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下)八年期末學情診斷歷 史 學 科 答 案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 3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D C A B B A C C A C D D A B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 40 分)16.(9分)(1) (要求:寫出序號,3分)“詩 人” ① “雜劇家” ②“詞 人” ③ (2)長安城布局嚴整對稱,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 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對稱展開,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諧的巨大建筑群/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給分說明:布局特點 1分、地位 1分。 (3)秦措施:統一文字/書同文/把小篆作為規范字體通令全國使用。(1分)作用:使 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分)漢措施:罷黜百家,尊崇儒術(1分)17.(9分)(1)①資政新篇(1分)②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1分)③義和團(1分)(2)條約:《南京條約》(1分)戰爭: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1分)變化: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主權完整性遭到破壞(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符合題意即可,1分)五四運動(1分)(3) 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1分)遵義會議(1分)18.(10 分) (1)必然性:中國共產黨誕生是在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2分) 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任選兩點,意思相符即可,2分)(2)1945 年(1分)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這對統一全黨的思想,指導全黨的行動,實現黨的政治路線,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2分)(3)選擇:王進喜,在大慶油田的開發中,面對險情,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了井噴,被譽為“鐵人”。 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以公而忘私、助人為樂的共產主義風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風,成為全黨人民學習的榜樣,被譽為解放軍好戰士。 錢學森,是國際知名的火箭專家,參與組織領導了我國運載火箭、導彈、衛星的研制和試驗工作,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成就 1分,評價 1分,共 2分)歷史學情診斷 第 1 頁 (共 8頁)(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理論創新、堅持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等。本題為開放題,只要符合題意即可。(寫出一點即可,1分)19.(12 分)(1)發明:火藥;(1分)影響: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變革。(2分)(2)方面:國防/國防武器裝備;(1分)意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筑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2分)(3)(6分)觀點: 中國的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選擇發明:蔡倫改進造紙術、雜交水稻技術論述: 古代發明:蔡倫改進造紙術 東漢時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紙的使用日益普遍,成為人們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傳,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現代發明:雜交水稻技術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人口大國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綜上所述(總之,所以),中國的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貢獻。選擇其他史實論述如下:古代發明:指南針的應用 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指南針經過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現代發明:發現青蒿素我國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在20世紀 70年代初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為人類生命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答題規范:作答需要有觀點、論述和總結三部分。缺少觀點或總結扣 1分,觀點和總結兩項都缺少也只扣 1分。歷史學情診斷 第 2 頁 (共 8頁)2024-2025學年度(下)八年期末學情診斷歷史學科(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長共140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通過考察北京人所用的石器,我們能夠發現,北京人已經懂得很多制作石器的方法,裝包括錘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等;已經能夠制作很多種類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狀器、砍斫器、雕刻器和石球等,其中刮削器最多。北京人活動的時期屬于A.舊石器時代B.新石器時代C.部落聯盟時期D.鐵器時代2.某學習小組在探究性學習中,將收集的素材整理如下。據此推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是姓名阿倍仲麻呂(晁衡)崔致遠鄭和國籍日本新羅中國主要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唐朝的訂入唐求學、考中進士七下西洋經歷官員A.制度的變革與創新B.宗教的傳播與影響C.文化的發展與演變D.文明的交流與互鑒3.下列機構的設置反映了歷代中央政府重視房軍將孕月線圖一北庭都護府遺址圖二伊犁將軍府圖三駐藏大臣衙門A.科技文化B.對外交往C.邊疆治理D.社會變革4.“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在其成立后的近四十年中共翻譯151種圖書,其中軍事科學35種、工藝制造21種、工程4種、船政8種、礦學11種、數理化35種等。”該材料反映出洋務運動A.推動了近代化進程B.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侵略C.促進了海防的建設D.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學情診斷第1頁(共8頁)5.“乙未(1895年)三月,和議將成…先生于是集十八省……千三百人于松筠庵,擬上一公呈,請拒和、遷都、練兵、變法。蓋以非遷都不能拒和,非變法無以立國也。”材料中的“先生”指的是A.林則徐B.康有為C.李鴻章D.李大釗6.孫中山早年在檀香山就讀于英國和美國傳教士創辦的教會學校,后來在香港學醫,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實踐中,認識到“醫術救人,所濟有限”因此,他決定“棄醫從政”改“醫人”為“醫國”。為此他領導了A.維新變法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新文化運動D.“一二·九”運動7.胡適與陳獨秀通信中提到,此革命:“不作無病之呻吟”“不墓仿古人語”“須言之有物”等。在他們的倡導下A.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B.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C.書面語言采用文言文D.詩詞逐漸被小說替代8.與下文描述的戰役相符的是戰役從1940年八月二十日開始,作戰二十天,冀中區動員了十萬以上群眾,配合部隊對平漢路、津浦路,石德路、北寧路以及境內外的公路進行廣泛、反復的破擊。A.為了保衛大武漢B.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C.主要目標是破襲日軍交通線D.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9.毛澤東在一次談話(1945年)中說:“這一次我們去得好,擊破了國民黨說共產黨不要和平、不要團結的謠言。”這次去重慶取得的成果是A.實現西安事變和平解決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C.國共簽署了“雙十協定”D.實現了民主統一、和平建國10.民歌《土地還家》中唱道:“窮人翻身來當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還家呀生產忙;過去的生產被剝削,現在的生產呀自己享…”農民喜悅是因為A.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B.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C.成立農業合作社D.成立人民公社11.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55年9月,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開工B.我國政府編制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C.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我國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D.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歷史學情診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歷史答案(6.28).pdf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學情診斷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