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二節 人文環境要點一 人口最多的大洲1.亞洲人口數量(1)人口數量:2020年,亞洲的中國、 、印度尼西亞、 、孟加拉國、日本和菲律賓, 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2)人口增長狀況:近年來,亞洲的人口增長率略 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長率,非洲的人口增長率遠 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長率。亞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漸 ,非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增長 。由于人口基數 ,亞洲平均每年新增的人口依然很多。印度巴基斯坦7高降低較快大低2.亞洲人口分布(1)特征: 、東南亞和 是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2)原因:這些地區地處 緯度,氣候適宜(如季風氣候區和 0氣候區),離海洋較近,平均海拔較 ,河流 ;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農業 悠久。東亞南亞中低熱帶雨林低多農耕開發歷史要點二 經濟發展快,地區差異大3.經濟總量的重要指標:國際上一般用 來統計。4.經濟發展水平與生活水平的關系:通常,經濟發展水平越 ,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 ;經濟增長越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也越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 能反映人們生活水平的 。國內生產總值高高快快高低高低5.亞洲的經濟狀況(1)從經濟總量看:排名第一的A洲為 ,其后依次為B 洲、C 洲、D南美洲、非洲和E大洋洲。(2)從人均產值看:亞洲僅高于 洲和 洲,遠低于 洲、 洲和洲。(3)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僅給亞洲經濟注入了 的活力,而且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作出了 的貢獻。亞洲歐北美南美非歐北美大洋強勁巨大(4)經濟發展差異①差異原因:不同國家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差異很大,經濟發展不均衡。②差異表現:日本、韓國屬于 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很高。東亞、東南亞、南亞的一些 國家,西亞的一些 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較 。一些以 為主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 。發達新興工業化石油高農業較低知識點一 人口最多的大洲如圖為亞洲人口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1.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已達80億,其中,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C.歐洲 D.北美洲A2.從圖中可以看出,亞洲的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是( )A.亞洲東部、南部B.亞洲北部、東部C.亞洲南部、西部D.亞洲東部、西部A3.亞洲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人口聚集的優越條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氣候適宜③工業發達 ④開發歷史悠久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B知識點二 經濟發展快,地區差異大4.★有關亞洲經濟發展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大多數國家為發達國家B.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差異不大C.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差異大D.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快,是發達國家C5.★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內部國家文化多樣,經濟差異明顯。讀下面表格,分析亞洲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020年)資料,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各國( )A.自然條件相差懸殊 B.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C.國土面積差異大 D.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D國家 日本 韓國 中國 印度 也門 阿富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美元 39 918 31 721 10 409 1 910 620 5166.★關于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各國均為發展中國家B.韓國依靠石油加工,經濟發展迅速C.馬來西亞利用國內外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D.亞洲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好,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C如圖為世界四個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圖。讀圖,完成7~8題。7.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海拔范圍是( )A.0—1千米B.1—2千米C.2—3千米D.3—4千米A8.圖示反映亞洲人口多分布在( )A.內陸地區B.地勢低平的地區C.高原地區D.水源豐富的地區B人口分布深受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影響。讀北美洲人口分布圖,完成9~10題。9.★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 )A.東部沿海地區B.西部平原地區C.中部高山高原地區D.熱帶雨林氣候區A10.★北美洲北部人口稀少,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山地為主B.地形以盆地為主C.緯度較高,氣候寒冷D.緯度較低,氣候干燥C讀世界各大洲人口總數和自然增長率圖,完成11~12題。11.據圖可知,亞洲人口的特點是( )A.占總人口30%B.數量居各大洲首位C.自然增長率最高D.自然增長率最低B12.下列關于亞洲經濟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A.經濟總量亞洲最大B.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亞洲最大C.韓國、日本是亞洲的發達國家D.伊拉克由于戰爭經濟發展慢B13.創新考法 任務探究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世界部分地區人口分布圖。材料二 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探究一 區域人口分布及其影響因素(1)讀圖1,寫出世界上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區域分布的緯度、海陸位置特點 。(2)甲地人口密度大約是 ;寫出乙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 。中低緯度,沿海(距海近)10人以下/平方千米海拔高,氣溫低(寒冷),空氣稀薄(自然條件惡劣)探究二 區域經濟發展差異(3)依據材料二和圖2可知,北美洲各國經濟發展 (選填“均衡”或“不均衡”),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 部;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 部。(4)北美洲的經濟總量比亞洲 (選填“低”或“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亞洲 (選填“低”或“高”)。不均衡北南低高(共23張PPT)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第一節 自然環境第1課時 世界第一大洲 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要點一 世界第一大洲1.位置和范圍位置 亞洲半球位置 絕大部分地區位于 半球和 半球海陸位置 北臨 ,東臨 ,南臨 ,西鄰 0經緯度位置 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26°E向東至170°W的范圍內北東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歐洲2.世界第一大洲(1)跨 最廣的大洲。(2) 距離和 距離都最長的大洲。(3) 最大的大洲。緯度南北東西面積3.地理分區: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 、東南亞、南亞、 、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東亞西亞要點二 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4.地勢特點:亞洲地勢起伏 ,中部 、四周 。亞洲大陸沿30°N緯線由西向東,地勢大致呈現“ ”的變化。很大高低低—高—低5.主要地形區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0世界最高大的山脈 0世界最高峰 0亞洲最大的平原 西西伯利亞平原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6.長河眾多(1)地形對河流的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 、 ,呈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流長。山地高原放射狀(2)主要河流及注入的海洋主要河流 注入的海洋、 、湄公河 太平洋、印度河 印度洋鄂畢河、 河、勒拿河 北冰洋長江黃河恒河葉尼塞(3)主要內流河: 河、錫爾河、阿姆河等,最終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內陸湖泊。塔里木知識點一 世界第一大洲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年會主題是“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也是世界第一大洲。據此完成1~3題。1.★亞洲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 西半球 B.南半球 東半球C.北半球 東半球 D.南半球 西半球C2.★亞洲地域遼闊,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6個地區,中國位于( )A.東亞 B.西亞C.南亞 D.中亞A3.★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有( )①跨經度最廣 ②跨緯度最廣③面積最大 ④東西距離最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D知識點二 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4.★讀“亞洲地形結構圖”,亞洲的地形特征是( )A.以平原、丘陵為主B.以丘陵、盆地為主C.以高原、山地為主D.以平原、盆地為主C5.亞洲有眾多的大江大河,請認真讀圖觀察,以下最符合亞洲河流形態的是( )C6.亞洲是亞洲人共同的家,如果用“方位+”描述亞洲大家庭的鄰居,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東臨太平洋,西臨大西洋B.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C.亞洲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相望D.亞洲西南與歐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B7.下列關于亞洲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河多發源于東部的高原、山地B.瀾滄江是亞洲最長的河流C.長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D.鄂畢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D8.實踐與探究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中部有“世界屋脊”,還擁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地形、氣候復雜多樣,生活著全球50%的人口,廣袤的土地和眾多人口也使得亞洲成為世界文化最燦爛的大洲。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沿著30°N和80°E對亞洲地理差異展開探究,讀亞洲地形分布圖及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30°N沿線的地理差異】(1)從太平洋沿岸出發,沿30°N線一路向西,到西亞到達世界最大的半島—— 半島。阿拉伯【80°E沿線的地理差異】(2)從印度洋沿岸出發,沿80°E線自南向北依次穿過了恒河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A 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到達 洋沿岸。(3)恒河平原地區氣溫 (選填“高于”或“低于”)西西伯利亞平原,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青藏北冰高于緯度【亞洲地勢對河流的影響】(4)亞洲的地形地勢變化極為明顯(如圖2、3所示),其地勢總體特征表現為。正是由于此種地勢特征,亞洲的河流呈 狀分布。中部高、四周低放射(共21張PPT)第2課時 多樣的氣候要點一 亞洲氣候的特征及分布1.氣候特征:亞洲氣候具有 氣候顯著、 氣候分布廣和氣候類型 的特點。2.影響因素:受 位置、 位置和 的綜合影響。亞洲地跨帶、溫帶和 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濕潤氣流影響,亞洲東部和南部降水較 ;廣大內陸地區和西部降水較 。季風大陸性多樣緯度海陸地形熱寒多少3.氣候分布氣候類型 典型地區 氣候特點或自然景觀① 氣候 亞洲東南部、南部 終年高溫多雨、分為旱、雨兩季② 氣候 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的南部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③ 氣候 中國東部、朝鮮、日本等國的北部以及俄羅斯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 性氣候 內陸地區 冬季寒冷,夏季溫暖,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溫帶大陸⑤ 氣候 馬來群島 終年高溫多雨,森林常綠⑥ 氣候 阿拉伯半島 炎熱干旱,沙漠廣布⑦ 氣候 地中海沿岸地區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⑧ 氣候 中部地區 自然景觀呈明顯的垂直變化⑨ 氣候 北冰洋沿岸 銀裝素裹,千里冰封熱帶雨林熱帶沙漠地中海高原山地寒帶要點二 季風氣候顯著4.分布:亞洲 部和 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大、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5.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風,降水較少;夏季盛行偏南風,降水豐沛。東南6.季風氣候的影響(1)有利影響: ,有利于農業生產。(2)不利影響: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 災害。雨熱同期旱澇知識點一 亞洲氣候的特征及分布在同一天里,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因寒冷而烤火,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亞居民因雨水過多而發愁,生活在沙特阿拉伯的居民因長期的干旱而建設海水淡化工廠,生活在印度的居民因炎熱而納涼……據此完成1~2題。1.★這個材料反映了亞洲氣候的特點是( )A.氣候類型多樣B.大陸性氣候分布廣C.季風氣候顯著D.降水和氣溫差異小A2.★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亞熱帶濕潤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B3.中亞地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成因是( )A.深居內陸,遠離海洋B.地處中緯,多地形雨C.河流稀少,空氣干燥D.植被稀疏,風沙盛行A知識點二 季風氣候顯著讀印度半島河流及盛行風向示意圖,完成4~5題。4.★6—9月為圖示區域的雨季,此時盛行( )A.東北季風B.東南季風C.西南季風D.西北季風C5.★關于R河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位季節變化小B.注入孟加拉灣C.水源來自大氣降水D.自西北流向東南A下圖為亞洲南部三大半島示意圖和亞洲傳統民居示意圖。讀圖,完成6~8題。6.★甲半島和乙半島位置相鄰,氣候特征卻有很大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因素B.地形因素C.季風影響D.洋流因素C7.★乙半島水旱災害頻繁,主要原因是( )A.多平原,水流不暢B.面積大,與海洋的距離遠近不同C.山地對冬季風和夏季風的阻擋作用D.受季風強弱的影響D8.★造成①②兩地民居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①地炎熱干燥,②地高溫潮濕B.①地土壤貧瘠,②地土壤肥沃C.①地地形平坦,②地地形崎嶇D.①地河流稀少,②地降水豐沛A9.實踐與探究地理環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讀亞洲簡圖,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回答下列問題。探究一 地理位置與氣候(1)緯度位置:亞洲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氣溫 (選填“南北”或“東西”)差異大,氣候類型 。(2)海陸位置:亞洲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 氣候顯著。南北復雜多樣季風探究二 地形地勢與河流(3)地勢與河流:亞洲的地勢特征是 ,受地勢影響,河流呈 狀注入周邊的海洋。探究三 氣候與河流(4)氣候與河流:河流有無結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當地氣候密不可分,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區中,結冰期最長的河流位于 地區,流量季節變化最大的河流位于 地區。中部高、四周低放射丁丙(共24張PPT)第七章 復習與提升重難點一 描述某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知識精講】某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位置可從國家或地區所處的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等角度描述。(1)半球位置:根據本區域所跨的經緯度,判斷半球位置。若區域跨不同半球時,描述半球位置時應看主體部分位于哪個半球。(2)經緯度位置:利于經緯網判斷某區域的經緯度位置,再確定所處的溫度帶。在判斷經緯度位置時,要特別注意穿過該區域的特殊緯線,如赤道、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3)海陸位置:看位于大陸內部還是大洋沿岸(大陸東、西部或大洋東、西岸)、島嶼、半島等。(4)相對位置:指一個區域相對于其他地理事物(大洲、大洋、國家等)的位置。【突破演練】下圖是亞洲簡圖,請根據該圖并結合所學,完成1~2題。1.★關于亞洲描述不正確的是( )A.亞洲主體位于東半球、北半球B.亞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C.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D.亞洲所在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B2.★亞洲東部、南部、北部面向的大洋分別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C.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3.★下列經緯線沒有穿過亞洲的是( )A.赤道B.北回歸線C.北極圈D.本初子午線D重難點二 亞洲自然環境特征及相互影響【知識精講】1.圖解亞洲自然環境特征及相互影響2.圖解亞洲季風氣候的影響【突破演練】跨學科 音樂小明在音樂課上學習了一首歌曲,歌詞寫道“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據此完成4~6題。4.★“山是高昂的頭”,這里的“山”如果是亞洲最高山脈,那么這條山脈是( )A.大高加索山脈B.喜馬拉雅山脈C.烏拉爾山脈D.大興安嶺B5.★亞洲的河流多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由此可推測亞洲的地勢特征是( )A.西高東低B.中部低、四周高C.中部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C6.★下列關于亞洲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候類型多樣,海洋性氣候顯著B.氣候類型呈南北對稱分布C.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泛D.季風氣候顯著D跨學科 歷史(西安期末)公元399年—412年,我國僧人法顯西行求法,游歷三十余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存最早的關于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讀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和南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7~9題。7.《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的記載,其描述的區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爾高原C.恒河平原D.塔里木盆地C8.法顯求法路線沒有經過( )A.熱帶雨林氣候區B.熱帶季風氣候區C.溫帶大陸性氣候區D.溫帶海洋性氣候區D9.從順風的角度考慮,法顯從耶婆提國乘船返回中國最適合的時間是( )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B重難點三 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知識精講】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和經濟條件。氣候適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口稠密。亞洲東部和南部因為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人口稠密。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地區因為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沙漠地區由于氣候極端干旱,人口稀少。熱帶雨林地區由于氣候過于濕熱,人口稀少。高緯度地區由于全年嚴寒,人口稀少。高原、山區由于地勢高峻,人口稀少。【突破演練】下圖為某區域人口分布、地形和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10~11題。10.★圖示區域( )A.人口密度60—80人/平方千米地區均臨波斯灣B.人口集中分布在伊朗高原C.西北部人口稠密,東南部人口稀疏D.里海南部沿岸地區的人口分布稀疏C11.★形成上述人口分布特點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靠近首都,經濟發達B.降水西北多、東南少C.南部臨海,交通便利D.地勢西北高、東南低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1世界第一大洲 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pptx 7.1.2多樣的氣候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pptx 7.2人文環境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pptx 第七章 復習與提升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