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上)南陽六校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地 理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月球表面由土壤(月壤)和巖石組成,形成月壤的最重要因素是熱脹冷縮。2020 年12 月17 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1 731 克月壤樣本成功著陸地球,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返回。據此完成1~3題。1.在月面進行采樣的“嫦娥五號”A.屬于銀河系 B.屬于天體C.不屬于地月系 D.接受不到太陽光照2.與地球土壤相比,月壤A.液態水含量較大 B.受到的太陽輻射較強C.晝夜溫差較小 D.微生物數量較多3.與地球相比,月球沒有生命存在的主導影響因素是A.與太陽的距離 B.穩定的宇宙環境C.充足的太陽光照 D.自身的質量和體積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圖1為我國太陽能資源空間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4~6題。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見光波段 B.極光的發生主要受太陽輻射影響C.太陽輻射是地熱能的主要來源 D.太陽能無污染且能量集中5.我國太陽能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是A.自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B.空間分布較為均勻C.高原地區多于盆地地區 D.整體東部多于西部6.與新疆相比,河南發展光伏發電的優勢有①閑置土地多 ②建設資金充足 ③接近消費市場 ④太陽能資源豐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22 年11 月,貴州畢節一游客在山上游玩時發現一圓形怪石,好奇之下挖開,發現石頭一層一層包裹著似洋蔥(如圖2),剝到實心砸開后中間是綠色的,部分剝掉的石頭還會反光發亮。專家表示,這塊怪石應該是一塊結核化石,形成于距今5.4億年至2.5億年之間。據此完成7~8題。7.該“洋蔥”怪石可能形成于A.寒武紀早期 B.侏羅紀晚期C.古近紀 D.第四紀8.發生在該“洋蔥”怪石形成時期的事件是A.裸子植物迅速發展 B.阿爾卑斯山脈形成C.恐龍滅絕 D.海生無脊椎動物繁盛圖3為某地理興趣小組繪制的兩個不同區域的地貌素描圖。據此完成9~11題。9.左圖中由 M到 NA.地勢越來越高 B.堆積物越來越細C.堆積物厚度漸厚 D.地下水埋藏漸深10.乙地貌屬于A.流水侵蝕地貌 B.海積地貌C.流水堆積地貌 D.風積地貌11.若甲、乙兩地貌位于同一條河流,則與甲地貌相比,乙地貌①所處河段偏下游 ②受波浪侵蝕作用較弱 ③多沙島發育 ④人口分布較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廟島群島地處山東半島北側,主要為基巖海岸,圖4為某旅游愛好者在該群島拍攝的月牙灣公園“長石”灘和九丈崖景觀照片。據此完成12~14題。12.月牙灣岸邊的“長石”圓潤光滑,其主要成因是A.風力侵蝕 B.波浪侵蝕C.河流沉積 D.風力沉積13.下列景觀中與九丈崖成因相似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4.該旅游愛好者在廟島群島還可能看到A.大片淤泥質、沙質海岸 B.平直的海岸線景觀C.海蝕柱、海蝕拱橋景觀 D.大量冰川地貌遺跡北京猿人遺址是一個天然石灰巖溶洞,俗稱“猿人洞”,1987 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溶洞的洞頂倒掛著長約2米、形似貓頭狐貍身的晶體,被稱為“中華國寶”銀狐(見圖5)。據此完成15~16題。15.“中華國寶”銀狐地貌的成因類似于A.石鐘乳 B.孤峰C.溶斗 D. V字形河谷16.與廣西桂林相比,該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較弱,其主要影響因素有①巖石類型 ②降水 ③熱量 ④光照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 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圖6為地球所處星系模式圖(局部)。(1)指出圖中天體系統級別的數量,并說出其中包括月球的天體系統名稱。(3分)(2)圖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小行星帶位于 和 (填字母)之間。(6分)(3)若a的運行軌道移至c。說出其孕育生命的條件發生的變化。(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雅尼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林芝市境內的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濕地補給水源主要是冰川融水和降水。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景區水圈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圖7為雅尼國家濕地公園景觀圖。(1)說出圖示雅尼國家濕地公園涉及的地球外部圈層。(3分)(2)植被是最能體現濕地特色的地理要素,簡述其所屬圈層的特點。(6分)(3)推測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該景區短期內水圈結構(氣態水、液態水、固態水、生物水)的變化。(8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北京某中學生參加了某次暢游中國活動,圖8為其旅游線路示意圖及沿途拍攝的景觀照片。(1)甲、乙、丙、丁中屬于侵蝕地貌的是 。(2分)(2)根據景觀照片,說出該學生在⑥地看到的地貌名稱。判斷該地的盛行風,并說明判斷依據。(8分)(3)乙地貌最可能拍攝于 地(填圈字),分析該地貌的成因。(8分)(4)丁地貌在河流入??谔幉怀R?,請說明原因。(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