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及應用核心素養目標:①情境與問題:使學生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周長。②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③思維與表達:是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④交流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滲透探究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重點: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難點: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學習活動設計:環節一:(根據課堂教與學的程序安排)認識圓的周長。1.出示一個正方形。這是什么圖形?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這個正方形周長與邊長有什么關系?C=4a2.什么是圓的周長?讓學生上前比劃,圓的周長在哪?哪一部分是圓的周長?得出定義: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作圓的周長。環節二:(一)認圓周長的公式推導。1.探索學習。(1)你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一個圓的周長是多少?(2)學生各抒己見,分別討論說出自己的方法:A、用一根線,繞圓一周,減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長度,即可得出圓的周長。B、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直接量出圓的周長。C、用一條小線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轉。這樣你能知道空中出現的圓的周長嗎?(用滾動,繩測的方法可測量出圓的周長,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們來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規律。)2.動手實踐。(1)4人小組,分別測量學具圓,報出自己量得的直徑,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2)引生看表,問你們看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有什么關系?(3)你有辦法驗證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嗎?閱讀課本P61,介紹圓周率,及介紹祖沖之。環節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一、選擇(1)圓周率是一個( )。A.有限小數 B.無限小數(2)求車輪滾動一周前進的距離,是求車輪的( )。A.半徑 B.直徑 C.周長(3)圓的周長是直徑的( )倍。A.3.14 B.π C.3二、判斷(1)小圓的圓周率比大圓的圓周率小。 ( )(2)半徑不相等的兩個圓,周長一定不相等。( )三、求下面各圓的周長一個圓形桌面的直徑是0.9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1.小明的自行車輪子的半徑大約是33cm。這輛自行車輪子轉1圈,大約可以走多遠?(結果保留整米數。)小明家離學校1km,騎車從家到學校,輪子大約轉了多少圈?環節四:自我總結教師活動:課堂小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圓的周長定義以及計算公式。學生活動: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我的問題是:板書設計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圓的周長=半徑×2×圓周率C=πd C=2πr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