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3 美洲 (教案+課件)2024-2025學年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3 美洲 (教案+課件)2024-2025學年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

資源簡介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第三節《美洲》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七章《認識大洲》中的第三節。從內容上看凸顯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內容繁多,知識點也多。注重對學生的讀圖、讀表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了解美洲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有關知識,是學生必需具備的基礎知識。學生通過對本節的學習,進一步掌握區域地理學習的方法,知道分析美洲自然地理特征需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方面入手,人文環境需從大洲的居民特點、國家分布、大洲內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等方面進行。因此學習時,應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通過自主學習、讀圖分析、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列表比較等方式,化繁為簡對已學知識進行整合、應用,最后用對比表格的形式歸納總結南、北美洲的地理環境的差異。這一學習過程,使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及學習效率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提高。
教學目標 1.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每周的地理位置,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限和范圍;歸納并比較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從而認識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形成區。(區域認知) 2.能簡要分析大洲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間的相互關系。(綜合思維) 3.觀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學會繪制其他地形簡圖。(地理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運用地圖,說明美洲大陸的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及其交通地位。 2.通過讀圖,分別了解兩個大洲自然環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學難點: 1.運用地圖,說明美洲大陸的地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及其交通地位。 2.使學生逐步學會熟練的掌握對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異同。
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圖分析法、讀書指導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 人們為了紀念亞美利哥,遂將這塊“新大陸”命名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
活動一:探訪新大陸 1.如何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出示地圖 (2)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北美洲: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南面與南美洲相連,以巴拿馬運河為分界線,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望相望。 2.拓展延伸: (1)“三線”穿越的白令海峽 其中分屬俄羅斯和美國的兩個小島相距僅4千米,可謂近在咫尺,但在時間上卻整整相差一天。有跡象表明,美洲的許多動植物和印第安人可能 (2)重要水道——巴拿馬運河 (3)對比分析: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 農業是當地重要的經濟部門,主要種植熱帶經濟作物,香蕉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重要地位。 1.讀圖分析: (1)描述與展示: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2)緯度位置: 北美洲: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和北回歸線之間。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處于北溫帶。 南美洲:南美洲位于10°N以南,赤道穿過其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其中部,主要位于熱帶和南溫帶。 (3)海陸位置: 南美洲:北臨墨西哥灣、加勒比海,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 2.拓展與分析: 白令海峽是北冰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唯一通道,寬約85千米,是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之間最窄處。亞洲與北美注的洲界線、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都從白令海峽中部穿過是通過寒冷時期冰封的白令海峽遷移過來的。 (2)讀圖分析: 巴拿馬運河位于中美地峽南部,是著名的國際航運水道,開鑿于1881—1914年。運河全長81.3 千米,可通航5萬~10萬噸的輪船,大大縮短了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 問題設置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進一步強化位置描述的方法 充分利用圖的優勢,在圖中標畫,細化所學的內容 通過讀圖深入了解南北美洲的重要地理事物 充分利用圖和資料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
活動二:對比自然環境 1.探地形說河湖 (1)認識北美洲 ①讀圖標畫: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山脈、平原、高原等地形。 ②分析描述:從平均海拔、地勢起伏狀況、地形分布、特色地形等方面,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③讀北美洲剖面圖,歸納北美洲的地勢特征。 ④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80%以上的土地覆蓋著巨厚的冰層,是除南極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廣的地區。 ⑤認識北美五大湖 ⑥請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河流? 特點:世界第四長河。 (2)探究南美洲: ①讀圖,找出安第斯山、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描述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②讀南美洲剖面圖,歸納南美洲的地勢特征。 分別沿著10°N和23.5°S做南美洲的地形剖面圖,幫助學生提供參考依據。 展示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縱貫南美大陸,全長近9000千米,為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提問:你還知道本地區有哪些地理之最? ③請找出南美洲主要的河流? 特點: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廣的河流。 世界第二長河。 比較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格局有哪些異同。 (4)北美洲、南美洲地形比較 (5)亞馬孫河與密西西比河的比較 2.對比分析——歸納整理 (1)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①.南北美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地區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點?想一想,這一分布特點主要與哪個因素有關? ②在北美洲中部,冬季寒冷氣流可到達墨西哥沿岸;春夏季節,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流也能長驅北上,到達哈得孫灣附近。這些現象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③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許多大城市都坐落在大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而南美洲有些國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卻建在高山、高原上,甚至是沙漠地區。分析下列資料,你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嗎? (2)歸納整理:北美洲、南美洲氣候比較 1.讀圖分析,展示交流 (1)標畫與描述 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地勢東西部高,中部低 找出格陵蘭島的位置,觀看其圖片 五大湖位于北美洲中東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 介紹河流:流向:自 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灣 。 (2)由此及彼——合作探究 總結歸納:南美洲平均海拔較低,地勢起伏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東部地域廣闊,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讀圖分析:地勢東西部高,中部低 讀圖分析了解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特點分析: 源于安第斯山脈 , 自西向東注入大西 洋。 (3)對比分析:同:西側均為高大的山系。 異: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大縱列帶,而南美洲東部則是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對比分析——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 2.對比分析——歸納整理 (5)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①特點—南北美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僅分布在科迪勒拉山系以西沿海的狹長地帶。 原因—原因是西部高大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水汽僅能到達西部沿海的狹長地帶。這種分布與地形因素有關。 ②討論交流: 冬季,從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氣流可以順利南下,形成大風雪、寒潮天氣。 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長驅北上,造成北美洲大范圍的高溫多雨天氣。 ③材料分析:基多屬于高山、高原氣候,雖然位于赤道附近,但是因為海拔高,四季如春,降水適中,氣候宜人,所以人口集中;利馬位于沙漠綠洲上,水源也較為充足,因此人口也較為集中。 (2)對比分析——整理書寫 課堂利用多種課堂教學模式,標畫地圖,注重描述,鍛煉學生的讀圖和表達能力 設置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利用學習北美洲的地形特征的方法去探究南美洲的地形地勢特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對比的方法尋找差異,體現地理的差異性的特征 培養學生善于總結,善于歸納 以圖為載體,以表格展示對比的內容引導學生完成問題的探究,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從氣溫到降水再到氣候,先分別研究氣候的兩要素,在歸納氣候的兩個特點,降低學習的難度 讓學生再討論中進一步深化知識,拓展思維 鍛煉學生的分析表達能力 引導學生適時歸納,整理書寫,將內容的學生系統化
活動三:細說居民與經濟 1.認識美洲國家及語言 (1)國家主要有加拿大和美國,面積最大的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國,都屬于發達國家。它們都曾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由于歷史的原因,兩國通行英語,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講法語。 (2)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因為歷史上長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由于這兩種語言都源于拉丁語,所以人們通常將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稱為拉丁美洲。 2.引導思考:美洲的經濟發展狀況有哪些差異呢? 加拿大是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發達國家。 美國是當代實力最雄厚的國家。 其余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 3.追問:美洲經濟發展差異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4.對比分析總結:美洲的居民與經濟: 1.互動交流 講述自己查閱到的美洲的語言、國家,并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發展過程。 2.思考交流:美洲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 3.讀圖交流: ①墨西哥石油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近海,已形成以石油工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 ②阿根廷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牛肉、羊毛等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突出地位。 ③能源礦產以石油為主,金屬礦產以鐵、銅、鋁土為多。 ④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大量出產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等。 鼓勵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培養他們的手勤、腦勤、嘴勤的良好習慣 學會從圖中提取信息并能思考加工,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動起來 以追問的的形式不斷的引導學生挖掘圖中隱含的地理信息,拓展學生思維
課堂總結:(共48張PPT)
第七章 認識大洲
第三節 美洲
湘教版
新課導入
人們為了紀念亞美利哥,遂將這塊“新大陸”命名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
學習目標
1.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每周的地理位置,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限和范圍;歸納并比較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從而認識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形成區。(區域認知)
2.能簡要分析大洲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間的相互關系。(綜合思維)
3.觀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學會繪制其他地形簡圖。(地理實踐能力)
一. 位置與范圍
(一)半球位置
160°W
20°W
赤道
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南美洲
西半球、北半球
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一. 位置與范圍
(二)緯度位置
北美洲
南美洲
地跨 三帶
以 帶為主
赤道穿過北部,
大部分在 帶,
小部分在 帶,
沒有 帶
23.5°N
23.5°S
66.5°N
赤道
熱帶
北溫帶
北寒帶
南溫帶
熱、北溫、北寒
北溫

南溫

東臨 ,西臨 。
北美洲
南美洲
東臨 ,西臨 ,
北臨 ,南臨 ,
西北隔 海峽與亞洲相望
大西洋
太平洋
北冰洋
墨西哥灣
白令
大西洋
太平洋
白令海峽
墨西哥灣
一. 位置與范圍
(三)海陸位置
重要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白令海峽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洲界線
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縮短它們之間的航程
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的洲界線
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
國際日期變更線
白令海峽
重要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白令海峽
一. 位置與范圍
運河 所屬國家 地理位置 溝通海洋
巴拿馬運河
蘇伊士運河
巴拿馬 南、北美洲 的分界線 加勒比海
和太平洋
埃及 亞洲與非洲 的分界線 地中海
與紅海
對比分析: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1.北美洲
(一)地形
三大南北縱列帶——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
中部是廣闊的平原
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1.北美洲
(二)地勢




科迪勒拉山系




大平原







東西部高,中部低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格陵蘭島(世界第一大島)
約85%的土地覆蓋著巨厚的冰層,是除南極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廣的地區。
蘇必利爾湖
密歇根湖
休倫湖
伊利湖
安大略湖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五大湖
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1.北美洲
(三)河流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長河)
流向: 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灣。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1.北美洲
(四)氣候
熱帶
北溫帶
北寒帶
復雜多樣
有9種氣候類型
(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合為寒帶氣候)
沒有熱帶季風氣候
和溫帶季風氣候
跨緯度廣,地跨寒、溫、熱三帶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大陸性特征顯著
1.北美洲
(四)氣候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問題一:觀察北美洲1、7月氣溫分布圖,歸納北美洲氣溫分布規律。
①向北氣溫降低;(位于北半球)
②1月南北溫差大,大部分地區在0℃以下;7月南北溫差小,大部分地區在10℃以上。
向北氣溫降低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1.北美洲
(五)降水
遞減
1.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不均;
2.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40°N~ 60°N大陸西側降水豐富。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北美洲
位置
地形
主要地形區
主要河湖
溫度帶
氣候
【小結一】結合所學,完成并熟記下列表格內容。
記筆記
位于西半球北部
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落基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拉布拉多高原、太平原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
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溫(或北溫)帶
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熱帶范圍相對狹小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2.南美洲
(一)地形
安第斯山脈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西部分布著高大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以東,地域廣闊,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安第斯山脈(世界最長的山脈)
縱貫南美大陸,全長近9000千米。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問題二:比較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格局有哪些異同。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同:西側均為高大的山系。
異: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大縱列帶,而南美洲東部則是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2.南美洲
(二)地勢
安第斯山脈
圭亞那高原
奧里諾科平原
安第斯山脈
拉普拉塔平原
巴西高原
西部高,東部低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小結二】結合所學,完成并熟記下列表格內容。
記筆記
地形分布特征 地勢特征
位置
地形
南北三大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西部是高大年輕的安第斯山脈東部高原與平原相間分布
東西高,中部低
西部高,東部低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2.南美洲
(三)河流
亞馬孫河(世界第二長河)
流向: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
源于安第斯山脈,世界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廣的河流
亞馬孫河
問題三:觀察下圖,指出密西西比河和亞馬孫河,并分析流向和注入地。并根據前面所學分析其水文特征。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河流 流向 注入 水文特征
密西西比河
亞馬孫河
自北向南
墨西哥灣
水量大,流域面積廣,河流有結冰期
自西向東
大西洋
水量大,流域面積廣,河流無結冰期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2.南美洲
(四)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1.南美洲熱帶范圍廣闊,以熱帶氣候為主,溫帶面積不大,寒帶缺失;
2.氣候類型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問題四:觀察南美洲1、7月氣溫分布圖,歸納南美洲氣溫分布規律。
向 南氣溫降低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①向南氣溫降低(南半球);
②西側安第斯山脈對氣候影響顯著;
③1月(夏季)沒有酷暑(28℃以下);7月(冬季)比較溫暖(0℃以上)。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2.南美洲
(五)降水
降水多
降水少
1.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不均;
2.亞馬孫河流域降水最多,40°S~ 60°S大陸西側降水豐富;
3.回歸線大陸西側和溫帶大陸東側降水稀少。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南美洲
位置
地形
主要地形區
主要河湖
溫度帶
氣候
【小結三】結合所學,完成并熟記下列表格內容。
記筆記
位于西半球南部
西部分布高大的安第斯山脈。
安第斯山脈以東、地域廣闊,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安第斯山脈、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
亞馬孫平原
熱帶范圍廣闊,溫帶面積大,寒帶缺失
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問題五:南北美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在空間分布上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主要與哪個因素有關?
特點:
南北美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僅分布在科迪勒拉山系以西沿海的狹長地帶。
原因:
原因是西部高大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水汽僅能到達西部沿海的狹長地帶。這種分布與地形因素有關。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問題六:在北美洲中部,冬季寒冷氣流可到達墨西哥沿岸;春夏季節,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也能長驅北上,到達哈得孫灣附近。這些現象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冬季,從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氣流可以順利南下,形成大風雪、寒潮天氣。
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長驅北上,造成北美洲大范圍的高溫多雨天氣。
二.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問題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許多大城市坐落在大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而南美洲有些國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卻建在高山、高原上,甚至是沙漠地區。結合下列資料,對此作出合理的解釋嗎。
基多屬于高山、高原氣候,雖然位于赤道附近,但是因為海拔高,四季如春,降水適中,氣候宜人,所以人口集中;利馬位于沙漠綠洲上,水源也較為充足,因此人口也較為集中。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歐洲殖民者
“新大陸”
屠殺當地原住民
販賣黑人奴隸
歐洲人及其他大洲的
移民成為主體
以白色人種為主
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國。它們曾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兩國通行英語。
1.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
2.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是巴西。
3.語言: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美洲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
美國是當代實力最雄厚的國家
加拿大是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
其余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
主要國家:
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古巴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眾多國家
國家 北美洲
加拿大
美國
墨西哥
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豐富,制造業水平高
工農業發展發達,經濟總量居世界首位
形成以石油化學工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主要國家:
巴西、阿根廷、秘魯、哥倫比亞、委納瑞拉和智利等13個國家和地區
國家 南美洲
巴西
阿根廷
墨西哥 工農業較發達的國家
小麥,牛肉、羊毛等畜產品
南美洲經濟雖有較大發展,但都有起伏。
其他資源:
1.農礦產品:是其主要出口商品
2.能源礦產:石油
3.金屬礦產:鐵、銅、鋁土
4.熱帶經濟作物:咖啡、可可、香蕉、焦糖等。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小結四】根據已學知識,完成下表。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北美洲 南美洲
面積 1800萬平方千米
五帶中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
最長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
主要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和
熱帶草原氣候
面積最大的國家 巴西
主要人種 以混血人種為主
國家類型 美國、加拿大發達國家
2400多萬平方千米
大部分位于熱帶
落基山脈
亞馬孫河
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加拿大
以白人為主
發展中國家
記筆記
課堂小結
位置與范圍
絕大部分位于西半球、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地形
氣候
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脈,東部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北美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南美洲: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人文環境
美洲的原住民絕大部分是印第安人
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國,兩國通行英語
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主要通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
美國和加拿大是發達國家,其余則是發展中國家
美洲
隨堂習題
美洲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合稱。讀美洲簡圖,回答第1-3小題。
1.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①是( )
A.白令海峽 B.巴拿馬運河
C.中美地峽 D.西印度群島
2.下列關于美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西半球,瀕臨四大洋
B.跨越了地球的五帶
C.赤道穿過了北美洲的中部
D.南美洲是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
B
D
隨堂習題
美洲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合稱。讀美洲簡圖,回答第1-3小題。
3.圖中②為白令海峽,下列與白令海峽無關的是( )
A.亞洲與北美洲的州界限
B.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
C.國際日期變更線
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D
隨堂習題
讀北美洲與南美洲地形簡圖,回答第4-5小題。
4.圖中示意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的序號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B
隨堂習題
讀北美洲與南美洲地形簡圖,回答第4-5小題。
5.下列關于北美洲與南美洲地形相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
B.地勢均為北高南低
C.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脈
D.平原、高原相間排列分布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七台河市| 辉县市| 大同县| 瓮安县| 密云县| 青冈县| 达州市| 比如县| 大理市| 孟津县| 双辽市| 阳新县| 开鲁县| 韶山市| 海原县| 改则县| 金塔县| 柳江县| 黔东| 保康县| 三台县| 南部县| 东兰县| 镇康县| 金堂县| 南昌市| 翼城县| 扎囊县| 钟祥市| 阿城市| 雅安市| 静安区| 纳雍县| 延边| 兴化市| 南靖县| 凤台县| 仙游县| 霞浦县|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