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讓人我們走進地理一、地理與日常生活、生產的關系通過學習地理,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認識方位、知到天氣變化、了解風土人情、會看地圖等。知道農業生產需因地制宜,興建工業企業要考慮原料、能源、水源、市場和運輸條件,建設項目的確定,交通線路的選擇,商業網點的開發,地區發展的規劃,也離不開地理學的知識和技術。此外解決全球性的資源、人口、環境問題,編制城鄉規劃,防御自然災害,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地理學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地圖三要素1、方向:(1)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指向一般為北向。(2)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確定方向。(3)經緯網定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2、比例尺: 比例尺= 3、比例尺可用三種方式來表示⑴數字式:如1:100000或1/100000⑵文字式:“圖上1厘米等于實地距離1千米”⑶線段式: 0 1 2 3 4 5 6千米 | | | | | | | 4、圖例和注記(圖1—19)圖例是指各種地理事物在地圖中的符號表示;注記是指地圖上的文字說明。三、平面圖上量算距離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約長21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儀是正球體。二、 經緯線 ☆緯 線經 線緯線圈都是圓(除極點外)經線圈都是半圓在南北半球不同緯線圈的長度不同所有經線圈的長度都相等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1、緯度:赤道的緯度為0o,赤道以北為北緯,赤道以南為南緯,南北緯各有90o。北極和南極分別是90oN和90oS。幾條重要緯線:⑴ 0o緯線----即赤道,是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最大的緯線圈,也是南北半球的⑵分界線;①0o~30o為低緯地區,30o-60o為中緯地區,60o-90o為高緯地區30o緯線----中、低緯度的分界線;60o緯線---中高緯度的分界線;②23.5o緯線-----即回歸線,它是太陽直射的南北界線,也是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66.5o緯線---極圈,是溫帶與寒帶的分界線,也是地球表面是否有極晝、極夜的界線。2、幾條重要經線:0°經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主臺舊址的經線,經度的起點,這條經線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東西經最大度數為180°。20°W,160°E經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其中20°W經線以東為東半球,以西為西半球;160°E經線以東為西半球,以西為東半球。3、經緯網的作用是:利用經緯網,人們可以方便地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要能夠根據經緯網地圖, 判斷兩點的主向位置,寫出某點的地理坐標(緯度、經度)。三、世界的海陸面積1、地球表面海洋占70.8%,陸地占29.2%,即“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任意一個半球中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南北半球相比,北半球陸地面積大;東西半球相比,東半球陸地面積大。(圖2—26、27)。地球上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2、七大洲是(圖2—28)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其中亞洲最大,大洋洲最小。 亞歐大陸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陸,占陸地總面積的1/3以上,澳大利亞大陸是面積最小的大陸,屬于大洋洲格陵蘭島是最大的島嶼,屬于北美洲。3.大洲的分界線一般是:山脈、河流、湖泊、海峽、海洋等。亞洲、歐洲分界線為(圖2-31)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洲 界兩側的大洲溝通的海洋所屬東西半球所屬國家蘇伊士運河亞洲、非洲紅海、地中海或印度洋、大西洋東埃及土耳其海峽亞洲、歐洲黑海、地中海東土耳其直布羅陀海峽歐洲、非洲大西洋、地中海東巴拿馬運河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西巴拿馬白令海峽亞洲、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西4.洋一般遠離大陸,面積廣闊,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圖2-35)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深度比洋小得多,一般靠近大陸,有半島和島嶼與大洋隔離開。海峽是溝通兩個海域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通常也是重要的海上航道。四、世界的地形(一)陸地地形1、平原的特點是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的地面起伏小,海拔高,邊緣比較陡峭。山地的地面崎嶇不平,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丘陵的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2.地形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最高的高原是亞洲的青藏高原;最長的山脈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剛果盆地;最雄偉高大的山脈是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最深的海溝是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3、陸地上高峻的山脈主要分布在兩大地帶:⑴太平洋沿岸的山脈帶⑵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二)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等地形。(三)地形圖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的連線,叫做等高線。深度相等的各點連線即為等深線。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叫做登高距。要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認陡坡、緩坡、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等地形部位,學會在圖上辨認方向、計算高差和兩地的圖上和實際直線距離。五、海陸變遷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2.全球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主要有兩在地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一、世界的人口世界人口目前已超過70億,2011年10月突破7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與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聯系,隨著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降低,人的壽命不斷延長,促進世界人口迅速增長。一般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快。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洲歐洲。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一般用人口密度來反映人口的疏密程度,單位人/平方千米人口稠密區①亞洲的東部②亞洲的南部③歐洲的西部④北美洲的東部⑤南美洲的東部人口稀疏區①干旱的荒漠②寒冷的極地③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④原始的熱帶雨林人口密集區的優越自然條件有:①緯度位置:中低緯度 ②地形條件:平原盆地③海陸位置:臨海地區 ④氣候條件:氣候溫和,降水較多 3.世界的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和開采礦產,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造成工業污染,引發各種災害,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嚴重的威脅。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長期貧困等問題難以解決;人口增長較慢帶來的問題:歐洲的一些國家如意大利、德國、瑞典,近年來人口負增長,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中國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減輕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二、世界的人種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征所劃分的人群。這些特征主要包括:膚色、眼色、毛發、頭型、臉型等。世界的居民可分為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人種與地理環境有關系。☆人種分布黃色人種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因紐特人白色人種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大洋洲黑色人種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地區三、世界的語言與宗教1、世界的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這6種語言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流傳最廣的語言。語 言分 布 地 區漢語中國、東南亞等英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等法語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和非洲一些國家西班牙語西班牙、拉丁美洲(巴西講葡萄牙語)俄語前蘇聯、東歐各國阿拉伯語西亞和北非地區2、世界的宗教宗教經典建筑物分布地區其它基督教《圣經》教堂歐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信徒最多,流傳最廣,教徒20億多人伊斯蘭教《古蘭經》清真寺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東部、我國西北教徒稱穆斯林,有15億多人佛教《般若經》寺廟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佛教徒有3億多人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一、天氣和氣候1.天氣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段內的具體狀態。天氣要素有氣溫、降水量、風、日照等。天氣現象的特點:短時間、多變。常用的天氣符號如下:晴西風五級陰臺風及其中心多云冷鋒降雨暖鋒霜凍浮塵雷雨揚塵降雪沙塵暴霧強沙塵暴描述天氣的詞語如:風和日麗、暴風驟雨、陰轉多云;描述氣候的詞語如:四季如春、冬暖夏涼、終年多雨(干旱、寒冷)等。在衛星云圖上,白色表示云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要學會讀天氣預報圖和衛星云圖。氣候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其特點是:長時間、具有相對穩定性。4.空氣質量狀況:空氣污染指數反映空氣被污染的程度,指數越大,空氣污染越嚴重。污染指數0--5051--100101--200201--300301以上質量級別I級II級III級IV級IV級質量狀況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二、氣溫和降水1.氣溫指空氣的溫度,常用攝氏度(℃)表示。測定氣溫時,將溫度計放在離地面約1.5米的陰影處,通常一天要進行3—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2時,8時,14時,20時。計算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下午兩點,最低氣溫出現的日出前后。一年之中,北半球大多數地方月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 南半球大多數地方月最高氣溫出現在1月,月最低氣溫出現在7月。2.人們根據各地的氣象記錄,把氣溫相同的地點,在地圖上用線連接起來,即為氣溫等值線,等溫線。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的規律是: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同緯度的海洋與陸地氣溫不同;同緯陸地上,海拔高處氣溫較周圍低。3.降水形成的基本條件有:①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②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4.降水的類型有三種: ☆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山地迎風坡中國主要降水類型赤道附近5.測定降水量的工具有雨量器、量杯。單位毫米(mm)6.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地區降水多少影響因素赤道地區多緯度因素兩極地區少南北回歸線大陸西岸少海陸因素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多內陸地區少山地濕潤氣流迎風坡多地形因素濕潤氣流背風坡少青島地區的降水量約400—800毫米(平均大約702.4毫米)。三、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1.氣候現象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太陽輻射,因此,影響氣候的根本原因是太陽輻射的強弱和變化。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的分布、地形地勢和人類活動。地球的形狀和地球的運動可合稱緯度因素。2.地球的形狀與氣候太陽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叫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陽高度最大,太陽輻射最強,地面得到的熱量最多;反之,太陽光線斜射的地方,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弱,地面得到的熱量就少。由于地球具有球狀的表面,同一時間緯度不同的地方,太陽高度不同,所以不同緯度的地區近地表的氣溫不同,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3.地球的運動與氣候☆自轉公轉概念地球繞地軸的轉動地球繞太陽的轉動方向自西向東,北極看為逆時針,南極看為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看為逆時針,南極看為順時針周期一天一年產生的現象晝夜更替,地方時四季更替,五帶地球自轉時產生晝夜更替,白天氣溫高,晚上氣溫低,人們會感受到天氣由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連續變化。地球自轉使不同經度的地區,時間不同,東邊的時間要早于西邊。地球傾斜著繞太陽公轉,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66.5 °的固定傾角,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走向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時間節氣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北半球晝夜長短南半球晝夜長短極晝極夜3月21日前后春分赤道晝夜等長晝夜等長無6月22日前后夏至北回歸線晝長夜短晝短夜長北極圈內極晝南極圈內極夜9月23日前后秋分赤道晝夜等長晝夜等長無12月22日前后冬至南回歸線晝短夜長晝長夜短南極圈內極晝北極圈內極夜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太陽高度大,照時間長,晝長夜短,得到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是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反之,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太陽高度大,日照時間長,晝長夜短,得到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是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太陽公轉產生了地球上的五帶,與氣候對應,熱帶地區終年炎熱,溫帶地區四季變化明顯;寒帶地區終年寒冷,降水則赤道地區多兩極地區少。4.海陸分布與氣候海洋與陸地性質不同,陸地受熱快,放熱快;海洋受熱慢,放熱也慢。受海陸性質的影響,陸地升溫快,降溫快,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海洋升溫慢,降溫慢,夏季氣溫偏低,冬季氣溫偏高。一年中,近海的地方溫差小,遠離海洋的內陸溫差大;陸地的高溫和低溫月份分別是7月和1月,海洋則為8月和2月;沿海地區受海風的影響,降水要比內陸多。5.地形地勢與氣候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山脈對太陽輻射有屏障作用,山地的陽坡暖,陰坡冷;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其自然景觀也不同。如南美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的沿海平原濕潤景觀與東側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的荒漠景觀形成鮮明對照。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每增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C 。所以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6.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通過改變地面狀況,影響局部地區氣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庫和灌溉工程,可使當地氣溫變化趨于緩和;任意砍伐森林,能使當地氣候惡化。(2)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能使全球氣溫升高,旱澇災害頻繁。(3)排放的氯氟化合物會破壞高空的臭氧層,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危及人類健康。(4)城市人口密度大,工業集中,形成熱島效應,中心城區氣溫比郊區高,風速小,上升氣流顯著,霧和低云增多。第五章 世界的發展差異一.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1.不同類型的國家人類唯一的家園是地球,全世界有超過70億人口,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⑴從領土面積看,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面積1707萬平方千米),加拿大第二,中國第三(960萬平方千米),面積較小的國家如梵帝岡,領土面積0.44平方千米,是最小的國家,被稱為袖珍國。⑵從人口來看,中國是人口最大的國家(近14億),其次分別為印度、美國等。世界人口前10位的國家中,亞洲占了六個,有的國家人口很少,如梵帝岡僅有1000余人,有的國家人口密度很小,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從政治體制來看,有的是社會主義國家,如中國、越南、朝鮮;有的國家是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還有一些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如英國屬地百慕大地區,丹麥屬地格陵蘭島地區。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分布地區: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國家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展中國家分布: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有:中國、印度、巴西等3.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異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產生差異的原因:發達國家---掌握高技術,購買廉價原材料----制造技術含量高的工業產品---銷往全世界,獲取高額利潤---經濟發展水平高。 發展中國家---歷史上受侵略剝削,大量資源被掠奪----經濟基礎差,生產品種單一----技術落后,產品的附加值低,資金不足-----生產效率不高,社會經濟相對落后。南北差距----針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分布的南北差異,國際上把這種經濟發展差別說成是“南北差距”。 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關于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叫“南北對話”。 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四、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結合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和圖4-63重點背)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分布地區分布最廣地區對應景觀對應地名熱 帶 氣 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馬來群島等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景觀新加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非洲的熱帶草原熱帶草原草原景觀巴馬科、墨西哥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熱帶季雨林景觀孟買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以及大陸的西岸地區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熱帶荒漠景觀喀土穆、開羅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分布地區分布最廣地區對應景觀對應地名亞 熱 帶 氣 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四季分明中國東南部、美國東南部、巴西東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亞等的沿海地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杰克遜維爾、武漢、布宜諾斯艾利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中海地區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景觀羅馬、舊金山 溫 帶 氣 候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亞歐大陸的東岸地區,即中國的東北部,俄羅斯的東南部,朝鮮半島和附近的島嶼地區溫帶落葉闊葉林景觀沈陽、北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落葉闊葉林景觀倫敦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氣溫年較差大,終年干旱少雨降水集中于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亞歐大陸溫帶森林、溫帶草原、半荒漠、荒漠過渡景觀莫斯科19.寒帶氣候主要分布在極圈以內,北半球主要有兩種寒帶氣候類型:一是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苔原氣候;二是分布在格陵蘭島和北極地區其他島嶼上的冰原氣候。南極洲屬于典型的冰原氣候。20.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分布有高山高原氣候,該氣候區的自然景觀以垂直變化顯著為重要特色。理想大陸氣候帶分布圖 1.填表氣候名稱景觀名稱特征氣候名稱景觀名稱特征2.填寫下列序號代表的氣候名稱:①_______________氣候、②_______________氣候③_______________氣候、④_______________氣候⑤_______________氣候、⑥_______________氣候⑦_______________氣候、⑧_______________氣候⑨_______________氣候、⑩_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_氣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