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第二節 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課時 1 大氣受熱過程課標要求運用示意圖和相關資料,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學習目標1.理解大氣對地面的保溫效應。2.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3.結合實例,用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解釋相關地理現象。溫故知新,學以致用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根據大氣垂直方向上的溫度、密度和運動狀況的差異劃分層次。為什么對流層溫度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為何地球和月球上的溫度差異如此之大呢?地球表面平均溫度15°C,晝夜溫差10°C左右閱讀教材34頁,思考下列問題:1.地球最重要能量來源是什么?2.什么是地面輻射、大氣輻射?3.哪些是長波輻射,哪些是短波輻射?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太陽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見光區(50%),太陽表面溫度為6000K,因此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波長越長。地面輻射、大氣輻射為長波輻射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能量來源。太陽輻射有選擇性吸收(少量)O3O3吸收紫外線平流層上層首先接觸到紫外線,先吸收增溫H2O、CO2吸收紅外線無選擇性反射散射太陽輻射(大部分)平流層→ →對流層↑↓ ↑↓天空晴朗天氣多變太陽暖大地太陽輻射是地面的直接的、根本的能量來源短波長波削弱作用H2O、CO2云層、較大顆粒物空氣分子、微小塵埃常見的散射現象當太陽光通過空氣時,太陽光中波長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都能穿透大氣層,直接射到地面,而波長較短的藍色光很容易被散射,使得天空呈現蔚藍色。為什么日出或日落呈現橙紅色?太陽高度角小,太陽光穿過的路徑長,大氣層厚,大部分藍紫光被散射掉,剩下的為紅色、橙色的可見光。為什么有時候天空呈現灰色?當時太陽光很弱,天空中又有較多塵埃,各種波長都被散射。為什么晴朗的天空總呈藍色?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晴天和陰雨天氣溫對比月球和地球白天氣溫對比太陽輻射有選擇性吸收(少量)無選擇性反射(云層、較大顆粒物)散射(空氣分子、微小塵埃)太陽輻射(47%)平流層→ →對流層↑↓ ↑↓天空晴朗天氣多變太陽暖大地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后增溫太陽輻射是根本熱量來源大氣吸收的熱量主要是長波輻射,對短波輻射吸收很少,因此,地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大氣 輻 射大地暖大氣短波長波削弱作用地面輻射大氣吸收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思考】太陽輻射最強是在中午12時,為什么一天中氣溫最高出現在14時?地面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的熱源。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溫的同時,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將熱量傳遞給近地面大氣,使大氣升溫,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氣溫最高出現時間會較太陽輻射最強的時間有所延后。太陽輻射有選擇性吸收(少量)無選擇性反射(云層、較大顆粒物)散射(空氣分子、微小塵埃)太陽輻射(47%)平流層→ →對流層↑↓ ↑↓天空晴朗天氣多變太陽暖大地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后增溫太陽輻射是根本熱量來源大氣吸收的熱量主要是長波輻射,對短波輻射吸收很少,因此,地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大氣 輻 射大氣升溫后大地暖大氣大 氣 輻 射大氣逆輻射大氣還大地短波長波削弱作用保溫作用地面輻射大氣吸收海拔越高,溫度越低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需求越來越大,空氣中的CO2濃度升高,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沿海的低地。請嘗試用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解釋全球變暖的原因。我們還能為延緩全球變暖做些什么?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多溫室氣體排放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保溫作用增強氣溫升高,全球氣候變暖大氣的保溫作用在晚秋和寒冬,為什么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晚,少云或無云,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弱,地面損失的熱量多,氣溫低,因此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現霜凍。大氣的保溫作用霜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煙熏可以增加大氣中的CO2濃度,增加對地面長波輻射吸收,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加地面保溫作用減少凍害為什么我國北方地區的人們用燃燒秸稈的煙霧來減輕霜凍的危害?大氣的保溫作用溫室大棚的保溫作用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夏吃西瓜、冬吃蘿卜。然而,到了如今,反季節蔬菜大行其道,“冬吃西瓜、夏吃蘿卜”已經成為現實,這又是為何呢?試用解釋溫室大棚的保溫原理?大棚多采用塑料薄膜、玻璃等材料,白天,太陽輻射能夠穿過大棚覆蓋材料,但是大棚覆蓋材料能夠阻擋長波輻射逸出,積累更多的熱量;夜間,由于大棚覆蓋材料的保溫作用,溫度不至于太低1.地面的直接熱源是太陽輻射。( )2.地面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 )3.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4.水汽和二氧化碳可以強烈吸收長波輻射。( )5.白天沒有大氣逆輻射。( )【判斷】√×√√√太陽輻射白天有,晚上有嗎?地面輻射白天有,晚上有嗎?1、觀察圖2.10,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輻射途徑。2、說明上述輻射途徑對地球晝夜溫差的影響。答: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答:使地球晝夜溫差不至于過大,有利于地球生命的生存與發展。活動探究圖2.10 地球和月球表面輻射過程示意3、說明月球表面晝夜溫度變化比地球表面劇烈得多的原因。答:月球沒有大氣,白天由于沒有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溫度升得很高;夜間由于沒有大氣的保溫作用,月球表面輻射強烈,月面溫度驟降,氣溫很低,所以晝夜溫度變化大。地球有大氣存在,減少了氣溫的日較差。“分析”影響晝夜溫差大小的因素①地勢②天氣③下墊面地勢高大氣稀薄→→→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夜晚大氣保溫作用→→晝夜溫差天氣晴朗→→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夜晚大氣保溫作用→→晝夜溫差陰天相反→→白天增溫速度夜晚降溫速度→→晝夜溫差較比熱容大弱弱弱弱大大慢慢小下圖中四個地區中日溫差最小的是D學以致用1學以致用2請運用大氣的熱力作用原理解釋“早穿皮襖午穿紗”現象(新疆地處內陸,氣候干旱,晴天多)新疆地處內陸,氣候干旱,晴天多,云少;白天,大氣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出現“午穿紗”的現象;晚上,大氣的保溫作用弱,地面損失熱量多,氣溫低,故出現“早穿皮襖”的現象。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太陽輻射很強,是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日照時數也是全國的高值中心。但同時也是我國最冷的地區,最熱月平均最高氣溫只有10~15度左右,年平均氣溫只有7.1度。拉薩的年平均氣溫和最熱月平均氣溫就比同緯度的重慶、上海低了10~15度。2.青藏高原的太陽輻射很強,但氣溫卻很低,兩者之間有矛盾嗎?為什么?沒有矛盾。原因:雖然太陽輻射強,但是海拔高,大氣稀薄,云量少,大氣逆輻射弱,保溫作用也弱,溫度低。1.青藏高原為什么能成為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氣削弱作用弱。問:青藏高原日較差怎樣?主要影響因素是?問:由青藏高原可知,削弱作用弱,則保溫作用?大。海拔高。弱學以致用3大氣上界地 面太陽輻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溫射向宇宙空間射向宇宙空間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被CO2 H2O氣體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吸收 、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射向宇宙空間大氣的保溫作用大氣的削弱作用總結大氣的組成(低層大氣)1.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①表示________輻射,③表示________輻射,④表示__________輻射。(2)北京市郊區利用溫室大棚種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溫室大棚內,大氣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圖中數字),大氣溫度升高,同時____(填圖中數字)增強,_______作用增強,滿足南方水果生長的熱量條件。(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準備防曬霜、厚衣服等物品。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_______作用弱,太陽輻射強;夜晚大氣對地面的______作用弱,氣溫____。太陽地面大氣逆③④保溫削弱保溫低課后練習課后練習地膜覆蓋是一種農業栽培技術,具有保溫、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抑制雜草生長,減輕病害的作用。圖4為大氣受熱過程圖。2.我國北方農民春播時進行地膜覆蓋,可有效地提高地溫,其主要原理是A.增強①過程B.增強②過程C.減弱③過程D.增強④過程C課后練習3、煙臺的一些果農夏季在蘋果樹下覆蓋淺色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減弱①,降低氣溫 B.反射②,增加光效C.減弱③,保持水分 D.吸收④,保持地溫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