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7.2.2 平行線的判定一、教學目標1. 掌握平行線的三種判定方法,會運用判定方法來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2. 能夠根據平行線的判定方法進行簡單的推理;3. 經歷實驗過程得到判定方法1,再結合已學過的知識推導出判定方法2和3;4. 在學習直線位置關系的判定過程中,感受邏輯推理,逐步學習證明的方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平行線的三種判定方法,會運用判定方法來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難點:在學習直線位置關系的判定過程中,感受邏輯推理,逐步學習證明的方法.三、教學過程設計環節一 創設情境【復習回顧】如何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答案: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有兩種:定義: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思考】除應用以上兩種方法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呢?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顧如何判定兩直線平行,并提出是否有其它判定方法,激起學生興趣,引入新課.設計意圖:回顧舊知,引出新知,除了定義和平行公理外,是否存在其他判定平行的方法.環節二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你還記得如何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嗎?教師提問,邀請一名學生回答問題,回答結束,其他學生補充,最后教師講解并播放課件在畫圖過程中,三角尺起著什么樣的作用?答案:使∠1=∠2教師將制作好的課件進行放映,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得到∠1=∠2,接下來給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文字語言、幾何語言.設計意圖:通過演示過程,掌握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幾何語言:∵∠1=∠2(已知)∴a//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處符號“∵”表示因為,“∴”表示所以【想一想】你能說出木工用圖中的角尺畫平行線的道理嗎?答案: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教師展示課件,并說明角尺用途,讓學生解釋其中的道理。設計意圖:引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受數學源于生活,并能應用于生活.【合作探究】能否利用內錯角,同旁內角來判定兩條直線平行呢?答案: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判定方法1講解結束,教師可提示學生,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時得到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由同位角相等,可判定兩條直線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內錯角、或同旁內角來判定兩條直線平行呢.【思考】如圖,如果∠2=∠3,能得出a//b嗎?分析:∵∠2=∠3(已知)∠3=∠1(對頂角相等)∴ ∠1= ∠2(等量代換)∴ a//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平行線的判定方法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教師對學生板書不規范的步驟,進行糾正并講解,最后總結判定方法2【思考】如圖,如果∠2+∠4=180°,能得出a//b嗎?分析:∵∠2+∠4=180o (已知)∠1+∠4=180o (鄰補角的定義)∴ ∠1=∠2 (等量代換)∴ a//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平行線的判定方法3: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教師對學生板書不規范的步驟,進行糾正并講解,最后總結判定方法3兩直線平行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設計意圖:逐步培養學生演繹推理能力,及幾何直觀能力,使學生深刻理解判定定理內容,并對本節課知識,進行了梳理.環節三 應用新知例1: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嗎?為什么?解:這兩條直線平行,理由如下:法1:∵b⊥a,∴∠1=90°,同理∠2=90°,∴∠1=∠2∵∠1和∠2是同位角,∴b∥c(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法2 :證明:∵ b⊥a,∴∠1=90°,又c⊥a,∴∠390°,∴∠1+∠3=180° ,∴b∥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在學生獨立寫完證明過程后,教師板書推理過程1,強調證明過程的規范性.設計意圖:使學生初步了解,判定定理是如何應用的.環節四 課堂練習1.如圖,BE是AB的延長線(1)由∠CBE∠A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根據是什么?(2)由∠CBE∠C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根據是什么?解:(1) AD∥BC .根據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 AE∥CD .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 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若a∥b,b∥c,則a∥cB.若∠1∠2,則a∥cC.若∠3∠2,則b∥cD.若∠3+∠5180°,則a∥c教師給出練習,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并相應指導,最后給出答案,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適當分析講解.設計意圖:鞏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學生通過練習,可以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性質,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環節五 歸納總結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本節課所講解的內容.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