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三角形》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三角形》單元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第二學段“圖形的認識與測量”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提出了:“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會根據圖形特征對三角形和四邊形進行分類。在圖形認識與測量的過程中,增強空間觀念和量感。”在“學業要求”中指出:“會根據角的特征對三角形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能根據邊的相等關系,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能說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特征;能說出圖形之間的共性與區別。形成空間觀念和初步的幾何直觀。”(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三角形是常見的一種圖形,在平面圖形中,三角形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多邊形,它是進一步學習幾何圖形的基礎。本單元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以及后續的數學學習、物理學習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設計、三角形在幾何證明中的重要作用等。本單元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1.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三角形各部分名稱(頂點、邊、角)、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平行四邊形的易變性對比)以及三角形三條高的認識(理解高和底的對應關系,能在不同類型三角形中準確畫出高)。2.三角形的分類:按角分類可分為銳角三角形(三個角都是銳角)、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鈍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按邊分類可分為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其中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三個角都是 60°)。教材通過讓學生觀察、測量、比較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分類方法。3.三角形的內角和:通過實驗探究(如剪拼法、折拼法等)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 180°,并利用這一結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等,進一步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4.四邊形的內角和:教材先通過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內角和,得出特殊的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再運用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經驗探索四邊形內角和。(三)學生認知情況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對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等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了圖形的邊和角等基本要素,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和分析圖形的能力。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經常能接觸到三角形的物體,如三角尺、自行車車架、屋頂等,對三角形的形狀有了初步的直觀感知和生活經驗。這些都為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奠定了基礎。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三角形的直觀圖形特征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被理解。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手工操作活動充滿興趣,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原理。二、單元目標擬定1.通過觀察、操作和實驗探索等活動,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180°。2.通過分類、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別它們。3.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知道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內角和。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三條高的畫法。2.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能正確區分不同類型的三角形。3.探究并理解三角形內角和是 180°,并能運用這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二)教學難點1.準確畫出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2.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以及不同類型三角形之間的關系。3.運用三角形內角和知識解決一些復雜的幾何問題,如多邊形內角和的推導等。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習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意識。”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com1.教材從生活中的三角形實例引入,如金字塔、高架橋等,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學習三角形的特性和內角和等知識后,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根據三角形內角和計算多邊形內角和等,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實用性。2.在三角形的分類和內角和等教學內容中,教材設計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如讓學生用不同長度的紙條拼三角形,觀察三角形角的特點進行分類,通過剪拼、折拼三角形的角來探究內角和等,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發現三角形的特征和規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3.本單元教材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如在三角形分類中滲透分類思想,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標準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從而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在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滲透轉化思想,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化為平角來得出內角和是 180°,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5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圖形與幾何 三角形 認識三角形 1三角形的特性 1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1三角形的分類(1) 1三角形的分類(2) 1三角形的內角和 1四邊形的內角和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5.1《認識三角形》 目標: 在觀察、操作活動中,知道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義,會畫三角形的高。 任務一:認識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探索三角形的定義 → 任務二:認識三角形的高 → 1.知道三角形的定義和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2.能畫出三角形的高,知道每個三角形都有三條高。5.2《三角形的特性》 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 任務一:從唯一性的角度初步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 任務二:從牢固的角度來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 1.能用小棒圍三角形和四邊形,知道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特性。 2.能通過拉動三角形框架和四邊形框架,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以及應用。5.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目標: 在動手操作和觀察、操作、分析、比較等活動中經歷剪、圍三角形的過程,探究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與第三邊的關系。 任務一:明確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 任務二: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 1.能找出小明上學最近的路線,知道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2.經歷剪、圍三角形的過程,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5.4《三角形的分類(1)》 目標: 通過分類、操作等活動,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識別。 任務一:按角分 → 任務二: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 1.能把三角形按角分,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2.知道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用集合圈表示。5.5《三角形的分類(2)》 目標: 通過分類、操作等活動,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識別。 任務一: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 任務二:認識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 1.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知道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2.能把三角形按邊分,認識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5.6《三角形的內角和》 目標: 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動,探索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并能應用這一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任務一:量一量 → 任務二:剪拼法、折拼法 → 1.能測量、計算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 2.能用剪拼法、折拼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普遍性。5.7《四邊形的內角和》 目標: 通過測量、剪拼、觀察等活動探究四邊形的內角和,能運用四邊形的內角和為360°這一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任務一:閱讀與理解 → 任務二:分析與解答 → 任務三:回顧與反思 → 1.能說出學過的四邊形,能初步研討這些已學過的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否一樣。 2.能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內角和,并由一般到特殊探究出其他四邊形的內角和。 3.能總結出任意四邊形的內角和,感受到所得的結論具有普遍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2 三角形的特性》教學設計課題 三角形的特性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四年級教材分析 例2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教材分兩個層次進行編排:第一個層次,從唯一性的角度來理解教材給定小棒根數讓學生圍三角形、四邊形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用3根同樣長的小棒圍三角形,無論怎樣圍,圍出的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都是一樣的;而用4根同樣長的小棒圍四邊形,則可以擺出形狀、大小不同的四邊形。教材借助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使學生初步從唯性的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第二個層次,從牢固的角度來理解。教材給定三角形、四邊形,讓學生研究其是否穩定、易變。這里又分為兩小層,一是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為學生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積累感性經驗。二是對三角形、四邊形的學具進行拉伸對比實驗,在實驗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大小、形狀不變)四邊形的易變性(大小、形狀會變化),并得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結論,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習目標 1.學習目標描述: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2.學習內容分析:《三角形的穩定性》是小學數學課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特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本節課的內容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生能夠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在觀察、實驗中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點 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難點 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你有沒有想過,一張普通的紙能有多大的力量?師: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紙橋小實驗。課件出示——課堂活動卡:師巡視指導,并了解實驗情況,然后提問:你們的實驗結果是什么?展示:師:請你帶著數學的眼光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師:相比其他圖形,大家為什么都選擇了三角形呢?在穩定性上它有什么優勢呢 讓我們走進今天的數學實驗課堂。 學生搖頭。學生按要求做實驗。學生:我把一個改正帶放在紙條上,紙橋將穩如泰山。學生:通過折疊,我們將一張紙變成了相連的許多三角形。 通過做實驗,不僅讓學生初步體驗了三角形的穩定性特點,還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和積極性。講授新課 任務一:從唯一性的角度初步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師: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每人選合適數量的小棒按下面的要求圍一圍。課件出示——課堂活動卡:師巡視了解情況,然后提問:誰來展示一下你們組的成果?師:為什么只能擺出一種形狀和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師帶領學生觀察,使學生明確:角度確定形狀,邊長確定大小。師:都是同樣長的小棒,為什么四邊形就能擺出那么多種呢?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發現:三角形的三條邊確定了,它的形狀就確定了,這說明三角形具有唯一性,也就是穩定性。四邊形的四條邊確定了,它的形狀依然不確定,這說明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定。 學生按照要求擺圖形。學生1:我圍來圍去,圍出的都是一種三角形。學生2:我已經圍出3個不同形狀的四邊形了!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說說:角度發生了改變,使得形狀會隨之改變。 通過操作和觀察對比,使學生體會到三角形的3條邊確定了,其相應的形狀、大小也就確定了,所以無論怎么圍,所圍的三角形大小、形狀不變;而圍出的四邊形大小、形狀可以發生變化。任務二:從牢固的角度來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師: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課件出示——課堂活動卡: 師:拉一拉,你發現了什么?師:由此我們可以驗證哪些結論 師:用什么方法能使這個不穩定的四邊形變得穩定呢?分組討論,并在自己做的四邊形框架上驗證。師:這是利用了什么知識?師:同學們,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課件出示:師:看看下圖中哪兒有三角形?師:為什么把物體的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想想它們有什么作用? 學生按要求操作。學生1:三角形框架拉不動。學生2:四邊形框架一拉就變形了。學生1:四邊形容易變形,四邊形不具有穩定性。學生2: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驗證:在四邊形框架上斜著加一根,木框變成了兩個三角形,木框不再變形。學生: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生獨自觀察,然后自由說說。學生:都運用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性。 學生親自體驗三角形和四邊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較中充分感受、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征,加深對三角形穩定性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主動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親自體驗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借助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以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課堂練習 基礎題:1.李爺爺要給菜地圍上籬笆,哪種方法更牢固?2.看看下面圖中哪兒有四邊形 想想它們有什么作用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有效應用。提高題:3.椅子太晃了,怎么樣加固它呢?拓展題 4.在下列多邊形里畫一些線段,使它結構穩定。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三角形的穩定性 形狀 不變 變大小 不變 變個數 1 無數三角形具有不穩定性;四邊形易變性,具有不穩定性。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本節課的新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1.填一填。(1)生活中經常見到三角形的固定支架,這用到了三角形的________。(2)學校的電動伸縮門上有平行四邊形,這應用平行四邊形的________。2.生活中處處是數學,學以致用最重要。學校門口的指示牌歪了(圖1),請根據我們學過的知識設計一種加固方案,在圖(2)中畫出來,試著說一說你這樣設計的理由。選做題:1.判斷。(1)在建筑中,人們把房頂支架做成三角形是因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 ) (2)在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中,只有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 ) (3)推拉門利用的是三角形的穩定性。 ( ) 2.下圖所示的五角星是用螺栓將兩端打有孔的5根木條連接構成的圖形,它的形狀不穩定,如果在木條交叉點打孔加裝螺栓的辦法使其形狀穩定,那么至少需要添加幾個螺栓?該釘在什么位置呢?【綜合實踐類作業】返回紙橋實驗,你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釋這一實驗現象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四下5.2《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doc 人教版四下《三角形》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