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回龍觀東西學區期中考試初二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4.10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個小題,共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D D A C D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C D C D D B D C第二部分本部分共3個小題,共40分。(共16分)(1)大西 北冰 雷克雅未克(2) AD(3)A(4)低 地處高緯 位于美洲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5)可再生(或清潔) 中間高 四周低 自中間向四周流 大 水能(6)例如:可以發展旅游資源(地熱可以應用到農業溫室種植;工廠烘干;溫泉洗浴等)22.(共12分)①赤道 ②南回歸線 ③巴拿馬 ④南美洲氣候類型(或圖11) ⑤多樣 ⑥地形 ⑦安第斯山脈 ⑧高原 ⑨東西高中間低 ⑩大 自南向北 減慢23.(共12分)(1)A/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2)B 海陸分布(3)C(4)10°C-22°C 中低 西北(5)中高 中高緯度地帶由于緯度高、太陽輻射弱,氣溫低(6) 丁 該地是撒哈拉沙漠,氣候炎熱干燥,交通及其他服務設施不完善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回龍觀東西學區期中考試試卷初二地理 2024.10本試卷共7頁,共60分。考試時長6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個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陸半球是指陸地面積最大的半球。圖1為“陸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1~4題。1.陸半球中心甲點的經度和緯度約為A. 0°,0° B. 0°,38°NC. 0°,58°N D. 0°,90°2.陸半球上A.海、陸面積比約為7:3B.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C.陸地面積不足全球陸地面積一半D.陸地連為一體,海洋被陸地分割3.在陸半球中可以找到①五大洲②七大洲③四大洋④三大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白令海峽為A.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B.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C.北美洲與歐洲的分界線D.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圖2為“澄江古生物化石及發現地景觀和澄江生物群復原圖”。據圖文資料,完成5、6 題。資料 1984年6月,古生物學碩士侯先光來到云南澄江縣帽天山①尋找古生物化石。他天天早出晚歸,每日劈下兩三噸石頭。7月初,侯先光無意中剮落了一層巖片,②一塊形狀奇特卻又保存完整的化石露了出來。③當天他又發現了三塊相似的化石。于是侯先光再接再厲,④在此陸續發現了大量同時期的海洋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再現了5.3億年前地球上生命的壯麗景觀,舉世轟動。圖25.在資料標注出的工作環節中,侯先光可以認定澄江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發現說明當地發生過A.海陸變遷 B.火山活動 C.洪澇災害 D.海水養殖圖3為“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讀圖,完成7~9題。圖37.據圖,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A.陸地上的等溫線較海洋平直 B.年均溫最低的區域在南美洲C.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 D.氣溫從沿海向內陸逐漸降低8.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A.①地所在等溫線南北延伸 B.②地年均溫為20 ℃C.③地等溫線分布最為密集 D.④地氣溫低于10 ℃9.關于①地~⑤地間氣溫差異及主要影響因素的分析,正確的是A.①地高于②地——海陸位置 B.②地低于③地——緯度位置C.③地高于④地——海陸分布 D.④地低于⑤地——地形圖4為孟加拉國位置及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第10~12題。圖410.該國年降水量A.北部多、南部少 B.東部多、西部少 C.東南部最少 D.西南部最多11.影響該國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海陸位置 ②河流 ③季風 ④地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該國居民A.出行大多依靠駱駝 B.著裝注重防寒保暖C.修建房屋注意防洪 D.主食多為青稞制品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曾多次出國擔任友好使者,為發展對外友好關系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出差”在國外的大熊貓約60多只。圖5為熊貓“出差”所在國家的分布示意圖及雅安、多哈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第13~15題。圖513.目前,熊貓“出差”所在的國家A.各大洲均有分布 B.集中分布在印度洋沿岸C.多分布在溫帶地區 D.緯度最低的是澳大利亞14.箭竹是熊貓的主要食物,生長在溫暖濕潤的山區。以下國家中不具有箭竹生長條件的是A.美國 B.韓國 C.日本 D.芬蘭15.卡塔爾是西亞地區第一個與中國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的國家,多哈大熊貓館模擬了雅安熊貓基地的自然環境。具體措施有①降低場館溫度 ②降低場館濕度 ③模擬四季變化 ④打造起伏地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大豆原產于中國,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中國東北為主產區,一般在4月底播種,9月底收獲,圖6為我國東北某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現今大豆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其中某國大豆產區在9—10月播種,次年3—4月收獲,圖7為該國大豆產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第16~18題。圖6 圖716.大豆A.0℃以下可以生長 B.20℃以上會枯萎死亡C.只生長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區 D.生長期對水需求量大17.圖7所示地區位于A.北半球溫帶 B.北半球熱帶 C.南半球寒帶 D.南半球熱帶18.大豆可以榨油、制作豆腐等。近些年,我國消費的大豆70%以上需要進口,對此應A.放棄本國大豆生產,用進口來滿足全部需求B.研發優質品種,提高大豆單產和質量C.限制食用豆制品,減輕大豆對外依賴D.放棄其他作物種植,擴大大豆生產為紀念100多年前最先到達南極點的兩位探險家,位于南極點的科學考察站被命名為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圖8為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險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9、20題。19.在“最先到達南極點”的探險競賽中A.二人均選擇在7~8月向南極點進發B.二人的出發地點均選在了大西洋沿岸C.阿蒙森行進方向總體為自東北向西南D.斯科特在(81°S,165°E)附近遇難20.結合當時的技術條件和極地環境,該探險活動應選用的交通工具A.雪地摩托B.極地矮種馬車C.狗拉雪橇D.核動力破冰船圖8第二部分本題共3個小題,共40分。21. (16分)冰島是歐洲最西部的國家,國土1/8被冰川覆蓋,有100多座火山。圖9為冰島圖及其能源構成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圖9(1)冰島是歐洲的島國,地處 洋和 洋的交界處。首都 是世界上最北的首都。(2)冰島交通線分布的特點是( )(雙項選擇)A.大體呈環狀分布 B.呈放射狀分布C.與海岸線垂直 D.大體沿海岸線分布(3)冰島不同時間有不同旅游體驗,1月前后可以體驗的項目是( )。①賞極光 ②冰上垂釣 ③泡溫泉 ④看午夜太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冰島被稱為“冰與火”的世界。冰島冰原面積廣闊,氣溫 ,原因是 ;該國火山眾多,原因是 。(5)冰島是世界上最干凈的國家,空氣質量優良,這與冰島大量使用水能和地熱等 能源有關。冰島地勢 高, 低, 河流流向 ,河流落差 ,所以 資源豐富,水力發電量大。(6)冰島地熱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向世界展示了零碳排放的可行性。我國地熱資源也很豐富,主要用于供暖和發電。請你對地熱資源的利用再提出一條建議。建議:22. (12分)地理學習的資源豐富多樣。某同學通過查閱地圖和資料,對南美洲有了很多了解。圖10是南美洲地形圖,圖11為南美洲氣候類型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圖10 圖1123.(12分)人的異地避寒,猶如候鳥南來北往,故稱候鳥式旅游。其特點為:①異地避寒者來源地的地帶性突出。②局限于某些群體,以中高齡的悠閑族或有休假權的亞健康狀態者為主。如圖為世界1月適宜避寒區示意圖與A、B、C、D、E五地位置圖及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圖12(1)A、B、C、D、E五地中,全年高溫多雨的是 ,該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 附近地區。(2)B、D、E三地,夏季雨量最多的是 ,影響三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3)如圖中的太陽光照圖,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與太陽直射甲地一致的有 。A.①⑤ B.②⑥ C.③⑦ D.④⑧(4)世界1月適宜避寒區的平均氣溫為 ,主要分布在 緯度地帶。丙地在丁地的 方向。(5)你認為“地帶性突出”是指異地避寒者可能主要來自北半球的 緯度地帶,你判斷的理由是 。(6)氣候適宜、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避寒勝地。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沒有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避寒勝地的可能是 ,為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東西學區期中考試初二地理答案.docx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東西學區期中考試初二地理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