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計劃課題 整理和復習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1. 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口算、筆算方法,并能正確應用。2. 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根據實際問題靈活選擇計算方法。教材分析 在三年級下冊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整理和復習中,核心在于鞏固學生對除法運算的理解和技巧。學生需回顧并掌握除法的口算和筆算步驟,特別是如何正確處理余數。通過實例練習,強化學生對算理的認識,使他們能準確判斷并應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同時,復習過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系統的數學知識框架,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重點 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算理,尤其是當被除數各位上的數都小于除數時如何正確處理并理解余數的意義。學會靈活運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平均分配、比較數量等情境。難點 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方法,包括口算和筆算的步驟及規則。掌握除法的實際應用,能準確解決涉及除法運算的簡單問題。教具 1. 分數器2. 數學方塊活動引入、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誰能告訴我,當我們進行除法運算時,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學生:“確定除數和被除數,然后看被除數的哪一位能被除數整除。”教師:“很好,這是我們進行除法運算的基礎。現在,我要給大家出一個小挑戰,看看你們是否還記得怎么計算。題目是這樣的:一個果園里有24個蘋果,要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能得到多少個蘋果呢?”學生:“6個!”教師:“非常棒!你們很快就給出了正確答案。那么,如果我們有35個蘋果,還是要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這次每個小朋友能得到多少個蘋果,還會剩下多少個呢?”學生:“嗯……每個小朋友能得到8個,還剩下3個。”【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舊知,引導學生回憶起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為后續復習鞏固打下基礎。教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做‘除法小能手’。我會給出一些除法題目,你們需要快速計算出答案,并且還要說出你是怎么想的。準備好了嗎?”學生:“準備好了!”教師:“第一題:63除以7等于多少?”學生:“9!”教師:“很好,你是怎么想的?”學生:“因為7乘以9等于63,所以63除以7等于9。”教師:“非常棒!第二題:81除以9等于多少?”學生:“9!”教師:“你們真厲害!現在,我們來增加一點難度,題目變成:96除以8,商是多少?余數是多少?”學生:“商是12,余數是0。”【設計意圖】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鞏固除法運算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假設我們學校要組織一次春游,每輛大巴車可以坐45人,而我們班有50人,那么我們需要租幾輛大巴車呢?”學生:“嗯……需要租兩輛,因為一輛坐不滿,但是還需要一輛車來裝下剩下的人。”(學生開始思考并相互討論)教師:“很好,你們考慮得很全面。那么,如果每輛大巴車的租金是300元,我們一共需要支付多少元呢?”學生:“600元!”(學生快速回答)教師:“非常棒!你們不僅掌握了除法運算,還能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現在,你們誰能再舉一個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的例子呢?”學生:“比如,媽媽買了12個蘋果,要平均分給我和妹妹,那么我們每個人能得到6個蘋果。”(學生積極舉手發言)【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應用,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除法運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進一步加深對除法運算的理解和掌握。由淺入深、新知探索教師:“在之前的游戲中,大家已經展示了非常出色的除法計算能力。現在,我們要一起探索除法計算中的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當被除數的個位是0,而除數不是10的倍數時,我們該怎么計算呢?”學生:“嗯……我們可以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然后再看是否能被除數整除。”(學生開始思考并嘗試回答)教師:“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70除以7等于多少?”學生:“10!”(學生快速回答,并解釋:“因為7乘以10等于70,所以70除以7等于10。”)教師:“非常棒!那么,如果被除數的個位不是0,但除數是10的倍數呢?比如:85除以10等于多少?這里要注意什么?”學生:“嗯……85除以10等于8余5。這里要注意,商是8,余數是5。”(學生開始思考并相互討論,最后得出結論)教師:“很好,你們已經掌握了除法計算中的一些特殊情況。現在,我們來學習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除法的估算。當我們遇到一些復雜的除法題目時,估算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得到一個接近的答案。比如:92除以8,大約等于多少?”學生:“嗯……大約是11或者12。”(學生開始思考并嘗試估算)教師:“很好,你們的估算都很接近正確答案。實際上,92除以8等于11余4,所以我們可以說92除以8大約等于11。那么,誰能告訴我,估算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學生:“要注意被除數和除數的位數,以及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設計意圖】通過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探索除法計算中的特殊情況和估算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除法運算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具體的例子和互動討論,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除法運算的精髓。新知應用、強化理解教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并且探索了一些特殊情況下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技巧。現在,我們要來看看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比如,如果媽媽買了16個蘋果,要平均分給我們班的4個小組,每個小組能得到多少個蘋果呢?”學生:“每個小組能得到4個蘋果!”(學生快速回答,并解釋:“因為16除以4等于4,所以每個小組能得到4個蘋果。”)教師:“很好!那么,如果我們要用這些蘋果來做一個水果拼盤,每個拼盤需要8個蘋果,那么我們可以做多少個這樣的水果拼盤呢?”學生:“嗯……只能做2個,因為16除以8等于2。”(學生開始思考并回答)教師:“非常棒!你們已經能夠熟練地將除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了。現在,我要給大家出一個稍微復雜一點的題目:如果我們班有24名同學,要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游戲,每個小組的人數要相等,那么可以分成幾個小組呢?有幾種分法?”學生:“嗯……可以分成2個小組,每組12人;也可以分成3個小組,每組8人;還可以分成4個小組,每組6人。”(學生開始思考并相互討論,最后得出結論)教師:“很好!你們已經掌握了除法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現在,我們要來看看除法與購物的關系。假設我們要去文具店買鉛筆,每支鉛筆的價格是2元,我們帶了20元錢,那么我們可以買多少支鉛筆呢?”學生:“可以買10支鉛筆,因為20除以2等于10。”(學生快速回答)教師:“那么,如果我們還想買一些橡皮擦,每塊橡皮擦的價格是1元,我們可以買多少塊橡皮擦呢?”學生:“可以買10塊橡皮擦,因為我們還有10元錢。”(學生開始思考并回答)教師:“但是,如果我們想買的鉛筆和橡皮擦的總價不能超過20元,那么我們可以怎么組合購買呢?你們能列出幾種購買方案嗎?”學生:“嗯……可以買5支鉛筆和5塊橡皮擦;或者買8支鉛筆和2塊橡皮擦;還可以買3支鉛筆和7塊橡皮擦。”(學生開始思考并相互討論,最后列出多種購買方案)【設計意圖】通過新知應用環節,讓學生將所學的除法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通過生活中的除法應用和除法與購物的關系兩個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除法的實際應用和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課堂小結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探索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誰能總結一下在進行除法運算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重要的步驟和技巧?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整體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除法運算的基礎復習和實際應用的部分,學生參與度較高,思維活躍。通過創設情境引入和新知探索環節,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找到除法運算的應用點,這為他們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提供了切實的背景。在活動互動中,學生通過不斷的互動與討論,不僅掌握了除法的計算方法,還能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雖然學生在實際應用的部分展現了較強的興趣,但在個別較復雜的題目中,部分學生在估算和除法應用上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尤其是在處理涉及多個步驟的綜合題目時,有時容易忽略除法與實際情境的結合。未來的教學中,可以增加更多分步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每一個步驟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此外,教師點撥環節的設計可以更加具體,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不僅僅是依靠口頭提問或示范計算。在未來的教學中,可以更多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互相幫助與討論,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總的來說,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清晰的除法學習框架,但在課堂的細節和互動設計上仍有提升空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