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要點一 冰雪覆蓋的地區1.位置與范圍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位置 主要位于 以南 主要位于 以北范圍 洲及其周邊的海域 洋的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南極圈北極圈南極北冰2.自然環境 項目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氣候 氣溫 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低于-25 ℃,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 沒有南極地區那么寒冷,年平均氣溫在-10 ℃左右降水量 年降水量為約50毫米,氣候干燥,被稱為“ ” 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風速 被稱為“ ”,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 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風速僅為10米/秒代表性動物 0 0地表景觀 南極大陸覆蓋著很厚的冰層,有“ ”之稱 大部分地區終年冰封白色荒漠風庫企鵝北極熊冰雪高原要點二 科學考察的寶地3.南極地區(1)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藏著豐富的 資源,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 資源,海域及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2)科考價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獨特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3)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 。礦產淡水天然實驗室秦嶺站4.北極地區(1)資源豐富: 、天然氣等。(2)科學考察站: 。石油黃河站要點三 保護極地環境5.極地地區主要環境問題及應對措施問題 全球變暖使冰川融化;過度捕殺野生動物,造成生物多樣性 ;石油泄露致環境 ;極地旅游破壞環境等措施 制定《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北極環境保護戰略》等條例減少污染知識點一 冰雪覆蓋的地區1.關于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極地區是指北緯90°的地區B.北極地區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北C.北冰洋的小部分屬于北極地區D.北極地區大部分是被冰雪覆蓋的陸地B2.南極大陸是一個冰雪世界。在下列氣候資料圖中,與南極洲相符合的是( )D下面為南、北極地區氣溫比較圖。讀圖,完成3~4題。3.極地地區年溫差( )A.小 B.大C.無法判斷 D.不一定B4.與北極地區相比,南極地區( )A.更加寒冷B.更有利于人類居住生活C.在最熱的月份,冰雪更容易融化D.更適合發展海洋運輸A知識點二 科學考察的寶地5.★人們到極地地區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①為了探險?、跒榱藢磉w居至此 ③為了利用當地原始的自然環境進行科學研究④為了尋找未來的資源儲備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③④ D.②④C6.在南極旅游可以看到( )B知識點三 保護極地環境7.下列不屬于極地地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的是( )A.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B.熱帶雨林遭到破壞C.石油泄漏污染海洋生態環境D.全球變暖B8.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南極地區的和平開發備受關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極可持續發展的是( )A.加強國際合作,保護南極環境B.為了經濟發展,大力開采南極的礦產資源C.大量捕殺企鵝,享用企鵝美食D.科考隊員將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丟棄海中A近二十年來,科學家對北極海冰、植被和格陵蘭冰川進行了監測,發現北極海冰持續縮減,格陵蘭冰蓋快速融化,植被綠化加速,夏季尤為明顯。據此完成9~10題。9.★導致近20年北極冰雪與植被分布發生快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開展極地旅游B.全球氣候變暖C.開展極地科考D.開發極地資源B10.★北極科考大多選在6— 9月,原因是此時北極地區( )A.白晝時間長,氣溫相對較高B.地質災害相對較少C.生物活動比較活躍D.能提供豐富淡水資源A(商丘期末)2024年2月7日,我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第五座南極科學考察站——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羅斯海區域是關系南極地區海冰生成的關鍵區以及生物活性較強的區域。讀秦嶺站位置示意圖,完成11~12題。11.秦嶺站位于( )A.印度洋沿岸B.昆侖站東北方C.東半球D.低緯度地區B12.秦嶺站建成后可以開展的科學考察工作有( )A.鉆取冰芯樣本,開發淡水資源B.觀測海冰動態,分析氣候變化C.監測海洋水質,進行遠洋捕撈D.開發礦產資源,緩解能源危機B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蘋果屋”是我國北極科學考察中冰上作業的主要裝備,其外觀顏色是鮮艷的綠色?!疤O果屋”除了用來防御危險,還可存放長期冰站作業科考設備、工具,作業人員也可就地短暫休息。下面圖1為北極地區略圖,圖2為“蘋果屋”景觀圖。據此完成13~15 題。13.★下列關于北極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黃河站能夠看到眾多的企鵝B.緯度高,氣溫極低,無常住居民C.常年被冰雪覆蓋,有“冰雪高原”之稱D.礦產資源儲量豐富D14.★“蘋果屋”外觀選用綠色是為了( )A.與周圍森林協調B.冰雪上容易識別C.防御嚴寒與風雪D.產生清涼的感覺B15.★北極科考的目的是為了認識北極、保護北極,下列不屬于北極科考關注的是( )A.旅游資源開發B.冰川考察C.生物多樣性保護D.氣象監測A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國南極考察隊順利完成宇航員海綜合科考的CTD(溫鹽深剖面儀)采水作業,采得的水樣將為研究這一海域的微小型浮游生物和海洋化學要素等提供幫助。材料二 “南極地區”示意圖。(1)請分別說出我國緯度最高和無極晝、極夜現象的南極科考站。(2)結合所學內容,說出南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點。(3)南極地區被譽為自然資源的“大倉庫”。請說出南極地區的自然資源。昆侖站;長城站。氣候嚴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多暴風雪等。(任答兩點)礦產資源;淡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海洋資源等。(任答兩點)(4)有人提議大力開發南極地區的旅游資源,請談談你的看法。看法一:開發南極地區的旅游資源,可以感受冰雪世界、觀賞冰山景觀;近距離觀看企鵝、海豹等動物;有極光;有極晝或極夜;自然環境獨特等。看法二:由于南極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破壞后不易恢復;大力開發容易導致垃圾增多,污染環境;企鵝等動物的棲息環境受到影響;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看法三:要科學合理開發,注重保護;欣賞獨特風光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不隨意丟棄垃圾;嚴禁傷害動物;限制游客人數等。(任答一種看法中的三點即可)(共30張PPT)第十、十一章 復習與提升重難點一 美國本土部分農業帶(區)的分布及發展條件【知識精講】農業帶 乳畜帶 玉米帶 小麥區分布 五大湖區及東北部地區 主要位于中央平原 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共同地形特點 平原地區共同降水量特點 降水豐沛發展條件 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生長,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肉奶需求量大 溫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玉米生長 地勢平坦,土質好,雨熱同期,適合小麥生長,密西西比河灌溉便利【突破演練】美國自然條件優越,經濟高度發達。讀美國本土農業分布圖,完成1~2題。1.下列不屬于美國本土農業生產特點的是( )A.農業地區專門化B.農業商品率高C.農業機械化水平高D.熱帶經濟作物廣D2.美國本土農業分布圖中表示玉米帶的地區是( )A.① B.②C.③ D.④C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出口國,具有生產規模大、集中連片分布的特點。讀美國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帶范圍圖(下圖),完成3~5題。3.★為圖中棉花帶提供灌溉水源的河流是( )A.亞馬孫河B.多瑙河C.剛果河D.密西西比河D4.★美國棉花帶降水分布特點是( )A.東多西少 B.西多東少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A5.★美國棉花帶集中分布有利于( )①單產量提高 ②專門化生產③機械化生產 ④商品率提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B重難點二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知識精講】【突破演練】(鄭州期末)亞馬孫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譽,其中60%分布在巴西。下圖是亞馬孫熱帶雨林砍伐面積柱狀圖(圖1)以及巴西熱帶雨林和主要農作物分布圖(圖2)。讀圖,完成6~8題。6.亞馬孫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該國家雨林破壞影響最大的農產品是( )A.玉米 B.棉花C.天然橡膠 D.大豆C7.由圖可知,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到破壞的具體表現為( )A.雨林砍伐面積累計量在增加B.2013年后砍伐面積持續下降C.30年中砍伐速度經歷了先慢后快的變化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居住用地A8.亞馬孫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對其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豐富B.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C.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D.涵養水源、美化環境B9.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面積不斷縮小,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讀巴西示意圖(下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鐵路主要分布在 ,影響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0。(2)亞馬孫河的流向大致是 ,注入的海洋是 。(3)熱帶雨林遭受破壞后,給亞馬孫河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0;給野生動植物造成的影響主要有 0。巴西的東南部該地區城市密集,礦產資源豐富自西向東大西洋水土流失加劇,亞馬孫河的含沙量增加生物多樣性銳減重難點三 極地地區科考【知識精講】(1)極地科考的時間及原因北極地區每年6—8月、南極地區每年11月—次年3月;此時為該極地所在半球的夏季(暖季),氣溫相對較高,有利于科學考察工作的開展。(2)極地地區方向的判讀北極地區靠近北極點是向北,遠離北極點是向南;南極地區靠近南極點是向南,遠離南極點是向北。(3)科考項目及意義極地地區自然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原始,可以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對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突破演練】2024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也是中國北極黃河站建站20周年。中國北極科考隊先后多次在北極地區進行考察。下圖為中國黃河站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10.黃河站位于我國首都北京(40°N,116°E)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C.東北方向 D.東南方向B11.下列關于北極及其附近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平洋位于白令海峽北方B.北冰洋沿岸生活著大量企鵝C.格陵蘭島有極晝極夜現象D.我國的冬季是到北極科考的最佳時間C12.我國在北極地區建立考察站的主要意義是( )A.捕撈魚蝦 B.挑戰人類極限C.旅游開發 D.進行科學研究D(蘇州中考)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正式開站,這是中國第三個南極常年考察站。南北極地區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近年來極地呈現快速增溫趨勢。如圖為北極和南極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13.秦嶺考察站的主體建筑采用底部架空設計,其主要目的是( )A.節約建筑材料B.降低建設難度C.便于通風透氣D.防風與抗雪埋D14.極地呈現快速增溫趨勢,其可能的影響是( )A.淡水資源將大幅增加B.全球陸地面積將增大C.南極冰層厚度會下降D.北極航行范圍會縮小C15.讀以南極大陸為中心的海陸分布圖(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甲是 洲,圍繞在南極大陸周圍的乙是 0洋。(2)我國在南極建立的五個科考站,緯度最低的是 站,它位于 (選填“東”或“西”)半球;到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最佳時間,峨眉山正處于 0(填季節)季。(3)南極大陸最顯著的氣候特征是 、干燥和烈風,為了保護南極生態環境,國際社會制定了《 》。南美太平長城西冬酷寒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十一章 復習與提升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pptx 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