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豐臺區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練習高一思想政治考試時間:90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60分)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項。1.達爾文在環球考察中記述過這樣一件事:一個歐洲人來到美洲的火地島,送給島上的居民一條被子。不料接受贈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塊塊的布片,分給了當地的每一個人。好端端的被子,頃刻間變成了用處不大的碎片,這個歐洲人對此大惑不解。其實,這樣的舉動反映了當地居民仍然保持著平均分配的原始習俗。這些原始習俗的形成,從根本上說是由于①氏族長的強制②當時人們的覺悟高,因此平均分配勞動產品③生產力水平低下⑨人們不得不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馬克思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一論斷說明,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①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②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關系總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④生產力的發展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右圖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時期一個煤礦工人的兒子與“媽媽,天太冷了其母親的對話,反映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為什么不生火?”①造成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生活水平越來越低“因為我們家沒有煤。②難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你爸爸失業了,我們沒錢買。”③是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爸爸為什么失業了呢?”商品相對過剩“因為礦上出產的煤太多了。”④是資本家為了得到更多利潤而無限擴大生產規模導致的商品絕對過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某學習小組在一次研究性學習中搜集了以下資料。>1516年,英國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發表《烏托邦》一書,描述了一個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1824年,英國思想家羅伯特,歐文出資在美國買下一塊地,進行“新和諧公社”的共產主義新村實驗。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新和諧公社”很快就宣告破產。>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寫的《共產黨宣言》發表。這部經典著作猶如黑暗中高擎起的一束火炬,照亮了人類前行的方向,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進程。據此推斷,該小組本次的研究主題最有可能是A.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歷史進程6.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飛躍C.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D.中國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高一思想政治第1頁共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