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數學學科12.1.1全面調查 教學設計一、內容和內容解析1.內容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七年級下冊(以下統稱“教材”)第十二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12.1.1 全面調查,內容包括:理解全面調查及其相關概念;會用全面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2.內容解析全面調查作為統計調查的重要方式,是學生系統學習統計學知識的基石. 它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思維體系,理解統計學研究的基本流程. 全面調查在日常生活、社會經濟領域以及科學研究中應用廣泛,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為后續學習抽樣調查、統計圖表繪制和統計分析等內容奠定基礎.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全面調查及其相關概念.二、目標和目標解析1.目標(1)理解全面調查及其相關概念;會用全面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2)借助實例,構建并運用全面調查的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數學建模與模型應用的能力.(3)通過對調查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培養數據分析觀念,鍛煉邏輯思維能力.2.目標解析(1)學生不僅要記住全面調查及其相關概念的定義,更要深入理解概念內涵. 借助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導學生構建全面調查的數學模型,將具體的調查過程抽象化、規范化. 學生掌握模型后,可舉一反三,解決類似的調查問題,提升數學建模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讓學生全程參與數據處理的各個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系統的數據分析觀念. 學生通過設計問卷、收集數據,學會獲取有效信息;運用分類整合方法整理數據,提高信息處理能力;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描述數據,直觀展示數據特征;運用統計量分析數據,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 (3)通過讓學生參與生活中的實際調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讓學生主動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1.數據分析能力不足:學生在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如問卷設計不合理、統計圖表選擇不當等. 教師可在每個環節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反饋,展示優秀案例和常見錯誤案例,讓學生通過對比學習,提高數據分析能力. 2.參與度不高:部分學生可能對調查活動缺乏興趣,參與度不高。教師可選擇更具吸引力的調查主題,增加調查活動的趣味性,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提出調查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團隊協作問題:小組合作中可能出現分工不合理、溝通不暢等問題. 教師應加強對小組合作的指導,明確分工原則,引導學生學會溝通和協調,提高團隊協作效率.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會用全面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四、教學過程設計(一)情境引入現實生活中的統計數據從2013年到2022年,我國GDP從59萬億元增長到121萬億元;2022年6月北京市的平均氣溫為25.7℃;育人中學七年級學生每星期校外體育鍛煉的平均時間約為5.2 h.統計學是一門通過數據來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統計學能夠幫助我們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合理的推測.(二)合作探究問題1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學對文學、科技、體育、藝術、勞技五類課外活動的喜愛情況,你會怎么做?答:首先,通過問卷調查,口頭調查等方式收集數據.追問1 從上面的數據中,你能看出全班同學對各類課外活動的喜愛情況嗎?答:雜亂無章的數據不利于發現其中的規律.因此需要用劃記法對數據進行整理.追問2 怎樣才能更直觀地表示統計表中的信息呢?答:我們可以用條形圖,扇形圖等統計圖來描述數據.條形圖能夠顯示每組中的具體數據,易于比較數據之間的差別.扇形圖能夠顯示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顯示每組數據相對于總數的大小.追問3 你能根據統計表、條形圖和扇形圖,說一說全班同學對五類課外活動的喜愛情況嗎?在上面的調查中,全班同學是要考察的全體對象,我們對全體對象都進行了調查.像這樣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叫作全面調查.全班學生是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名學生稱為個體.全班每一名學生喜愛的課外活動類型的全體作為總體,每一名學生喜愛的課外活動類型作為個體.例如,2020年我國進行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調查.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口(包括現役軍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中國臺灣地區的人口)共約144 350萬人.(三)典例分析例1 下列調查問題設計得合理嗎?為什么?(1)你每天睡眠充足嗎?答:不合理,睡眠充足不好界定.(2)你們學校的環境噪聲是否在55 dB以下?答:合理.(3)大多數同學認為學校操場應該鋪設塑膠跑道,你同意嗎?答:不合理,問題具有誘導性.在設計選項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窮盡性:確保選項涵蓋所有可能的情況.(2)排他性:避免任何一種情況同時適用于兩個或多個選項.(3)匹配性:選項內容需與問題直接相關.(4)合理性:選項的設計應符合實際情況,防止出現選擇偏差.例2 一家食品公司為調查新開發的一種點心的咸度是否適中,隨機邀請了36人免費品嘗并評分,結果如下:請用表格整理上面的數據,畫出條形圖,并推斷大多數顧客將如何評價這種點心的咸度.解:統計表如下表所示.條形圖如下圖所示.(四)鞏固練習1. 下列調查問題的答案的選項設計得合理嗎?如果不合理,如何修改?(1)你對學校食堂的午餐滿意嗎?( )(A)非常滿意 (B)滿意 (C)一般 (D)不滿意(2)你平時最喜歡的一項課外活動是 ( )(A)讀課外書 (B)體育活動 (C)看電視 (D)踢足球答:(1)不合理,選項不對稱,可以增加選項(E)非常不滿意.(2)不合理,選項B“體育運動”包括選項D“踢足球”,且四個選項列出的只是課外活動的一部分,可以把選項D改為“其他”.2.兩名同學在做統計調查時,使用了下面兩種提問方式,哪一種較好?為什么?(1)難道你不認為科幻片比紀錄片更有意思嗎?(2)你更喜歡哪一類電影,科幻片還是紀錄片?答:(2)的提問方式更好.因為(1)的提問方式明顯透露了提問者的個人觀點.3.舉出一些生活中運用全面調查的例子.答:(1)班級學生視力檢查.(2)航天零件的質量檢查.(3)圖書館藏書清點.(4)汽車安全召回檢查.(5)奧運會田徑賽場運動員興奮劑檢查.4. 某班級組織活動,為了解同學們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設計了如圖尚不完整的調查問卷:準備在“①室外體育運動,②籃球,③足球,④游泳,⑤球類運動”中選取三個作為該調查問卷問題的備選項目,選取合理的是(C)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5.為了解我市初中生每天完成家庭作業所花時間及質量情況,根據以下四個步驟完成調查:①收集數據; ②分析數據; ③制作并發放調查問卷; ④得出結論,提出建議.你認為這四個步驟合理的先后排序為 ③①②④ .設計意圖:學完新知識后及時進行課堂鞏固練習,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新知的記憶,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還可以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歸納總結感受中考1.(2024 鎮江)下列各項調查適合普查的是(B)A.長江中現有魚的種類 B.某班每位同學視力情況C.某市家庭年收支情況 D.某品牌燈泡使用壽命2.(2024 濟寧改編)為了解全班同學對新聞、體育、動畫、娛樂、戲曲五類節目的喜愛情況,班主任對全班50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每名同學只選其中的一類),依據50份問卷調查結果繪制了全班同學喜愛節目情況扇形統計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班主任采用的不是全面調查 B.喜愛動畫節目的同學最多C.喜愛戲曲節目的同學有6名 D.“體育”對應扇形的圓心角為72°設計意圖:在學習完知識后加入中考真題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考試方向,熟悉考試題型,檢驗學習成果,提升應考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七)小結梳理(八)布置作業1.必做題:習題12.1 第7題.2.探究性作業:習題12.1 第5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