮劇代表性劇目之一。2024年1月30日,跨越65年之后,新版潮劇《辭郎洲》在廣東潮劇院首演。新版潮劇《辭郎洲》的劇情在原版基礎上刪減了與主干關系較弱的內容,濃縮了原劇精華,使情節更為集中緊湊;同時結合現代舞臺的聲、光、電等效果設計,讓該劇的舞臺呈現更具美感。當幕布緩緩拉起,精心設計的舞美布景、服化和聲樂,加之馬蹄聲、海浪聲、箭矢聲等背景音,讓所有現場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傳統經典劇目的全新演繹,贏得了眾多專家學者和觀眾的連連稱贊。(1)結合材料一,運用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埋的知識,分析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兩個結合”的原因。(2)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談談材料二中新版潮劇《辭郎洲》的成功對文化發展的啟示。(寫出兩個即可)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之江文化中心是杭州的新地標,也是全國體量最大的省級公共文化設施集群、現代復合型文化綜合體。為發揮省屬國企運營平臺功能性和市場性融合優勢,之江文化中心創新多方協同聯動管理模式,改四館“各管一攤”為“共議共謀”,從服務保障、造節策展、宣傳推介、資源共享等方面構建協同聯動機制,讓內容與傳播同頻共振。通過多方資源共享,跨域、跨級、跨界協同21家政、企、事、校單位形成協同合作網絡。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3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物業服務僅需421人,比正常運維量精簡了三分之一以上……從各打“小算盤”到融合“算大賬”,專業的運營和保障團隊,多樣化的需求分析和產業引進,聯合式的品牌效應讓之江文化中心從“網紅”做到“長紅”。材料二 近年來,一批肩負著文化傳承與發展使命的公共空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其中不乏備受矚目的“網紅打卡地”。但是,“網紅”會“過氣”,“打卡”會“一陣風”,新鮮勁一過,訪客寥寥的“新館效應”似乎成了很多地方公共文化空間難以突破的魔咒。從著眼于公共文化空間破題,各地在省市、城鎮、社區等不同層面用公益性場所、經營性產業等形式,把文化的氛圍感“拉滿”。在上海,通過發掘“美”“好”“新”的典范案例創建全國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推動公共文化空間向“品質高、美感強、體驗好”躍升;在云南,西南聯大先鋒書店根據空間布局,將圖書閱讀、休閑服務、文化活動等功能融入,激活西南聯大精神誕生地的旅游資源,促進南湖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建設,使之成為全新的公共文化客廳;在福建,活化利用優秀歷史建筑正成為一種自覺,創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使得非遺展陳與歷史建筑相映生輝、相得益彰。(1)運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知識并結合材料一,破譯之江文化中心從“網紅”做到“長紅”的哲學密碼。(2)結合材料二,運用建設文化強國的知識,總結各地突破地方公共文化空間魔咒的先進經驗。參考答案:1.D①:材料主要是強調革命理論具有指導革命實踐的重要作用,即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而該選項是強調革命的理論的產生、哲學的產生,①排除。②: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②正確。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適用性,與其他國家實際相結合也能顯示出強大的真理力量,不能認為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該選項的說法太絕對,③錯誤。④: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時代化,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面貌,說明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成功之道在于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④正確。2.A①:材料強調,通過考古探源中華文明,可以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溯源歷史、尋脈中華,這證明了世界是可知的,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確。②: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正確地改造客觀世界,②錯誤。③:“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等,說明考古探源中華文明的過程,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能動創造性,③正確。④:意識活動是人類對客觀實在的能動反映,而不僅僅是科學家。此選項將意識活動的主體局限于科學家,表述不準確,④錯誤。3.B①:物質決定意識,該詞的創作源于客觀實際,①錯誤。②: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體現了該詞中蘊含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樂觀自信精神,②正確。③:正確的意識是對存在的如實反映,意識是對存在能動的反映,意識不是對存在的簡單復制,③錯誤。④: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對社會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此詞至今仍能激勵中國人民走好今天的長征路,④正確。4.C②③:“我們看到的”是登上領獎臺的選手,“我們看不到的”是他們背后的“淚水、堅 持、目標”等,這體現了他們是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也是在不斷地量的積累中促成質變,②③符合題意。①④:遵循適度原則,主次矛盾的相互轉化在漫畫中未體現出來, ①④不符合題意。5.C①: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可以利用規律,但不是改變規律,①錯誤。②:福建茶產業主動求變,在生產方式、產品創新等方面與新式茶飲在雙向奔赴中實現深度互動,這啟示我們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堅持辯證否定,推動茶產品的更新換代,②正確。③:福建茶產業主動求變,催生出一批新式茶飲原料供應基地與供應鏈企業,為處于產能過剩困局中的傳統茶產業帶來了全新增長點,這啟示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具體聯系推動產品創新,③正確。④:我們要立足客觀實際,同時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④錯誤。6.C①:實踐可以把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而科學知識屬于認識,故①不選。②③:材料中指出我國深海科技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深海科技正帶領我們逐步探索海底世界豐富的資源和無數未解之謎,這表明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實驗承載著人類的目的性,深海技術的應用能提高人們探索世界的能力,故②③正確。④:深海探索的根本任務是用于指導實踐,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是揭示海洋運動的規律,故④不選。7.D①: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過勞動創造和實現價值始終有其存在的依據,①錯誤。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是始終要向前發展的,故現代科技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湖流,人類必須學會與日益發展的現代科技共處,②正確。③: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和取代人類勞動,③不選。④:人工智能的研發及應用投放應堅持服務人類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運用法律等手段對其進行必要的約束和規范,④正確。8.AA:這一舉措的理論出發點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A正確。B:材料未涉及經濟基礎狀況,B與題意無關。C: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這表明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但材料沒有涉及,C排除。D:材料并不是強調矛盾的普遍性,D與題意無關。9.C①:價值觀具有雙重性,①說法錯誤。②③:材料強調廣大勞動群眾用智慧和汗水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說明勞動和奉獻是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②③符合題意。④:材料強調廣大群眾的重要性和勞動的重要性,沒有體現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④符合題意。10.B①: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古代都城嚴謹對稱格局的核心,更是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代表著東方文明古都規劃建設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活的載體。通過立法和申遺,加大對北京中軸線的保護力度,有利于延續中軸線的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①正確。②:在當代中國,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固守傳統文化”說法錯誤,②排除。③:“引領時代潮流”夸大了古都文化的作用,③排除。④: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是保護文化遺產新的起點,這有利于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守護文化瑰寶,④正確。11.B①④:我國根據2023年的氣候情況,預測2024的氣候變化趨勢,說明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意識對世界的反映不是被動的、盲目的,①④符合題意。②:材料沒有體現改造客觀世界,且人們改造客觀世界不能離開的是正確的意識的指導,②說法錯誤。③:意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創造出現實世界,不是在想象中,且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能起支配作用,③說法錯誤。12.AA:“小城鎮做強大產業”,是山東民營企業穩中有進、活力迸發的生動注腳,更是民營企業守土擴疆、健康發展的最佳詮釋。對“小城鎮做強大產業”的成功得益于堅持辯證否定,持續推動技術和管理創新,A正確。B:立足整體,而不是部分,B錯誤。C:內因是發展的決定力量,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C錯誤。D:承認矛盾普遍性與題意無關,D不符合題意。13.C“每一朵花開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表明要想等花開,就必須付出耐心等待其盛開,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①:“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反映事物之間的聯系,①排除。②:“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的意思是:經歷了種種困難才達到現在的景象,做任何事情都是很不容易的,都要經歷磨難,比喻一切事物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符合題意。③: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體現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關系,③符合題意。④:“沉舟側畔干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意思是沉舟既沒,側畔還有千帆競發,病樹已死,前方還有萬木爭春;啟示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蘊含了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的道理,④排除。14.A①②:學校被改造成“云上院子”,漫山遍野的冰菊被打造成冰菊小鎮,村部成為網紅打卡地等,這一系列的成功案例都表明觀念創新可以促進事物價值的實現,事物的價值會隨著時間、地點和條件等的變化而變化,①②符合題意。③: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但人的價值觀不能決定事物的價值,③錯誤。④:題干沒有涉及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④不符合題意。15.B①④: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鄧宏魁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亞棟院士獲“物質科學獎”,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孫斌勇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這表明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也是價值的享受者,①④正確。②:材料沒體現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全面提高個人的素質,④排除;③:實現社會價值是人生價值的前提和基礎,③排除,故本題答案選B。16.(1)①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我國發展實踐在不斷發生變化,需要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堅持“兩個結合”。②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堅持“兩個結合”,才能正確回答實踐和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形成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更好指導中國實踐,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考生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答案示例: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使之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產品的需求。(本問具有開放性,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且符合材料均可得分)17.(1)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會促進生產力進步,社會發展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在社會主義社會,通過改革來解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讓上層建筑更好地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狀況。②之江文化中心創新 多方協同聯動管理模式,充分發揮省屬國企運營平臺功能性和市場性融合優勢,通過改革文化發展體制機制等上層建筑以適應之江文化發展的客觀狀況 。通過多方資源共享,跨域、跨級、跨界協同21家政、企、事、校單位形成協同合作網絡專業的運營和保障團隊,多樣化的需求分析和產業引進,聯合式的品牌效應讓之江文化中心從 “網紅 ”做到 “長紅”。(2)①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各地在省市、城鎮、社區等不同層面用公益性場所、經營性產業等形式,大力 發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文化產品的質量 。②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依托本地區歷史文化資源,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將圖書閱讀、休閑服務、文化活動 等功能融入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間中 。③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 。各地采取創建全國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激活西南聯大精神、活化利用優秀歷史建筑等舉措,大力拓展公共文化空間,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時代新風,為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積蓄底蘊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