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哲學易錯知識點匯總36.原有的真理性認識常常在新的實踐活動中被推翻。【提醒】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向前發展。37.真理是永恒不變的,世界上存在終極真理。【提醒】世界上沒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終極真理,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38.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正確的認識可能不止一個。【提醒】對同一確定的對象,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一個。39.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提醒】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40.實踐是社會性的活動,單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提醒】實踐具有社會性,孤立的活動是不存在的。實踐的社會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動,并不排斥單個人的活動:同時,個人的活動也不排斥實踐的社會性。41.實踐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活動,盲目的實踐是不存在的。【提醒】任何實踐都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活動,沒有意識參與的實踐是不存在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盲目的實踐不存在。4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之一。【提醒】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認識的途徑有實踐和間接經驗。43.錯誤,認識不是來源于實踐,正確認識才來源于實踐。【提醒】不論認識正確與否,都來源于實踐。44.實踐是認識的重要來源,認識發展的唯一動力和唯一途徑,要獲得認識就要親自參加實踐。【提醒】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獲得認識的途徑包括實踐和間接經驗。45.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提醒】實踐才是唯一標準。46.“三個有利于”標準否認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提醒】“三個有利于”標準是把人們實踐的結果作為標準,就是把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一一生活實踐作為標準,它是真理標準在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運用和發展。47.任何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提醒】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48.真理是客觀的,所以是無條件的。【提醒】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真理的客觀性強調的是,在真理所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內,它是正確的。49.聯系、發展、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提醒】聯系和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50.實踐活動可以割斷不利于人的聯系。【提醒】實踐不能割斷聯系,聯系具有客觀性。51.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主觀性。【提醒】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52.整體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體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53.關鍵部分的功能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提醒】關鍵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條件下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54.事物聯系是客觀的,人們無法改變。【提醒】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創造條件建立新的聯系。55.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提醒】當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56.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作用。【提醒】必須在一定條件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