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jié) 氣溫和降水隨堂小測時間:20分鐘 分值:19分 得分:(2024福建中考)某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有一處人工水塘。干季時,每天都有大量野生動物前來飲水,攝影師前往拍攝。讀表,完成1~3題。某自然保護區(qū)某日不同時段的氣溫與可拍攝到的動物時段(時) 氣溫(℃) 野生動物0~6 21~27 花豹、獅子6~12 21~40 珍珠雞、斑馬12~16 40~43 斑馬、狒狒16~22 28~40 黑斑羚、獅子22~24 27~28 長頸鹿、大象1.當日6~12時和12~16時都能拍攝到的動物是( )A.獅子 B.斑馬 C.黑斑羚 D.珍珠雞2.當日最低氣溫大致在( )A.6時 B.12時 C.14時 D.16時3.當日此地氣溫日較差為( )A.21℃ B.22℃ C.32℃ D.43℃(2025河北廊坊期中)讀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某地區(qū)1月份等溫線分布圖,完成4~5題。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氣溫大致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B.甲處氣溫數(shù)值大于0℃C.丁地氣溫數(shù)值小于30℃D.亞洲北部是全球氣溫最低點5.在某地區(qū)1月份等溫線分布圖中,乙、丙兩地位于同一緯度,虛線表示海岸線。關(guān)于乙地的判斷,正確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終年高溫C.屬于陸地 D.屬于海洋6.(2024安徽界首期末)“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多”這種說法是指( )A.降水的地區(qū)變化 B.降水的年際變化C.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 D.降水的各月變化(2024廣西桂林期末)隨著共享理念逐漸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現(xiàn)了一種新鮮事物——共享雨傘。共享雨傘是指在降水較多的商業(yè)區(qū)、居民區(qū)等人員密集區(qū)提供雨傘的共享服務(wù)。讀世界局部區(qū)域圖和共享雨傘景觀圖,完成7~8題。7.下列關(guān)于圖中字母所在地區(qū)降水量的比較,正確的是( )A.A地區(qū)降水多于B地區(qū) B.C地區(qū)降水少于D地區(qū)C.E地區(qū)降水少于F地區(qū) D.D地區(qū)降水多于A地區(qū)8.從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圖中各地最適合設(shè)置共享雨傘的是( )A.A地 B.B地 C.D地 D.F地(2024湖北黃岡模擬)“回南天”是一種天氣現(xiàn)象,人們會感覺到空氣特別潮濕。讀某城市“回南天”天氣過程氣溫變化圖。完成9~10題。9.能準確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氣溫變化過程的是( )①持續(xù)幾天氣溫較低 ②氣溫大幅升高 ③持續(xù)高溫④空氣濕度加大 ⑤狂風暴雨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①⑤ D.③④⑤10.受“回南天”影響,當?shù)鼐W(wǎng)購量增加的商品最可能是( )①干燥劑 ②除濕機 ③潤唇育 ④電吹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山東青島模擬)氣候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guān)。讀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完成11~12題。11.由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可知( )A.赤道地區(qū)年平均氣溫最高B.年平均氣溫從赤道向北極地區(qū)逐漸降低C.亞洲中部年平均氣溫最低D.同緯度地區(qū)陸地和海洋年平均氣溫不同12.由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可知( )A.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降水多B.南美洲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1 000mm以上C.南極地區(qū)降水多D.年降水量由低緯度向南極地區(qū)逐漸減少(2024海南海口自主招生)被稱為高速公路“流動殺手”的團霧,大多是由局部區(qū)域近地面空氣輻射降溫而形成的濃霧,具有突發(fā)性、局地性、尺度小、濃度大的特征。江蘇省近年來由團霧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達18%。讀滬寧高速公路示意圖,完成13~14題。13.一天當中,團霧的多發(fā)時段往往是( )A.0時至6時 B.6時至12時 C.12時至18時 D.18時至24時14.滬寧高速公路團霧發(fā)生頻率最高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15.(2025吉林長春期中改編)讀甲乙兩地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圖中甲地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___月,乙地降水量最多出現(xiàn)在___月。(2分)(2)就南、北半球而言,甲地位于___半球,乙地位于____半球。(2分)(3)從甲、乙兩地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對集中的是____地。(1分)參考答案與解析1.B 2.A 3.B 【解析】1.讀圖表可知,當日6~12時可以拍到珍珠雞和斑馬,12~16時能拍攝到的動物是斑馬和狒狒,因此當日6~12時和12~16時都能拍攝到的動物是斑馬,B正確。故選B。2.一天當中,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故6時最為符合。故選A。3.由圖可知,當日最高氣溫大致為43℃,最低氣溫大致為21℃,因此當日氣溫日較差為22℃,B正確。 故選B。4.A 5.D 【解析】4.讀圖可知,圖中北半球等溫線的分布為氣溫整體上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A正確;甲處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且位于0℃等溫線內(nèi),其氣溫應(yīng)低于0℃,B錯誤;丁地位于非洲北部,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氣溫高于30℃,C錯誤;亞洲北部并非是全球氣溫最低點,世界上氣溫最低的地區(qū)是南極洲,有“世界寒極”之稱,D錯誤。故選A。5.根據(jù)某地區(qū)1月份等溫線分布圖分析可知,氣溫自南向北逐漸升高,判斷該地區(qū)位于南半球,A錯誤;在等溫線分布圖中,其所屬溫度區(qū)間為乙處于10℃-15℃,氣溫溫和,不符合終年高溫的特點,B錯誤;1月份南半球為夏季,同緯度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對比氣溫可知,丙為陸地,乙為海洋,C錯誤,D正確。故選D。6.B 【解析】地球上的降水受緯度因素、海陸位置及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存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差異,由題目可知,“今年雨水比往年更多”反映的是降水的年際變化大,說明這樣的地區(qū)降水在時間上不穩(wěn)定。故選B。7.A 8.A 【解析】7.A地被赤道穿過,B地位于北極地區(qū),赤道降水多,兩極降水少,A地降水多于B地,A正確;C、D兩地都被北回歸線穿過,C地位于大陸東岸,D地位于大陸西岸,回歸線穿過的大陸東岸降水多,內(nèi)陸和西岸降水少,C地降水多于D地,B錯誤;E、F兩地都位于中緯度地區(qū),E地位于中緯度沿海地區(qū),降水多,F(xiàn)地位于中緯度內(nèi)陸地區(qū),降水少,E地降水多于F地,C錯誤;D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全年少雨,A地位于馬來群島,全年多雨,D地降水少于A地,D錯誤。故選A。8.設(shè)置共享雨傘的地方一定是降水多的,ABDF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地,因此最適合設(shè)置共享雨傘的是A地。故選A。9.B 10.B 【解析】9.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xiàn)象,一般出現(xiàn)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①冷空氣走后,②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④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chǎn)生水珠。故選B。10.“回南天”出現(xiàn)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需要利用①干燥劑,②除濕機,④電吹風來防止潮濕,空氣濕度大不需要潤唇膏,③排除。故選B。11.D 12.B 【解析】11.由北半球氣溫分布圖可知,年平均氣溫最高的是撒哈拉地區(qū),不是赤道地區(qū),A錯誤;北半球年平均氣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B錯誤;亞洲中部青藏地區(qū)相對同緯度其他地區(qū)氣溫低,但不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區(qū),C錯誤;同緯度陸地和海洋年平均氣溫不同,D正確。故選D。12.由圖可知,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降水少,如非洲南部西岸和澳大利亞西岸降水較中部和東部更少,A錯誤;根據(jù)圖例,南美洲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量均大于1 000毫米,B正確;南極地區(qū)的氣候特征之一是干燥,再結(jié)合圖例可知,南極地區(qū)降水少,C錯誤;全球降水規(guī)律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中緯度地區(qū)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沒有呈現(xiàn)遞減規(guī)律,D錯誤。故選B。13.A 14.C 【解析】13.根據(jù)題意判斷,團霧是由于地面輻射形成逆溫而導致的,此逆溫是由于對面不斷放熱,在深夜,氣溫最低,地面不斷放熱(沒有熱源),使得近地面大氣的溫度下降,形成逆溫層而形成團霧。故選A。14.C空氣濕度大的地區(qū)則能使團霧濃度更高、能見度更低、發(fā)生頻率更大,故分布在河湖附近、低洼地段的高速公路,區(qū)域內(nèi)空氣濕度大,團霧發(fā)生頻率更大。結(jié)合選項,③位于太湖附近,水汽較其他三個地點更為豐富。故選C。15.【答案】(1)1 8(2)南 北(3)乙 乙【解析】(1)讀圖可得,甲地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1月,氣溫大約是28℃。乙地降水量最多出現(xiàn)在8月,約260毫米。(2)就南、北半球而言,圖中甲地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1月,位于南半球;圖中乙地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位于北半球。(3)從甲、乙兩地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對集中的是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