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州二中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級10月月考試卷 地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3分,共6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下圖是從北極俯視地球公轉運動的兩種示意圖。據(jù)圖完成下面小題。1.結合兩圖,當?shù)厍蜻\行到圖甲遠日點位置時,最接近圖乙中的(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2.當?shù)厍蜻\動到圖乙中的 時,全球的晝夜平分( )A.A、B位置 B.B、D位置 C.C、D位置 D.A、D位置2022年9月24日16:27(當?shù)貢r間),我國某公民乘坐的飛機從加拿大溫哥華(西八區(qū))起飛,于北京時間9月25日21:51在深圳降落。據(jù)此完成下面3-4小題。3.該飛機從加拿大起飛時,北京時間是( )A.9月24日0:27 B.9月24日8:27 C.9月25日0:27 D.9月25日8:274.該飛機從加拿大到深圳的飛行時間約是( )A.13小時 B.13小時24分 C.14小時 D.14小時24分不同日期,中國最早日出的地點不同。2023年1月1日,南沙群島東部海馬灘附近迎來中國的新年第一縷陽光。圖示意2023年1月1海馬灘日出時刻晨昏線及我國部分地點位置、日出時間(北京時間)。完成下面13-14小題。5.在二分日,中國最早日出的地點為( )A.玉山主峰 B.黑瞎子島 C.海馬灘 D.舟山群島6.不考慮海拔、天氣差異,2023年1月1日位于西南邊陲的瑞麗(24°N,98°E)迎接當?shù)匦履甑谝豢|陽光的時間比海馬灘晚( )A.1小時35分鐘 B.1小時28分鐘C.1小時15分鐘 D.1小時8分鐘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傳統(tǒng)歷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重要指導意義。北京時間2024年6月5日12時10分迎來了北半球的芒種節(jié)氣。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7.北京時間迎來芒種節(jié)氣時,處于6月5日的范圍約占全球的( )A.3/4 B.1/3 C.1/2 D.2/38.芒種日后一個月內(nèi),昆明(25°N,103°E)的正午太陽高度( )A.持續(xù)變大 B.持續(xù)變小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我國某學校一中學生在同一地點對日出點和正午日影長短變化進行觀測,繪制出日出方位范圍圖(如下圖)。c日正午,該學生影長與其身高接近。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9.推測該學??赡芪挥冢? )A.浙江寧波 B.廣西北海 C.福建廈門 D.山東青島10.a(chǎn)日該中學生將鉛筆豎立于地面,觀測日影變化,繪制出日影頂點的運動軌跡,下列繪制正確的是( )A. B. C. D.11.從b日到c日( )A.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 B.經(jīng)歷時間大約為3個月C.北半球白晝時間漸長 D.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變大北京時間2024年1月1日7時3分,小明同學在安徽省著名景點黃山蓮花峰(30°N,118°E)觀看日出,并拍攝了日出的壯觀景象。完成下面小題。12.該日,蓮花峰的晝長大約為( )A.9小時28分 B.10小時10分 C.12小時28分 D.13小時10分13.該日,小明同學在拍攝日出景觀時相機鏡頭朝向( )A.東南方向 B.正南方向 C.正東方向 D.東北方向14.小明同學計劃在同一年、同一地點相同時刻再次拍攝蓮花峰日出景觀,其日期應選擇在2024年( )A.9月1日前后 B.9月13日前后 C.12月1日前后 D.12月13日前后1279年,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設計建造了河南登封(113°E,34°N)觀星臺(下左圖),它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保護較好的天文臺。每當正午,城樓橫梁的影子便投射到地面的量天尺(長堤)上。郭守敬利用觀星臺精確測定的二十四節(jié)氣(下右圖),時至今日仍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15.當橫梁的影子完全投射到量天尺上時,北京時間及影子位于城樓的方位分別是( )A.11:32 正北 B.12:28 正北C.11:32 正南 D.12:28 正南16.麥類作物收獲期的南北差異較大。蘇浙一帶是“麥到小滿日夜黃”,那么華北一帶麥類作物的收獲期是( )A.谷雨 B.立夏 C.小滿 D.芒種地質構造能夠反映地殼運動過程,下圖為朝鮮某地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7.甲處地貌( )A.由火山噴發(fā)形成 B.差異侵蝕作用顯著C.地質構造為向斜山 D.由斷層上升形成18.該地最后經(jīng)歷的地質作用是( )A.沉積作用 B.巖漿活動 C.褶皺作用 D.斷層作用海蝕凹槽是指基巖海岸下部的巖石在遭受海水侵蝕后形成的凹槽。芬迪灣位于加拿大東南部,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灣,海灣附近有大片的海蝕柱群。下圖為芬迪灣好望角海蝕柱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圖示四座海蝕柱中,形成海蝕凹槽最早的是( )A.a(chǎn) B.B C.c D.d20.e海蝕柱不存在海蝕凹槽的原因是( )A.受海水侵蝕嚴重,基部之上石柱坍塌 B.海蝕柱基部較低,出露海平面較少C.終年被海水淹沒,受海水侵蝕作用弱 D.海蝕柱基部光滑,海浪摩擦力較小湖南省某景區(qū)有石寨、巖丘、赤壁、石柱、石墻和洞穴及線狀溝槽等地貌。下圖為“該地區(qū)地貌演化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21.該地貌演化順序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22.景區(qū)東、西兩側地貌景觀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時間 B.氣候 C.構造 D.巖性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題,共34分)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頁巖是由碎屑、黏土、有機質等組成的具有薄片狀層理,容易碎裂的沉積巖。頁巖中的有機質經(jīng)過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以及降解、裂解等過程,可以生成甲烷氣體(CH4)。頁巖氣是指以游離態(tài)存在于頁巖裂縫中,或者吸附在黏土顆粒表面的甲烷氣體,是一種極具開發(fā)利用前景的清潔能源。頁巖氣田的形成需要嚴格的地質條件,尤其是對儲氣層上下的巖層要求高。下圖為頁巖氣田區(qū)域的地質構造示意圖。(1)描述圖示區(qū)域的地質構造形成的主要地理過程。(8分)(2)分析頁巖氣田形成的地質條件。(4分)(3)簡要分析頁巖氣極具開發(fā)利用前景的原因。(4分)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牛軛湖是由于河流的變遷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彎取直后留下的舊河道形成的湖泊。長江在荊江河段逐漸形成了“九曲回腸”的獨特河流地貌類型,短短175公里的河道周邊,共分布了7條牛軛湖故道。天鵝洲是長江中游故道群濕地中一個典型的牛軛湖,其位于荊江河段北岸,形成于1972年7月,有著“一夜成湖”之說,是湖北省最年輕的湖泊之一,經(jīng)歷了40余年的“牛軛湖化”過程逐漸穩(wěn)定形成湖泊。下圖示意荊江河段4條牛軛湖故道(天鵝洲、黑瓦屋、老河、鴨子湖)。(1)簡述曲形河道自行截彎取直后對自然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8分)(2)說明天鵝洲的形成過程。(6分)(3)從氣候角度,分析天鵝洲“一夜成湖”的原因。(4分)高州二中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級10月月考試卷 地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3分,共6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答案】1.A 2.B【答案】3.D 4.B【答案】5.B 6.A【答案】7.D 8.C【答案】9.B 10.C 11.B【答案】12.B 13.A 14.D【答案】15.B 16.D【答案】17.B 18.D【答案】19.D 20.A【答案】 21.C 22.D23.【答案】(1)沉積、固結成巖形成多個水平沉積巖層;水平擠壓,產(chǎn)生一系列彎曲,形成褶皺;隆起抬升(或垂直抬升);背斜頂部因受張力產(chǎn)生裂隙,被侵蝕成谷地。(8分)(2)頁巖儲氣層位于背斜核部;儲氣層的上下巖層致密堅硬,不透氣。(4分)(3)屬于清潔能源,可減輕大氣污染;氣態(tài)能源,運輸、使用均比較便利。(4分)24.【答案】(1)水流速度加快,排水能力增強,下游河段洪峰到來時間提前;河道縮短,水域面積縮小,調(diào)節(jié)氣候能力下降;水域面積縮小,水生生物棲息地減少,影響生物的多樣性;水流速度加快,泥沙沉積減少,導致河流的營養(yǎng)物質來源減少,水生生物減少;泥沙沉積減少,河流兩岸堆積地貌萎縮,土壤肥力下降;水流速度加快,侵蝕作用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增多。(8分)(2)荊江流經(jīng)平原地區(qū),河流側蝕作用加強,形成河曲;河水不斷沖刷與侵蝕河岸(凹岸),河曲越來越彎曲;河水進一步侵蝕凹岸,河流自然裁彎取直,原有的河曲被廢棄成了天鵝洲。(6分)(3)7月,長江荊江段上游地區(qū)正值雨季,且多暴雨,上游來水多,河流水量大,流水侵蝕作用強,河流裁彎取直形成了天鵝洲。(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