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暑期突破 專題 01 常見的標點符號及其作用一、提問方式①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正確)的一項是?②給下面的文段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二、知識梳理標點符號是語文學習不可缺少的內容,很多同學對標點符號掌握得不好,會影響作文寫作和語言表達。小學常用的標點符號:問號、感嘆號、逗號、頓號、冒號、句號。(一)問號1.概念:有疑有問用問號,設問反問也需要。遇它讀出語調來,看書見它要思考。2.基本用法①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問語氣(包括反問、設問等疑問類型)如:你怎么還不回家去呢?②選擇問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個選項的末尾用問號,各個選項之間一般用逗號隔開。如:這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 ③在多個問句連用或表達疑問語氣加重時,可疊用問號。如:你怎么竟敢這樣欺騙消費者???④問號也有標號的用法,即用于句內,表示存疑或不詳。如:馬致遠(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常見錯誤:1.句子里雖然有疑問詞,但全句不是疑問句,句末卻用了問號。如:我不知道這件事是誰做的?但我猜做這件事的人一定對我們的情況比較熟悉。(問號應改作逗號)2.句子雖然包含選擇性的疑問形式,但全句不是疑問句,句末卻用了問號。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歡不喜歡這種顏色?(問號應改作句號)(二)感嘆號1 概念:感情強烈句和段,其中嘆號常出現。請求反問都該用,有它文章起波瀾。2.基本用法:①用于句子的末尾,主要表示感嘆語氣,有時也可表示強烈的祈使語氣、反問語氣等。示例:你給我閉嘴!誰知道他今天怎么搞的!②用于擬聲詞后,表示聲音短促或突然。示例:咚!咚咚!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③表示聲音巨大或聲音不斷加大時,可疊用嘆號;表達強烈語氣時,也可疊用嘆號,最多疊用三個嘆號。在沒有異常強烈的情感表達需要時不宜疊用嘆號。示例:轟!!!在這天崩地塌聲音中,女媧突然醒來。④當句子包含疑問、感嘆兩種語氣且都比較強烈時(如帶有強烈感情的反問句和帶有驚愕語氣的疑問句),可在問號后再加嘆號(問號、嘆號各一)。示例:他連這些最起碼的常識都不懂,還敢說自己是高科技人才?!常見錯誤:1.濫用嘆號。陳述句末尾一般用句號,不用嘆號。不能認為只要帶有感情,就用嘆號。如:看到這里,他憤怒得渾身熱血直往上涌!(嘆號應改作句號)2.把句末點號嘆號用在句子中間,割斷了句子。如:那優美的琴聲啊!令我如癡如醉。(嘆號應改作逗號)(三)、逗號1.概念:用于句子中需強調的部分、異動的部分。如被強調的主謂之間、謂賓之間,倒裝的主謂句、句首狀語、后置的狀語、后置的定語等,都要用逗號將異動的部分與主體隔開。2.基本用法:①復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用分號,一般都用逗號。②用于各種語法位置。③用于各種停頓處。如:(1)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數是恒星。(主謂之間)(2)應該明白,投機取巧不是學習的最有效方法。(動賓之間)(3)對于喬丹,他并不了解。(句首狀語)(4)怎么了,一向沉穩的齊達內先生 (主謂倒裝)作用:強調被隔開的謂語、賓語、句首狀語或其他異動的部分。常見錯誤:1.插入語沒有加逗號跟其他成分分隔。如:毫無疑問對這種人我們只能訴諸法律。(“毫無疑問”后面應加逗號)2.不該用逗號的地方用了逗號,把句子肢解了。如:她暗下決心,一旦成功,就好好做好本職工作,作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作為”前面的逗號應去掉)(四)、頓號1.概念:并列詞語或短語,地位一樣并肩站。頓號用來做分界,讀到它時停頓短。2.基本用法①用于并列詞語之間。如:我訂閱了《語文學習》、《收獲》、《讀書》等雜志。②用于需要停頓的重復詞語之間。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③相鄰或相近兩數字連用表示概數,通常不用頓號。④標有引號的并列成分之間、標有書名號的并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常見錯誤:1.沒有注意到并列詞語的層次。2.詞語間是包容關系而不是并列關系,中間卻用了頓號。3.“甚至、尤其、直至、特別是、以及、還有、包括、并且、或者”等連詞前面用了頓號。(五)、冒號1.概念:小小冒號兩個點,提示下文常出現。它和引號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2.基本用法1.用于總說性或提示性詞語(“說”“例如”“證明”)之后,表示提示下文的。示例: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2.表示總結上文。示例:張華上了大學,李萍進了技校,我當了工人:我們都有美好的前途。3.用在需要說明的詞語之后,表示注釋和說明。示例:做閱讀理解題有兩個辦法;第一:先讀題干,再讀原文。第二:直接讀原文,讀完再做題。4.用于書信、講話稿中稱謂語或稱呼語之后。示例:女士們、先生們:……常見錯誤:1.冒號套用。應避免一個冒號范圍里再用冒號。2.提示性動詞指向引文之后的詞語,這個動詞之后卻用了冒號。3.冒號用在了沒有停頓的地方。4.冒號與“即”“也就是”一類的詞語同時使用。(六)句號1.概念:句末點號,基本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陳述語氣。形式是“。”。2.基本用法:①一件事情陳述完了用句號。②講述另外一件事情用句號。③前后主語發生變化用句號。示例:(1)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2)請您稍等一下。(3)樹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經不涌泉水了,泉水上堆滿了枯枝敗葉。★以上這些句子,有的長,有的短,但都是一個句子,句末都用句號,表示停頓的語氣。★★備注:標紅的題目為該考點對應練習★★一、閱讀《牛郎織女》,完成下列各題。①牛郎照看那頭牛挺周到 一來是牛跟他親密 二來呢 他想,牛那么勤勤懇懇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 怎么對得起這頭牛呢 他總是挑很好的草地,讓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得一點兒土也沒有。牛渴了,他就牽著它到小溪的上游,讓它喝干凈的水。夏天天氣熱,就在樹林里休息;冬天天氣冷,就在山坡上曬太陽。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凈凈,不沾一點兒草葉、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離手,把成群亂轉的牛蛇都趕跑了。牛棚也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干干凈凈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②牛郎隨口哼幾支小曲兒,沒人聽他的,可是牛搖搖耳朵閉閉眼,好像聽得挺有味兒。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說出來,沒人聽他的,可是牛咧開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牛,有時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雖然沒說話,可是眉開眼笑的,他也就滿意了。自然,有時候他還覺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說話,把了解的和想說的都一五一十地說出來,那該多好呢。1.給第 1 自然段補充恰當的標點符號。2.第 2自然段中,“他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牛,有時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郎可能會跟老牛說些什么呢?請你發揮想象,把下列表格補充完整。情境 牛郎對老牛說 老牛的表現牛郎看見嫂子買了魚回來,做 牛啊牛,我今天看見嫂子做了魚,我只 老牛搖搖頭,哞哞地低聲呼了香噴噴的清蒸魚。 能吃他們剩下的魚骨頭啊! 喚,似乎在安慰牛郎。牛郎聽見 牛 啊 牛 , 老 牛【答案】1.。 ; , , ?2.嫂子在跟哥哥說自己的壞話。 今天我在門外聽到嫂子對說哥哥說,養活我就是浪費糧食,能給我留一些剩下的飯菜就已經不錯了。你說,我每天干最苦、最累的活,他們怎么這樣對我呢? 老牛輕輕地蹭著牛郎的衣裳,發出低沉的哞哞聲,好像在安慰牛郎。【解析】1.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運用。閱讀選文第①自然段中句子可知,“牛郎照看那頭牛挺周到”是這一段話的中心句,后面用句號;“一來是牛跟他親密”介紹照顧牛周到的一個原因,分句后面用分號;“二來呢”正常斷句,用逗句;“不好好照看它”話未說完,用逗號;“怎么對得起這頭牛呢”反問句,句末用問號。2.本題考查開放性作答。本題是一道開放性題目,結合牛郎與哥嫂的相處,把牛郎聽到什么,看到什么,他給怎么給老牛說,老牛有什么反映,發揮想象,把表格填寫完整。語句通順,內容合理即可。示例:第一個空:牛郎仿佛聽見“嫂子對哥哥說,快分家了,他們吃點好的”。第二個空:牛郎對老牛說:“牛啊牛,今天他們又讓我吃的剩菜,還說要把我趕出去,你說,明天我還要不要給他們干活呢?第三個空:老牛甩甩頭,似乎在給牛郎拿主意。接著,輕輕地叫了兩聲,好像在輕聲安慰牛郎,別擔心,有我陪著你。二、閱讀下列選文,完成題目。燈景舊情懷(琦君)①元宵節還是轉眼就到了。我嚷著要買漂亮的燈,跟小朋友們比一比。母親說:“家里前前后后全是燈,還不夠多的?”她就是舍不得花錢買。外公又戴起老花眼鏡,給我糊一盞在地上慢慢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什么燈。四只腳是用洋線團木心子做的。紅紙不透明,哪有外面賣的那種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紙的燈好看呢?外公老是吹自己會糊各種各樣的燈——關刀燈 輪船燈 蓮花燈……可是事實上 他只會給我糊直統統的鼓子燈 我做出很喜歡的樣子說鼓子燈最好,不小心燒個大窟窿,馬上可以再用紅紙補上。外公笑呵呵地說:“鼓子直通到底,表示正直,wú yōu wú lǜ (1) 。”②【A】十五晚上,前院早已擺好祭桌,幾丈長的百子炮高高挑起,人潮一波一波地涌來。我把鼓子燈掛在樹上,在人叢里擠來擠去找小朋友玩。可是一聽鑼鼓響起,鞭炮齊鳴,我又躲到大人身后面,從人縫里看大龍。大龍昂著頭,瞪著一雙大眼睛,張牙舞爪地來了。我有點害怕。【B】龍開始舞動了,每個舞龍者手舉一段龍身,穿花似的美妙滾舞。他們平時都是普普通通的農夫,但這時都變成了龍的一部分,那樣神奇的契合,看得我 mù dèng kǒu dāi (2) 。心里總是在盼望著,“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是還有好幾處有祭典,大龍終于搖頭擺尾從大門出去了。人潮也隨著散去,最后的熱鬧高潮也宣告結束了。③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燈遞給我說:“快回到廚房幫你媽媽搓湯團。”④“許個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問。⑤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天天像過年這樣的熱鬧,外公不要回山里去,爸爸也不要常常出遠門。大家都在一起,還有阿榮伯,阿標叔都要統統在一起。⑥外公笑了一下說:“那容易,只要你用功把書念好。”⑦“這跟念書有什么關系呢?”我不大明白。⑧“只要是讀書人,無論是男是女,長大后都會有一番事業,有了事業,你就可以接了大家相守在一起,不是天天跟過年一樣的熱鬧嗎?”⑨我還是想不大通。走進廚房,看母親已經搓好一大木盤的湯團準備要下了我在她耳邊輕聲地說:“媽媽,代我許個心愿,隨便你怎么說。”母親笑笑,沒有作聲,只把菜油燈心剔得高高亮亮地,又在碗廚抽屜里取出那對紅蠟燭,就著菜油燈點著了,套在灶上的兩個燭抬里。“風水燭,一年到頭都順風順水。”她喃喃地說。⑩吃湯團的時候,我問:“媽媽,您剛才許了什么心愿呢?”母親笑嘻嘻地說:“我不用許什么心愿了。一家團團圓圓的,已經再好沒有。外公,您說是嗎?”外公摸著白胡須連連點頭。3.快速閱讀選文,看拼音寫詞語。4.請在第①段畫“_______”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5.閱讀全文,請概括出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做花燈、 、 、 。6.細細品味,我們會發現作者的情感常會融入到細節描寫中,請你從 A、B兩處中任選一處進行品味,并揣摩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心情。7.選文的標題為“燈影舊情懷”,結合全文,談談本文傳遞出作者怎樣的“舊情懷”。【答案】3.無憂無慮 目瞪口呆4.、、,。5.看舞龍 搓湯圓 許心愿6.選 B處,這個句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農夫比作龍身體的一部分,形象地寫出了農夫對舞龍的熱愛和熟練至極。“那樣神奇的契合,看得我目瞪口呆”是表現了農夫和大龍的契合程度,表現了“我”的驚嘆之情。7.本文傳遞出作者對過去溫馨、熱鬧、團圓的舊情懷的懷念和眷戀。【解析】3.本題考查看拼音寫詞語。書寫時注意“慮”“瞪”正確寫法。4.本題考查標點符號。這個句子中的“關刀燈”“輪船燈”“蓮花燈”這些詞語之間表示并列關系,使用頓號來分隔。“可是事實上”還沒有表達完全部內容,后面用逗號,表示句子間的停頓;“他只會給我糊直統統的鼓子燈”這個句子的后面用句號,用于表示這個陳述句的結束。添加標點符號以后的句子為:外公老是吹自己會糊各種各樣的燈——關刀燈、輪船燈、蓮花燈……可是事實上,他只會給我糊直統統的鼓子燈。5.本題題考查短文內容的概括能力。從第①自然段“外公又戴起老花眼鏡,給我糊一盞在地上慢慢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什么燈。四只腳是用洋線團木心子做的。紅紙不透明,哪有外面賣的那種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紙的燈好看呢?”可知,該段落主要描寫了“我”和家人一起“做花燈”。從第②自然段“可是一聽鑼鼓響起,鞭炮齊鳴,我又躲到大人身后面,從人縫里看大龍。大龍昂著頭,瞪著一雙大眼睛,張牙舞爪地來了。我有點害怕。龍開始舞動了,每個舞龍者手舉一段龍身,穿花似的美妙滾舞。”可知,該段落主要描寫了“我”“看舞龍”的熱鬧場面。從第③~第⑩自然段“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燈遞給我說:‘快回到廚房幫你媽媽搓湯團。’‘許個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問。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天天像過年這樣的熱鬧,外公不要回山里去,爸爸也不要常常出遠門。大家都在一起,還有阿榮伯,阿標叔都要統統在一起。‘風水燭,一年到頭都順風順水。’她喃喃地說。母親笑嘻嘻地說:‘我不用許什么心愿了。一家團團圓圓的,已經再好沒有。’”可知,這些段落主要描寫了“我”和家人“搓湯圓”和“許心愿”事情。從這些文段內容可知元宵節的民俗活動有:做花燈、看舞龍、搓湯圓、許心愿。6.本題考查賞析句子。A處:描寫了十五晚上祭桌和百子炮的景象,以及人們熱鬧的場景。通過這些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作者對家鄉元宵節的喜愛和懷念之情。“幾丈長的百子炮高高挑起”和“人潮一波一波地涌來”等描寫,表現了節日的熱鬧和喜慶氣氛,而“我把鼓子燈掛在樹上”則暗示了作者對這個節日的參與和投入。作者通過描寫祭桌、百子炮和人潮等細節,表現了對家鄉元宵節的喜愛和懷念之情。B處:描寫了舞龍表演的場景,以及舞者們的精湛技藝和與龍的神奇契合。通過這些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作者對舞龍表演的驚嘆和敬佩之情。其中,“每個舞龍者手舉一段龍身,穿花似的美妙滾舞”和“他們平時都是普普通通的農夫,但這時都變成了龍的一部分,那樣神奇的契合”等描寫,表現了舞者的精湛技藝和對龍的神奇契合,而“看得我目瞪口呆”則表達了作者對表演的驚嘆和敬佩之情。作者通過描寫舞龍表演的細節,表達了對舞者精湛技藝和神奇契合的驚嘆和敬佩之情。7.本題考查分析主旨情感。這篇文章回憶了作者小時候在家鄉過元宵節時的熱鬧、快樂、祥和的情景,尤其是外公糊的鼓子燈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文章還表達了作者對外公、父母及家人團聚的渴望和珍惜。通過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和親人團聚的溫馨場景,作者傳遞出對家庭團聚、親情溫暖的向往和懷念之情。三、課外閱讀那一份濃濃的鄉情①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到山那邊的縣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奶奶家。②小村的春天是可愛的、活躍的。當春天的溫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時,田野里的土變得松軟無比。奶奶牽著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聞著清香的泥土氣息,那種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覺,是在城里永遠(體會 體味 體驗)不到的。這時候要是有鄉親經過,就會聽到親切溫暖的呼喚:“琳琳,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個夠,別回城里就忘了呀!”③“一日之計在于晨”,隨著聲聲雞鳴,各家各戶(陸續 連續 繼續)打開了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 )女的做好了家務( )便挎著一大籃衣服相邀到小河邊( )這時( )搓衣聲( )說笑聲( )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歡樂。④奶奶澆菜的時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氣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勞。奶奶到小河邊擇菜,我便在河邊跑來跑去撿石子,和在河邊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著走。這時候一頭是菜一頭是我,奶奶臉上放射著愛的光芒,祖孫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鄉親們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會得到一些小動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鰍、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魚;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著,鼻子聞著,真舒服!⑤有時,鄰居家的大嬸見我在屋外玩,便塞給我一個剛煮熟的紅薯,因為我人小個矮,小狗、小雞經常會跟我搶食,我東躲西藏,急得哇哇叫。這時大嬸吆喝著給我解圍,趕跑了小狗、小雞。我舒心地笑了,捧著(溫柔 溫熱 溫暖)的紅薯,心里更是(溫柔 溫熱 溫暖)無比。⑥上小學的時候,我離開了小村莊,我的心似乎遺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鄉,更忘不了那一份濃濃的鄉情。(1)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飛奔——( )郁悶——( )難受——( )溫暖——( )(2)用 畫出括號里正確的詞語。(3)在文中( )處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4)讀短文,細細品味,“那一份濃濃的鄉情”里有些什么呢?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濃濃的鄉情里有家鄉的美麗,有奶奶的 ,有鄉親們的 。(5)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說“我的心似乎遺落在村里了。”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請寫出你的理解。【答案】(1) 漫步 舒心 舒服 寒冷(2)體會 陸續 溫熱 溫暖(3), , 。 , 、 ,(4) 疼愛 勤勞(5)雖然“我”離開了小村莊,但是小村莊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烙在了“我”的心里,“我”永遠都忘不了小村莊,永遠忘不了“我”可愛的鄉鄰,也永遠忘不了“我”的奶奶,所以說“我的心似乎遺落在村里了”。【詳解】(1)本題考查反義詞的辨析。飛奔:很快地跑。反義詞在第②段中,為:漫步,意思是悠閑地隨意走。郁悶:指愁眉不展的性質或狀態;遲鈍和無興趣狀態。反義詞在第⑤段中,為:舒心,意思是心情舒展;適意。難受:心中不舒服。反義詞在第④段中,為:舒服,意思是身體或精神覺得輕松舒暢。溫暖:天氣溫暖;使感到溫暖;溫存。反義詞在第②段中,為:寒冷,意思是指溫度低,讓人感到涼。(2)本題考查選詞填空。選詞填空中的備選詞語大多數都是同義詞或近義詞,通過分析、比較,會發現它們之間會有細微差別。因此,選擇時我們必須結合語言環境,體會詞語的區別,認真選擇恰當的詞語。體會:意思是指體驗領會。體味:仔細體會。體驗: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身經歷。結合詞義,可知,文中指那種感覺是在城里領會不到的,應選擇“體會”。陸續:表示前后相繼,時斷時續。連續:相連接續。繼續:(活動)連下去;延長下去;不間斷。結合詞義,可知,文中隨著聲聲雞鳴,各家各戶前后相繼地打開了門,應選擇“陸續”。溫柔:指一個人的性情溫和柔軟。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溫熱:①微熱;溫暖。②加溫使熱。③猶溫度。溫暖:意思是天氣溫暖;使感到溫暖;溫存。結合詞義,可知,文中形容紅薯應選擇“溫熱”,形容心里舒坦,應選擇“溫暖”。(3)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結合“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務”“便挎著一大籃衣服相邀到小河邊”可知,這三句都是句子間的一般性停頓,應在前兩句的后面加上逗號,“便挎著一大籃衣服相邀到小河邊”這句是把前面的意思表達完整了,應在“小河邊”的后面加上句號。“這時”是表示時間,應在后面加上逗號,“搓衣聲”“說笑聲”是并列的詞語,故在中間加上頓號,在“說笑聲”的后面加上逗號。(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結合第④自然段中“奶奶澆菜的時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氣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勞。奶奶到小河邊擇菜,我便在河邊跑來跑去撿石子,和在河邊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著走。這時候一頭是菜一頭是我,奶奶臉上放射著愛的光芒,祖孫喜洋洋地回了家”可知,濃濃的鄉情有奶奶的疼愛。第③自然段中“隨著聲聲雞鳴,各家各戶陸續打開了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務,便挎著一大籃衣服相邀到小河邊。這時,搓衣聲、說笑聲,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歡樂”可知,濃濃的鄉情有鄉親們的勤勞。結合第⑤自然段中“有時,鄰居家的大嬸見我在屋外玩,便塞給我一個剛煮熟的紅薯,因為我人小個矮,小狗、小雞經常會跟我搶食,我東躲西藏,急得哇哇叫。這時大嬸吆喝著給我解圍,趕跑了小狗、小雞”可知,濃濃的鄉情還有鄰居大嬸的熱情。(5)本題考查句子的理解與分析。文章結尾寫道“上學后的時候,我離開了小村莊,我的心似乎遺落在村里了。”“作者的心”其實就是指的對小村莊的懷念之情,這種感情時時縈繞在作者的心頭,每每都會想起。永遠都忘不了小村莊,永遠忘不了可愛的鄉鄰,也永遠忘不了慈祥的奶奶,所以說“我的心遺落在村里了”。四、閱讀短文《我在等你說謝謝》。①那天我經過一個度假村,見一大群人圍著一輛高檔轎車,個個伸長了脖子往里張望。轎車旁邊一位身穿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對大伙喊:“你們誰幫我爬進車底擰一下螺絲啊?”②原來他的車油路出了問題,從度假村游玩出來,漏出來的油已經淌到了車身外,這里離最近的加油站也有上百公里,難怪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③他身旁那打扮妖艷的女子說:“看把你急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趕緊掏出一張百元大鈔:“誰幫我擰緊,這錢就是他的了!”④我身旁的小伙動了一下,卻被他的同伴拉住了:“有錢人的話,信不得的!”這時只見一個小孩走了過去,說:“我來吧。”⑤操作很簡單,小孩在那人的指揮下不到一分鐘就擰好了螺絲,爬出來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著那人。男人剛想把那百元鈔票遞給小孩,卻被女人呵斥住了:“你還真打算給他 100元啊?給他 5元已夠多了!”⑥男人從女人手里接過零錢遞給小孩,小孩搖了搖頭。聽見人群中的噓聲,男人又加了 5元,小孩還是搖頭。男人有些生氣了:“你嫌少?再嫌,這 10元錢也不給你啦。”⑦□不□我沒有嫌少□我的老師說□幫人是不要報酬的□⑧男人懵了□那你怎么還不走□⑨小孩說:“我在等你跟我說謝謝!"9.請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適的標點符號。10.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恰當的成語寫在括號里。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 )1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12. 文 中 畫 橫 線 的 部 分 用 了 的 修 辭 手 法 , 我 從 中 讀 出了 ;我也能仿寫這樣的句子13.“操作很簡單,小孩在那人的指揮下不到一分鐘就擰好了螺絲,爬出來后他就用期的眼神看著那人。”這個小孩“期待”的是14.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對文中的男人和女人說什么?【答案】9.“,,,!”:“?”10.重賞之下,必有勇夫11.身穿名牌西服的男人需要一個人幫他爬到車底擰螺絲。男人掏出百元大鈔之后,還是沒人愿意幫忙,最后一個小孩幫了忙。小孩不要報酬,而要一句“謝謝”。12.比喻 男人因為車油路出了問題而著急。 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樣東游西蕩。13.對我說聲謝謝14.對男人說:做人不要太自傲,一點小事都要別人做。對女人說:不要把別人想的那么膚淺,有錢不能代表自己高人一等。【解析】9.本題考查了標點符號的運用。結合內容理解,第一句這是小男孩說的話,用雙引號,句子中間表示停頓用逗號,句末表示強烈感情用感嘆號。第二句是男人的話,用冒號、雙引號,表示疑問,句末用問號。10.本題考查詞語解釋。根據第③段“他身旁那打扮妖艷的女子說:‘看把你急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趕緊掏出一張百元大鈔:‘誰幫我擰緊,這錢就是他的了!’”可知,文中寫女子給男人出了個主意:用錢來懸賞,讓人幫他擰緊螺絲。故“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意思是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11.本題考查了對文段內容的概括。抓住關鍵句子概括,從第①段“那天我經過一個度假村,見一大群人國著一輛高檔轎車,個個伸長了脖子往里張望。轎車旁邊一位身穿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對大伙喊:‘你們誰幫我爬進車底擰一下螺絲啊?’”可知,故事的起因:身穿名牌西服的男人需要一個人幫他爬到車底持螺絲。從第③④段“他身旁那打扮妖艷的女子說:‘看把你急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趕緊掏出一張百元大鈔:‘誰幫我擰緊,這錢就是他的了!’我身旁的小伙動了一下,卻被他的同伴拉住了:‘有錢人的話,信不得的!’這時只見一個小孩走了過去,說:‘我來吧。’”可知,故事的經過:男人掏出百元大鈔之后,還是沒人愿意幫忙,最后一個小孩幫了忙。從第⑦段“‘不,我沒有嫌少,我的老師說,幫人是不要報酬的’”第⑨段“小孩說:‘我在等你跟我說謝謝!’”可知,故事的結果:小孩不要報酬,而要一句“謝謝”。12.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理解及句子仿寫。仔細閱讀畫線句子,句子把“男人”比作“熱鍋上的螞蟻”運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男人的著急。根據畫線句子的比喻手法仿寫即可。如: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橋懸在上空。13.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理解能力。從文中第⑨段“小孩說:‘我在等你跟我說謝謝!’”可知,小孩的“期待”表示對希望男人對他說聲謝謝。14.本題考查開放性作答。要結合短文內容及人物的特點來說一說你想對男人和女人說的話即可。如:對男人說:太看重自己的身份,擰個螺絲還要出錢讓別人去擰。對女人說:錢不是萬能的,還讓男人用錢請人去擰,最后卻只想給 10塊錢,說話不算話。五、閱讀短文,完成練習。魯迅①魯迅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②有人說魯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魯迅總想在較少的時間內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經說過:“節約時間,就等于延長一個人的生命。”他工作起來從來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別的工作,晚上寫文章,一寫就寫到天亮。他在書房里總是坐在書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時也靠在躺椅上看書他認為這就是休息。③魯迅到了晚年,對于時間抓得更緊。不管斗爭多么緊張,環境多么惡劣,身體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時候,他就想著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動手做起來。他逝世前不久,體溫很高,體重減輕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筆做武器,同敵人戰斗。他在逝世前三天,還給別人翻譯的蘇聯小說寫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魯迅一直戰斗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從沒浪費過時間。④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他參加會議,從來不遲到,絕不叫別人等他。就是下著大雨,他也總是冒雨準時趕到。他曾經說過( )( )時間就是生命( )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 )和圖財害命沒有什么兩樣( )( )15.給最后一段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依次正確的順序是( )A.:“ , 。!” B.:“ , 。?”C.:“ ; ﹐ ?” D.:“ ,,。”16.文中畫“——”線的句子在文中起著( )的作用。A.概括全文 B.提示下文 C.承上啟下 D.總結上文17.請分別抄出第 2、3、4自然段的中心句。18.本文寫魯迅珍惜時間,作者選取了三件典型事例,它們分別是:19.魯迅是我國偉大的20.文中畫“ ”的句子,你是怎樣理解的。【答案】15.D 16.C17.第 2自然段中心句:魯迅總想在較少的時間內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第 3自然段中心句:魯迅到了晚年,對于時間抓得更緊。第 4自然段中心句: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18.①珍惜時間,不知疲倦地工作;②到了晚年,更加珍惜時間,一直戰斗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③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19.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20.時間是“寶貴”的,如同金錢和生命一樣,而耗費別人的時間就是讓別人“損失”金錢和生命,所以說是和圖財害命沒有什么兩樣的。【解析】15.本題考查標點符合運用。結合短文④自然段內容可知,需要加標點的句子是魯迅先生說的一句話,是對時間的深刻理解。根據句意可知,說話后面使用冒號,說的話使用雙引號,“他曾經說過”后面加冒號和前引號,“時間就是生命”一句話未說完,后面應使用逗號,“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一句話未說完,后面應使用逗號,“和圖財害命沒什么兩樣”一句話說完了,后面應使用句號和后引號。加標點符合后應為:他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什么兩樣。”故選 D。16.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理解。結合短文內容及題目中給出的選項可知,短文④自然段中“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是一個過渡句,即承接著上文寫的“魯迅珍惜時間忘我地工作的事”,又連接著下文“魯迅珍惜別人的時間的事”。因此,這句話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故選 C。17.本題考查文段中心句。結合短文②自然段內容“他工作起來從來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別的工作,晚上寫文章,一寫就寫到天亮。他在書房里總是坐在書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時也靠在躺椅上看書他認為這就是休息。”可知,本段圍繞“魯迅總想在較少的時間內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這句話寫出了魯迅是怎樣珍惜時間的。故本段中心句為:魯迅總想在較少的時間內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結合短文③自然段內容“不管斗爭多么緊張,環境多么惡劣,身體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時候,他就想著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動手做起來。在他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魯迅一直戰斗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從沒浪費過時間。”可知,本段圍繞“魯迅到了晚年,對于時間抓得更緊。”這句話寫出了魯迅晚年是怎樣抓緊時間的。故本段中心句為:魯迅到了晚年,對于時間抓得更緊。結合短文④自然段內容“他參加會議,從來不遲到,絕不叫別人等他。就是下著大雨,他也總是冒雨準時趕到。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有什么兩樣。”可知,本段圍繞“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這句話寫出了魯迅是怎樣珍惜別人的時間的。故本段中心句為: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18.本題考查短文內容的理解。結合短文內容可知,本文寫魯迅珍惜時間,作者選取了三件典型事例。第一件典型示例:結合短文②自然段中“他工作起來從來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別的工作,晚上寫文章,一寫就寫到天亮。”可知,魯迅珍惜時間,不知疲倦地工作;第二件典型示例:結合短文③自然段中“在他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魯迅一直戰斗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從沒浪費過時間。”可知,魯迅到了晚年,更加珍惜時間,一直戰斗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第三件典型示例:結合短文④自然段中“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有什么兩樣。”可知,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19.本題考查提取關鍵信息。結合短文①自然段內容“魯迅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可知,魯迅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20.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本題可開放性作答,結合短文內容,表達合理語句通順即可。結合短文④自然段中“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什么兩樣。”這句話的理解是:時間是“寶貴”的,如同金錢和生命一樣,而耗費別人的時間就是讓別人“損失”金錢和生命,所以說是和圖財害命沒有什么兩樣的。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浪費了別人的時間等于浪費了別人的生命和金錢。所以說是和圖財害命沒有什么兩樣的。六、閱讀短文,完成練習。語文老師的帽子①我們的語文老師真有趣。他,大約四五十歲,身穿一套洗得發白的工作服,慈祥的臉上強裝著嚴肅的樣子。最叫人好笑的是,這么熱的天,他卻戴著一頂黃軍帽。②這一天,第二節課的鈴聲一響,教室里靜得出奇。語文老師詫異地看了我們一眼,走上講臺,一低頭,這才發現講臺上放著一幅畫。這時,我們都哄堂大笑起來,那畫上的內容我們早知道了:一個光頭的人,正拿著帽子往頭上戴,旁邊寫著:請老師拿下帽子。語文老師低頭看著畫。我們笑了一陣都停下來,屏住氣等待著他大發雷霆,然后拂袖而去。可是,他看了畫竟笑了起來 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頭 那我就遵命了 可看了之后 你們須用文字把我的頭描寫下來 說完,他真的脫下帽子。③呀,這叫什么頭啊!一個疤挨著一個疤,像癩蛤蟆的疙瘩一樣……大家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④后來,我們的班主任替我們解了心中的謎。⑤原來,我們的語文老師年輕時也有一頭漂亮的頭發,烏黑烏黑的,還帶著自然彎曲呢。一次家屬區失火,為救出鄰居家的孩子,他沖進熊火。當他抱出孩子時,一頭昏倒在地。頭上烏黑的頭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雞蛋大小的燎泡……以后,語文老師就長年累月地戴著帽子。⑥聽了班主任的話后,我們都低下了頭,隱隱地感到不安與內疚,上次那幅畫的作者劉東抽泣起來……21.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取而代之:(2)面面相覷[“覷”(qù)的意思是看,瞧]:22.找出第一段中描寫語文老師外貌的句子并抄寫在橫線上。23.請給第二自然段沒有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2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對老師的 和 的描寫,你覺得這是一位 的老師。25.同學們“心中的謎”是指 。26.“后來,我們的班主任替我們解了心中的謎。”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7.文章結尾“我們都低下了頭”,“上次那幅畫的作者劉東抽泣起來。”同學們可能在想什么?請發揮想象寫一寫同學們的心理活動。【答案】21.老師烏黑的頭發被一個個雞蛋大小的燎泡代替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22.他,大約四五十歲,身穿一套洗得發白的工作服,慈祥的臉上強裝著嚴肅的樣子。最叫人好笑的是,這么熱的天,他卻戴著一頂黃軍帽。23.:“ , 。 , 。”24.神態 語言 慈祥,和藹25.老師頭上為什么會有一個疤挨著一個疤26.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27.老師為了他人奮不顧身,是多么偉大啊!他雖然失去了頭發,但仍然是最美老師,我們應該向他學習。我們之前的想法和做法錯了,對不起,老師。【解析】21.本題考查詞語解釋。(1)根據短文第⑤段中的內容“頭上烏黑的頭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雞蛋大小的燎泡……”可知:老師頭因為火燒傷后頭發不在了,而是滿頭的燎泡。故取而代之可以理解為:老師頭上的頭發被燎泡代替了。(2)根據短文第③段中的內容“一個疤挨著一個疤,像癩蛤蟆的疙瘩一樣……大家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可知,當我們看到頭上一個疤挨著一個疤時,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很驚訝。故面面相覷可以理解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十分驚訝。22.本題考查尋找關鍵句子。要找到描寫語文老師外貌的句子,要認真地閱讀全文,尋找關鍵句子。根據閱讀可知第①段中:“他,大約四五十歲,身穿一套洗得發白的工作服,慈祥的臉上強裝著嚴肅的樣子。最叫人好笑的是,這么熱的天,他卻戴著一頂黃軍帽。”是外貌描寫。23.本題考查標點符號。“他看了畫竟笑了起來”后面的內容是老師要說的話所以用戶冒號加引號;“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頭”表示話沒有說完,所以用逗號;“那我就遵命了”一句話已說完,用句號;“可看了之后”表示話沒有說完,所以用逗號;“你們須用文字把我的頭描寫下來”一句話已說完,用句號;整句話已說完加上后引號。24.本題考查句子的理解。“他看了畫竟笑了起來”可知運用了神態描寫;“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頭,那我就遵命了。可看了之后,你們須用文字把我的頭描寫下來。”說完,他真的脫下帽子。引號的內容是老師說的話屬于語言描寫。老師對學生的要求沒有生氣而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可見老師是一位和藹,慈祥的老師。25.本題考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作答本題時可以結合語段①②③段內容作答:①“這么熱的天,他卻戴著一頂黃軍帽。”②“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頭,那我就遵命了。可看了之后,你們須用文字把我的頭描寫下來。”③一個疤挨著一個疤,像癩蛤蟆的疙瘩一樣……大家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可知大家心中的疑問是:老師頭上為什么會有一個疤挨著一個疤。26.本題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根據句子:“后來,我們的班主任替我們解了心中的謎。”和聯系上下文的內容可知,前面寫的是大家心中對老師頭上的疙瘩很是好奇,覺得是“心中的謎”;但是下文中就是對同學們的心中的謎底進行了解答。所以這句話對上文進行總結,又引出了下文,起承上啟下作用。27.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靈活作答。作答本題時,要認真的分析課文內容。根據課文內容當聽到老師的訴說的時候同學們的內心中對老師充滿了敬佩之情。所以同學們的內心中對老師的想法要從敬佩的角度入手。如:老師為了救人,他奮不顧身,不怕犧牲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雖然他的外貌不好看,但是他的內心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