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課題 倒數的認識 單元 三 學科 數學 年級 六核心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求出倒數。 語言運用:采用自學與小組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歸納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質疑的習慣。 審美創造:理解倒數的意義。重點 認識倒數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難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導入新課 猜字導入,教師書寫“杏、吳”二字,思考這兩個字上下顛倒是否組成一個新的字呢?(呆、吞) 師:通過這個游戲我們能夠看到,如果我們將一些漢字的上下部分進行顛倒會組成一些新的漢字。由此可見中華漢字的博大精深。語文中有這樣有趣的現象,那數學中是否也有呢?那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神秘的數學王國,去認識一些有趣的數,我們來認識倒數。 師:出示口算題目,引導學生整理、觀察獲得的信息。 ×=1 ×=1 5×=1 ×12=1 發現什么規律? 追問:為什么都得1 (小組討論,學生積極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預設:學生發現每一個算式兩個數的乘積都是1,這些數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是互為相互顛倒的。 揭示課題,理解概念。 學生計算分組討論,匯報結果。分子分母約分后都是1,積才能是1. 規律:都是兩數相乘,分子分母的位置顛倒,積都是1. 分子分母的位置顛倒,約分后都是1 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初步理解“倒”的意義。講授新課 師:像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互為倒數。 如:和的積是1,和互為倒數。題目中還有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師:為什么說“互為”倒數?舉例說明。 師:想一想,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有什么特點 你是怎樣理解互為倒數的呢 能舉例嗎 教師出示例1:下面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6 1 0 師:先找的倒數 (引導學生根據互為倒數的兩個數的特點找) 師:怎么檢驗? 師:再找6的倒數。 6是整數,它的倒數怎么找? 引導學生歸納求倒數的方法,同時板書。 師:的倒數是多少? 師:1的倒數是多少? 有什么疑問嗎? 師:根據倒數的意義,只要兩個數相乘,積是1,這兩個數就互為倒數。 師:0有沒有倒數? 師小結: 0沒有倒數,1的倒數是1. 師:求一個數的倒數,用什么方法? 生:和、5和、和12都叫互為倒數。 學生討論。 “互為”說明兩個數相互依存,不能單獨說一個數是倒數。 的倒數是,的倒數是。 互為倒數的兩個數分子分母顛倒了位置。 和的分子分母顛倒了位置。 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把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3/5的倒數是5/3。生:根據倒數的意義,看兩個數的乘積是不是1。 生:把6化成分數,再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生: 生1:1化成分數是1/1,分子分母交換位置后,還是1/1,也就是1。 生2:如果1的倒數是1,哪就不是兩個數了,怎么辦? 生:1和1相乘,積是1,所以這兩個因數1就叫互為倒數。 生: 0×任何數≠1,所以0沒有倒數 生:求一個不是0的數的倒數,就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理解倒數的意義,知道一個數與它的倒數有互相依存的關系。 培養觀察能力 探究求倒數的方法,深入理解倒數的意義。 學習整數倒數的求法。 培養獨立思考的的能力,使學生學習更積極主動。 深入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鞏固練習 師:我們做幾個練習,看同學們對倒數的意義 理解得怎樣,看你們會不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1、寫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35 師:0.2的倒數是多少? 師:小數的倒數怎么求? 提高練習: 先計算,再觀察有什么規律。 ÷÷4 100÷10 24÷12 1× 20× 練習:甲數是5/8, 乙數是甲數倒數的5倍,乙數是多少 練習:一個數減去這個數與它倒數的積,差是4/5,這個數的倒數是多少? 學生完成練習,小組內互相交流。 生:把0.2換成分數是1/5,它的倒數是5。 把小數轉換成分數,再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生:一個數除以整數,等于這個數乘整數的倒數。 生:乙數是8。 生:這個數的倒數是5/9。 理解倒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倒數怎么求。 設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同時訓練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的敏捷性。課堂小結 關于倒數,你有什么收獲? 1、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互為倒數的兩個數互相依存。 2、求一個數的倒數,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3、0沒有倒數,1的倒數是1。 學生概括總結,匯報學習情況。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作業設計 完成課本練習六第1題,第2題。板書設計 倒數的認識 ×=1 ×=1 5×=1 ×12=1 倒數:像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互為倒數。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教師用上下顛倒的漢字來引出倒數,既讓學生體會了漢字的博大精深,也讓學生認識了有趣的數字。設計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了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同時訓練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的敏捷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