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安新世紀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4年央視春晚主題為“龍行龘龘,欣欣家國”。有人認為,活用生僻字不僅用詞貼切、生動,而且喚起了大家對生僻字的關注和興趣,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也有人認為,生僻字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應該大膽舍棄。對生僻字的不同態度體現了( )A.世界觀是自發形成的 B.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并影響人們的行動 D.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2.學生要面對和處理自己的學習計劃與學習實際之間的關系,教師要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實際之間的關系,農民要面對和處理耕作收獲的計劃與耕作收獲的實際之間的關系……這說明( )A.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B.在實際生活和實踐中人們都會面對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C.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和必須回答的問題D.在生活和實踐中,要做到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3.下列觀點與漫畫中所反映的世界觀屬于不同派別的是( )①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②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④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由此可知( )①舊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違背了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②舊唯物主義沒有正確處理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③實踐的觀點是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鑰匙,也是其重要特征④馬克思主義哲學超越了舊唯物主義,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在哲學史上一直存在著兩大對立的陣營,兩大派別的斗爭。下列能體現哲學基本派別對立的是( )①“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與“理生萬物”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與“我思故我在”③“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與“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④“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習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改變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②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供強大的思想武器③實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方法論指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A.運動 B.主觀能動性 C.客觀實在性 D.客觀存在性8.人的身體是抗擊病毒的機器,當病原體進入人體,人會發燒,升高的體溫刺激免疫系統打敗病毒。在理想的情況下,熱量創造了一個環境,讓病原體難以生存。科學家研究發現,隨著自然界的溫度不斷升高,病原體生存的環境也在整體升溫,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更加能夠適應人體發燒的體溫,一旦病原體適應更高的溫度,人的免疫系統就無法發揮作用。材料表明( )①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人類要保護自然環境②人類在受自然環境制約的同時也改變自然環境③人類只能適應自然環境變化而不能改變自然環境④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發展起決定作用,人類不能隨意改變自然環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永動機”的研究已被證明了是不可能成功的,若繼續在這個問題上花費人力、物力去研究,要么是別有用心的騙子,要么是癡迷于永動機幻想的非專業人士。很久以前,物理學家焦耳就成功測出熱功當量的數值,并且具體闡述了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關于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B.尊重客觀規律是對規律進行改造的前提C.正確認識規律是想要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D.主動感知規律,才能預設規律10.2024年3月28日,農業農村部在湖北宜昌組織開展中華鱘保護宣傳和增殖放流活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華鱘繁育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本年度成功培育超過百萬尾放流規格中華鱘幼魚,將對補充中華鱘自然種群發揮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①自然界是物質的,應與自然和諧相處②人類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戰勝自然③要在把握人與自然對立統一中處理好人與自然關系④人類可以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創造出新的物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貴州,落后的交通曾經是長期制約發展的突出瓶頸。而今,“萬橋飛架”突破山水阻隔,覆蓋于千溝萬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續鋪就,當地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可見( )①實踐能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②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③實踐能夠突破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的制約④地理環境是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之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近年來,人民群眾參與戶外運動的熱情十分高漲,但戶外運動設施建設及服務相對滯后。為此,2023年10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該方案的實施有望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這體現了( )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意識的能動性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 ④意識源于物質,并能促進事物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智譜AI是國內最早入局大模型賽道的公司之一,2024年1月,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正式推出,GLM-4智能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可根據用戶意圖,自動理解、規劃指令以完成復雜任務;GLMs個性化智能體定制功能亦同時上線。由此可知( )①GLM-4智能體的工作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②AI可以有效幫助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③人類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④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年“五一”節假日期間,各大景點均迎來客流高峰,“無痕旅游”一詞再度爆火。“無痕旅游”提倡游客不隨意丟垃圾、觸摸文物古跡等,盡可能保持景區原貌。“無痕旅游”是文明力量的傳遞,要從現在開始踐行,讓自己成為風景的一部分。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要在遵循生態規律客觀性的基礎上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②要以“無痕旅游”理念為依據,正確處理好人與景區的關系③意識具有直接現實性,要將“無痕旅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④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能動反映,“無痕旅游”是符合時代發展的理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多次出艙活動,開展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完成空間站碎片防護加固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平臺設備安裝與回收等各項任務。從哲學上看,該發射任務的完成體現了( )①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③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④主觀能動性的決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4年1月11日,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吉祥物發布。吉祥物“濱濱”和“妮妮”原型是出生于黑龍江的小東北虎,寓意“哈爾濱歡迎您”。吉祥物面部特征參考了北方特色的傳統民俗玩具布老虎,耳朵和額頭上的裝飾,借鑒了哈爾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方正剪紙的視覺語言。材料說明( )①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吉祥物的創作來源于設計者的靈感②意識具有能動創造性,吉祥物形象展示了東北人民的熱情③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吉祥物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④意識是對物質的如實反映,吉祥物真實反映了東北虎的形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四大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貝克萊說某個東西存在,無非是說它被我們感知到。我們無法把存在與被感知分離開來,離開被感知去設想存在。由此可見,存在和被感知是一回事,“存在就是被感知”。朱熹說,“理生萬物”、“理主動靜”;“未有此氣,已有此理”。材料二 17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伽森狄,認為宇宙由原子和虛空構成,原子是永恒運動的,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是按一定次序結合的,不可分、不可滅的原子的總和。(1)材料中的哲學家在共同思考什么問題?(2分)(2)材料一中兩位哲學家的說法分別屬于什么觀點?他們有什么共同點?(6分)(3)材料二屬于哪種基本哲學派別?請你評析這個觀點?(6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習近平文化思想關注和回答新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從而得到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習近平文化思想深邃,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世界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習近平文化思想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結合材料并運用“時代精神的精華”的相關知識對此加以說明。(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團結奮斗創未來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們今天所要創造的復興偉業,不是在風平浪靜下的馬到成功,不是在鮮花掌聲中的樂享其成,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見及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發揚團結斗爭精神。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分析說明“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這一論斷給我們的啟示。(12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質生產力是建立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術、新形態為主要內涵的先進的生產力。當前,我國具有產業體系完備、超大規模市場等優勢,同時又存在著產業競爭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不足等問題。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一方面,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加快形成引領產業發展的強大動能。另一方面,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未來產業技術路線不確定、發展模式不固定、技術范式有待形成,要加快各方面的探索實踐。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知識,分析我國應如何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14分)高二政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C2.B3.D4.D5.A6.D7.C8.A9.A10.B11.B12.A13.D14.B15.C16.C17.(1)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源。(2分)(2)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朱熹認為理生萬物,屬于客觀唯心主義。二者都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意識,先有意識,后有物質,意識決定物質。(6分)(3)材料二屬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評價: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6分)18.①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具有實踐性。(4分)②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4分)③習近平思想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4分)19.①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和能動的改造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能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6分)②新征程創造新偉業,既要增強憂患意識,發揚團結斗爭精神,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又要勇于實踐,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更要堅持科學理論指導,鞏固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依靠人民團結奮斗,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6分)20.①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正確看待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抓住機遇,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7分)②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在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要尊重經濟運行規律,迎難而上,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各方面的探索實踐,形成引領產業發展的強大動能。(7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