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四 哲學與文化 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 綜合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由此可推斷出①舊唯物主義忽略了實踐在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作用②舊唯物主義在世界本原問題上否認了世界的物質性③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堅持實踐觀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由此可知,馬克思主義具有①人民性,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②科學性,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質力量③實踐性,指引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建設的勝利④開放性,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人勤春來早,植綠正當時。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億萬人民植樹造林步伐堅定不移,目前我國森林面積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推進國土綠化,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成現實。建設美麗中國反映出中國人民①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②尊重自然界客觀規律,努力改造生態環境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發揮意識的決定作用④超越客觀條件,致力于生態文明健康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出,“飛流直下三千尺”讓人們為之贊嘆,廬山更是名揚天下。我們從中可感受到①詩人通過夸張等手法對廬山瀑布展開聯想②詩人通過描述性能狀態如實反映廬山瀑布③詩人文學造詣是《望廬山瀑布》的創作根源④詩人的豐富想象力促成廬山瀑布廣為人知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韓非子·說林上》記載,一年春天,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時迷失了路。管仲說:“老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們讓老馬在前面走,軍隊在后面跟著,果然順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觀點正確的是①老馬的識途功能的客觀實在性取決于人的發現②正確認識老馬識途的功能是解決迷路問題的關鍵③用老馬找到返回的路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④老馬識途的原因在于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濕長草,旱生花。”這是蘭花對土壤中水分變化的應激反應。利用這一屬性,可以通過控水影響蘭花生長。蘭花開花后,可增加給水,促進蘭草營養生長,以積蓄養分;孕育花蕾時,可減少給水,抑制蘭花營養生長,促進其生殖生長。這從一個側面佐證了①植物的應激反應與人的意識活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②成功的實踐是合乎規律性與合乎目的性的統一③可以基于事物的固有屬性對其發展規律進行改造④發揮意識活動的能動創造性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近年來,合肥市充分利用省會的區位優勢、人才資源和科研實力優勢,以政府引導基金為主導,不斷完善當地的產業支持政策,確定了涵蓋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在內的多條主導產業鏈,同時引領社會資本進入,協力應對挑戰、制定方案,實現了新興產業主導的發展動能轉換,打造了賦能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合肥模式”。“合肥模式”的出現折射出①意識活動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影響著實踐效果②尊重客觀規律是合肥市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③創新意識能改變合肥的城市屬性并推動經濟轉型④科學規劃能將合肥市的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自然條件惡劣,長期以來無人成功種植蔬菜。我國某農學專家堅信,糧食作物能生長的地方一定能種蔬菜。他在總結前人失敗教訓的基礎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墑情、選擇抗寒性較強的品種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亞成功種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創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跡”。這從一個側面表明①意識活動的創造性是認識外部世界的重要條件②意識活動的能動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基石③尊重客觀規律是實踐活動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④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總是統一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提出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這啟示我們①在“確定”與“不確定”的相互對立中把握統一②把握聯系的多樣性,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③積極主動作為,善于在變化中把握先機,避免不確定性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促成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相互轉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珠串線、線帶面”的設計思路優化總體功能布局,深入闡釋大運河文化價值,大力弘揚大運河時代精神,加大管控保護力度,加強主題展示功能,促進文旅融合帶動,提升傳統文化利用水平,推進實施重點工程。由此可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設計①堅持系統優化,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構建一條特色旅游帶②立足關鍵部分,熔鑄沿線民族文化,構建一條璀璨文化帶③遵循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一條綠色生態帶④注重批判創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構建一條中國形象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作為深圳和東莞的界河,茅洲河曾是“珠三角污染最嚴重的河流”。近年來,廣東省委高度重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深圳、東莞兩地協同作戰,經過三個階段的有效治理,茅洲河的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昔日的爛河灘和臭水溝如今變成了濕地公園和沿河碧道。茅洲河的轉變①實現了主次矛盾的轉化,由爛河灘變為濕地公園②說明人們可以通過實踐調整事物之間原有的聯系③說明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必然引起質變④表明要立足河域整體,統籌考慮,實現最優目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通用空間”是建筑設計的一種理念,主張在建筑設計中運用大跨度、可供靈活使用的單一空間,以塑造一個開放包容的框架,給建筑的未來預留空間,方便人們根據新需要對建筑更靈活地使用。奧運場館從“水立方”華麗變身“冰立方”,就得益于這種理念。通用空間理念①打破"專用空間”的思維定式,運用超前思維規劃建筑空間②堅持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適應未來生活日益多樣化的需求③表明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超越客觀條件和規律的制約④是系統觀念在建筑設計中的創造性運用,使部分具備了整體的功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瑙魯總統阿迪昂舉行會談時表示,友好不分先后,只要開啟,就會有光明前途。合作不論大小,只要真誠,就會有豐碩成果。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①處理好事物之間的關系能發揮整體效應 ②社會發展的趨勢是曲折的,但未來可期③新質為推進新的量變,促進發展創造條件 ④新事物終將戰勝舊事物,要增強發展信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近年來,遼寧省營口市堅持因地制宜、改革創新,在不適用傳統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的村鎮采用了分散式污水治理技術,其中,高坎鎮污水處理設備進行了“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試點,如果試點成功,之后將會在全市分階段分批次推進。這一做法①堅持了辯證否定,打造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新模式②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了適合的污水治理方式③做到了個性寓于共性之中,總結改善農村環境的經驗④根據需要建立新的聯系,破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難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多為山地和丘陵,一度給生產發展帶來了嚴重制約。而時下,梵凈山上四方游客爭相打卡,赤水河畔萬畝翠竹迎風招展,苗嶺深處林下經濟生機勃發……貴州各地“生態飯”越吃越香。這表明①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②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是辯證統一的③事物的矛盾不同決定解決方法不同 ④矛盾雙方的斗爭性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人工智能廣泛的商業化應用帶來一系列的產業變革,當負效應超過正效應后,將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比如在經濟就業方面,人工智能取代大量勞動力,導致失業浪潮,產生“無用階層”;在文化藝術方面,應用人工智能寫作、繪畫等技術形成的作品多處拼湊抄襲,在看似降低“創作”門檻的背后,卻可能讓藝術的創新探索止步不前;等等。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兩個方面,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②衡量人工智能使用的性質應深刻把握矛盾主次方面的關系③人工智能在商業化應用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矛盾④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人工智能的應用效果是各不相同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其同體。生態保護修復必須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要認識到,生態保護修復遵循"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分類施策,但"自然恢復為主"不代表被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預實現目標,對于受到嚴重破壞的生態系統則需通過人工干預進行生態重建。各地生態情況各不相同,需要修復的生態類型也不盡相同,堅持因地制宜,才能找到合適的路徑。與此同時,生態保護修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態效益為主要目標,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人認為生態保護修復應堅持“自然無為”,也有人認為生態保護修復應做到“積極有為”。結合材料,運用“探究世界的本質”的相關知識對此進行評述。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首次提出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并將其概括為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已成為一個金融大國。同時,我國金融領域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這固然有短時期內快速成長產生的問題,但也與金融文化建設滯后,金融領域一些經營理念、價值觀念出現了偏差有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金融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逐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新時代以來,從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到建立金融領域定期修法協調機制、推進金融領城修法工作進程;從夯實債券市場法律基礎、持續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到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加強金融監管執法等,我國金融法治建設扎實推進。各地金融機構將法治文化培育工作納入法律風險管理考評指標,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開展清廉金融文化及合規建設網絡知識問答活動,以“賽”促學、以學促用。結合材料,運用“聯系的多樣性”的知識,說明我們應如何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推出“千萬工程”以來,浙江歷屆省委省政府堅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久久為功,扎實推進,歷經“示范引領”“整體推進”“深化提升”三個階段,累計2.7萬個建制村完成了村莊整治建設,開辟了綠色農產品經營、手工藝品等綠色產業,造就了“精品村”“美麗庭院”等萬千美麗鄉村,帶動了浙江鄉村整體人居環境領先全國。2023年浙江繼續積極行動,提出力爭到2035年,全面建成美麗浙江。材料二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于2月3日發布,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包括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六個部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1)結合材料一,運用“事物發展的狀態”的知識,分析浙江省是如何建設美麗浙江的。(2)結合材料二,運用矛盾分析法的相關知識,分析如何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來,中東國家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擁有巨大機遇。目前,在中國市場已經可以看到許多中東資本活躍的身影,這些投資不僅有望為中東資本帶來可觀的投資回報,長遠來看,被投企業的創新業務和技術,還可以被引入到中東國家,助力當地產業的轉型升級。中東的自然資源稟賦不僅在于腳下的油氣,還有頭頂的陽光。中東地區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極具優勢。當地油氣資源豐富,天然氣發電成本低廉,政府補貼電價現象比較普遍。在這樣的環境下,中東成為當下最“卷”的新能源市場,中國的新能源企業需要拿出最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方案,才能分得一塊蛋糕。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知識,分析中國企業如何才能分得一塊蛋糕。參考答案1.B【解析】①③符合題意。舊唯物主義在世界本原問題上仍然堅持物質第一性,是承認世界的物質性的,②排除。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關于世界本原是物質還是意識的回答,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④排除。2.D【解析】③④符合題意。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而不是人民性,①排除。馬克思主義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質力量,②排除。3.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具有決定作用.③排除。“超越客觀條件”的說法錯誤,生態文明健康發展要尊重客觀規律,④排除。4.B【解析】①④符合題意。“飛流直下三千尺”并非如實反映廬山瀑布,②排除。物質決定意識,《望廬山瀑布》根源于物質,而不是詩人的文學造詣,③排除。5.C【解析】②③符合題意。物質決定意識,而不是意識決定物質,老馬識途功能的客觀實在性不取決于人的發現,①排除。思維是人所特有的,老馬不具有思維的能力,④排除。6.D【解析】②④符合題意。植物的應激反應屬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與人的意識活動在本質上是不一致的,①排除。規律是客觀的,不能被改造,③排除。7.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合肥的城市屬性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③排除。科學規劃屬于意識的范疇,科學規劃能通過指導實踐推動合肥市的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但科學規劃本身并不能,④排除。8.B【解析】①③符合題意。意識活動的能動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條件,而不是基石,②排除。我們要做到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統一,但二者并不總是統一的,④排除。9.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無法避免,③排除,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基本屬性,二者之間不能相互轉化,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④排除。10.A【解析】①③符合題意。要立足整體,而不是立足關鍵部分,②排除。材料強調的是提升傳統文化利用水平,沒有涉及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④排除。11.D【解析]②④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立足整體,從全局出發進行水環境綜合治理,不涉及主次矛盾的轉化,①排除。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③排除。12.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發揮主觀能動性受客觀規律的制約,“超越客觀條件和規律的制約”的說法錯誤,③排除。通用空間理念強調的是為未來預留空間,堅持發展的觀點,不涉及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④排除。13.B【解析】①③符合題意。發展的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②排除。材料不涉及新事物戰勝舊事物,④排除。14.A【解析】①②符合題意。共性寓于個性之中,③排除。要根據事物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而不是根據人的需要,④排除。15.B【解析】①③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未涉及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②排除。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④排除。16.C【解析】②③符合題意。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但不一定是指利弊這兩個方面,①排除。材料強調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矛盾,不體現人工智能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應用效果各不相同,而且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人工智能的應用效果也可能是相同的,④排除。17.①自然界的規律是客觀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生態保護修復應當遵循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做到“自然無為”。②意識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應當在尊重客觀規律基礎上“積極有為”,科學推進生態保護修復,促進生態文明建設。③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還應當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既要“自然無為”,又要“積極有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8.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地運用主觀條件,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②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要從我國的具體實際出發,堅持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為指導;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有效推動其在金融領域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完善金融法治體系,加強金融監管執法,推進金融法治建設;完善金融考核評價體系,加大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宣傳教育。19.(1)①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②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求我們重視量的積累。浙江歷屆省委省政府重視量的積累,久久為功,分階段持續推進“千萬工程”。③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求我們抓住時機,促成質的飛躍。浙江省通過實施“千萬工程”,貫徹新發展理念,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帶動了浙江鄉村整體人居環境領先全國。④事物發展就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的過程。浙江省在“千萬工程”已取得巨大成績的基礎上,繼續積極行動,提出力爭到2035年,全面建成美麗浙江。(2)①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統一原理要求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由點及面,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引路,各地都可學可鑒。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各地農村情況千差萬別,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③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要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把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建設水平、治理水平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同時兼顧糧食安全等其他方面。20.①中國企業應當樹立全局觀,用綜合的思維方法充分認識中東市場當中的機遇與挑戰。②聯系具有普遍性、多樣性。中國企業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提高自身業務和技術水平,使中東國家從考慮對本國發展的長遠利益角度出發選擇中國企業。③聯系具有客觀性。中國企業要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充分利用中東優越的自然資源,降低企業成本,做出最有競爭力的產品。④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中國企業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做好市場調研,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