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2.1 資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1課程標準23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結合實例,說明資源安全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1.通過圖表資料,理解資源安全問題的產生及其影響因素。2.結合實例,掌握資源安全問題影響國家安全的途徑,了解資源安全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性。3.結合實例,分析保障資源的途徑和意識教學分析1.結合實例,說明資源安全問題的概念、表現及成因。(綜合思維)2.舉例說明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及其應對途徑和措施。(人地協調)1980 年 9 月,美國朱利安·西蒙教授與保羅·埃爾里奇教授就10年后鉻、銅、鎳、錫、鎢5種金屬的價格是否上漲打賭。他們假想以 1980 年 9 月 29 日的價格分別買入以上 5 種金屬,每種金屬花費200美元。假如,10年后這5種金屬的價格在剔除通貨膨脹的因素后果真上漲了,西蒙就要付給埃爾里奇這批金屬的總差價。反之,埃爾里奇將把總差價支付給西蒙。此賭以西蒙教授獲勝而告終。兩教授之賭背后的含義是什么?從此賭中你能推測兩位教授對世界資源安全前景的觀點嗎?能不能樂觀地認為世界資源價格只降不漲?前 言情景導入目錄CONTENT資源安全問題資源安全問題影響國家安全保障資源安全課堂檢測演練2341資源安全問題Resource security issues01▋資源安全現代人類社會是靠龐大而復雜的資源供給維持的。悲觀論者認為,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及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性的饑荒和資源耗竭將很快到來,資源價格亦將隨之日益攀升。樂觀論者認為,資源不會枯竭;資源短缺會吸引大量的投資來開發替代產品,而科技進步又為這種開發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資源價格不但不會飆升,反而會下降。評價:從表面來看,兩教授之賭的背后是關于世界未來資源安全前景的悲觀論和樂觀論兩種觀點之爭。從人地關系的角度看,悲觀論與樂觀論之爭是自然環境的影響與人類的主動性之爭,即“地球供給資源的能力存在極限”與“人類能通過技術進步克服資源的極限”之爭從辯證的角度看,兩者在對終極結果的認識上是對立的,但就具體資源而言,都承認在一定階段內存在資源極限。定義:資源安全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所需的自然資源供給能夠得到滿足的狀態或能力。條件資源的供給不低于各種用途所需的最低數量和質量要求,且是穩定、及時和經濟的條件一資源的開發和使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供給服務功能。條件二問題一:據圖分析,在什么情況下,可能會發生資源安全問題?通過圖中信息可知,若資源的需求與供給大致相對,資源安全較為穩定,當資源的需求大于供給,便會出現供需矛盾,資源安全問題便產生問題二:在什么情況下,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會增加?什么情況下,人類的資源供給會減少?當人口數量增加或消費水平提高,使人們對資源的需求會增加,當人類破壞資源的供給服務會導致資源的供給能力下降,人類的資源共濟會減少。▋資源安全問題概念:如果因資源供給量少于資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資源短缺超過某個限度,就會發生資源安全問題。表現:從發展的角度看,資源需求增長過快或資源供給能力降低過多,都可能導致資源安全問題。危害:影響生產、經濟和社會的正常運行,甚至危及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引發災難性的后果。&思考:日本礦產資源貧乏,中國地大物博是否說明日本的資源安全問題比中國的更加嚴重?否▋資源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資源稟賦受制于資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表現為因資源供給數量達到極限或不穩定造成的資源絕對短缺。可開采非可再生資源減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超過其最大更新能力資源波動幅度超過安全范圍資源稟賦:是指資源類型、數量、質量、分布等總體狀況。資源生產與供給能力資源開發、購買、調配受技術、經濟和社會等條件制約,表現為技術不足或經濟、社會成本過高。資源開發技術和經濟能力不足跨區域資源調配工程的技術風險和區域沖突資源貿易的市場、經濟和運輸風險資源消費需求受人類對資源消費的數量和質量需求影響,表現為因資源的需求量超過資源供給能力而造成的資源相對短缺。人口增長造成的短缺消費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消費質量標準提高造成的短缺南極洲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鐵礦蘊藏豐富,品位高,可供世界開發利用20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儲藏地區。資源稟賦日本主要進口資源占需求百分比圖資源生產與供給能力印度水資源需求量超過供給能力資源消費需求主要影響一定時空范圍內資源供給的絕對數量主要影響人類能夠利用的實際數量供求能力<▋課堂活動-以我國水資源為例,說明消費對水資源供需的影響水資源嚴重短缺是我國水資源安全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1949年以來,我國每年由降水提供的水資源的總量基本穩定,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水資源消費量不斷增加,導致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問題一:從圖中分別讀出1949年、1980年和2010年我國的水資源使用總量和人口數量,計算3個年度我國人均水資源使用量。年份 水資源使用總量/億m 人口數量/億人 人均水資源使用總(m /人)1949 1000 5.5 1821980 4500 10 4502010 6000 13.5 444水資源嚴重短缺是我國水資源安全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1949年以來,我國每年由降水提供的水資源的總量基本穩定,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水資源消費量不斷增加,導致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問題二:估算從1949年到2010年,我國用水總量、人口和人均用水量增加的倍數。用水總量增加的倍數為6、人口增加的倍數為2.5,人均用水量增加的倍數為2.4。水資源嚴重短缺是我國水資源安全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1949年以來,我國每年由降水提供的水資源的總量基本穩定,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水資源消費量不斷增加,導致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問題三:說明人口數量和人均用水量對用水總量變化的影響。人口數量和人均用水量的增加導致用水總量劇增,大致呈正相關關系。資源安全問題影響國家安全02國家總體安全一個主權國家領土、財產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常規國家安全資源的開發和使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供給服務功能。非常規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國家安全體系資源安全非常規國家安全在國家總體安全體系中,每一個具體領域的安全,雖然各有側重點,但都與其他領域的安全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環境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資源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居于基礎地位。資源安全戰略資源是指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發展全局和經濟安全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具有稀缺性且無可替代戰略資源安全▋資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淡水資源石油資源鐵礦資源土地資源資源安全戰略資源是指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發展全局和經濟安全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具有稀缺性且無可替代戰略資源安全非戰略資源安全非戰略資源是指對國計民生、社會發展全局和經濟安全影響較小的自然資源,且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案例--我國石油資源安全石油資源屬于重要的戰略資源,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勘探技術的落后,我國曾一度面臨著油荒,制約著我國工業化的進程。隨著技術的進步,大慶等一批大型油田的開采,我國一度由貧油國家變成了石油出口國,通過石油出口,創收外匯,促進經濟發展。但是2000年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石油需求激增,國內石油枯竭,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國際油價的變動,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資源安全影響戰略資源嚴重短缺導致的資源安全問題,能動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直接影響▋資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案例--中東地區的紛爭中東地區溝通了亞洲、歐洲和非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兩洋三洲五?!敝?,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為了爭奪該地區的淡水資源和石油資源,該地區長時期以來戰亂爭端不止。而中東地區的戰亂,往往又會通過石油影響到國際政治,經濟的穩定。資源安全影響戰略資源嚴重短缺導致的資源安全問題,能動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直接影響▋資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非戰略資源安全資源安全問題可通過觸發和放大環境、經濟、軍事甚至政治等領域的國家安全危機,間接影響國家安全。▋課堂活動問題一:1948—1999年和2000-2008年排在前3位的淡水沖突的類型分別是什么 聯合管理、水量和基礎設施問題二:與1948—1999年相比,2000-2008年哪些沖突的比例增加了 哪些減少了 增加:聯合管理、基礎設施、水質、防洪、技術合作減少的:水量、水電保障資源安全Ensure resource security03▋案例--我國石油資源安全石油資源屬于重要的戰略資源,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勘探技術的落后,我國曾一度面臨著油荒,制約著我國工業化的進程。隨著技術的進步,大慶等一批大型油田的開采,我國一度由貧油國家變成了石油出口國,通過石油出口,創收外匯,促進經濟發展。但是2000年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石油需求激增,國內石油枯竭,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國際油價的變動,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思考:面對石油資源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我們該怎么做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保障資源安全途徑人類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技術、經濟和政策措施。調節資源供給與消費需求之間的平衡,保障資源安全。供給側改革消費側改革挖掘資源潛力開發出資源潛在的價值,最大程度的利用資源開發替代資源可增加區域自身的資源供給能力,但高度依賴于技術的進步增加區外資源調配與貿易要求資源的供給渠道保持穩定,經濟成本可接受,且有相應的技術或市場機制作為保障有效管控戰略資源可以在資源數量不增加的情況下,保障資源供給的持續穩定01020304資源供給側方面降低資源消耗降低資源消耗主要通過減量、重復使用和循環利用來實現使用效益最大化使用效益最大化意味著用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環境或社會效益;規避各種風險在資源使用過程中有效規避各種風險,可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實現:節約和優化資源利用01020304資源消費方面▋資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通過改進灌溉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灌溉水源進行重復的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使得單位水資源獲得更高的價值;另一面,可以減少灌溉的水量,避免水資源的浪費。規避衍生安全風險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保持可持續供給資源環境友好和平開發利用不以鄰為壑,避免因資源爭奪引發國家或地區間的沖突。▋案例--“不用從地里長出來的布”“的確良”是一種服裝原料,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引領了當時我國的服裝風潮。正是這種“不用從地里長出來的布”,幫助中國人解決了棉布原料供應緊張的問題。在此之前,人們大多穿的是棉布衣褲,而有限的土地顧得了吃(種糧食),就顧不了穿(種棉花),紡織品異常緊缺,布匹需要憑布票購買。“的確良”是一種化纖產品,20世紀50年代在國際上開始流行,60年代初開始在京津滬小批量試制。70年代,我國通過引進石化裝備,發展化纖工業全產業鏈,陸續建成上海金山石化等大廠,使曾是高檔商品的“的確良”逐漸普及,服裝原料有了替代品,緩解了我國種棉花與種糧食爭地的矛盾。進入80年代,“的確良”等化纖產品的產量增加,加之棉花連年增產,紡織品生產已經能夠滿足老百姓的需求。1983年12月1日起全國臨時免收布票,1984年不再新印發布票,通行30年的布票終于廢止。水資源緊缺隸屬度D是表示水資源安全度,根據大小劃分為非常危險(D≥0.65)、不安全(0.50≤D<0.65)、臨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個級別。隸屬度數值越高,說明該地區對水資源安全狀況的影響越大。如圖是我國水資源緊缺隸屬度分級分布(綜合指標)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按照水資源緊缺隸屬度劃分,合肥市水資源為( )A.非常危險 B.不安全C.臨界安全 D.安全2.影響圖中方框內水資源緊缺隸屬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蒸發量C.太陽輻射 D.海拔高低CA3.降低水資源緊缺隸屬度的措施有( )①跨流域調水 ②修建水庫 ③減輕霧霾天氣 ④節約用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C水資源緊缺隸屬度D是表示水資源安全度,根據大小劃分為非常危險(D≥0.65)、不安全(0.50≤D<0.65)、臨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個級別。隸屬度數值越高,說明該地區對水資源安全狀況的影響越大。如圖是我國水資源緊缺隸屬度分級分布(綜合指標)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調查發現,我國的稀土、石墨、螢石、重晶石、銻、釩、鉬、鍺、鎵、銫、碲、砷12種礦產資源,無論是在儲量還是在產量上,都具有全球優勢地位,其中多種資源被我國列入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但在與美國、歐盟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對比時發現(下圖),像重晶石、砷等部分資源并未列入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據此完成4-5題。4.稀土、石墨、螢石資源被中、美、歐盟均列為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共同因素是( )A.資源儲量 B.空間分布C.應用功能 D.對外依存度5.對重晶石、砷等資源,我國在開發、貿易的過程中應( )A.立足國內市場,禁止原礦出口B.建立戰略儲備,應對貿易風險C.采富棄貧,重點開發高品位礦D.政策扶持,進行原材料深加工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